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品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算品三国-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行的精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的令文说:
“若必亷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因为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得以称霸,而管仲却不是亷士)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外面穿着粗布衣,胸里怀有美玉一般的才能,却在渭水之滨钓鱼。指西周的姜子牙)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与嫂子私通,接受金钱贿赂,指西汉丞相陈平。是魏无知把他推荐给刘邦的。)二三子(你们几位臣僚)佐我明扬侧陋(帮助我举用出身卑贱之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注意:这里提的是唯才是举,而没有指德才兼备。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十二月乙未的《求贤令》说:
“夫有行之士(有行,就是有德)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陈平岂笃行(有道德),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救助弱小的燕国)。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士人在德行方面有缺陷),庸可废乎!(怎么能废弃不用呢!)”
另外,《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载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的《求贤令》,指出:
“负污辱之名(名誉不好)、见笑之行(行为不检点),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在这三份《求贤令》中,强调的都是才,而不是德。偷嫂子、受贿赂、没有德行,不守信用的;行为不检点的,被人见笑的,不仁不孝的,都没有关系,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的就可以,哪里有一句话强调道德?何曾说过“德才兼备”?易书对曹操的《求贤令》和唯才是举精神作了充分的介绍和论述;但不知为什么,却说曹操的政策是“德才兼备,唯才是举。”要知道:二者是矛盾的,要求“兼备”,怎能“唯才”?要求“唯才”,如何“兼备”?这不又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
标题: 40 不是“猫论”是“狗论”
内容: “《魏略》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曹操有个老乡叫丁裴,爱贪小便宜,居然利用职权用自家的瘦牛换公家的一头肥牛,结果被罢了官。曹操见到他,故意问:文侯呀,你的官印到哪里去了?丁裴也嘻皮笑脸地说:拿去换大饼吃了。曹操哈哈大笑,回过头来对随从说:毛玠多次要我重罚丁裴,我说丁裴就像会抓老鼠又偷东西的猫,留着还是有用的。此事如果属实,大约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猫论’了。(《品三国》107页)
这个故事见于《三国志·曹爽传》裴注引《魏略》。按照原文,所谓“会抓老鼠又偷东西的猫”,应为“有盗狗而善扑鼠”,说的是狗,而不是猫。是偷嘴吃而又善于抓耗子的狗。此事如果属实,大约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狗论”了。“不管是黑狗白狗,还是偷嘴的狗,抓住耗子是好狗。”但这样一来,“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的谚语便不成立了。
标题: 41 吕布被俘后的表现如何?
内容: “据《三国志·吕布传》和《后汉书·吕布传》,当时在白门楼下,吕布虽然做了俘虏,却意气风发。他兴高采烈地对曹操说:好了,过去的事都了结了,天下也安定了……”(《品三国》108页)
被缚后的吕布是个什么德性?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易中天用“意气风发”、“兴高采烈”来形容被紧紧捆绑着的吕布,总使人觉得太离谱了,哪有当了俘虏还像得了什么金奖或头彩那么高兴的?别说吕布是个小人,就是文天祥、史可法那样的民族英雄,被俘后也只能用“大义凛然”或“浩然正气”来形容,也不能用“意气风发”和“兴高采烈”来形容啊。古书行文朴直,往往对人的情绪、神态没有多少描写。但我们从《后汉书》、《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的杂史《英雄记》、《献帝春秋》等书的记载中,通过吕布与曹操、刘备的对话,对他被俘后的情绪、神态,还可以略见一斑。
吕布一见曹操,首先说:“捆绑得太紧了,能不能松一下?”曹操说“捆绑老虎不能不紧啊。”吕布接下来又和曹操套近乎,问曹操:“明公怎么瘦了?”曹操说:“我所以瘦,是因为不能早日和你相知啊!”吕布一听有门儿,便说:“明公的忧患,不过是我吕布。如今我已经降服了,天下就不足忧了。明公率领步兵,命我率领骑兵,天下是满可以平定的。”他知道曹操重视人才,正在千方百计地搜罗人才,所以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活命的一个突破口。曹操果然有些被打动了,出现了犹豫不决的表情。吕布又向刘备哀告说“玄德:你是坐上客,我是阶下囚,你不能替我求求情吗?”不料刘备却帮了倒忙,对曹操说:“明公不见吕布是怎么事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这话提醒了曹操,终于缢杀了吕布。
从整个对话过程来看,吕布表现得一点骨气也没有,和陈宫的刚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什么“意气风发”和“兴高采烈”,感受到的只是一付摇尾乞怜的奴才相。是临死前的挣扎,是毁灭时的无奈和悲哀。
标题: 42 谁说刘备没有消灭一个军阀?
内容: “刘备还没有像样的战功。……事实上,诸侯混战的时候,没有一个军阀是被他消灭的。”(《品三国》125页)
这说的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刘备离开曹操重返徐州的时候。至此为止,刘备确实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战功,但若说没有消灭过一个军阀,那就错了。李傕的余部杨奉,就是被他消灭的。
兴平二年(公元195),献帝被李傕所控制。杨奉叛变了李傕,与原白波军(黄巾余部)将领韩暹共同护送车驾到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第二年又把车驾迁到洛阳,然后自己率兵屯驻在梁县(今河南汝阳临汝镇东)。曹操把献帝从洛阳迁到许县时,以瞒天过海之计骗过了杨奉,曹操又出兵进攻梁县,杨奉战败,南投袁术,后来又背叛袁术,与吕布结盟。军队在吕布那里吃不饱,又和刘备联系,要共同攻击吕布,刘备假意答应,诱其前来,把他杀掉了。这件事,《三国志·先主传》、《董卓传》都有记载。《董卓传》裴注引《英雄记》说:
“备诱奉与相见,因于坐上杀之。”
《资治通鉴》也有记载:
“备请奉入城,饮食未半,因于坐上执之。”
看来刘备是设了“鸿门宴”。
这时刘备被吕布打败了,正屯兵沛郡的郡治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与曹操联合,准备进攻吕布。杀杨奉是他献给曹操的一件重要礼物。
当然,杨奉不算是一个太大的军阀,但毕竟也是军阀啊。怎能说刘备到这时还没有消灭过一个军阀呢?
标题: 43 关羽“千里走单骑”,史无其事
内容: “关羽和张飞,可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而刘备呢?不但一无所有,
而且半生坎坷,很长时间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这两个人却一直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关羽甚至还来了个‘千里走单骑’。”(《品三国》127—128页)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一直脍炙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
道,也是戏曲、曲艺、年画、寺庙壁画中常见的题材。这个故事见于《三国演义》,其情节有的出自《三国志平话》,有的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改编与虚构,并无史实根据。元杂剧有无名氏的《霸陵桥曹操赐袍》一剧,亦名《关云长千里独行》,可能也为《三国演义》所借鉴。
关于关羽离开曹营,投归刘备的时间与地点,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
据《三国志·先主传》说:建安五年(公元200),曹操正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军刘辟等叛变曹操、应袁绍,袁绍派刘备率军到汝南郡(治所在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与刘辟等会合,在许都以南开辟了第二战场,对曹操形成了南北夹击的形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关羽亡归先主”。《三国演义》就是采用了这个说法,演绎了一出生动曲折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戏剧来。但《关羽传》却有不同的说法,说是关羽斩颜良以后,“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就是说:关羽不是长途跋涉,到汝南去找刘备,而是就近到袁军中去找刘备的。那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呢?《三国志·武帝纪》说得非常清楚:
“夏四月……公(曹操)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
两相对比之下,还是这种说法比较合乎情理的。当时曹操屯兵官渡,袁绍屯兵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两军隔河遥相对峙,相距不远,是关羽投归刘备的最近距离和最佳时机,他是不会错过这个时机而舍近求远的。那么,关羽既是在官渡前线就近投归了刘备,并没有跋涉千里,当然也就无须过关斩将了。从时间上来说:关羽到阳武投归刘备是在四月,刘备下汝南是在八月,二者相差了四个月。
《三国演义》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标题: 44 “宜早为之所”应作何解?
内容: 刘备被吕布打败,离开徐州,来投曹操,有人主张应该杀了刘备,郭嘉说杀不得;曹操派刘备到徐州去截击袁术,郭嘉又说放不得。那么,既不能杀,也不能放,曹操应该怎么办呢?郭嘉的主张是“宜早为之所”。(见《三国志·郭嘉传》裴注引《傅子》)。易中天说:
“所谓‘宜早为之所’,只不过是要早作安排,未必就是要杀了刘备。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周泽雄先生的观点。周泽雄认为:郭嘉的意见,是既不能杀,也不能放。怎么办?软禁”(《品三国》138页)
但我认为:软禁也未必符合原意。人家来投奔你,你把人家软禁起来,形同囚徒,还不如给他一刀,反而更痛快一些。其实,所谓“早为之所”,就是早日予以适当的安排。怎么安排呢?言外之意,用今天的政治术语来说。叫做“控制使用”。你可以给他很高的头衔:太傅、侍中、将军等。开会时可以高高在上,坐在主席台上,主持人讲话时,先提一句:“今天参加会议的有太傅刘公”。什么国宴啊、开幕式啊、剪彩啊、颁奖大会啊,凡是风光的事都少不了他,每月拿俸禄也不少,房子也是花园别墅式的,就是没有兵权,也没有任何实权,远离机要之地,什么工作会议也不请他参加。出国没有指标,出行要派专人率兵“护送”。遇有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谋略问题,可以向他咨询几句,说不说在你,听不听在我,本来就没指望你能做多大的贡献。
郭嘉是个聪明人,但在这个问题上,他的算盘却打错了。刘备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岂能永远作他人的政治花瓶?早晚他会找机会冲出樊笼,龙归大海虎归山的。
标题: 45 隆中怎么会有襄阳、南阳之争?(1)
内容: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躬耕垄亩’于隆中。隆中这个地方,一直有襄阳、南阳之争。据说清代有个名叫顾嘉衡的,是襄阳人,却被派到南阳做知府。于是南阳人就让这个身为南阳知府的襄阳人表态,说清楚隆中到底在襄阳还是在南阳。顾大人两边都不能得罪,没有办法,只好撰得一联云:‘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算是摆平了这场官司。”(《品三国》139页)
隆中,因为在隆山之中而得名,距离襄阳城西20里,现在在湖北襄樊市市区内。隆中在襄阳附近,古人并没有什么异议,这是客观事实,大山就在那里屹立着,谁也没有办法把这座大山搬到南阳去。这有什么可争的!从一开始,由于易中天理解的错误,就把大前提搞错了。事实上,争的不是隆中在襄阳还是在南阳,而是诸葛亮的隐居躬耕之地在哪里?是在襄阳附近的隆中呢?还是在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卧龙岗在县西南七里,今在南阳市区内)。
这个争论的出现,一是因为古书的记载具有模糊性,二是因为两地都以诸葛亮隐居于自己家乡为荣。大约争论从元代便开始了,一直相持不下。我们简单谈论一下争论的焦点。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是写道:“(诸葛)玄卒,亮躬耕陇亩。”后来写到刘备三顾茅庐,也只是写“由是先主遂诣(拜访)亮,凡三往,乃见。”并没有明确指出诸葛亮的茅庐在什么地方。后人对此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在当时南阳郡治宛县的卧龙岗。这主要是根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现在南阳卧龙岗有诸葛草庐,武侯祠等游览胜地。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在明代以前的正史中,从来没见过南阳卧龙岗的记载,这个地名最初见于清朝编写的《明史·地理志》,是后起的地名。至于南阳武侯祠等众多的古迹,不过是附会性和纪念性的建筑,不足为凭。诸葛亮的隐居躬耕之地应该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这是根据晋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该书记载说: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
持这个说法的人们认为:隆中当时属于南阳郡邓县(今湖北襄樊北)管辖,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是泛指郡名说的。当时南阳郡管辖的二十多个县,都可以泛称为南阳。正如今天河北省所辖各市县的人,都可以自称为河北人;黑龙江省所辖各市县的人,都可以泛称黑龙江人一样。
在前些年,国内学术界曾集会对此事展开过讨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习凿齿的说法是可靠的,诸葛亮的隐居躬耕之地应该在隆中,基本上已成为定论。不料现在易中天竟又冒出了一个新问题:隆中在什么地方?是在襄阳呢?还是在南阳呢?问题实在提得稀奇古怪!如果带着这个问题,来体会顾嘉衡当年那付和稀泥的对联,仿佛那位顾大人是在说:“隆中在哪里,我也搞不清,反正诸葛亮名高天下,这就够了,至于隆中在襄阳,还是在南阳,我也糊涂着呢!”这叫什么话!若是这类故事积累多了,倒可以编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了。
易中天接下来在下面又说:
“其实隆中地理位置在襄阳城外二十里,行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