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 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久,她突然回过头来,环顾那一群公主福晋们道:“你们看哪!人家多俊哪!水葱儿似的,难怪有这般的好手艺。啊呀!这么一点儿小脚,怎么站得稳呢?怪可怜的,你们倒是赶快搬过凳儿来吧!”
在清代,专制加强,臣子见皇帝,都要把那马蹄袖放下,跪着趴在地上,像那犬马,口称“奴才”。如果皇帝准许臣子站着,就是很大的恩宠了。
现在慈禧要沈雪君坐下来,这“锦墩赐坐,闲话家常”,是握邀恩宠的异数。
第二天,慈禧更赐给沈雪君“福”、“寿”大字,更是“慈眷恩荣”的特别,沈雪君夫妇沐受无上荣宠,分别名沈寿、余福。
过了几天,朝廷在京城成立绣工科,钦派余兆熊为总办,沈雪君为总教习。并颁双龙宝星四等勋章,给他们夫妇二人,沈雪君赢得“绣圣”的名头。
后来,夫妇二人关系紧张,大家都说丈夫沾了太太的光。
余兆熊十分气愤,还在报上辩解:“余无妻,虽智弗显;妻无余,虽美弗彰。”
沈雪君的刺绣,不仅声盖国内,也声闻国外。
宣统二年,意大利王后诞辰,沈雪君刺了一幅与真人一般尺寸的意大利王后绣像,使得有世界四大美女之一称号的意大利王后,活生生地凸现在绢帛上,呼之欲出,叹为观止。
绣品如期运到意大利,意大利王后一见,大为惊奇,认为是世界第一流的美术作品。
意大利国王,亲笔致函满清皇朝,盛赞华夏国艺术的精湛伟大与永垂不朽,同时以王室徽章,意大利王后平日所戴的金刚钻手表,送给沈雪君,又以意币二十万为酬。
这事国内外报纸竞相登载,许多国家的人,都知道华夏国出了女性大艺术家。
沈雪君夫妇在事业上获得空前的成功,生活上却不尽如人意。
她身体娇弱,从小又好洁成性,尽管闺中夫妇谈画论绣,都兴致勃勃,笑语声喧,可是一到了燕婉之求,男方虽怜爱有加,女方却总是兴趣不足,甚至昏昏欲绝,余兆熊大为扫兴。
婚后十年,沈雪君未生下一儿半女。后来好不容易怀了孕,却在那次为赶制给慈禧祝寿的礼品时,疲劳过度而流产,并落下了终身不能生育的毛病。
到了北京后,余兆熊一口气纳了两个如夫人。
沈雪君看在眼里,默不作声。她本来就有洁癖,逐渐疏远了丈夫。
宣统二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沈雪君担任绣品审查委员,第一次见到了末代状元张謇。这时,沈雪君三十七岁,张謇五十八岁。
张謇在家里排行老四,字季直,号啬翁。祖上靠卖担担糖起家,后来开了一间糖坊。张謇甲午恩科中了状元,恰好母亲去世,要回家守孝三年。
满清末年国事如麻,他懒得再去出仕为官,索性在家乡南通,领导地方人士办起实业来。
十多年过去了,他办的纱厂、航运、学堂以及农、牧、渔业,都已有声有色,本人也有了南通土皇帝的称号。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做了民国总统,张謇以嵩山四友之一的身份,担任了一个时期的农商总长,但念念不忘他在南通办的实业,于是辞职南归。
这时,沈雪君夫妇由于清王朝垮台,绣工科取消,便移居天津。
张謇绕道天津,殷勤邀请沈雪君到南通,主持刺绣学校。至于余兆熊,则任贫民工场的场长,兼营上海福寿绣织公司业务。
沈雪君夫妇,还有沈丘,以及沈雪君的堂兄沈幼衡,先后到了南通,成了张謇的职员。
沈雪君的职称,是南通刺绣传习所所长,以“有斐馆”作为下榻的地方。
张謇在生活上对沈雪君照顾得十分豪奢周到,她也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以赢弱的体质承担繁重的工作,数月后便病倒了。
张謇爱沈雪君的才华,更关心她的身体,除了遍请中西名医为她治病外,更将自己“瀛阳小筑”前院的谦亭让给沈雪君居住。
这里屋舍宽敞,又有园林之胜,距离刺绣传习所又近,既可养病,又免除了到工作地点的跋涉之苦。张謇对手下这位并非顶重要的女性干部关怀备至,内心深处充满了爱怜之意。
沈雪君就像水仙花一般,幽香雅洁,只适合案头清供,不作兴沾染繁华。
张謇名成利就,艳如桃李的女性见得多了,对于林黛玉型的女性,反而特别欣赏。
于是,他借故把余兆熊支开,对沈雪君大献殷勤。
可毕竟是衣冠中人,当然不能采取市井人物的作法。因而为着更多地与沈雪君接近,以状元公、大老板之尊,甘愿为沈雪君撰写《绣谱》。
由沈雪君口述,张謇殷勤笔记、整理。这种类似秘书性的工作,张謇做得十分兴头,还美其名曰:“重其艺而虑其不传也。”
状元公在沈雪君面前,显得特别温柔而有耐心,尽量降低姿态,叩请沈雪君,自述学绣始末,不惮繁琐,反复咨询,详加记录,一定要弄个清楚明白。
前后耗时半载,撰成《沈雪君绣谱》。
沈雪君患的是肝郁症,时好时坏。所幸有名医陈星槎为她悉心诊治,并无大碍。
《绣谱》完成之后,张謇又要教沈雪君学诗。
他为着这个女弟子,特别选出七十三首古诗,亲笔抄缮,亲加注释,连平仄都在一旁做好记号。张謇的闲情逸致实非浅显,要在一般女性,怕不是早有收获。
然而沈雪君心如止水,始终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使张謇“梦疑神女难为雨”。
张謇尽管是谦谦君子,也有按捺不住的时候。
一次两人闲谈,张謇说自己是万里长城,沈雪君是万里长城上的宝塔。
沈雪君不留余地的回答:“就怕宝塔倒塌,压垮了长城。”
张謇曾把两首题为《谦亭杨柳》的诗,送给沈雪君,借物喻人,爱恋之情十分露骨,不惜以“鹣”为比翼鸟,“蝶”为比目鱼等,属于夫妻专用的字眼入诗。
其一:“记取谦亭摄影时,柳枝宛转绾杨枝;不因着眼帘波影,东鲽西鹣那得知。”
其二:“杨枝丝短柳丝长,旋绾旋开亦可伤;要合一池烟水气,长长短短覆鸳鸯。”
张謇是摆出了一往情深,不惜牺牲一切的架势,然而沈雪君却出奇的冷静。
她先后回了三首诗给张謇,前二首是咏《垂柳》:其一:“晓风开户送春色,重柳千条万条直;镜中发落常满梳,自怜长不上三尺。”
其二:“垂柳生柔荑,高高复低低;本心自有主,不随风东西!”
第三首是《咏鸳鸯》:“人言鸳鸯必双宿,我视鸳鸯尝独立;鸳鸯未必一爷娘,一娘未必同一壳。”这无异于告诉张謇,罗敷有夫,古井不波。
然而张謇这位多情的老人,却越发殷勤小心地侍侯沈雪君,随时关怀备至,即使忙中无暇,也会有情致绵绵的笺条传到谦亭。
沈雪君也觉得十分过意不去,就请张謇书写“谦亭”两字,把自己的秀发剪下来,按张謇的笔意,抱病绣成“谦亭”二字,作为二人关系永久的纪念。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洋三杰龙虎狗

外面风风雨雨,都说张謇与沈雪君,有着不同寻常的暧昧关系。
爱护张謇的人,都说这是他的盛德之累。
余兆熊更是怒不可遏,在自己的家门口张贴对联:“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意思是沈雪君与张謇的事他难于开口,他毫无办法。
后来,他干脆把张謇写给沈雪君的《谦亭杨柳》一类诗中的,诸如“杨柳枝绾来绾去,一池烟水上鸳鸯双宿”的意思排出来,对张謇大加诋毁。
本来这些诗句,就是张謇当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时写的,哪里会怕给人留下把柄。
对余兆熊的攻击,张謇难以自圆其说,硬是不计毁誉,一意孤行。
民国十年{1921年}六月八日,一代绣圣沈雪君终因膨胀病逝世,得年才四十八岁。
六十九岁的张謇,老泪纵横,为她在南通治丧,并在黄泥山构筑庐墓。
后来,他索性离群索居,杜门谢客,早晚与沈雪君的遗像相对晤,一口气写下《忆惜诗》四十八首,缠绵悱侧。
如他设想,沈雪君感念他的深情厚意,剪下自己的秀发,绣成“谦亭”二字,也是对他的一片挚情浓意,与他对沈雪君的感情同样是无与伦比的。
“感遇深情不可缄,自梳青发手接掺;绣成一对谦亭字,留证雌雄宝剑看。”
还有回忆当时学诗情景的:“听诵新诗辨问多,梦如何梦醒为何?梦疑神女难为雨,醒笑仙人亦烂柯!”
情之为物,不可理喻。如果用理智来分析张謇与沈雪君的关系,那是说不清楚的,如果硬要说的话,是一种精神恋爱。
宋金时期,元好问在《迈陂塘》中写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以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个中更有痴儿女。涉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沈雪君,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神鲸刺,可以控水。
高峰跟沈雪君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沈雪君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沈雪君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沈雪君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很快就获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沈雪君,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沈雪君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沈雪君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沈雪君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是清朝末年的周道如。
周道如在袁世凯家中,做了十多年的专职家庭教师,无情的岁月消蚀着她的锦绣年华。
在宣统三年,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清政府焦头烂额,走投无路。袁世凯坐上大总统的宝座时,周道如已经三十六岁,依然守贞待字。
就连虎狼之心的一代枭雄袁世凯,也觉得亏欠她的太多。
周道如是江苏宜兴人,原名砥,她的父亲在科举考试中跃登甲榜后不幸早逝,家道中落。她在吕碧城当总教习的北洋女子公学一毕业,就留在附属小学任教,藉微薄的薪水,接济家庭。
吕碧城对周道如这个学生特别欣赏,认为她品性纯良,学问渊博,举止端方。
周道如在附小学任教,工作认真。吕碧城觉得周道如大材小用,亏待了周道如,恰好当时提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想要聘请一位家庭教师,吕碧城便把周道如推荐给袁世凯。
袁家的儿、女,媳妇,乃至于袁世凯的妙龄姬妾们,便都成了周道如的学生。
十几年过去了,彼此相处融洽,亲如家人。
尤其是袁家二少爷袁克文,也就是袁寒云,与周道如最为投缘。
那年,袁世凯受到满清政府的猜忌、排挤,便以“现患足疾,步履为艰”为由,向朝廷辞职,回家养病。清政府巴不得他尽快离开朝廷,立即准予,袁世凯归隐洹上。
周道如就准备向袁世凯辞行,是袁克文带着一群弟妹苦苦挽留,使周道如不忍抛下他们,随他们一起到了洹上。
虎落平阳的袁世凯,对周道如感激不已。那时,周道如是袁家上上下下都尊敬的人物。
当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最得力的手下是四个人,即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与梁华殿。王士珍掌工兵,段祺瑞掌炮兵,冯国璋掌步兵,梁华殿掌骑兵。
后来,梁华殿在夜操时坠马溺死。到袁世凯升任北洋大臣,王、段、冯三人水涨船高,就有了“北洋三杰龙虎狗”的说法。
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大总统之后,就开始做他的皇帝梦,无奈北洋旧人中的一些人表现得十分漠然。
尤其是冯国璋,手握重兵,坐镇南京,虽说是砥柱东南,但确实令袁世凯难以放心,深恐这些骄兵悍将被人利用,或者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周道如在袁家十几年,袁家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袁家的媳妇又成了周道如的学生,而周道如还孑然一身,大家都希望周道如能够找一个好丈夫。
但周道如的婚姻,确实是一个难题:人品地位不相当的人,自然不敢高攀;家有结发妻子,叫周道如去屈居侧室,是想都不要想。
可当时人品地位,能与袁世凯的家庭教师,形同家人的周道如此般配,而没有成家的,又有几个呢?一般俗不可耐的碌蠹,周道如恐怕也不屑一顾。
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和二公子袁克文,是两个性格、志趣、人品截然不同的人。
二公子袁克文性情儒雅,热爱琴棋书画,古玩诗词,淡泊功名,对父亲的帝制梦持反对意见。
大公子袁克定为人狡诈,热衷功名利禄,积极为父亲的帝制梦奔走,出谋划策,做着太子梦。
袁世凯在春藕斋中,为如何笼住冯国璋大伤脑筋。袁克定就建议道:“冯华甫{即冯国璋}断弦已久,身边只有一个丫头收房的姨太太,倘能把周老师许配给他做妻子,岂不大佳!”
袁世凯听后拍案叫绝,于是动员儿媳、姬妾们,一齐向周道如游说。等有了眉目,就由榜眼出身的秘书夏寿田,写了一封文情并茂的书信,向冯国璋说媒,盛道这是袁世凯的一番美意。
周道如的人品、学问、长相,冯国璋早有所闻,听说袁世凯要作媒把周道如嫁给他,喜出望外,大有浃髓沦肌之感。他当即复函夏寿田,对袁世凯的美意心领,并派人送来聘礼。
冯国璋也知道袁世凯对他已抱有戒心,如今袁世凯把周道如嫁给他,他希望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再向袁世凯表一表忠心,赢得袁世凯更大的信任。
他几次上表,要北上迎亲,倒是袁世凯叫他不可轻易离开岗位。
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知道这件事之后,先是当面质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父亲恩将仇报,包藏祸心,气得袁世凯暴跳如雷。
接着,袁克文来到周道如的卧室,看望老师。
他觉得老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原本不打算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最终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