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能造成善的爱,它必然是自由的、慷慨的、无拘无束的和诚恳的。
  传统的教育常常把爱同一般犯罪联系起来,甚至同婚姻中的爱联系起来。传统教育常常
下意识地在男人以及女人中起作用,也常常在那些不为习俗拘束以及坚持旧的传统的人中起
作用。这种观念的影响情况不一,它常常使得男人在性交时残忍粗俗和冷淡,因为他们不能
说些女人确实感觉到的话,它也不能使男人正确地把握逐步达到使大多数女人感到快感的最
后的行动。他们的确常常不能体会到女人应有的快感经验,而如果她没有得到这种快感,这
是她的爱人的过错。在那些受过传统教育的女人中,常常存在一种冷酷的傲慢和严重的生理
拘束,而且也不愿意听任别人温存的身体亲近。一个机灵的求婚者也许能够越过这种羞怯,
但是一个尊敬和称赞这种羞怯、把它看做是一个有道德女人标志的男人,大概是不能克服这
种羞怯的,这使得婚后的若干年中,夫妇关系也仍然是不自然和多少有点拘谨的。在我们祖
父一辈人中,丈夫决不会想看他妻子的裸体,而且如果丈夫有这种想法,也会引起妻子的反
感。这种态度直到今天比可以想像的还要更普遍;即使在那些摆脱这种观点的人中间,也还
存在不少原有的拘谨之处。
  在现代世界中,对于爱的充分发展来说,还有一种更是属于心理上的障碍,这就是许多
人担心不能保持他们原有的个性。这是一种笨拙的和现代特有的恐怖症:个性本身不是目的,
它应当是同世界进行广泛接触的结果,因此它必须抛弃孤独性。把个性置于玻璃杯中,它就
会萎谢,所以,一个在人类交往中自由扩展的个性必然丰富。爱、孩子和工作是增进个人和
世界之间进行广泛接触的最重要源泉。而在这几个方面中,按时间顺序来说,爱是居先的。
其次,爱对于父母感情的美好发展也是必需的,因为孩子最易于重现父母双方的特性,如果
父母之间不是相互爱慕,那么表现在孩子身上的特性就只是一方面的,而另一方面的特性将
会受到伤害。工作并不是经常能够使人同外界得到更多接触的。而且工作是否能够使人同外
界保持更多的接触,这有赖于赋予工作的精神是什么。如果工作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赚钱,那
它就没有这种价值,只有体现某种献身精神的工作,无论是对于人,对于事,或只是一种幻
想,才能有这种价值。爱如果只是为了占有,那它本身就没有价值;这同仅仅为了赚钱而工
作是一类货色。为了获得我们所说的这种价值,爱必须自觉地意识到被爱的人的自我同我们
本身的自我是一样重要的,必须认识到别人的感觉和愿望同我们本身的感觉和愿望是一样重
要的。这就是说,不仅要根据我们的意识,而且要根据我们的本能把自我的感觉推及于他人。
所有这一切,我们好斗的和竞争的社会,变得难以达到,此外,部分从新教运动和部分从浪
漫主义运动中产生出来的对无聊的人格的崇拜,也使这难以达到。
 在现代不为习俗所拘束的人们中,就我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爱正经受着新的危险。这是
指当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再感觉到性交的道德障碍时,当甚至一点轻微的冲动就能达到它
时,人们就习惯于把性和正经的感情和爱区别开来;他们甚至可能把性同憎恶的感情联系起
来。关于这个问题,阿尔都斯·赫胥黎③的小说提供了最好的说明。小说中的人物,像圣保
罗一样,把性交仅仅看做是一种生理的发泄;至于同性交相关的更高尚的价值,他们看来是
不足道的。从这种态度所能产生的惟一结果就是恢复禁欲主义。爱有它自身的正当理想和固
有的道德标准的。但这些在基督教的说教中是被掩盖着的,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中发生的对
一切性道德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反抗中,这些也是被掩盖着的。没有爱的性交是不能使本能得
到任何深切的满足的。然而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出现,但为了保证达到这种
状况,我们就必然会筑起坚固的障碍,以致爱也就难以产生了。我所说的意思是,没有爱的
性交是没有价值的,并且从根本上来说,应把性交看做是以爱为目的的试验。
  在人类生活中,爱要求被承认的地位,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是很高的。但是爱是一种
毫无束缚的力量,如果任其自由放任,它是不会约束在法律或习俗的范围之内的,只要不牵
涉儿童,这没多大问题。但如果牵涉到儿童,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在同儿童有关的
范围内来说,爱不再是自发的,而是服务于人类生理的目的。因此,为了儿童,我们要有一
种社会道德,在我们内心存在冲突时,这种社会道德可以凌驾于热烈的爱的要求之上。理智
的道德是可以把这种冲突减小到最低限度的,这不仅因为爱本身是善的,而且当儿童的父母
相互爱慕时,它对于儿童来说也是善的。总之,为了保证同儿童的利益相关的爱不会有什么
障碍,这应当是理性的性道德的主要目的之一。不过,这个问题要到我们研究了家庭问题之
后再讨论。


  ①   安妮女王:1702…1714 年的英国女王。——译者注
  ② 巴涅尔(1846…1891);爱尔兰民族主义者,19 世纪末爱尔兰自治运动领导人。1889
年 12 月,奥谢上尉控告巴涅尔与自己的妻子姘居。1891 年巴涅尔与奥谢夫人结婚。爱尔兰
天主教会认为道德败坏,不宜担当自治运动领导职务,他的主要盟友《(自由人杂志)也与他
分裂,致使他的事业前功尽弃。——译者注
  ③赫胥黎(1894…1963),英国文学家、小说家、神秘主义者。


                      编者旁白


  青春——这应是一个美丽灿烂的生命季节。
  当我冷静地审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时,青春对生命的意义才浮出地表。当躯体与意识
逐渐成熟,当欲望在成长过程中充满焦灼与欢乐,当肉体的躁动与情感的渴望彼此冲突,我
才发现,原来青春远比我曾知道的一切更动人:因为这时,你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你年
轻的面容开始闪耀成人的自尊;你将感觉到躯体的冲动时时引诱你去挑战生命;你还可能因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怀疑与恐惧,便以极端的姿态显示与众不同……然而,你还缺乏基本的常
识判断,你对周围的环境与自身的变化常常介乎理解与不理解之间:本能暗示你,总该反抗
些什么,可面对真实你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你明显地暴露出对成年;准备不足的浅陋,却又
格外渴望享受自由的阳光……这种紧张不安又略带拒绝的感觉是多么的痛苦与奇妙!又是多
么的意味深长!就像阿德勒告诉我们的:青春,那是一种充满了好奇、恐惧、反叛、幻想、
迷惘、风险的生命形式。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它不带任何功利,未被世俗污染,它喧嚣着生命的激情,在自
由的空气里飞舞轻扬,这是纯粹从生命本体来观照青春,这是人性的自觉,也是青春的自尊。
  也许惟有这样,我们才可坦然直面青春的元素——性与爱。
  面对性,你们或许有过一种难言的尴尬。其实,人自身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天然的纯洁而
美好,性也如此。性意识的觉醒当是青春的第一道曙光,任何说教或生理知识在神采飞扬的
青春中都显得呆板。性是生命本源,对性的偏见或轻薄,其实都是对性的亵渎。在英国作家
劳伦斯眼中,性是一种美好而可爱的感觉,永远传递着温暖和热烈。当我们青春洋溢时,性
之火使在体内燃烧,当性的灼热变成纯净的光芒,我们便体会到了美。正是有了性的满怀激
情,才有了生命之美和青春之美,这就是性之魅力。性的可爱还在于:当我们享受激情与生
命欢乐时,相伴而行的将是一种责任、忠诚乃至牺牲,正是有了这一切,性才超越了纯粹官
能的刺激,让我们不再因道德失落而恐惧或战栗。
  然而,当人们不慎滑入坊间流俗,他们对性的解读未免粗鄙化,诸如对人生精致而冷静
的体验,对灵魂细腻而感动的凝视,都被急吼吼的欲念消解。而当性守不住最后一道道德底
线,它还可爱与美丽么?于是我便有理由说:性是青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让性回到
                                   ,    “古
典”,重新赋予它浪漫的美丽与诗意的可爱,当是青春的神圣使命。
  生命中仅仅有性是不够的。于是,爱便成了一个隽永的话题。
  也许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世界,不谈爱情是最明智的。现代文明的搅拌,不同观念的掺
杂,利益原则的驱动,都使爱越来越远离了它原初的美丽与淳厚,而为各种赤裸的欲望所替
代。爱的追逐总不免遭遇物的挤压,欲的张扬又难抑灵魂的疼痛和呐喊。人们在欲的煎熬中
疲惫,在满眼的诱惑中日渐丧失爱的能力、耐心、目标和信仰;心灵深处那种“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爱情故事已恍如隔世,而山盟海誓、海枯石烂之类承诺也早已成了冬天的童话。
爱假如真像经济危机中价值暴跌的纸币,这实在是人类的巨大悲哀。因为当爱真的在我们生
命中缺席,我们会变得轻浮,就像空气中飘来飘去的羽毛。
  所以,怀念那些温馨浪漫的爱实在是一件感人的事。多少年前,罗素、罗洛·梅曾这样
说: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最强烈的光辉,爱是人类生命之源。让我们在他们对爱的描述中,
重新寻回爱的诗意与神圣,来慰藉世间众多失爱的灵魂吧!也许爱本身存在着不定型性和可
变性,它需要真和美这对眼睛去洞悉;也许现实的爱永远无法超越时空,永恒的爱只是人类
的梦想,凡人只能抬头仰望,但这丝毫不妨碍激情与梦想,而且只有青春与梦想才真正使青
春和爱光彩照人;也许爱的独特魅力正是在于它注定难以美满,但它仍然是世间最美的存在;
也许我们就是在对完美的爱的追逐中,才更显得可歌可泣;而爱的非完美所带来的痛苦,又
会洗濯我们的灵魂,不至于使我们在表层的幸运中枯萎。
     性与爱或灵与肉是否永远处于对立状态?
  爱的存在,首先应是灵肉合一的存在。欲望本是自然质朴的,同时深刻有力,它召唤着
人类生命力的勃发,又让我们在诗情画意中体会做人的自豪。欲望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本性,
是不因它本身的存在而获罪的。若谓灵与肉尚有差异,则当肉体之爱是一种瞬间的销魂的话,
心灵之爱却能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感悟,从而展现它的永恒,诚然,人生有时也会闪现如此
境界:肉体悸动的一刹那,灵魂也随之飞翔,这是生命的真正感动!这感动犹如不朽的火焰.只
要它深情地燃烧过,即使躯体垂垂老矣,一旦忆起这青春之火,人类依然将品味到生命的欣
慰。
                                          (富华)


                 合乎道德的性行为指南


                   W·诺曼·皮滕杰
                   美国神学家。本文选自 R.T。r 诺兰等著《伦理学与现
                   实生活》,姚新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无论人们在性行为上表现些什么,都是为了表达爱,而不是只求满足“肉”欲不过
我们切不可忘记,那些“肉”欲是人的完整结构的组成部分,它们本身是好的,但是需要加
以适当的控制,以免它们变得“不可收拾”。
     2.对所有的性交活动,不能强迫和压制,那样做是对人们爱情的否定。这里不包括不
情愿的诱奸和任何形式的强奸。
     3.阴毒邪恶的残酷行为是对爱的否定,是不能容许的。施虐狂和受虐狂(或施予别人,
或渴求施予自己)是这种残酷行为的极端表现。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是不人道的。
     4.不应强求任何人进行他所厌恶的或他认为错误的性交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性行
为,都必须是使双方愉快的。
     5.在任何一种性交活动中,行为者必须承担这种活动所包含的任何责任:或者是对性
关系对方的感情的尊重,或者是抚养由性交所产生的孩子,或者是其他任何事情。如果我们
不是铁石心肠、冷漠无情即不通人情的和无爱心的人,那么就不能推卸这种责任。企图否认
责任就是否认我们的有负责能力的人的身份,中断自己发展的可能性。
     6.就大多数人、大多数时期和大多数地方来说,满足性欲的一般方式大体是通过一种
约定的婚姻行为。这种约定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而产生的。肉体上的性交活动,能表
达或加强他们共同具有的爱。可能有一些人(实际中数日相当可观),他们表现性欲的惟一方
式就是同性恋。他们的性爱目的应当是和对方建立一种尽可能长久保持的关系,它具有在异
性恋关系中能见到的同样一些特征——承诺义务、相亲相爱、互敬互让、和谐融合和温柔体
贴。
  7.当一个男人或女人有了使他(她)的忠贞、亲密、义务、温柔等受到破坏的行为,从
而在性关系上“犯罪”时,他(她)可以得到纠正,返回到正确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这
种宽恕根本上来自我们所称为“神圣的爱者”的上帝,他使这种“罪人”满怀希望,尽管过
去已做了事,但还可能通过神的恩赐(即使他或她有可能继续向往爱、需求爱),而求得某种
善果。最直接的宽恕就是获得其他人的爱。奉出爱情的人对“罪人”抱以关怀,为他(她)提
供重新开始的机会。
  8。人在性生活中,和在人所存在的其他任何地方一样,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他所作
的任何决定,得到的任何好处,造成的任何失败,都影响他人并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生活,
这样,一个人必须时刻注意由他决定的行为所产生的广泛后果。
     9.在每一个真心思慕爱情、真正乐意接受爱情的人那里,上帝都出现并起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