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寿世保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2-寿世保元-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气郁以生痰。气既滞。脾不得舒。是病皆作。治之必须先养其心血。理其脾土。凝神定智 
之剂。日以调理。亦当以幽闲之处。安乐之中。使其绝于忧惫。远其六欲七情。如此渐安矣 
一论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吐或下。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发热盗汗。 
或心 
脾伤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调。或血虚发热。或肢体重痛。妇人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或晡 
热内热。瘰 流注。不能消耗溃敛。或思虑伤脾。而作疟痢。 
x归脾汤x 主方。 
人参(三钱) 黄 (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当归(三钱) 远志(一钱 
甘草水泡去心) 龙眼肉(十枚) 酸枣仁(三钱炒) 木香(八分) 甘草(六分炙) 
上锉。姜、枣煎服。加柴胡、附子。名加味归脾汤。神不宁而健忘。倍酸枣仁、茯神、 
当归。加柏子仁。 
一论诸虚健忘。及惊悸怔忡等症。 
x加减补心汤x 
人参 白茯苓 陈皮 白芍(酒炒)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酸枣仁(炒) 知母 白术 
生地黄 当归 石菖蒲 麦门冬(去心) 黄柏(酒炒) 甘草 
上锉。姜、枣煎服。 
一论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祛烦热。疗咽干。 
除惊悸。定怔忡。育养心神。大补元气。读书劳神。勤政劳心。并宜服之。 
x天王补心丹x 大中丞松石刘公传。加石菖蒲、百部、杜仲、甘草。 
怀生地(四两) 天门冬(去心) 桔梗(各五钱) 当归 柏子仁 酸枣仁(炒) 五味子( 
各一 
两) 麦门冬(去心)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白茯苓(去皮) 元参 丹参 人参(各一两) 
一方。加酒炒黄连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灯心、竹叶煎汤送下。 
灯心、枣汤亦可。如饮食不思。大便不实。恐不宜也。又当服后方。 
x安神定志丸x 功同补心丸。 
人参(一两五钱)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白茯神(去心)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石菖蒲(去毛忌铁) 酸枣仁(炒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牛黄(另研一钱) 辰砂(二钱 
五分水飞为衣) 
上为细末。元眼肉四两熬膏。和炼蜜三四两为丸。如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三十丸。 
清米汤送。不拘时。日三服。 
一论凡人多识不忘者。心血足而无所蔽也。若心血不足。邪气蔽之。则伤虚灵之体。而 
学问易 
忘矣。龟介虫之灵物也。龙鳞虫之灵物也。假二物之灵。以养心之灵。欲其同气相求云尔。 
远志辛温味浓。辛温可使入心。味浓可使养阴。菖蒲味辛气温。味辛则利窍。气温则通神。 
以之而治易忘。斯近理矣。 
x聪明丸x 春元周用廷经验。 
败龟甲(炙酥) 龙骨(入鸡腹中煮一宿) 远志(去心苗) 石菖蒲(九节者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日三服。 
一论读书辛苦。而有房劳者。 
当归 生地黄 白术 元参(各一钱) 川芎 白芍 白茯苓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麦门冬(去心) 山栀(炒) 甘草(各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论癫狂健忘失志。及恍惚惊怖入心。神不守舍。多言不定。一切真气虚损。用紫河车 
入补 
药内服之。大能安神养气宁志。治健忘惊悸怔忡不寐。用六味丸。加远志、石菖蒲、人参、 
白茯神、当归、酸枣仁炒。 
一论诸虚健忘等症。以十全大补汤。去川芎、肉桂、黄 。加陈皮、远志、石菖蒲、麦 
门冬、酸枣仁、黄柏、知母。 

卷五
惊悸
属性: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心中惊悸。脉必大结。饮食之悸。沉伏动滑。夫惊悸 
即动悸也。动之为病。惕然而惊。悸之为病。心下怯怯。如恐人捕。皆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又曰。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怔忡、惊悸、健忘三症。名异而病同。又云。惊 
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如有欲厥之状。有时而厥者是也。属血虚。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 
盖人之所主者心。心之养者血。心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肇端也。 
一人闻声即惊。医者令病患坐于堂下。使两人挟之。医自堂上。以小凳木槌 
手击。而口云。吾击凳。亦常事耳。尔何必惊且击且言。患者视之久。而惊遂定。此深 
得乎治之法也。 
一论惊悸怔忡。健忘不寐。属心血虚者。 
x补心汤x 主方。 
当归(一钱二分) 川芎(七分) 白芍(炒一钱) 生地黄(一钱二分) 白术(去芦一钱) 
远志 
(去心八分) 白茯神(一钱二分) 酸枣仁(炒八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 黄连(姜汁炒 
一钱) 元参(五钱) 甘草(炙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一方。加柏子仁。 
一论血虚心神不安。惊悸怔忡不寐并治。 
x安神镇惊丸x 
当归(酒洗一钱) 贝母(去心一两) 川芎(七钱) 生地黄(酒洗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 
酸 
枣仁(炒) 白芍(酒炒一两) 远志(去心七钱) 陈皮(去白一两) 白茯神(去皮木七钱) 
黄连(姜汁炒五钱) 甘草(三钱) 朱砂(研末水飞为衣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食远。枣汤送下。 
一论七情六欲。相感而心虚。夜多梦寐。睡卧不宁。恍惚惊怖痰痴。属心气虚者。 
x益气安神汤x 
当归(一钱二分) 黄连(姜汁炒)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酸枣仁(炒) 远志(去心各 
一 
钱) 白茯苓(去皮心一钱二分) 人参 黄 (蜜炒) 胆星(各一钱) 淡竹叶(一钱) 
甘草(六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服。 
一论小儿大人被惊。神不守舍。痰迷心窍。恍惚健忘。诸痫痴风心风诸症。 
x安神醒心丸x 
南星末(五两) 川连末(一两五钱先以姜汁拌浸半日入南星末调和匀成饼于饭甑内蒸半 
日 
)人参末(一两五钱) 制远志末(一两五钱) 飞过辰砂(研七钱五分) 琥珀(七钱五分) 
酸枣仁(炒研末一两) 
上用雄猪心血三个。入竹沥。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五十丸。食远 
白汤送下。小者二三十丸。 
一论异梦多惊有二法。一于髻中。戴粗大灵砂一囊。一于枕中。置真麝香一囊。皆能杜 
绝异梦。而疗夜魇。 
一论夜梦。阴盛梦大水恐惧。阳盛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梦相杀。上盛梦飞。下盛梦堕 
饱 
梦与人食。饥梦取人食。心实梦燔灼。心虚梦救火阳物坚。肝虚梦细草芒芒。肝实梦伏树 
下不敢起。脾虚梦饮食不足。脾实梦筑墙盖屋。肺虚梦白物斩血籍。肺实梦兵刃血战。肾虚 
梦舟船溺水。肾实梦伏水中。若有所畏。 

卷五
怔忡
属性:夫怔忡者。心中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是也。属血虚。有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 
痰因火 
动。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属痰。怔忡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此心血不足也。多因汲汲 
富贵。戚戚贫贱。不遂所愿而成。 
一论血虚火盛。怔忡心慌恍惚。烦躁不宁。 
x养血清心汤x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七分) 白芍(酒炒一钱) 生地黄(酒洗一钱) 黄连(姜汁炒一 
钱) 
甘草(二钱五分) 片芩(去朽八分) 栀子(炒八分) 酸枣仁(炒) 远志(去心) 麦门 
冬(去心各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论心烦懊恼。惊悸怔忡。胸中气乱。此血虚而火盛也。 
x朱砂安神丸x 
朱砂(另研水飞滤过五钱) 当归(酒洗二钱五分) 黄连(酒洗一钱) 生地黄(酒洗一钱 
五分) 甘草(炙二钱五分) 
一方。加人参、白术、茯神、酸枣仁炒、麦门冬去心。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 
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米汤送下。 
一论思虑。即心跳者。是心中无气少血。故作怔忡也。 
x四物安神汤x 
当归(酒洗) 白茯神(去皮木) 白芍(酒炒) 熟地黄 黄连(姜汁炒) 人参 白术( 
去芦) 辰砂(研末临服调入) 竹茹 酸枣仁(炒) 麦门冬(去心) 乌梅(一个) 栀 
子 
上锉一剂。煎服。 
一论心气怔忡。而自汗者。不过一二服而愈。 
x参归腰子x 
人参(五钱) 当归身(五钱) 猪腰子(一对) 
上先以腰子。用水二碗。煮至一碗半。将腰子细切。入二味药。同煎至八分。吃腰子。 
以药 
汁送下。如吃不尽腰子。同上二味药渣。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 
丸。米汁汤送下。 
一论精神虚惫。恍惚不宁。心思不定。气不足。健忘怔忡。 
x加味宁志丸x 
人参 白茯苓(去皮)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石菖蒲(米泔浸) 酸枣仁(炒) 黄连(去 
毛 
)柏子仁(各二两) 当归(酒洗八钱) 生地黄(酒洗八钱) 木香(四钱) 朱砂(研水 
飞一两二钱半一半入药一半为衣)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半饥时。麦门冬去心煎汤。送下五六十丸。 

卷五
虚烦
属性:夫虚烦者。心胸烦扰而不宁也。多是体虚。摄养有乖。荣卫不调。使阴阳二气皆有所偏 
胜也 
或阴虚而阳盛。或阴盛而阳虚。内经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阴盛则 
内寒。令人虚烦。多是阴虚生内热所致。虚劳之人。肾水有亏。心火内蒸。其烦必躁。吐泻 
之后。津液枯竭。烦而有渴。惟伤寒及大病后。虚烦之症。却无霍乱。临病宜审之。巢氏病 
源曰心烦不得寐者。心热也。但虚烦不得寐者。胆冷也。 
一论病后虚烦不得眠。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心悸。或复自汗等症。 
x温胆汤x 
半夏(汤泡七钱) 竹茹 枳实(麸炒各三钱) 陈皮(四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五分) 
甘草(炙二钱五分) 
上锉。分二剂。姜、枣煎服。一方。加酸枣仁炒、远志去心、五味子、熟地黄、人参各 
等分。 
一论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 
身不痛。不可汗下。宜服竹叶石膏汤。(方见伤寒) 

卷五
不寐
属性:不寐有二种。有疾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者。有痰在胆经。神不守舍。亦令不寐。 
虚者用六君子汤。加炒酸枣仁、黄 。痰者用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枣仁。伤 
寒不寐者。当求之本门。 
一论心胆虚弱。昼夜不眠。百方无效。服此如神。 
x高枕无忧散x 
人参(五钱) 软石膏(三钱) 陈皮 半夏(姜炒) 白茯苓(去皮) 枳实(麸炒) 竹茹 
麦门冬(去心) 酸枣仁(炒) 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龙眼五个。水煎服。 
一论劳心。痰多少睡。心神不定。 
x养心汤x 
人参 麦门冬(去心) 黄连(微炒) 白茯苓(去皮) 白茯神(去木) 当归(酒洗) 白 
芍(酒炒) 远志(去心) 陈皮 柏子仁 酸枣仁 甘草(等分) 
上锉。莲肉五个去心。水煎。温服。 
x安神复睡汤x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黄 益智仁 酸枣仁(炒)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山药 龙眼肉(各等分) 
上锉。姜、枣煎服。 
一论心气不足。恍惚多忘。或劳心胆冷。夜卧不睡。此药能安神定志 
x加味定志丸x 
人参(三两) 白茯神(去皮木二两)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石菖蒲(各二两) 酸枣仁( 
炒二两) 柏子仁(炒去壳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乳香为丸。每服五十丸。临卧。枣汤送下。 
x附睡法x 
睡不厌蜷。觉不厌舒。蜷者曲膝蜷腹。以左右肋侧卧。修养家所谓狮子眠是也。如此则 
气海深 
满。丹田常暖。肾水易生。益人多宏。舒体而卧。则气宣而寡蓄。神散而不潜。故卧惟觉时 
可舒体耳。 
西山蔡季通引千金方睡诀云。睡则必侧。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晦庵 
以为此古今未发之妙。 
一论胆虚卧不安。心多惊悸。酸枣仁一两。炒令香熟。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服。竹 
叶汤送下。 
一治心下怔忡。睡倒即大声打鼾睡。醒即不寐。余以羚羊角、乌犀角。各用水磨浓汁。 
入前所用养心汤。或复睡汤内。服之立效。盖打鼾睡者。心肺之火也。 
一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卧。如人捕状。头目不清。 
人参 枳壳 五味子 桂心(各三分) 柏子仁(一钱) 甘菊花 白茯苓 枸杞子(各三 
分) 山茱萸(五分) 熟地黄(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卷五
厥症
属性:阳厥脉滑而沉实。阴厥脉细而沉伏。 
气虚则发厥。血虚则发热。厥者。手足冷也。气属阳。阳虚则阴凑之。故发厥也。血属 
阴。 
阴虚则阳凑之。故发热也。气虚发厥者。当用温药。血虚发热者。不宜用凉药。当用温养气 
血之药以补之。宜养阴。黄 建中汤之类是也。 
又有一种病实热 
者。极而手足厥冷。所谓热深厥亦深。此当用凉药。须以脉别之。此最难辨。 
一论阳厥者。是热深则厥深。盖阳极则发厥也。急以六一顺气汤治之。 
一论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足蜷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 
宜四逆理中汤之类。仍速灸关元百壮鼻尖有汗为度。 
一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 
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 
一论蛔厥者。乃胃寒所致。经曰。蛔者。长虫也。胃中冷。即吐蛔。宜理中汤加炒川椒 
五粒。槟榔五分。吞乌梅丸。 
一论气厥者。与中风相似。但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藿香正气散。加南星、木香、乌 
药。如有痰。以四七导痰汤主之。 
一论暴怒暴死者。名曰气厥。盖怒则气上。气上则上焦气实而不行。下焦气 
逆而不吸。故令暴死。气上。宜降之。 
x五磨饮子x 
木香 沉香 槟榔 枳实 台乌药 
上五味等分。白酒磨服。立效。 
x建中汤x(见汗症) x六一顺气汤x(见伤寒) x四逆汤x(见中寒) x理中汤x(见中寒) 
x藿香正 

卷五
心胃痛
属性:脉沉细而迟者。易治。浮大弦长者。难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