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寿世保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2-寿世保元-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痛振振病不和。筋惕肉 虚太甚。温经益元汤最和。男女劳复阴阳易。逍遥汤治脉沉 。脚 
气症。类伤寒。禁用补剂与汤丸。暑中伤热寒中冷。浮风弱湿脉之端。便闭呕逆难伸屈。加 
减续命汤保全。撮空症。仔细认。休认风症误人命。循衣摸床为症验。叉手摸胸不识人。只 
因肝热相伤肺。升阳散火效如神。睡觉中。忽言语。梦寐昏昏神不主。汤粥与之虽吞咽。形 
如中酒多不举。心火克肺越经症。泻心导赤汤急取。身热渴。不头疼。神思昏昏乱语言。小 
水不利大便黑。误投凉药命难全。病传心肺夹血症。当归活血汤最玄。夹痰症。类伤寒。寒 
热昏迷头又眩。涎退场门中为症验。七情内损伤之根。神出舍空乱语言。加味导痰汤可增。大 
头病。是天行。项肿恶寒热并煎。一剂芩连消毒饮。痰火喉痹尽安全。此是先贤千古秘。不 
是知音莫浪传。 

卷二伤寒
出汗良法
属性:一严冬伤寒。不得汗出。宜姜葱各半斤。煎汤一斛。倾大盆中。用小板一块。横加盆上 
令患人坐卧其上蒸之。外以席被围定。露其口鼻。外可进发汗药。 
一病患用大指捏住中指中节。紧捏莫放。十指俱屈。合掌夹在两大腿中。紧紧坐住。待 
良久汗自出。 
一用发表药不出汗。将苏叶煎汤。以器盛之。置于被内两膝下熏之。 
又法。用姜渣绵裹。周身擦之。汗即出。 
一伤寒连日不出汗。昏睡不省。身热语乱。此汗不得出也。用滚水一大茶壶。布包。放 
病患脚下。踏之。一时汗自下而上。其病即愈。 
一伤寒不得汗出。用樟树白皮捣烂炒热。绢巾包烙浑身上。一时汗出即已。 
一伤寒发热。头疼身痛。用生姜、连须葱、淡豆豉等分。共捣烂为饼。搭脐上。帛紧勒 
汗自出而已。(王景明传) 
一伤寒无汗。或日久汗不出者。用甜梨一个。生姜一块。同捣为汁。再入童便一碗。量 
汤煮热服之。即汗。 
一伤寒单潮发热无汗。五七日不大便。死在旦夕。以桃仁承气汤。打下硬粪如石二次。 
即出大汗而已。后以温胆汤二剂。调理而安。 
一治伤寒发热头痛。亦治感冒。 
生姜(一块) 核桃(七个打碎连壳) 葱白(连须七根) 茶叶(一撮) 
上水三碗。煎热服。盖被出汗。 
一论伤寒昏迷不省人事。以皂角刺燃烟入鼻。有嚏可治。无则不治。肺气上绝也。可治 
者。 
随用皂荚、半夏、生白矾一钱五分。共为末。入姜汁调服。探吐痰去。苏醒为效。 
一论汗出不止。将病患发按在水盆中。足冷于外。用炒麦麸皮、糯米粉、龙骨、牡蛎 
为末和匀。周身扑之。其汗自止。 

卷二伤寒
伤寒诸方
属性:一论冬月正伤寒。头疼发热恶寒。项脊强重。脉浮紧无汗。是足太阳膀胱经表症。若头 
如斧劈。身似火炙者。宜此方。 
x升阳发表汤x 
麻黄(一钱) 杏仁(三钱) 桂枝(一钱)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二钱) 羌活(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升麻(八分) 
上锉。姜、葱、豆豉。水煎。热服出汗。汗出药止。勿多服。 
一论冬月正伤风。头疼发热恶寒。鼻塞项脊强重。脉浮缓自汗。为表症也。此足太阳膀 
胱经受邪。当实表散邪。无汗者不可服。 
x疏邪实表汤x 
桂枝(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去芦)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 防风(一钱五分) 羌 
活(二钱) 川芎 
上锉。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汗不止。加黄 蜜水炒。喘加柴胡八分。杏仁 
三钱。胸中饱闷。加枳壳一钱。麸炒去穣。桔梗八分。 
一论春夏秋。非时感冒暴寒。头疼。发热恶寒。无汗。脊强。脉浮紧。此足太阳膀胱受 
邪。是 
表症。宜发表。不与冬时正伤寒同治法。此方非独治三时暴寒。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 
治湿。治杂病亦有神也。可代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各半汤。乃太阳经神药也。 
x羌活冲和汤x(又名神解散。) 
苍术(泔制一钱)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 细 
辛(二分) 黄芩(一钱) 生地(一钱) 甘草(二分) 
上锉。生姜、葱白。水煎。热服出汗。胸中饱闷。加枳壳去穣。桔梗去芦。夏月。加 
石膏、知母。有汗。去苍术。加白术。再不止。去细辛。加黄 蜜炙。如再不止。以小柴 
胡汤加桂枝、芍药一钱。名神术汤。不作汗。加苏叶。 
一论足阳明胃经。身热。鼻干不眠。微恶寒。头痛。眼眶痛。脉微洪。宜解肌。此属阳 
明经病。其正阳明腑病。别有治法。 
x柴葛解肌汤x 
柴胡(八分) 黄芩(二钱) 芍药(二钱) 葛根(二钱) 羌活(二钱) 石膏(三钱) 
桔梗(八分) 甘草(八分) 白芷(一钱) 
上锉。姜、枣煎服。本经无汗恶寒。去黄芩。加麻黄一钱。 
一论足少阳胆经。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来弦数。属半表半里。宜和解。此胆 
经无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利小便也。 
x柴胡双解散x(即小柴胡汤) 
柴胡(一钱) 黄芩(二钱) 半夏(二钱汤泡) 人参(二钱) 甘草(八分) 白茯苓(三钱 
)白芍药(二钱) 
上锉散。姜、枣煎。呕。加陈皮一钱五分。竹茹四钱。姜汁。痰多。加栝蒌三钱。贝 
母三钱。口干。加知母一钱五分。石膏三钱。心中饱闷。加桔梗三分。枳壳一钱。心 
下痞满。加枳实二钱。黄连八分。内热甚。错语心烦。不得眠。合黄连解毒汤。小便不利 
大便泄泻。合四苓散。夹热而利。加炒黄连八分。白芍二钱。 
一论足太阴脾经。腹满而痛。咽干而渴。手足温。脉沉而有力。此因热邪从阳经传入阴 
经也。 
x桂枝大黄汤x 
桂枝(一钱) 大黄(二钱) 芍药(二钱) 甘草(八分) 枳实(二钱) 柴胡(八分) 
上锉。生姜煎。临服。加槟榔磨水二匙入药。温服。 
一论伤寒。自受其寒。病直中阴经是也。初得病无热。无头痛。止有腹痛。怕寒厥冷。 
或下利呕吐不渴。脉沉迟无力。 
x加味理中汤x 
人参(三钱) 白术(一钱五分) 干姜(一钱炮) 甘草(八分) 肉桂(八分) 陈皮(一钱 
五分)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临服。加木香磨一匙姜汁同服。 
一论足太阴脾经腹满。身目发黄。小便不利。大便实。发渴。或头汗至颈而还。脉来沉 
重者。宜此方。 
x茵陈将军汤x 
茵陈 大黄 栀子 黄芩 枳实(各一钱) 甘草梢(三分) 滑石末(二钱) 浓朴(八分) 
上锉。滚水煎。热服。以利为度。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身目发黄 
小便不利。宜此药调下五苓散。 
一论伤寒小水不利。小腹满。或下焦蓄热。或引饮过多。或小水短赤而涩。脉沉数者。 
以利小便为先。惟汗后亡津液。与阳明汗多者。则以利小便为戒。 
x导赤饮x 
茯苓(三钱) 猪苓(二钱) 泽泻(二钱) 桂枝(八分) 白术(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滑石(三钱) 山栀(三钱) 
上锉散。生姜一片。灯心十根。入盐二字调服。中湿身目黄者。加茵陈三钱。水结胸症 
加木通二钱。灯心十根。如小水不利。而见头汗出者。乃阳脱也。如得病起无热。多谵 
语。烦燥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此药治之。 
一论伤寒。邪热传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怕热谵语。揭衣狂妄。扬手掷足。斑黄阳 
厥。 
潮热自汗。胸腹满硬。绕脐疼痛等症。可代大小承气、调胃承气、三一承气、大柴胡、大陷 
胸等汤之神药也。谵语妄语。身当有热。脉宜洪大。手足厥冷。脉沉细而微者死。 
x六一顺气汤x 
柴胡(八分) 黄芩(二钱) 芍药(二钱) 枳实(二钱) 浓朴(八分) 大黄(二钱) 芒 
硝(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散。水煎。临服。入铁锈水二匙调服。 
一论身热。渴而有汗不解。或经汗过。渴不解者。脉来微洪。无渴不可服。 
x如神白虎汤x 
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糯米(一撮) 人参(二钱) 麦门冬(三钱 
)五味子(四分) 山栀子(三钱) 天花粉(四钱) 
上锉。生姜一片。枣一枚。淡竹叶十片。同煎。温症热不退而大便溏者。根据此方加苍术 
一钱。 
一论阳毒发斑。身黄如涂朱。眼珠如火。狂叫欲走。六脉洪数。烦渴不堪。鼻干面赤齿 
黄。 
过经不解。已成坏病。表里皆然。欲发其汗。病热不退。又复下之。大便遂频。小便不利。 
亦有错治温病而成此症者。又治汗下后。三焦生热。脉洪谵语。昼夜喘息。鼻时加衄。狂叫 
欲死者。 
x三黄石膏汤x 
黄连(八分) 黄芩(二钱) 黄柏(二钱) 栀子(三钱) 麻黄(一钱) 
石膏(三钱) 豆豉(二钱) 
上锉。生姜 细茶煎服。 
一治伤寒发黄症。身口俱黄如金色。小便如浓煎柏汁。诸药不效者。 
x茵陈退黄散x 
柴胡(八分) 升麻(八分) 茵陈(二钱) 龙胆草(二钱) 木通(二钱) 甘草(八分) 滑 
石(三钱) 黄连(八分) 黄芩(二钱) 栀子(三钱) 黄柏(一钱五分) 
上锉散。灯草煎服。大便实。加大黄一钱。目睛黄。倍龙胆草。虚弱人。加人参三钱 
外用生姜捣烂。时时于黄处擦之。其黄自退。 
一论阳毒发斑。狂妄乱言。大喝叫喊。面赤脉数有力。发斑发黄。大渴。大便燥实。上 
气喘急。舌卷囊缩者难治。 
x三黄巨胜汤x 
石膏(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八分) 黄柏(二钱) 甘草(八分) 大黄(二钱) 芒硝(一 
钱) 枳实(二钱) 
上锉。姜、枣煎。 
一论两感伤寒。头疼身热恶寒。舌干口燥。以阳先受病者。先以此汤投之。如阴先受病 
者。当先以六一顺气汤攻里下之。如里先下利。身体痛者。又当以回阳救急汤。 
x冲和灵宝饮x 
羌活(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生地黄(四钱) 川芎(一钱五分) 细辛(八分) 甘草( 
八分) 
黄芩(二钱) 柴胡(八分) 白芷(二钱) 葛根(二钱) 石膏(三钱) 
上锉。姜、枣煎服。加薄荷十片。煎一沸。热服。中病即止。冬月。去黄芩、石膏。加 
麻黄。 
一论热邪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目黄。 
谵语燥渴。为蓄血症。脉沉有力。宜此下尽黑物则愈。未服前而血自下者为欲愈。不必服。 
x桃仁承气汤x 
桃仁(八分) 桂枝(一钱)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 柴胡(八分) 甘草(八分) 青皮 
(一钱五分) 枳实(二钱) 芍药(二钱) 当归(三钱) 
上锉。姜、枣煎。临服。入苏木二钱。煎二沸。热服。 
一论热邪传里。里实表虚。血热不散。热气乘虚。出于皮肤而为斑也。轻如疹子。重如 
锦纹 
重甚则斑斓皮肤。或本属阳。误投热药。或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下后未解者。皆能致 
此。不可发汗。重令开泄。更加斑斓也。其或大便自利。怫郁短气。燥粪不通。黑斑。主不 
治。凡汗下不解。耳聋足冷。烦闷咳呕。便是发斑之候。 
x消斑青黛饮x 
柴胡(八分) 玄参(三钱) 黄连(八分) 知母(一钱五分) 石膏(三钱) 甘草(八分) 
生地黄(三钱) 山栀子(三钱) 犀角(五分) 青黛(八分) 人参(三钱) 
上锉。姜、枣煎。临熟。入醋一匙服之。大便实。去人参。加大黄一钱。 
一论鼻血成流不止者。或热毒入胃。吐血不止者并治。若见耳目口鼻并出血者。则为上 
厥下竭。不治之症也。 
x生地芩连汤x 
生地黄(四钱) 柴胡(八分) 黄连(八分) 黄芩(二钱) 犀角(五分) 山栀子(三钱) 
甘草 
(八分) 川芎(一钱五分) 桔梗(八分) 芍药(二钱) 
上锉。枣煎。临服。入捣韭汁、磨墨各一匙。调之温服。 
一论烦躁。渴欲饮水。水入不下者。属瘀血在上焦。则邪热入里也。 
x加减犀角地黄汤x 
犀角(五分) 生地黄(三钱) 当归(三钱) 黄连(八分) 苦参(二钱) 甘草(八分) 枳 
壳(一钱) 桔梗(八分) 赤芍(二钱) 红花(八分) 牡丹皮(三钱) 
上锉。生姜一片。临服。入藕汁二匙。如无。韭汁亦可。 
一论有伤寒衄血。将解未净。或热极及吐血不尽。医不知其症。遂用凉药之剂。止住其 
衄血。留积于心胸之分。故满痛而成血结胸也。用加减犀角地黄汤治之。 
一论伤寒初起。无头痛。无身热。便就怕寒。四肢厥冷。或过于肘膝。或腹痛吐泻。或 
口吐 
白沫。或流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脉沉迟无力。即是寒中阴经真寒症。 
不从阳经传来。 
x回阳救急汤x 
大附子(八分制) 干姜(八分) 人参(二钱) 肉桂(五分) 半夏(二钱) 五味子(四分) 
白茯苓(三钱) 甘草(八分炙) 白米(一撮炒) 陈皮(一钱五分) 
上锉。姜、枣煎服。无脉者。加猪胆汁一匙。呕吐不止。加姜汁。泄泻不止。加升麻 
八分。黄 二钱。呕泄吐沫。或有小腹痛。加盐炒吴茱萸。 
一论阴极发躁。微渴面赤。欲坐卧于泥水井中。脉沉迟无力。或脉全无欲绝者。不可服 
凉药 
若误认为热症而用凉药。死不可复生矣。服热药而躁不止者。宜再服。躁自定矣。决不可 
服凉药。 
x回阳返本汤x 
大附子(八分面裹火煨去皮脐) 干姜(八分炒) 甘草(八分炙) 人参(二钱) 肉桂(五 
分) 麦门冬(三钱) 五味子(四分) 陈皮(一钱五分) 腊茶(一钱) 
上锉。姜、枣煎。临服。入蜜二匙。顿合服之。无脉。加猪胆汁一匙。呕者。入姜汁炒 
半夏二钱。 
一论伤寒瘥后。昏沉发热。渴而谵语失神。及百合、劳复、食复等症。 
x柴胡百合汤x 
柴胡(八分) 人参(二钱) 黄芩(二钱) 百合(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芍药(二钱) 鳖甲(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姜、枣煎。临服。入生地黄捣汁一匙。温服。 
一论伤寒重感寒湿。则成刚柔二痉。头面赤。项强直。手足搐。头摇口噤背张。与螈 
同治法。 
x如圣饮x 
羌活(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