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尼西亚-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尤尼西亚-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家),电子部件工厂和冷冻厂各 
1家。这些工厂总共雇佣 
7000
多名职工,平均每家工厂 
300多名。

在珀拉布汉经济特区投资设厂的人,可以享受比非经济特区更多的优惠
待遇。如他们可享有不缴纳国内销售税,不缴纳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进口税,
可独资经营其产品 
100%供出口的工厂企业,在缴纳原料进口税后其企业产
品的 
20%,可以在印尼国内市场销售等。

可是,由于该地区面积太小,只能安置 
20家工厂,所以自 
1980年起,
厂房用地便开始饱和,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者在该区投资设厂的要求。
因此,印尼政府后来决定大力发展巴淡岛为经济特区。

巴淡岛位于印尼廖内群岛省内,面积 
416平方公里,人口约 
10万。它与
新加坡隔着马六甲海峡相望,两地相距仅 
20公里,航程只需 
30分钟。马六
甲海峡历来是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优越。

早在 
70年代初期,印尼政府与日本、美国的一些公司,在该岛合作勘探
石油与天然气,并建立起与石油化工相关的现代化工业、机场、港口、公路
及通讯设施等。考虑到该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印尼政府于 
1978年正式决定
把巴淡岛开辟成经济特区——工业保税区。由于它离新加坡很近,所以决定
与新加坡合作,共同开发该经济特区。1980年 
10月,印尼政府与新加坡政
府签订了共同开发巴淡岛的经济合作协定。对印尼来说,与新加坡合作,可


以充分利用新加坡雄厚的资金与技术;而对新加坡而言,则可以利用巴淡岛
廉价的劳工和土地,因此对两国经济的发展都很有利。1989年 
12月,当时
的新加坡副总理吴作栋又建议,把巴淡岛和新加坡及毗邻的马来西亚的柔佛
州,联合成一个“增长三角”的经济开发区,三方经济逐步一体化,实现共
同繁荣。1990年 
6月和 
8月,印尼政府分别和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政府正式签
订了上述有关“增长三角”经济开发区的协议。

近几年来,随着三国合作的加强,以及外资、内资的不断增加投资,巴

淡岛经济特区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大型的供水和供电

系统、环岛的现代化高速公路,扩建了机场和港口,以及通讯设备等。另外,

也兴建了医院、学校和娱乐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巴淡岛内包括 
4个主要发

展区域,分别是轻重工业园区、金融商业区、旅游观光区、生活住宅区。全

岛的经营规划与管理事宜由巴淡岛工业发展(BIDA)全权负责。工业园区位

于该岛的中部,占地 
500公顷,主要由新加坡的一些国营公司和印尼林绍良

的沙林姆集团组成联营公司合作开发。

为了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印尼政府在巴淡岛经济特区实行一系列的优
惠政策,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货物由印尼海关领域以外地区进入巴淡工业
保税区,不视为进口,也无须缴纳关税或其他进口税捐;第二,货物由印尼
境内进入巴谈工业保税区,不视为出口,也无须缴纳关税或其他出口税捐;
第三,各种原料或成品可自由进入巴淡工业保税区供加工或再出口等用途,
而不受印尼国内禁止进口规定的限制;第四,由印尼或印尼以外地区输往巴
淡工业保税区的商品或原料,不论其用途是供作直接消费,或是在巴淡工业
保税区内加工或暂时储存,其在印尼国内的货物税、增值税、关税或其他税
皆可免除;第五,巴淡工业保税区内加工的产品,原则上以外销为主,若经
核准也可销往印尼国内市场,但生产这部分产品的原料、零件及催化剂等,
则需缴纳关税及其他进口税;第六,凡经印尼政府核准在巴淡工业保税区内
设立的企业,皆可享受进口关税、进口货物税、出口关税及国内货物税等各
项税的减免优惠待遇。

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国内外的投资者纷纷来到该岛投资设厂。截

至 
1991年底,累计投资的资金已达 
33亿美元。在这些投资中,政府投资约

占 
1/5,主要是投在基础设施上,其余为国内外私人投资。其中,外国私人

投资金额为 
8。67亿美元,投资于旅游业占 
25。6%,房地产占 
25。7%,钢铁

业占 
15。1%,石油设备占 
13。l%,电子业占 
10。2%,其他方面占 
10。3%。 


国内投资金额共 
8995亿盾,其中,投资于房地产占 
20。7%,旅游业 
11。3%,

钢铁 
8%,石油设备 
7。1%,化工 
26。6%,其他项目 
26。3%。 


这些投资项目的陆续投产,促进了巴淡岛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 
1988
年以后,经济的发展明显加快。据统计,1988~1990年,巴淡地区的国内生
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 
14%,就业人口每年平均增长 
30%,而旅游人数平均每
年增长 
60%。充分表明了巴淡岛经济的迅速增长。

巴淡岛经济特区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表明了邻近国家“增长三角”这种

经济发展合作模式是可取的。因而日益引起东盟国家的重视。马来西亚政府

已提出把马来西亚的槟城——印尼的棉兰——泰国南端的普吉岛,联合成一 


①见印尼《印尼经济与财政》季刊, 
1992年第四期,第 
422、417页。 
②见印尼《印尼经济与财政》季刊, 
1992年第四期,第 
422、417页。

个“北三角”经济开发区的建议。最近有关三国已成立一个特别机构来负责
制定“北三角”经济合作发展计划。此外,正在考虑的“三角”经济开发区
还有印尼的东亚齐——棉兰—一马来西亚的槟城区;马来西亚的沙巴——印
尼的加里曼丹——菲律宾区;以及泰国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的“金三角”
区等。

个“北三角”经济开发区的建议。最近有关三国已成立一个特别机构来负责
制定“北三角”经济合作发展计划。此外,正在考虑的“三角”经济开发区
还有印尼的东亚齐——棉兰—一马来西亚的槟城区;马来西亚的沙巴——印
尼的加里曼丹——菲律宾区;以及泰国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的“金三角”
区等。

1。经济发展的成就
苏哈托政府实施五个五年建设计划以来,印尼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
成就。其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有较大
幅度的增长,工农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发展,经济结构特别是工农
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详见下附表——表 
5…4和表 
5…5。

表 
5…4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单位1970年 
1994
农业
大米千吨13140 
3172 
棕油千吨216。5 
3890 
蔗糖千吨909。l 
2641 
矿业
石油千桶311552 
550837 
天然气亿立方英尺1085。6 
29496。3 
锡千吨 
19。l 
3O。6153

续表

指标名称单位1970年 
1994
制造业1970/1971年 
1993/1994 
纺织品百万598。3 
6708 
水泥米568。1 
23377 
尿素千吨102。9 
5043 
汽车千吨2。9 
380 
摩托车千辆31。1 
455 
电视机千辆4。7 
1476 
飞机千台…9 


资料来源:印尼《商业新闻》和英国《各国政治与经济报道——印度尼
西亚》。

表 
5…5外贸进出口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出口额进口额顺差外贸总额 
1969 
1975 
1980 
1985 
1990 
853。7 
7102。5 
23950。4 
18586。7 
25675。2 
780。7 
4769。8 
10834。4 
10259。l 
21837。0 
73。0 
2332。7 
13116。0 
8327。6 
3838。2 
1634。4 
11872。3 
34784。8 
28845。8 
47512。2 


1992 
33966。9 
27305。2 
6661。7 
61272。1 
1993 
36823。0 
28328。0 
8495。0 
6515。0 





2。存在的问题
苏哈托政府实施五个五年建设计划以来,印尼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上

述成就,但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外债负担沉重
印尼政府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利用外援即外国贷款,作为国家

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如前所述从第一个到第五个五年建设计划中,外援贷
款分别占国家投资金额的 
79%、20。1%、21%、37%和 
56。2%。一方面这固
然能为五年建设计划提供必要的资金,但是,长期不断地借贷,也会使国家
的外债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 
80年代以后,由于油价连续暴跌,致使印尼出
口收入锐减,迫使印尼政府不得不通过大举借贷,以应付急需。另外,80年
代中期以后,由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也进一步增加了印尼外债的数额,因
为印尼的外债中有 
40%是日元贷款。总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印尼政府的
外债不断膨胀,每年偿还本息的数额很大,外债负担很重。

这里简要介绍 
80年代以来外债的增长情况:

1980年时,印尼的外债为 
208。88亿美元,1986年翻了一番,达到 
429。74

亿美元,而到 
1990年又上升到 
679。08亿美元, 
①成为亚洲负债最重的国家之

一。

随着外债的增加,还本付息的负担也逐年加重。1980年还本付息的金额

为 
17。59亿美元,1986年上升到 
62。11亿美元,1990年又上升到 
91。51亿美

元。偿债率由 
1980年的 
7。9%,上升到 
1986年的 
38。7%,1990年虽下降到

30。9%, 
②但仍然超过 
20%的警戒线。外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80年
的 
30。2%,上升到 
1986年的 
55。9%,1990年又上升到 
66。4%,因此是偏高
的。
第二,经济发展不平衡

印尼是一个“千岛之国”,它主要由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
苏拉委西岛和伊里安查雅等几个大岛组成。但是,这几个大岛的经济发展是
很不平衡的。爪哇岛面积虽然最小,但人口最多,而且经济最为发达。而其
他的岛(被称为外岛),人口较为稀少,经济较为落后。这里我们主要从经
济发展的情况来说明。爪哇地区的生产总值占印尼国内生产总值的 
50%以
上,苏门答腊占 
30%,而其他岛屿合占 
15~18%。印尼的粮食作物包括稻谷、
玉米等,经济作物包括花生、甘蔗和烟草等,大部分产自爪哇岛;工业企业
的一半以上,特别是 
70年代以来建立的一系列新兴企业,如石化工业、电子
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飞机制造业、钢铁工业等,大都建立在爪哇岛
各地。就工业产值而言,爪哇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80%以上,苏门答腊占 
10%,加里曼丹和苏拉委西则是寥寥无几。就爪哇岛而言,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是首都雅加达。雅加达不仅是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也是商业、金融和工业
中心。印尼的大商场、主要银行、保险业、房地产、证券交易和一系列的制
造业,大多集中于雅加达。就交通而言,全国的铁路总长 
7891公里,其中 


①引自英国《各国政治与经济报道——印度尼西亚》, 
1992—1993年综合本,第 
73页。 
②引自英国《各国政治与经济报道——印度尼西亚》, 
1992—1993年综合本,第 
73页。

75%集中于爪哇,其余 
25%分布在苏门答腊,而其他岛屿仍无铁路。

上述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情况,是由一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从历史上看,爪哇岛历来是印尼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而从 
17
世纪荷兰统治印尼数百年以来,爪哇又成为荷兰人统治的主要地区,其统治
中心设在首都雅加达。在荷兰人的统治下,他们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大
力建设爪哇和雅加达,从而使爪哇和雅加达成为印尼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
地区。

印尼自 
1945年宣布独立以来,基本上继承了重点发展爪哇和雅加达地区
经济的传统,因而使爪哇和雅加达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印尼政府虽然也
注意发展外岛地区的经济,如在实施每个五年建设计划时,都有一定的发展
外岛经济的项目。但是,由于受到投资不足的限制,投入的资金往往不够多,
而外来的投资者,又大多比较喜欢在爪哇和雅加达地区进行投资,因而也就
影响了外岛经济的发展。

然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会造成地区之间的矛盾,引起外岛人
对爪哇人以至对中央政府的不满。因此,印尼政府从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起,
更加注意较为平衡地发展全国的经济,如计划建成全国性的工业网和分别在
几个主要岛上建立工业中心。在实施第五个五年建设计划中,特别强调发展
包括苏拉委西岛在内的印尼东部较为落后地区的经济。此外,不断地实行移
民政策,将稠密的爪哇地区的人口,迁移到人口稀少和经济落后的外岛地区。

第三,人口问题

在前面第一章里,我们已简要介绍有关印尼的人口和就业状况,但未说
明由于人口众多而对国家社会造成的问题。

由于努力推行计划生育,印尼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有所下降,由 
70年代的

2。3%下降到 
80年代的 
1。97%,但是与亚洲人口众多的中国和印度相比,其
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中国人口的年增长率为 
1。18%,而印度为 
1。72%。由
于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仍很可观,因而给国家带来了较大的人口压力和问
题。
首先是就业问题。一些资料表明,目前印尼每年需安排就业的人口在
160~180万之间,虽然印尼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就业的机会,仍然
跟不上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因而仍使不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
根据印尼官方公布的资料。1980年印尼公开失业的人数为 
90万人,公开失
业率为 
1。7%;到 
1989年失业人数增至 
208万人,公开失业率增至 
2。8%。
半失业人数——指每周工作时间少于 
35个小时者,由 
1980年的 
1973。7万
人,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