《(免费)解密骗术大全,多年精心积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免费)解密骗术大全,多年精心积累-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案例导读】  
  在南京的打工仔在网吧里把自己包装成南大法律系毕业生,自称是在上海人事局工作的国家干部,专门和那些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谈恋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有50名女大学生坠入这个骗子的爱情陷阱,其中许多人失财又失身。  
  【案例正文】  
  “白马王子”网上走来  
  大学刚毕业的常州女孩曹某很喜欢上网聊天。2005年10月的一天,她正在网上的大学聊天室里聊天,突然有人主动和她搭讪。  
  对方自称叫张磊,是出生在南京的徐州人,出身于高级干部家庭,从南大法律系毕业的,现在在上海人事局工作。张磊还把身份证、工作单位、人事局的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都告知曹某。  
  张磊还主动要求和曹某视频聊天。(骗术研究网 163164 )看到视频里那个帅气小伙时,曹某不禁心动。刚聊了几次,张磊竟然就向她表白了。不久后的一天,曹某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网上的“白马王子”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两天的时光幸福而短暂,张磊说要到徐州办事,曹某只好恋恋不舍送走他。  
  男友3次“借”走5000块  
  送走张磊后,曹某在甜蜜中等待下一次相见,不料等来张磊的一个求救电话。张磊显得很为难地说,他难得回徐州,要请饭局,但他的卡是浦发银行的,江苏没有,取不出来。曹某就给他汇了1000元。刚过一天,张磊的电话又来了;他说领导派他去甘肃出差,问曹某借了两千多块钱。之后的几天,张磊又先后向曹某借了两千块钱。  
  2005年11月29日,有个女的通过QQ给曹某发来了一条信息,信息的内容让曹某大吃一惊。对方自称李依,是一名刚刚回国的留学生,也是通过网络和张磊认识并确定了恋爱关系,而且已经同居了。  
  曹某想到张磊说还她5000块钱至今却不见踪影,(骗术研究网 163164 )曹某立即去南大档案馆查,发现根本就没有这个人。2005年12月5日,警方在南京的一个网吧里抓获张磊,据他交待,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有50多个女大学生落入他的圈套。  
  刚毕业的学生最好骗  
  犯罪嫌疑人张磊,今年25岁,他真正的身份其实是徐州沛县的一个农民。  
  之所以选择了女大学生作为目标,张磊说是因为“她们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被骗。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为了吸引对方上钩,张磊摇身一变,把自己打造成了高干子弟、南大法律系的高材生、在上海人事局办公室工作,这一招果然奏效,他很快成了聊天室里被追捧的对象。就这样,在炫目外壳的包装下,张磊成功地让一个个女孩心甘情愿地把钱汇到了他的账上,甚至有不少女大学生还委身于他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640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医药代表惊曝回扣内幕 
  【案例导读】  
  对于医药回扣的运行潜规则,一位医药代表说,业内有一个行规,叫“不找三种医生,必须认识两种大夫”。三种医生是:护士、见习医生和进修医生;而必须认识的两种大夫是:管床位的临床大夫、管病房的负责医生。他们在医院的职位大都是主治大夫、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案例正文】  
  医药代表需调查两种大夫所在的科室和名字,甚至是个人爱好。所有的预备工作结束后才能上门。  
  药品开始在医院使用之后,医药代表将定期和医生进行回扣结算。医生把自己的处方记录或者病人的床位号码和用药记录交给医药代表。然后医药代表到药剂科进行核对———之前药剂科自然已经被医药代表打通了关节。  
  医院是药品销售的主阵地,也是药商销售“攻势”的重点。依附在药品营销链条上的寄生群体究竟有多少?在药费中“掘金”的手到底有多少只?药商是怎样使自己的药品进驻医院、再经由医生的处方最终销售给患者的呢?  
  “回扣”———这个医生们“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话题需要打破。  
  8月15日,国内某药企医药代表费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所亲历的“公关”与业务。(骗术研究网 163164 )我们也许能从他的描述中管窥一斑。以下是记者与医药代表费先生的对话实录———  
  还没碰到拒回扣的  
  “你入行多久?据你了解涉及回扣问题的医生有多少?”面对记者的问题,费先生打开了话匣。“我在大学学的专业就是‘药学’。毕业后从2000年开始干上这一行。那时,医药公司招‘医药代表’,首选接触过医药行业的人以方便和医生拉关系,但现在‘懂不懂行’关键看个人的公关能力了。只要能找准‘道’,几乎不用多少言语,双方‘门一关,信封一递,事情就成了’。我做了这么多年,还没有碰到不收回扣的医生。”  
  药品价格一路飞涨  
  药品的经销一般都要经过这样的流程:“药厂-医药代表-医院-医生-患者”。费先生介绍:“一般来说,在各种类型的药品中,抗生素类的药品利润最大,实际成本不到申报价的1/10。”费先生以自己曾经代理过的一种药为例做解释。这种药的供货价为2元/支,而医院拿到的批发价为21.80元/支,零售价为24.30元/支。  
  从区区2元暴涨至24.30元,表面上看,医药公司每销售一支药品就能拿到19.80元的利润,但医药公司要将其中50%的利润“献”给医院。而且在医院的这部分,其分配模式已基本成为惯例:院长、药剂科长“维护费”5%-10%;开单医生“处方费”20%-30%;药剂科工作人员“统方费”5%-10%。  
  医院回扣药品占半  
  “全国现在做药最好的大企业,我敢说没有一家不是通过这样的运作方式来‘发展’的。一个药品的出厂价到最终卖到患者手中,过程太多,所以要满足各方的利益,药品价格就要定很高,否则,一盒都卖不出去。举例:某公司‘高科技’的抗癌药品,医院卖给病人的零售价格是2000元/支,每个疗程用药6-9支。  
  几个疗程下来,病人就要花掉七八万元。其实这种药出厂价才300多元一支。”“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用来支付回扣、公关等费用,做业务要狠下‘功夫’,否则再好的药也卖不出去,”费先生这样告诉记者。而如此渠道“做”进去的药,在医院所有的药品中一般占到40%-50%。  
  生产出来的药品一旦进入流通环节,它的标价就会飞涨。因为在“中转”过程中药品被层层“剥皮”。  
  对此,费先生画图做解:药价的飙升链条:成本价-提货价-厂价(从此环节价格皆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发价-零售价。  
  中标药品受到冷落  
  在医院,由政府组织招标的中标普通药品价格相对便宜,(骗术研究网 163164 )但这些药并不被医生“青睐”。  
  医院实行药品招标采购制的本意是让药品经销商公平竞争,挤出虚高药价中的水分,让利于患者。这本是件让药品经销商、医院和患者三方得利的好事,但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对此,费先生的解释是:在没有实行招标采购前,由于中间“油水多”医生争着开处方。可一旦中标了,药价扣除了医生回扣的部分,医生失去了开单提成的好处,自然不会再开这种药,而改开有利可图的其他替代药。另外中标的药品多为普通药,也因其透明度相对高,不被医院“看好”。这类药品临床需求量很大,但每个销售环节的利润都不大。在医院的销售额不高,长久下去便在医院打不开“局面”了。这样的状况,被行业内的人生动地比作“不中标等死、中标早死”。详解医药回扣链条“医生拿回扣只是医院整个药品销售回扣链中的一小部分。这一链条上最关键的环节算下来基本上有四个。他们分别是:药剂科、院领导、医生及财务人员,而整个流程关键的步骤有5个。”费先生这样“细化”了“回扣链”。  
  第一步:药剂科备案  
  首先,医药代表要备齐生产厂家的各种资质证书和检验材料去医院药剂科申请入药(药品进入医院)备案。  
  通常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破解,数千元就可以“摆平”。随后,药剂科人士将会指点你去某领导(一般这位领导是主管药品进货的)那里“看”一下,否则医院的入药审查讨论会难以通过。  
  第二步:院领导审查  
  费先生在回忆自己攻克这个“关口”的经历时说,第一次见到院领导时,好话说尽,人家还是绷着一张脸,就那么一句“不行,医院这样的品种很多,不能再进了”,根本就不给你机会。  
  第二次,碰了壁的费先生托了不少关系终于有幸邀请对方共进晚餐,关系逐渐融洽。  
  此后,费先生又与对方通过几次电话,请过几次“安”。一周后,费先生准备了一个“信封”,踏进了人家的办公室。这次办公室只有院领导一人,没有过多的寒暄铺叙,费先生直接将这个信封放在办公桌上。对方看也没看就将信封拨入抽屉……  
  第三步:医生开处方  
  进入医院后必须“走临床”,这时直接决定药品临床反应和销售量的科室负责人和临床医生成为“重中之重”。与直接给病人开药的医生搞好关系很重要,这些医生是药品销量大小的决定者。对医生,医药代表只需和他们谈好“扣点”。  
  第四步:兑付回扣款  
  前三步走到后,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医生兑付现金回扣,这里药剂科“功不可没”。因为,医生在药方上开了药以后,患者未必在医院买药。这样,就可能造成“跑方”。为真实计算出医生的开方量,就必须由药剂科工作人员统计出某段时间对某种药品的处方量,一般按月计。不然,医药代表将无从得知该给各个医生多少回扣款。  
  第五步:财务上回款  
  财务直接掌控着回款率,其意义不言自明。因此,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上,这部分的“打点”必不可少。  
  以上五步,只是这个沉重的“回扣链”上最主要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许多环节需要疏通。  
  另外据费先生说,医药代表贿赂医生的花样繁多,(骗术研究网 163164 )回扣是显性的,有的隐性“回扣”利润则更大。医生评职称需要学分、论文时,由医药代表所在药企凭其关系为医生“搞定”;若某专家需要做一个课题研究,药企则会以合作的方式拨一定资金给专家。面对如此“名利双收”的好事,医生们想不动心也难。  
  对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自然也要精心经营。平时的送礼及随时请吃请玩也不能忽视了。这些东西才是最能建立感情的。  
  当然,“名利”也好,“感情”也罢,这些投资早就折算在了患者的药费上。  
  医药回扣成漏网鱼  
  对于医生收受药品经销单位回扣以不合理处方形式提高患者负担的现象,法律制裁似乎显得力不从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法律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审查的难题。一般说来,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开具不合理处方,从而提高患者的药费负担,法律无法用非专业者的眼光判定处方是否合理。  
  比如说,对于某一种病症,可供医生选择的有价格不同的3种药品,其中一种价格奇贵但疗效迅速,另两种价格低廉但疗效不如前者迅速,不过一定能治好病。如果医生通过选择高价药而获得回扣,要对其进行打击,医生就会说,他的选择本来就符合医疗技术规则。因此,法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尴尬,似乎不好追究其责任。  
  另外,医药回扣隐秘、低风险。回扣款被医药商家留给了医药代表,变为了销售费用,医药代表和医生单线联系,直接到诊疗室、医生家里进行推销,结成利益联盟,他人很难发现,也给司法办案带来了难题。  
  查处打击的难度大,致使法纪对医药回扣的约束作用相当软弱,也是近年医药回扣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641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小心医院门口的“好心人” 
  【案例导读】  
  56岁的张老汉平生第一次来到省城合肥市,他是专门到省城的大医院来看病的。可他没有想到的是,病没看成,东拼西凑的2000元看病钱却被“医托”骗走。  
  【案例正文】  
  “特效药”:2000元的口香糖  
  56岁的张老汉来自安徽阜阳市临泉县农村,2005年12月的一天,他生平第一次来到省城合肥。半年多以前张老汉开始出现胸闷和咳嗽症状,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是再拖一阵,实在不行再到医院去。后来禁不住家人劝告,张老汉借了2000元来到省城找“大医院”检查一下。刚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大门,就意外地遇到同来医院看病的一个“好心人”。  
  这位“好心人”得知张老汉病情后告诉他,(骗术研究网 163164 )自己一年前得的病和老张现在的症状一样,在这个大医院看了好久,花了一万多元都没看好,后来经朋友介绍去看了个老中医,吃了一副中药就看好了。  
  本来就为医药费发愁的张老汉想都没想就跟着“好心人”去找老中医。在一个偏僻的小诊所,张老汉见到了一位留着长胡子的“老中医”,简单询问了病情后“老中医”拿出“祖传秘方”,一袋用烟纸包着的中药,说保证治好他的病,效果可当场实验。张老汉小心地尝了一下,感觉喉咙凉凉的,“效果”明显,于是用身上仅有的2000元买了那药。拿着药回来后,张老汉越想越不对劲,就把药拿到医院的检验科去化验,结果发现所谓的“祖传秘方”竟是口香糖。  
  张老汉的遭遇只是安徽各大医院每天上演的“医托”骗局中的一例。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