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术作品的各种性质投射于接受者的意识时,会引起它积极的反应,刺激它对

  这些外来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并作出评价,然后对加工后的信息重新

  组合,使艺术客体在接受者意识中转化为具有新的质量的艺术形象,成为观

  念化了的审美对象。审美接受并不是对艺术客体各种性质的简单相加和机械

  反映,而是接受者意识运用自身的选择和组织能力对艺术客体发出的各种刺

  激进行复杂的处理和重新构建的结果。当人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常常并

  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个别细节,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这是因为,艺术作品有一种独立于组成它的各个部分的基本存在,而部分的存在和特性

  则依赖于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为整体的内在规律所制约。接受者在审美过程

  中,往往会把自己的知觉、意向、经验、情感和愿望与在意识中呈现出来的

  审美对象的整体结构和形象融合在一起,使其具有全新的质量。霍恩达尔认

  为,不同的接受者由于先天条件的差别,对审美信息的感知、加工和组织能

  力自然也因人而异。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出现在各个接受者的意识中的艺术

  作品的整体形象、意义和价值的差异。世界上绝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审美体验,即使对于同一审美对象,不但不同的接受者会有完全不同的独特体验和感

  受,同一接受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的体验和感受也各不相同。

  霍恩达尔还指出,在审美过程中,接受者总是以“经验的方式”去感知

  和理解艺术作品。这意味着,对一部作品的接受必须以以往的审美和人生经

  验为媒介,在这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这里所说的经验,既指接受者从过去① G·格里姆 《论艺术接受》,图宾根1979 年,第87 页。

  的审美活动中积累的对各种文艺形式、风格、技巧的认识,所形成的审美能

  力和欣赏水平,也包括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对生活的特殊感受。这些

  经验积淀在他的意识之中,形成他对文艺作品特殊的“期待视野”,成为审

  美接受活动的基本心理态势。在接受活动中,艺术作品经过经验的过滤和改

  造,会染上接受者的主观心理色彩,不仅在整体上发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式

  的“变形”,而且某些性质会被当作本质凸现出来,另一些则会被忽略。另

  外一位德国接受理论家狄特里希·克鲁彻也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通

  常所读的是他想要读的东西,换句话说,他总是期待用作品中出现的东西去

  证实他经验中已有的东西。”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一位接受者在欣赏文艺作

  品时,总是会以他的审美情趣为尺度,以他的人生经历为参照去审视艺术作

  品,从中发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甚至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某种联想和情感

  的共鸣。在这种意义上,审美接受活动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过程。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之所以在三十年代的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无数青

  年男女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所感动,为他的命运而悲伤,恰恰是

  因为他们从这部小说主人公的不幸中看到了自己的处境和遭遇,从歌德所描

  写的社会环境联想到中国当时的状况。而这又激发了他们反对封建礼教、争

  取个性和婚姻自由的愿望和决心。

  审美接受活动不同于纯理性的认识活动,它带有鲜明的感性特点,即主

  要通过形像的感知来进行。我们通常把这一特点称之为“形像思维”。在接

  受活动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首先是通过它所提供的图像(直观图像,如绘画、雕塑、戏剧等;间接图像,如音乐和文学作品所表现、描写的形像)

  来吸引、感染欣赏者。而作为审美的主体,接受者在生活和审美实践中通过

  反复的观察和体验,头脑里同样积累了各种各样的图像,这些图像作为“心

  灵虚像”储存在意识之中。德国著名文艺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阿克森道夫把

  艺术作品提供的图像称之为“外来图像”或“客体图像”,而把接受者意识

  中储存的图像叫做“内生图像”或“经验图像”。他认为,文艺审美活动是

  客体图像与主体经验图像相互作用,彼此印证,互相交融的过程。在《审美

  心理学》一书中他写道:“审美鉴赏活动是运用储存在经验中的内生图像对

  ①

  艺术作品提供的图像进行比较、检验和更正的过程。”依他之见,当外来的

  客体图像与经验中的内生图像完全相符或相悖时,作品的接受均会遇到障

  碍。在前一种情况下,作品由于仅仅证实了已有的经验,会被接受者认为是

  平庸陈旧的而失去新鲜感;在第二种情况下,由于客体图像与经验图像完全

  冲突,将使接受者觉得完全陌生而被拒绝。只有当艺术作品提供的图像与经

  验部分相似但又突破了经验图像的既成模式时,才会引起知觉者意识的兴

  趣,将它吸引到审美活动中来。

  根据以上论点,一些接受美学家提出,对审美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先

  天能力与后天获得的审美经验两种因素共同构成了接受者的“审美心理定

  向”姚斯把这种心理定向称为“接受的期待视野”,伊瑟尔则借用格式塔心

  理学的概念把它叫做“格式塔优势”(或“完形优势”)。在他们看来,不

  同的接受者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经验的差异,其审美接受的心理定向或“期

  待视野”或“格式塔优势”会有相当大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在文艺接受活动

  中又会在以下三方面具体表现出来:一、对不同题材和内容以及形式、技巧① A·阿克森道夫《审美心理学》,慕尼黑1981 年,第239 页。

  和风格的作品的兴趣与需求;二、对文艺作品的不同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水平;三、将作品审美现实化的不同方式。接受心理定向的差异不仅导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作品的标准和趣味,而且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体验和评价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对于一件艺术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所把握到的总体形像、意义和审美价值是有差别的,作品对他们产生的审美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接受者的心理定向决定了,审美对象——文艺作品——本身便体现出多种接受的可能性,而每一种可能都是对作品的一种理解和体验,一种方式的审美具体化。它们互不相悖,而是各有其存在的心理根据。在这种意义上,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为知觉整体的个人意识结构不仅从共时性观点来看千差别,而且从历时性角度来观察也不是绝对稳定、一成不变的。随着审美经验的积累,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能力、理解水平和欣赏趣味也将不断地得到提高,而与此同时,体现在审美经验中的价值观也会发生嬗变。这无疑将带来接受心理定向的局部变迁甚至全面转移。

  接受美学把作为审美对象的文艺作品视为接受意识的“关联物”。在它看来,随着接受者意识结构和审美心理定向的变迁,文艺作品的整体形像、意义和价值也会不断地变化。它们绝不是超越时空、永远不变的客观存在,相反,作为审美接受活动的产物,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始终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接受美学的实际运用

  接受美学作为文艺研究和文学教学的一种新的方法论,近年来在西方的文学研究和高等学校的文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这种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不少人用接受美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某些作家和作品的接受史、作用史作了专门的研究,有的考察了不同时代的读者 (尤其是批评家)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不同理解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接受者是怎样对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发生影响,发生怎样的影响的。还有的则分析、研究了某些在文学史上原来默默无闻的作家或作品忽然被发现,被接受并产生深远影响的背景和原因。如盖哈德·林克曼在《卡夫卡的崛起与时代意识》一书中,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卡夫卡热”出发,对卡夫卡的接受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卡夫卡由二战前一位鲜为人知的作家上升为一位对现代社会里的人的观念以及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发生巨大影响的“经典作家”,这恰恰是创作意识——体现在卡夫卡作品中的精神价值和美学质量——与接受意识——二战后普遍存在的生存危机感以及改变了的审美期待视野——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为卡夫卡的接受提供了客观的对象和条件,后者则为这种接受准备了主观的需要和可能。它说明,某些作品在思想和美学上的潜藏含义并不总是立即能为人们所认识,只有当读者的生活与审美期待视野以及“文学的进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达到一定高度时,这种潜能才会逐渐被发掘出来。在这部著作中,林克曼还通过大量统计数字论述了卡夫卡的作品所产生的不同社会效果以及不同类型和社会阶层的读者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像和寓意的不同解释,分析了造成这种理解差异的客观社会原因和主观心理原因。

  二、一些研究者分析了文学题材、主题和人物形像在各历史时期文学中的再现,研究了它们在含义上的变化以及不同时代的文学如何“改造”它们,赋予它们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意义而为自身服务的。这类研究著作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研究对象大多出自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圣经》和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此仅介绍一例。

  在《历史主题的魅力》一书中,康拉德·贝尔拉赫对《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 (拉丁文中为尤利西斯或尤利斯)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不断再现作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每次再现并不是机械的重复,其内容和意义总是有所丰富,有所变化。奥德修斯这个形像在有的作品中作为正面人物,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则作为反面人物出现。例如,在但丁的《神曲》中,他由于欺骗、狡诈和助人为恶而被打入地狱,永远遭受火的折磨;在德国自然主义作家盖哈德·豪普特曼的戏剧《奥德修斯之弓》里,他却成了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典范;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在《尤利西斯》里用奥德修斯漂泊海上十年的经历暗喻现代西方社会里孤独、彷徨、精神流浪的人生感受;而法国作家让·季洛杜在戏剧《特洛伊战争不会爆发》中,运用奥德修斯的主题,通过颂扬人类的智慧鞭笞了民族偏见和狭隘的政治党派之争;德国作家汉斯·沙夫纳的小说《尤利西斯的幽灵》却借用奥德修斯在海上战胜各种土著居民的故事,讽刺、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征服、屠杀异民族的暴行。

  三、接受美学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更迭,读者的文学期待视野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而这又会引起文学观念和审美判断标准的嬗变,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在各时代的文学评价尺度中并通过文学创作得到体现。它表现为旧的形式、流派、风格和艺术技巧的死亡和淘汰,新的形式、流派、风格和技巧的产生和运用。按照这一观点,一些人研究了文学形式、流派、风格和表现手段演变的历史。通过分析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文学批评的倾向性,他们考察了各个时期的文学公众的期待视野以及这种视野变化、转移的情形,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各种流派、形式、风格、技巧和发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和原因,从而试图通过对“文学进化”过程的分析来揭示文学内部“新陈代谢”的规律。

  四、接受美学不仅在文学的历史研究中,而且也在文学现状的研究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受到文学工作者的重视。108不少人运用这种方法对读者的阅读心理、读者群和阶层接受的状况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反应、文学市场的变化等等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结论,从而为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文学出版界和销售业提供了直接可靠的信息和第一手资料。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调查应属于社会学的领域,但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却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所采用。这一方法在德国被称为“经验法”,即通过民意测验、召开座谈会、讨论会,散发调查表格,进行实地采访和电话采访等形式就某一专题或某一作品广泛了解读者的看法,并用电子计算机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调查大致涉及以下方面:

  1。关于阅读行为的调查。通过调查各种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社会阶层的读者的阅读习惯、欣赏趣味和阅读心理,了解各种人对不同文学作品的需求、兴趣与好恶。

  2。关于文学作品接受状况的调查。了解不同的读者(包括文学批评家和作家)对一部作品的评价、阅读感想以及对作品的内容、人物形像和艺术质量的看法。

  3。关于文学社会效果的调查。分析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读者集团和阶层中产生的反应、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后果。

  4。关于文学市场的调查。通过了解各种文学作品销售状况和销售量的变化研究读者文学需求的动向,从而对读者“文学期待视野”的变化倾向和未来的需求动向作出预测。

  五。在文学教学中的运用。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用,而且在欧美各国越来越普遍地被引进到高等学校的文学教学中,从而带来了教学工作的根本变革。传统的教学法把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采用的大多是灌输式方法,而新的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