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梦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宛如梦幻-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某人曾嘲笑日本蛮夷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有位朋友反驳说:“全亚洲多少民族,上千年历史的才有几个?岂可等闲视之?”某人怒道:“中国历史还没研究透,去看什么日本历史?!”朋友大忿,有些话碍于交情,不好往深里说。其实这位朋友我是了解的,他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绝对在某人乃至大多数人之上。中华五千年历史,说到“研究透”,相信连陈寅恪先生也不敢夸这种海口,那么难道就从此不能去读别国的历史了吗?在下以为,只有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才会去研究本国历史;只有对本国历史多少有点心得的人,才会去研究外国历史──那位朋友是,区区在下也是,阁下如果喜欢这本小书,应该也是,并且对以上这些话,相信一定“心有戚戚焉”。  “宛如梦幻”,在日文中可以写作“梦幻の如く”,超任上曾经有一款以此为名的经典RPG,相信游戏年龄在八载以上的老玩家们对此都不会感到陌生。游戏大致内容为织田信长并未殒命于本能寺的熊熊烈火,他在脱难以后,把统一日本的大业交给羽柴秀吉,自己则寻机征服世界。剧中信长性格十分突出,吃饭住店从来不付钱……说起来真是个大笑话,已经统一日本的秀吉,连想染指中国和朝鲜都铩羽而归,光杆司令的信长凭什么妄图征服所谓的世界?日本人总爱把他们的千余年历史涂抹上层层光晕,自娱的同时自我膨胀,娱人的同时文化侵略。不客气地说起来,真是“其心可诛”!  然而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因为现实中的某些丑恶现象,从而抹杀一个民族的千年历史,是很不明智的举动。日本人惯于推销他们的历史文化,对于我国的年轻一辈来说,游戏和动漫是接触进而喜爱日本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第一窗口,恐怕也是最佳的窗口。《信长之野望》、《太阁立志传》、《斩》等系列,曾使多少SLG玩家不眠不休?《花之庆次》、《影武者德川家康》、《瀛男》,曾使多少漫画拥趸手不释卷?当然,这些都是艺术作品,内中不免有夸大,有润色,有种种现代的加工,真实的日本历史,尤其是最混乱也最精彩的战国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  如果对此哪怕有一点点兴趣,就请读读这本小书吧。


第一章 乱世的开端武家政权(图)

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娑罗双树花开谢盛者必衰叹沧桑骄奢淫逸不长久好似春夜梦一场强梁霸道终殄灭恰如风前尘土扬——古小说《平家物语》开篇诗    

  十二世纪中叶,源、平两大家族争乱,揭开了武士阶层主掌日本朝局的序幕。从此以后,天皇成为摆设,公卿只谈风月,军政大权彻底落入幕府领导的各地大大小小武士集团手中。又历经镰仓、室町两个幕府阶段,终于在十五世纪中叶,进入了大混乱、大动荡的所谓“下克上”的战国时代。    

    

  古代日本的基本行政区划为“国”,大小等同或小于现在的县,国以上设有监察机构——道,有“五畿七道”之称。所谓“五畿”,是指京都所在地及其附近的山城、河内、摄津、大和、和泉五国。五畿七道共分六十六国二岛(壹岐、对马)。此外,五畿周边各国,被称为“近畿”,三关(伊势铃鹿关、美浓不破关和越前爱发关)以东地区被称为“关东”——关东以镰仓为中心,是武家政权的核心区域。    武士的最早出现,是在九世纪中期,因为领土的扩大,朝廷对地方势力的控制日益力不从心,各地大小封建庄园主遂组织起家族形态的武装力量,一方面镇压庄民,一方面对抗朝廷派遣的地方官员(国司)——武士和武士团就此产生了。  地方庄园主本身既是家族族长(家督),同时也是武士团的首领,统率着有血缘关系的“一族”和纯依附关系的“郎党”——这些人变成了最初的武士。武士团的势力层级依附,互相结合,逐渐掌控了地方上政治和经济的主导权,他们进而要求更高的身份、地位和权力,终于在十二世纪末期,由源赖朝建立起第一个全国性的武士政权——镰仓幕府。武士政权的领袖就是“征夷大将军”,也叫做“幕府将军”。  此后,习惯把没有实权的天皇朝廷称为公家,掌握了统治权的武士集群则称为武家。然而事实上,幕府从来无法建立起类似我国官僚制度一般的严格体系,各地大大小小的武士团依旧处于半独立状态,类似于西欧的采邑制度。这种状况在第二个幕府也即室町幕府时期最为明显。    

    

  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的开创者源赖朝,他打败平氏,并消灭同族的木曾义重、源义经等人而掌控了天下,受朝廷封为“征夷大将军”。征夷大将军从此变成了“幕府将军”。


第一章 乱世的开端室町幕府的危机(图)

  1333年,镰仓幕府覆灭,天皇重新成为日本实至名归的君主。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足利尊氏攻入京都,拥立光严天皇继位,创建了室町幕府。前代天皇后醍醐逃往吉野,史称“吉野朝”——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朝”时代。  京都在山城国,吉野在大和国,两地直线距离不到60公里,即便再龟脚的武将,三五天也都走到了。这就使得足利幕府被迫把统治中心由关东转往畿内,在京都附近的室町建立政权,同时在武家的发源地镰仓另设关东将军一职(由尊氏次子基氏的后裔世袭),其在东方的统治权力,与幕府将军一般无二。  到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时候,南朝(吉野朝)终于体面地交出了政权,义满重新统一日本。但正如前所述,这种统一是松散的,地方上大大小小的武士团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并不时掀起反旗。大的豪强,被室町幕府将军封为守护(总掌一国的内政、军事和治安),而如斯波、山名等家族则往往身兼数国守护职,他们的存在既是幕府的支柱,也逐渐成为幕府的强大威胁。  室町幕府之走向灭亡,第一个下手的是关东将军,第二个则是地方守护。


第一章 乱世的开端从永享到应仁(图)

  1438年爆发的“永享之乱”,其实更像战国的开端。当时,将军足利义持去世,关东将军足利持氏企图继任未能如愿后,遂起兵叛乱。关东将军的最重要助手,是山内、犬悬、上条等上杉氏分支世袭的执事一职(后改称关东管领)。持氏与其执事山内上杉宪实素来不合,宪实于是求得幕府的诏命,与今川、武田、小笠原等豪强共同讨伐持氏。持氏败亡,上杉氏从此掌握了关东的实权。  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将军,说到底,只有初代尊氏和三代义满还像个样子,后面就一蟹不如一蟹,不但地方割据无法攘定,中央权力又逐渐落在“三管四职”的手中。所谓“三管四职”,是指世代担任管领(将军手下最高辅佐官)一职的细川、畠山、斯波三大豪门,和世代管理侍所、政所等要害机构的的京极、山名、赤松、一色四家。更倒霉的是,这七大家族都不是无根草,他们同时控制了半数以上的守护职位,有兵有权,剑锐嘴利,将军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还在南北朝统一前夕的明德年间,拥有关西十数国领地的山名家族发生内乱,足利义满将军亲自前往讨伐,竟然铩羽而归。连自称“日本国王源道义”的义满尚且斗不过这些诸侯,后代将军当然更不用说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标志着战国时代开端的“应仁之乱”爆发了。    

    

  日本缺铁,古代铠甲多用竹、木、皮来制作,基本上包括兜(头盔)、身铠、袖和佩楯(护腿)几大部分,以及颊当、喉轮、笼手等配件。大铠盛行于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前中期,装饰华丽,但是实用性差,因此进入战国以后,就逐渐被淘汰了。


第一章 乱世的开端应仁·文明之乱(图)

  第九代将军足利义政无子,于是在交替担任管领的细川胜元、畠山政长等重臣们的建议下,决定以兄弟义视为继承人。可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出人意料,才宣布立义视为嗣将军,义政却很快得到了一个儿子,起名义尚。  这下子,立子还是立弟的大辩论开始了。将军当然想立儿子,他得到了其妻日野富子(当然是义尚的亲生母亲)的后台、山名家族的家督宗全(持丰)的赞同;可是一向与山名宗全不和的老管领细川胜元不干:“作为幕府将军,岂能自食其言?!”两大势力各自拉帮结派,争闹不休。  最早刀兵相见的,是同一家族的畠山政长和畠山义就。他们从宽政三年(1462)一直打到应仁元年(1467),终于把双方各自的拥护者和党羽都拉了进来。拥护义视的,以细川胜元为总帅,称东军;拥护义尚的,以山名宗全为总帅,称西军。东军十六万,西军十一万,齐集京都,在天皇和将军的眼皮底下开始了厮杀。这场战争以将军继承权为导火索,打着打着双方就都把大义名分抛到了脑后,新仇旧恨却一起涌上心头。反正你只要加入了东军,那么你的仇人肯定加入西军,打着讨逆的旗号前来征伐。就这样连番厮杀,半个日本都卷入了这场战乱。  一直杀到文明元年(1469),终于正式决定足利义尚为将军继承人。五年以后,山名宗全和细川胜元于同一年归天(真是一对老冤家),次年,双方新的统帅山名政丰和细川政元讲和。又三年,到文明九年(1477),西军全部退出畿内归国,这场大乱才算暂时打上了一个休止符。    

    

  旷日持久的应仁之乱,其无秩序无理念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昔日繁华京都,立变修罗杀场,不但町人、百姓遭殃,连皇室、公卿,甚至幕府也难逃此劫。而距离京都较远地方的许多守护,比如武田信昌、大友亲繁、岛津忠国等,虽然名义上保持中立,但趁此机会充实军备、扩张领地,逐渐从旧的守护大名,转变为新时代的战国大名。而越后长尾氏、信浓村上氏、肥前有马氏等守护代或地方豪强,更是从此开始了他们“下克上”的阴谋历程。战国的格局,逐步形成了……    

  日本古代,只有贵族和武士才能有姓氏,而最尊贵的则是源、平、藤、橘四大姓(天皇是没有姓的)。藤指藤原,出自掌管祭祀的神祗官,并一度控制过朝政(当然是在武士掌权之前)。藤原氏有四个分支,以北家最为尊贵,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传统,太政大臣(首相)和摄政关白(类似于摄政大臣,在天皇未成年时称摄政,成年后称关白)这两个朝廷最高官位,世代都必须以藤原北家的子弟来充任。  其余三大姓都是皇室的分支,而源、平二氏(尤其是其中的清和源氏与桓武平氏)更一度成为武家领袖——镰仓幕府就是源氏建立的,室町幕府的足利将军也源出源氏。源、平二氏当轮流掌管天下的谣言产生以后,许多战国大名都自称姓源或姓平——比如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以为自己掌握地方甚至天下大权找一个合法的理由。  一个姓氏就代表一个大家族,但大家族的子弟成年后分家,又将大家族分割成许多小家族,这些分家用以标示自己的不是姓,而称为“苗字”。比如藤原是姓,而九条、鹰司、姊小路等苗字就是藤原家族的分支。平氏分家的苗字主要有北条、千叶、长尾等;源氏分家著名的有木曾、武田、足利等。武士的苗字多来源于封邑地名,因此许多苗字虽然相同,来源却异,比如战国时代越后的名将北条高广,并非出自平氏的分家北条,而是大江氏的分家毛利之分家。


第一章 乱世的开端从守护大名到战国大名(图)

  大名的称呼,来自于“名主”一词,七世纪时,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学习我国唐朝的租庸调制度,创立“班田制”。但班田制没能维持多久,很快就被封建庄园制度所代替。庄园制度前期,贵族和富裕农民逐渐占有更多土地,表面上这些土地是国家所有,他们只是代理经营,在“委托书”上署名,称为“名田”。名田的主人就是名主,有小名主(基本为富裕农民)和大名主(主要为贵族和地方豪强,是武士集团的前身)之分。大名,就是大名主的简称。  所谓守护大名,就是被幕府封为守护职的地方武士团首领。然而正如幕府无法有效控制这些大名一样,这些守护大名也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国内领地。在他们下面,还有大大小小的豪族,只是名义上听指挥,内政、军事、治安都有很大的独立性。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战争日益频繁,这种松散的上下级关系已经无法维持家族的安康了,于是守护大名开始转化为战国大名。  战国大名的特点是:有较完善的家中法规(某些大名还出台了“分国法”),对于家臣的控制较为严格,甚至可以随时剥夺或转移家臣的世袭领地,同时在军政各方面所具备的统一性也更强。这种趋势越明显,家族也就越发强大,统治因此稳固,扩张势头更猛,才能争雄天下。    

    

  金阁寺是足利义满建于1397年的別墅,原名北山殿,后改为佛寺——鹿苑寺。因为鹿苑寺外贴黄金,故又称金阁寺。金阁寺耸立在镜湖池水中,呈四方形,舍利殿的一至三层分别为武家、皇室和佛教建筑风格,顶端饰有一具金色的凤凰,以显示幕府一统天下的至上权力。    

    

  家徽,也称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许多家族查其家纹,就可以明了其来源。左图是源氏的家纹“龙胆”(一种植物)、平氏的家纹“扬羽蝶”、藤原氏的家纹“藤”,以及橘氏的家纹“橘”。


第一章 乱世的开端“下克上”的混乱时代

  战国大名的来源,并不仅仅是旧的守护大名,否则战国也不会被称为“下克上”的时代。所谓“下克上”,是指下级代替上级、分家篡夺主家、家臣消灭家主、农民驱逐武士……战国大名的最大来源,其实是国人和守护代。  国人指的是国内独立性很强的豪族势力,他们基本上都世居本乡本里,统治基础更为稳固,和许多“空降兵”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