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作者:隋邦森隋海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作者:隋邦森隋海英-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一般的也罢了,倒央告平姑娘。”尤二姐笑道:“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兴儿道:“这就是俗语说的‘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了。”

  注解:

  此处的“平姑娘”隐射多尔衮的侧福晋、侄媳妇、毫格的原配夫人博尔济锦氏。太后与摄政王成就了一桩政治婚姻,只是摄政王尚忆念侄妇,未免偷寒送暖。经孝庄皇太后盘诘,多尔衮无可隐讳,而皇太后也许为侧福晋。顺治七年春月,摄政王多尔衮复立肃王福晋博尔济锦氏为妃(隐射平儿“扶了正”),百官相率趋贺。后人曾有俚词道:“汉经学,晋清谈,唐乌龟,宋鼻涕,清邋遢。”即指此事,第六十三回贾蓉云:“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不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也指此事。《东华录》上只记载了摄政王纳豪格福晋事,而闭口不谈“太后大婚”,闻由乾隆时纪昀所删。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还隐射顺治皇帝不顾孝庄皇太后的劝阻偷情董鄂氏。详见后文之分析。也就是说,《贾二舍偷娶尤二姨》的故事里,混合着两件历史事实,正如清人戚漻生所云:“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这是《石头记》里经常使用的写作技巧。几乎每个小说故事皆如此。

  顺治皇帝不顾母亲劝阻偷情董鄂氏顺治皇帝不顾孝庄皇太后的劝阻偷情董鄂氏,混写在《石头记》第六十四回与第六十五回中。其中的贾珍、贾琏、贾宝玉、柳湘莲四人共同隐射顺治皇帝,尤二姐与尤三姐二人一起隐射董鄂氏大福晋。六个演员同台表演两个历史人物,是《石头记》的惊人之笔。

  《石头记》第六十四回与第六十五回原文:(1)话说贾琏贾珍贾蓉等三人商议,事事妥贴,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各色香烛纸马,并铺盖以及酒饭,早已备得十分妥当。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那尤老见二姐身上头上焕然一新,不是在家模样,十分得意。搀入洞房。是夜贾琏同他颠鸾倒凤,百般恩爱,不消细说。

  注解:

  “初二日”与贾雨村送林黛玉进京的“出月初二日”是一天。因为林黛玉、尤二姐与尤三姐都隐射董鄂氏大福晋。也就是说,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二日收拾停当,董鄂氏于五月初三“五更天,一乘素轿”,就进入了清皇宫。当时董鄂氏有孕三个月。

  (2)眼见已是两个月光景……那贾琏吃了几杯,春兴发作,便命收了酒果,掩门宽衣。尤二姐只穿着大红小袄,散挽乌云,满脸春色,比白日更增了颜色。贾琏搂他笑道:“人人都说我们那夜叉婆齐整,如今我看来,给你拾鞋也不要。”尤二姐道:“我虽标致,却无品行。看来到底是不标致的好。”贾琏忙问道:“这话如何说?我却不解。”尤二姐滴泪说道:“你们拿我作愚人待,什么事我不知。我如今和你作了两个月夫妻,日子虽浅,我也知你不是愚人。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如今既作了夫妻,我终身靠你,岂敢瞒藏一字。我算是有靠,将来我妹子却如何结果?据我看来,这个形景恐非长策,要作长久之计方可。”

  注解:

  到顺治十二年七月,顺治皇帝与董鄂氏大福晋已经如胶似漆。而且董鄂氏已经有孕在身五个月。

  (3)贾琏来了,只在二姐房内,心中也悔上来。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若论起温柔和顺,凡事必商必议,不敢恃才自专,实较凤姐高十倍;若论标致,言谈行事,也胜五分。虽然如今改过,但已经失了脚,有了一个“淫”字,凭他有甚好处也不算了。偏这贾琏又说:“谁人无错,知过必改就好。”故不提已往之淫,只取现今之善,便如胶似漆,似水如鱼,一心一计,誓同生死,那里还有凤平二人在意了?

  第3节 贾琏偷娶尤二姐双层隐意(3)

  注解:“实较凤姐高十倍”隐射董鄂氏大福晋比废皇后蒙古野姑娘的“温柔和顺,凡事必商必议,不敢恃才自专”要“高十倍”。“胜五分”隐射董鄂氏大福晋比新旧皇后“若论标致,言谈行事”,也“胜五分”。因为董鄂氏大福晋是江南女儿,汉学水平很高,而两位蒙古皇后不通汉文,也不通满文,与顺治毫无共同语言,差别何止“十倍”与“五分”。

  “那里还有凤平二人在意了”——隐射顺治皇帝早对静妃(凤姐)与新皇后(平儿)不“在意了”。

  (4)兴儿笑道:“姨娘别问他,说起来姨娘也未必信。他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老太太的宝贝,老爷先还管,如今也不敢管了。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所有的好处,虽没上过学,倒难为他认得几个字。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注解:

  顺治皇帝14岁才学汉学。“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这是中国第一个主张“世法平等”,具有人权思想的皇帝,显然与受尽欺凌的童年经历与汤若望的人文主义影响有关。贾宝玉的性格作为,与顺治皇帝的性格作为,简直毫无二致。

  (5)尤三姐道:“……姐姐记得,穿孝时咱们同在一处,那日正是和尚们进来绕棺,咱们都在那里站着,他只站在头里挡着人。人说他不知礼,又没眼色。过后他没悄悄的告诉咱们说:‘姐姐不知道,我并不是没眼色。想和尚们脏,恐怕气味熏了姐姐们。’接着他吃茶,姐姐又要茶,那个老婆子就拿了他的碗倒。他赶忙说:‘我吃脏了的,另洗了再拿来。’这两件上,我冷眼看去,原来他在女孩子们前不管怎样都过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们不知道。”尤二姐听说,笑道:“依你说,你两个已是情投意合了。竟把你许了他,岂不好?”……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注解:

  董鄂氏大福晋(尤三姐)早就爱上了顺治皇帝。此处的尤氏姐妹与林黛玉都隐射董鄂氏大福晋。“二尤”与“二木”,是一身一体也。

  (6)谁知贾琏出门之后,尤二姐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门合户,一点外事不闻。他小妹子果是个斩钉截铁之人,每日侍奉母姊之余,只安分守己,随分过活。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不惯寂寞,奈一心丢了众人,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

  注解:

  董鄂氏大福晋(尤三姐)是开过怀的少妇,“夜晚间孤衾独枕,不惯寂寞,奈一心丢了众人,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说明皇帝来宿的机会并不多。

  (7)湘莲听了,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注解:

  顺治十二年七月四日襄亲王自杀(《清史稿》将襄亲王死改为顺治十三年,篡改也),朝野一时间舆论大哗。有人说顺治皇帝夺了弟媳妇,其实是当了“剩忘八”。顺治皇帝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表现出了让董鄂氏察觉出来的悔意。此后5年间,董鄂氏皇贵妃的自卑心态,就像尤二姐一样。一个二婚女人,连续死了两个孩子,患了慢性失血性贫血,加上林黛玉式的自卑忧郁症,日夜面对“风刀霜剑”,董鄂氏岂能不死?

  (8)湘莲反扶尸大哭一常等买了棺木,眼见入殓,又俯棺大哭一场,方告辞而去……尤三姐从外而入,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柳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妾不忍一别,故来一会,从此再不能相见矣。”

  注解:

  董鄂氏“痴情待君五年”,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死了,上引是顺治皇帝后悔不已的表现。但悔之晚矣。小说故事里的尤三姐并没有与柳湘莲结婚,却说“痴情待君五年”。晴雯并没有与贾宝玉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但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里偏偏要说“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这是《石头记》作者在胡说八道吗?显然不是,而是作者有意在写实。诔晴雯实乃诔黛玉。诔黛玉实乃诔董鄂氏。从顺治十二年二月八日在养心殿幽会,到顺治十七年九月底景山火化,正是“五年八月有畸”(贾宝玉语)。从顺治十二年七月四日襄亲王自杀,董鄂氏在两个月前即低调入宫,到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死,正好是“痴情待君五年”(尤三姐语)。正如王梦阮《红楼梦索隐》所云:“不必一一派定角色,或以此言彼,或数人合演一人,或一人分扮数人。”演法是手段,写实是目的。

  (9)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那里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注解:

  隐射顺治十七年秋,顺治皇帝在中南海万善殿削发。董鄂妃死后,万念俱灰,感到人世间的一切骤然黯淡,于是演成了出家为僧的历史悲剧。“吾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入帝王家?”是顺治当时的真情流露。

  “跏腿道士”、“跛足道人”与“折足雁”——皆隐射顺治皇帝柳湘莲的生父孔有德的灵魂。他在迎接自己的儿子。万善殿的和尚玉林通琇给顺治起的法名是“行痴”,而顺治偏偏自称“痴道人”——乃是对应“跏腿道士”、“跛足道人”与“折足雁”也。

  第4节 “义忠老亲王坏了事”

  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13岁,孝庄37岁。自偷娶朝鲜妃子后,38岁的多尔衮不耐福晋怨骂,时常带领朝鲜两公主出猎。是年十一月,多尔衮又往喀喇城围猎,咯血症复发。起初还勉强支持,后来精神恍惚,竟至闭着眼就见元妃忽喇氏,开了眼乃是朝鲜两公主。多尔衮自知不起,临危时,只对两公主垂泪而已。半年恩爱,竟成死别。此情此景,与贾琏、尤二姐半年恩爱,即成死别,阴阳对照,正反两面也。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于喀喇城。十七日灵柩至京。此即《石头记》中所谓的“赵国基死了”。

  多尔衮已殁,讣至北京,顺治皇帝大惊,遂辍朝震悼。十数日后,摄政王柩车发回,顺治皇帝率诸王大臣缟服出迎。朝堂奠爵举哀,命照帝制殡丧。顺治帝还宫,令议政诸王,会议睿亲王承袭事。至顺治八年正月,始议定睿亲王袭爵,归长义子多尔博承受(此儿即《石头记》中的贾环)。

  自顺治七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顺治八年二月二十日,顺治皇帝尊称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这是多尔衮死后哀荣的两个月。接着来的就是挖坟鞭尸,抄家夺爵了。

  多尔衮旧府在东安门大街之南,明时南城旧宫,康熙时代为玛哈噶喇庙。乾隆时代为普度寺。吴伟业(吴梅村)读史偶述诗(其十二)云:“松林路转御河行,寂寂空垣宿鸟惊。七载金藤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诗句中流露出对多尔衮功名事业正确评价的情结——进入《石头记》,就是对贾政的公正评价。多尔衮的历史功业都尽量写在贾政身上,而多尔衮的历史罪恶,尽量都写在贾雨村与贾琏身上。便于隐瞒,也便于理解。

  《石头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提到多尔衮的死亡与下常原文: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赏。贾珍笑问:“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

  注解:

  “义忠亲王老千岁”即隐射“成宗义皇帝”睿忠亲王多尔衮。“义”与“忠”皆有所指也。此处“恣意奢华”的贾珍,隐射顺治十七年八月的顺治皇帝。死的女人秦可卿是被他追封为“端敬”皇后的董鄂皇贵妃(所谓“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而薛蟠隐射前来吊丧的平西王吴三桂。他坐镇云南,只有西双版纳才出这种木头。有人认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仅仅隐射沈阳的皇太极之葬,是说不通的。应该是“两番人作一番人”,一番人隐射皇太极死后顺治登基(路谒北静王),二番人隐射董鄂妃死封端敬皇后,三番人隐射崇祯皇帝之厚葬。因为太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