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道颂+宗喀巴大师造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主要道颂+宗喀巴大师造颂-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复次思维轮回痛苦者:诸轮回苦海如同火宅,无少许安乐。如六道中,较好之人道,亦皆充满了痛苦之本性。每一众生都时常被三根本八支分等苦煎熬着,如热锅中的蚂蚁,瓶中之蜜蜂等一样,彼诸众生皆被业恼束缚,而于轮回苦海中感受难忍极大的痛苦,如热沙中鱼,辗转不息。如是以业果不虚和轮回皆苦等而行思维修习后,则能生起断除贪求后世三界轮回等诸欲乐之功德。此处引上世尊之弟难陀的公案来说明亦可以,因为难陀亦为贪著后世欲享天界诸乐而行守戒等,于世尊方便引导下,方知三界轮回均充满了苦性,后乃发起真实出离心,严持戒律修行等。总而言之,此处说生出离心时,于三界中不论今生后世,都不能贪著,是极为殊胜。
    以上讲了生起出离心之方便法,即是思维观修四前行也。
    丙三(生出离心之量)颂曰: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宣说出离心的界限,依靠上述四加行思维修习一后,则于三界轮回中一切兴盛之世间事法,自己心里不会生起一刹那之希求欲望、贪恋羡慕等,并且昼夜唯有精勤不懈地寻求解脱生死轮回之心,以至真正生起了如是日日夜夜精勤不懈希求解脱生死轮回之心念时,于这种境界方可算是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之界限。如呷当派格西朗日唐巴,修行一生未曾笑过一次,彼者时时刻刻不放逸思维人生难得,轮回皆苦等,以至日间不懈,夜间不眠地精勤修持。是故学佛者应当时常观察自己的心相续是否真正具足出离心很重要。
    以上第一个主要道述终。
    乙二(菩提心)分二:需发菩提心之理由,如何发彼菩提心。
    丙初(需发菩提心之理由)颂曰:
    出离苦无菩提心,所持则亦不能成,
    无上菩提乐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现在宣说于出离心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具足菩提心,此极为殊胜。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原因是前述之出离心,假若无有菩提心来摄持的话(仅希求自解脱三界轮回的出离,而无度化一切众生解脱轮回的菩提心),如是所执持的小乘发心,虽能获得声闻独觉罗汉果而解脱生死轮回,然则,此亦不能成就圆满无上大菩提果,因为不具最究竟殊胜安乐根本因故。《佛子行》中云:最胜真实成就佛果之因,就是菩提心。若不仅愿自己解脱,且愿整个三界轮回之一切众生都能获得解脱生死苦海,不论今生或来世悉皆超脱,此乃具有殊胜菩提心之出离心,极为善妙。华智仁波切窍诀中云:具有菩提心者,就已具有了成就佛果之唯一根本因;若无菩提心者,虽具各种神通或神变或天天面见本尊等亦无意义,或许是邪魔所引上的境相;若具菩提心者,虽未见什么本尊,但实际上已经具足了圆满无上菩提佛果之根本主因。是故具有智慧的大乘根器者,殊胜法器者,应当发起殊胜菩提心,是极为重要,《入菩萨行论》中云:“菩提如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应善坚持菩提心,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又云:最殊胜的无死甘露,就是菩提心。是故不论讲经或闻经等一切善事之前,都应当要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所摄持的一切善根,都将是究竟安乐,佛果之因,是故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学道修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大窍诀,否则即为小乘阿罗汉之因,非究竟也。
    故于闻思修等一切善法,皆以殊胜菩提心来摄持极为重要。当作是念:我为一切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而行闻思修等,若仅具如是念头,实际上亦皆变成了无上佛果之因,按宗喀巴大师的指示:凡学佛者,首要具足出离心;于出离心所摄的基础上,要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于菩提心所摄的基础上,要具足无二慧。这是在成就佛果之前,不可缺少的三大根本途径,最殊胜之窍诀。于众生当如何发心为胜耶?答曰:目睹轮回众生之一切痛苦,而生起无量的慈悲心,愿彼诸众生解脱于生死轮回等一切痛苦,是愿菩提心。在愿力的推动下,而行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菩萨行为而救度众生是行菩提心。一般于菩提心之首,先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菩提心之前行。此前行修好后,则无伪菩提心就能随行生起。当如理而行为要。
    丙二(如何发彼菩提心)颂曰:
    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网孔,无明大暗所蒙蔽。
    整个三界六道中的一切众生,由于无明习气导至,无始以来沉溺于生死轮回之大苦海中,感受无量难忍之痛苦,彼诸众生于此苦海中时常被四大瀑流(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所冲击而受极大痛苦,因为每个众生皆有生、老、病、死等痛苦,必经成、住、坏、空四种过程。如是四大痛苦,喻如瀑流之苦水冲击猛励,水生动物不得自在而受难忍痛苦,如是轮回苦海中,彼诸众生亦复被四大瀑流之苦水波浪卷结冲击着,无少许自在,并受无量痛苦,亦难得丝毫的解脱机会,非常可怜。四大瀑流还有一种解释法,即无明瀑流、见瀑流、欲瀑流、有瀑流四种。所谓无明瀑流者:即整个三界六道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有俱生无明,如瀑流水冲击着而受苦。见瀑流者:于末法时期,彼诸众生充满了断见、常见、邪见等很多恶劣之见。欲瀑流者:彼诸众生皆充满欲望,贪财贪人等等,这种贪欲喻如瀑流苦水一样冲击着而受苦。有瀑流者:彼诸众生沉溺于三有轮回中,都是以十二因缘作联结,如同旋火轮,无始无终的旋轮流转于生死轮回三有的苦海中,亦如瀑流苦水冲击而受痛苦。四大瀑流亦可如是解释。总而言之,彼诸众生都在三有轮回之苦海中倍受瀑流冲击之诸多痛苦,彼等已被难以制止的业和烦恼之绳索紧密系缚起来,并将彼等众生投入于人我执、法我执的铁网孔中(轮回的监狱里)。
    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贪瞋痴等无明串习所引,不仅受四大瀑流之苦,且有业力感受等苦,极为深重的业障一现前时,是难以制止的。彼诸众生的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以及无始以来的我法二执,喻如坚硬的铁网,难以穿破,并非短期修行能断开,需要很长时期的精勤修行积资,方能断除。然则依靠月称菩萨的《七相推测论》等,亦可摧破,此外极难。亦可解释为:诸众生从无始以来沉溺在生死苦海中一直卷着波浪而旋转,感受无自在难忍之诸苦,最后由业和烦恼之绳将众生紧密地捆缚起来,投进我法二执的铁网监狱里关闭起来,不得解脱。众生无始无明喻如大黑暗,若从智慧方面而言,既没有智慧之目光,亦没有信心之月光,二光皆无,整个天空和世间都非常黑暗。如是诸众生既无智慧,亦无信心,唯有被无明的大黑暗所蒙蔽,无法明见心之本性,犹如太阳被浓厚的乌云遮蔽了一样,无法现见太阳。《金刚经》及《华严经》皆云:“众生皆有佛性”。余经中亦云:“众生之迷,佛陀即觉”。佛陀是觉性而已,众生是无明而已,其本性等无差别。只因众生无始无明深厚严重,故一直无法觉悟认识本性等。宗喀巴大师云:“众生很可怜,既有生死老病等诸苦,亦有业力感受诸苦,还有无明烦恼等痛苦及我法二执诸苦”等等。是故众生不知不觉已到了如此昏迷的状况。寂天菩萨亦云:“整个轮回众生,如同疯狂一般迷糊。”
    又颂曰:
    无边有海生又生,常被三苦所迫害,
    已成如此诸母等,情状思已发大心。
    何故要为众生发菩提心呢?因为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修习善法,所以就无始无终地沉溺在生死轮回的大苦海中,一直感受难忍之痛苦。彼等于无边无际之三有大海中生而又死,死而又生,如此无始无终地旋转,不得自在。龙猛菩萨云:“一个众生无始流转轮回中,其生于地狱中所饮过的铁水,若能积聚者,较四大海洋还要多,其复生于微小傍生,如蚂蚁等之身肢,若能积聚者,则较须弥山还高。”《入行论》亦云:“独生此一身,俱生诸骨肉,坏时尚各散,何况余亲友,生时独自生,几时还独死,他不取苦分,何须作障亲。”彼诸道理,若具宿命通者一目了然,并现量能成之事。何故说每个众生曾经都作过自己的父母呢?于佛经圣教中具有很多教证之理由证明,士是了知则可。《宝鬘论》中云:“是故诸众生,流转生死海,如同旋火轮,无始亦无终。”如是经常被苦苦、行苦、变苦三根本大苦所迫害。麦彭仁波切于《智者入门》中云:“三界轮回中,皆有三大苦,众生均遭此,痛苦受折磨。”当念已经成为过如此境地之诸父母众生等,曾经在作我父母之时,对我恩惠极大,对我格外慈愍,好衣好食,首先与我,父母对我情深难量,而今他们沉沦在生死苦海中,感受难忍的痛苦,如今我不救度他们,谁来救度他们?对我有如此无限大恩的父母有情,我不能置之不理。以如是情状于心续中反复思维已后,故为救度诸父母众生超出三有苦海,而于自续中应发起大慈悲心和殊胜的大乘菩提心。于《佛子行》中亦如是说也。
    以上第二个主要道论述终。
    乙三(正见)分四:需证正见之理由,认识正见者补特伽罗,认清其见是否观察已究竟,余述观察究竟之见量。
    丙初(需证正见之理由)颂曰: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前面已叙述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出离心是大小乘中之共同法门,菩提心即是大乘中不共同之最胜法门,亦是修证佛果之捷径要道,再加上无二慧,这三者是佛教中最基础的基础,华智仁波切于《大圆满前行》中云:“学佛者,若不具足佛教中最基本的理论,则修行如同于冰地上造高楼,冰一融化,楼房即刻倒塌,如是出离心不具足,学佛亦无意义。于出离心的基础上若不具足菩提心和无二慧,非但修学大乘无义,且于烦恼之根本亦无法断除。因此成就佛果,亦是依靠这三种根本主因,所以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还需要具足一个正见,即是所谓的无二智慧。
    以彼理由而叙述:不论修显教或密教,若不具足通达无我空性之实际智慧,彼者虽然修习了殊胜的出离心和善妙的菩提心,但尚不能断除三有轮回的根本之故,因为欲除轮回之根,则必须要断除烦恼障,欲断此障者,必须要通达人无我的空性智慧。若欲成就圆满佛果者,不仅断除烦恼障,且于所知障亦需同时断除,所以必须要证悟人我和法我的缘起空性智慧,否则二障难除,断轮回之根更难。因为烦恼障主要是对解脱生死轮回作障碍,而所知障是障碍成就佛果之主因。因此小乘阿罗汉仅为自己超脱生死轮回,亦需百万地精勤修持后,方能通达证悟人我空性的智慧,断除烦恼障,最后获得阿罗汉果。何况是修行大乘者,不仅超脱生死轮回,而且还要成就圆满的佛果,则更需要通达人我和法我之圆满空性智慧,彻尽二障,方能圆成正觉果位,是故不论修显或修密,证悟缘起性空的正见智慧,是特别的重要。麦彭仁波切云:“若具足正见者,不论修何密法,念何仪轨密咒等,悉有功德和加持,亦会直接获得验相等。若不具正见者,于密教中修何密法,念何仪轨心咒等,亦不会有感应,显教中看何经论亦不得真正效益。”是故不论是显教或密教,抉择正见,证悟正见是极为重要。但如是所许,亦并非否定平时念佛等无功德,然于证悟见的角度而言,仍有千差万别的功德。因此于具足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依靠各种方法,应当精勤不懈地通达缘起性空的根本法要。《缘起赞》云:“何法待缘起,彼即自性空,较此语奇妙,善说规何有?”所谓缘起者,亦即因缘。名言中显现有,胜义中皆空,亦谓缘起。但此处所谓缘起,是指通过证悟空性而言,《入根本慧论》中所说超离四边或八边戏论是真正缘起,通过如是智慧之出离心和菩提心于名言中能获得无勤大功德而直趣佛果。所以宗师说,虽具出离、菩提心仍不足够,还需要缘起空性的正见智慧,方能断除轮回之根,以至直趣佛陀正等觉位。
    显教依中观正理观察抉择,可通达如是正见智慧。密教则依根本上师之窍诀为主与其之加持等,而通达空性正见智慧的亦有。如《定解宝灯论》中云:“本来利根以自力,虽有证悟而钝根,立即不能自证悟。”但其中证悟见最保险最稳固无有错处的就是显宗。彼宗是依法次第而修,一步一步的稳行不违空性正见,首先依正理观察内外诸法后,抉择为现而无有自性等。具足如是闻思智慧,于抉择正见过程中自己遣除怀疑,印证境界等亦很便易。然而密宗依靠金刚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突然虽似开悟之觉,但错谬之处很多,亦不稳固,因为彼者不具闻思智慧,不精通教义正理,开悟亦太突然,故于修证过程中自己遣除疑难、印证境界等就会很有困难,还有如是突然开悟的境界,受外境违缘的影响,容易退失等,所以应当按次第如法稳行,乃甚为重要也。麦彭仁波切云:“若未引上善观察,怎能生起胜定解?若未生起胜定解,怎能灭除恶增益?若未灭除恶增益,怎能禁止恶业风?若未禁止恶业风,怎能断除恶轮回?若未断除恶轮回,怎能灭尽恶痛苦?”
    丙二(认识正见者补特伽罗)颂曰:
    见世出世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所执之境本无者,彼入佛陀所喜道。
    此说佛陀所喜悦赞称之道,即证悟缘起性空道,于佛经中经常赞称的,亦是证悟如是道之补特伽罗,彼者乃谓真正大乘菩萨之故,设使补特伽罗于学道修行过程中,已经现见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诸法,通达了轮涅所摄诸法之本性,彼亦从名言角度而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