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集天下 作者:邓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昌集天下 作者:邓鹏-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时期,德隆在股市上呼风唤雨,一时间风光无限。尽管唐氏兄弟开始有意识地在以番茄酱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红色产业”上进行整合,并在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但实业并未成为德隆的主业。
  民间关于德隆是“庄家”的传言越来越热闹,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媒体,都把德隆视为洪水猛兽,并对之咬牙切齿。与此同时,唐万新始终选择沉默,这种“神秘感”又让德隆的负面印象再次放大,而这也最终成为德隆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事实上,人们很难定义德隆危机究竟始于何时,或许,从它投身股市的第一天起,这个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2003年7月开始,中国证券市场猛料迭出,“啤酒花”、“南方证券”、“青海信托”等一连串危机事件接连爆发,德隆旗下的金融企业几乎没有丝毫进账,屋漏偏逢连阴雨,从2003年8月起,全国范围内十几家银行突然对德隆采取“只收不贷”政策。
  2004年初,德隆作出决定,抛售持有的流通股套现,试图缓解眼前资金流短缺的窘境。由于德隆手中集中掌握了大多数筹码,抛售行为立即引起二级市场股价的持续下跌,随之而来的是更为猛烈的疑问与声讨。
  劫后重生:整合出击第五章?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昌运复星:2004年4月13日,德隆系股票跌入下降通道,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等不利情况显露无遗,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黑洞也全面暴露。
  崩盘危机迅速击中了德隆,唐万新已无力回天。
  4个月之后,国务院向央行下达有关文件,正式批复了市场化解决德隆危机的整体方案——德隆将被一并交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整体托管。德隆国际、新疆屯河集团与华融签订《资产托管协议》,这三家公司都将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不可撤回地全权托管给华融,由华融全权行使其全部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利。
  至此,唐万新彻底丧失了对德隆的控制力。
  人的悲剧之一是追错了目标,而悲剧之二是只有回首往事之际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过错。
  唐万新把金融看做博弈的平台,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和勇气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在实际操作中,他往往倾心于手段,却因此而忘记了要达到的目的,这就使他常常陷于资金窘境之中,然后不得不以曲线获取自己所需的资金资源。
  在管理方面,德隆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家族企业,事无巨细都依靠唐万新定夺的模式让德隆的决策明显地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而缺乏所进入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导致了德隆对所并购企业缺乏控制力,无法对目标企业进行实际运营管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德隆依靠股市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也因资金链断裂而寿终正寝。这是一个带有浓厚宿命意味的悲剧。
  纵观整场事变中媒体的角色,让人感慨良多。虽然决定因素并非媒体,然而媒体对德隆“庄家”恶名的肆意传播加剧了德隆的覆灭。对于其他同样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民营企业来说,学会与媒体打交道不可谓不重要。
  今朝:央视剑指复星
  德隆的覆灭引发了中国民营企业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体检”。就在郭广昌大刀阔斧地整合钢铁王国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从北京传来。
  中央电视台在一则产业新闻中如此报道: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未经国家审批的情况下,擅自批准宁波建龙钢铁公司投资3 000万美元,建设年产160万吨宽厚板的开工报告。建龙又将投资规模从3 000万美元增加到12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宽厚板年产量增加到600万吨。经过中央台报道,宁波建龙一时成为媒体翻炒的热点。
  宁波建龙是复星之前不久就有意投资的钢铁项目。这一来,郭广昌被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上,各种传闻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
  事情发生之后,复星迅速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对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没有任何投资,公司与宁波建龙及其股东没有任何资金往来。态势发展急转直下,过了一段时间,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调查结果,对建龙事件作了严肃处理。宁波市计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的6名领导干部分别被撤职或行政警告。宁波市环保局、宁波银监分局也分别对建龙和有关商业银行的违规操作进行调查,并依照法律法规作出相应处理。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在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被省政府处理之后一个月的时候,郭广昌首次在公开场合对该事件作出回应。他信心百倍地说,我们不能把建龙问题混为一谈,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建龙是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该项目主要的问题是项目审批违规。在他表态的同时,建龙已经具备重新申报以及得到有关部门批准的条件,公司股东很快就重新递交了审批报告。因此,复星不会放手,并且有信心做好。
  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位于宁波北仑,占地3 000多亩,总投资100多亿元,主要生产钢中宽厚板。宁波建龙也是目前国内民企单独投资额度最大的钢铁项目。郭广昌投资该项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好和板材市场的发展前景好。郭广昌在决定投资之后就准备将其打造成世界先进钢厂和民企投资钢铁业的样板。
  即使是这样,媒体仍然有不少质疑。郭广昌必须稳定军心,让复星渡过这场生死劫。他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请来了宁波市的相关领导,他对媒体表示,建龙的现有股东有足够的实力建成项目。在回答“是否会和别人合作”的问题时,他表现得相当大度,“复星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欢迎各种资本一起参与建龙的建设”,而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则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如技术、人才。郭广昌从来就不是一个强调资金的人,在产业整合的时候,他最关心的是产业的技术和人才。
  然而,打击还不仅仅这些。这一年,中央开始宏观调控,各项产业、金融政策骤然收紧。宁波建龙只是一个表征,更多的挫折在于整条产业链的运行艰难,整个复星集团的并购速度突然被迫放慢。
  自我解剖1:非上市拿出“安永报告”
  不得已,郭广昌带着复星集团高层特意到北京进行公关,希望新闻媒体不要对复星进行“跟风”炒作。因为在此之前,关于复星资金链紧张的传闻已经在大街小巷传开了。
  一波公关不够,就来两波;两波不够,就来第三波。在信息无比畅达的今天,铺天盖地的舆论足以毁灭一艘航空母舰。郭广昌对媒体和公众不能缄口不语,他必须用行动来说话,告诉大家复星能够挺过来。
  回到上海之后,复星请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其作财务分析报告。这份产业巨人的体检报告表明,截至2004年6月,复星集团负债总额2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郭广昌对众人许下承诺,复星将会很快将负债率降至60%以下。
  自我解剖2:非国有拿出“国研报告”
  在作财务分析的同时,复星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作了“复星集团的市场地位、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郭广昌发动一切资源,通过具有官方效应的“国研报告”对复星集团多年来的产业发展思路加以佐证。
  复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关键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到门庭冷落的地步。郭广昌在宁波建龙事件后决定收缩战线,逐步淡出四大主营业务之外的其他行业。
  重生:复星国际悄然临世
  在这个非常时机,“合法”和“透明”成了郭广昌最常讲的两个词,也是他抵御外界质疑的两大法宝。他决定暂时远离“整合”这个主题。
  然而,就在复星作报告的同时,一家名为复星国际的公司在香港悄然注册,复星国际全资拥有复星高科技集团的所有资产。这正是他当时为复星高科技集团整体上市迈出的第一步。
  这个执著的浙江人并没有轻易放弃他的产业王国梦。
  许多年之后,当回头来看,许多当时的凶险都已转危为安。现在的郭广昌再回头去看宁波建龙,并不觉得那是一场劫难,至多算产业发展过程必经的严寒。
  躲过了宏观调控,躲过了重重危机,躲过了外界的怀疑和责难,这位幸存者仍然执著于这个梦想。直至复星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募集来的资金除了偿还之前的银行借贷,主要用于投资或收购钢铁、医药、零售、金融服务业及其他策略性投资。
  光环:年度经济人物
  阴霾之后是阳光,在穿过重重迷雾之后,郭广昌在这年收获了另一个登堂入室的机会,他当选了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他用求实精神理性创新,率领企业阳光运营,一位知识经济时代的掘金人,一位资本投资的创造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绿色财富更加健康。”这是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给新任当选人郭广昌的颁奖词。此后,他和现场的多位专家进行了诙谐而意境悠远的对话。
  第一个发问的是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他说:“据介绍,您是自己花的审计师来审计,而且是非上市的部分,而且还把审计结果交给银行,那么一般的企业是怕审计的,更怕审计出来的结果交给对手,您为什么这样做,原因是什么?”
  郭广昌想了想,这样回答他:“一个人得了感冒之后,最不希望的就是被别人怀疑成非典,如果确信自己只是感冒,那么做体检是最好的证明。同理,如果企业遭遇的小问题给公众造成了一定的错觉,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做一份审计报告。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然后去改正它。另外,这种做法可以取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信任是非常宝贵的。”
  这时,另一位经济学家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作为成功人士,您做了很多公益事业,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公益事业?”
  郭广昌这样回答:“我想这涉及我的一生,20岁以前我主要在学习,25岁以后主要在创造财富,而50岁以后把我主要的财富回归给社会,去设立各种基金,去做各种有价值的事情,现在我回报给社会的还是很少很少,因为我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创造价值,大家可以看看我50岁以后,我一定会实现我回报社会的承诺,我希望在70岁以后还能为社会作贡献。”
  现场的专家们纷纷提问,郭广昌应对如流,在回答“什么是关乎企业成长命脉的因素”时,郭广昌语气坚定地说:“市场。我觉得如果市场是对的,任何别的方面有点小错都没有关系。但是一旦市场方向是错的,与市场背道而驰的时候,你会被别人抛弃,所以我会永远关注市场。”
  主持人适时地将对话从市场引向了财富:“今天不光关注市场还关注财富,您过程的屏幕中多次提到了财富,我知道郭先生的父亲是一名石匠,您自己出生的家庭并不是非常富有,您能想到在今天您的父亲留给您的最大财富是什么吗?”
  郭广昌听到这个问题,迟疑了一下,然后娓娓道来:“勤劳、善良,除了我父亲之外,我要说说我的妈妈。她非常善良,她是靠卖小菜让我读完大学的,但是卖小菜从来不去弄有毒的农药,她很反对农民种这个菜的时候用了一些不该用的药,所以这份感恩和善良是我们复星集团团队创意,也是我自己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动力,所以我感谢她。”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阵掌声也让郭广昌看到了阴霾之后的阳光,他相信,对于健康的肌体而言,适时体检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必须,复星也从这场冬日体检中学会如何去预防各种来自外界的病痛,并妥善地处理它们。
  第二节上海复地:创地产新空间
  “我想有个家”,当歌手潘美辰复出歌坛,重新演绎这首经典曲目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更深刻地领悟了这句歌词的含义——房子,房子,还是房子。要想有个家,首先得有个房子。从这个角度出发,不难理解现在房地产市场“祖国山河一片红”的热火朝天。
  财富是和房地产连接最频繁的一个词,亿万富翁在房地产界不足为奇。在这些亿万富翁中,执著于和团队共同创造理想,再去实现理想的方显高人一筹。
  毋庸置疑,郭广昌就是这样一个共创理想空间的亿万富翁。
  10年前的上海,初现峥嵘的楼市并不比外滩的阳光更灼人,上海房地产业在沉稳的经济文化上逐渐升温。在这不久前,高额头、高颧骨、瘦长脸,长着典型的浙江男子面孔的郭广昌带着自己的创业合伙人闯入了上海房地产市场。
  当时的郭广昌并没有想到,正是在黄浦江边,他将步入自己开创的房地产世界。
  美丽梦想:开拓地产新世界
  “木不可无叶,资本不可轻易示人。”哲学系出身的郭广昌自然深谙此理。但是人在地产界,绝不可相忘于江湖,要想摆脱众人议论是不可能的。随着房地产投资的风生水起,渐渐体态丰盈起来的复星集团成了众人眼中的焦点。
  当初,郭广昌和几个复旦学子一起创办了复星高科,而后开始投入房地产业,逐渐在上海房地产界崭露头角,主攻内地新兴的中产阶层。10年间,复星集团控股的中国复地公司从一个小小的营销代理公司,发展到年销售额800亿元的地产巨头。
  作为中国房地产事业成长的见证者,复星集团从上海扬帆起航,而这一切都是从赫赫有名的复星花园开始的。
  复星花园缘起于一个偶然。当时,上海楼市处于即将升温而未成规模之时,很多地产公司并不清楚自己的开发方向应该是什么。郭广昌和他的创业团队在驻足老本行——医药科技的同时,看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前景,但他们也不太清楚到底将房子卖给谁。
  小资和互联网的盛行给复星带来了启发与契机。
  1995年是中国互联网疯狂增长的一年,大批网络用户的出现为奢侈品消费打开了更为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