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十卷大地之子:黄春明的小说世界 作者:肖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十卷大地之子:黄春明的小说世界 作者:肖成-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园诗意消逝产生的惆怅,可能是乡土作家共有的情绪,因为回忆是美好的,而回忆逝去的事物便容易使人感伤,但是,也应该看到黄春明对时代生活的观察是深刻客观的,也许正是因为他对时代发展趋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社会物质文明进步有着某种认同,所以他才以戏谑的口吻冲淡了弥漫的伤感与同情。中国人的恋土意识是强烈深沉的,它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了华夏子孙的深层意识与心理结构之中,化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强大驱动力。而猴子与阿力离开了土地,又找不到新的寄托,成为漂泊无根的一代人,只能在城市过着精神空虚、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最后猴子还因为无聊的记者与警察的所谓同情而丧了命。换言之,生计的逼迫撕去了生活诗意的面纱、含蓄幽雅的意境,以及舒缓从容的节奏;而忙于生计、疲于奔波的人们既无暇体会,也没有心情体会城市文明的本质。城市中到处是刺目的光亮,冲入云霄的高楼,嘈杂拥挤的人群,大自然被切割打磨得面目全非,只剩下由水泥钢筋构成的冷冰冰的高楼和无聊空虚的人。小说中的阿力和猴子为了改善家乡亲人的生活,进城当了打工的油漆匠,却在偶然间发现了现代城市的令人恐怖的冷漠——他们每天都要机械地面对一个好像永远也画不完的女明星的乳房:“一对乳房有好几层楼高大。人紧贴在墙上不停地刷啊刷啊,到后来连自己都怀疑到底是在干什么?”阿力甚至觉得“这样一直不停地工作下去,好像受骗又骗了自己。有时想起来又更像是着了什么魔法,掉进无计可施的环境,做着那无意义的挣扎”。猴子则感到“其实我也很苦恼,我的心情比你好不了多少”。“这样的工作真叫人糊涂,叫人苦恼。画了几天愈画愈糊涂,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我在画什么?”他们惟一排遣的方式是哼唱家乡的民谣,下面是阿力和猴子的对话,很形象地说明了他们的矛盾心境: 
   
  “我一直以为你画得很开心。还不停地唱歌。” 
  “不唱歌要哭啊!” 
  “那么为什么老唱我们家乡的蜈蚣蛤仔蛇来呢?” 
  “不知道。想起来就唱嘛。” 
  “鬼咧!放心好啦,八辈子也不会想家。我大伯拉过屎的土地,我发誓决不再去踩踏。” 
  “整个下午你一直都唱个没完。” 
  “是啊!就这么奇怪,不知怎么一唱上口,上瘾似的戒也戒不掉。几次停住骂自己疯了,过一会不知什么时候又哼起来。真他妈的有鬼,你不想它却偏偏让你唱,还让你唱个没完。嗨!怪就怪在这里。” 
   
  在此处,表现的显然是一种企图从都市文明的无情“迫害”中逃离出来的强烈欲望。猴子以不停地唱着家乡的一首民谣来对付手头不具人性意味的工作,随后阿力受不了引诱,也自然地发声相和;在这支民谣的引导之下,人物的主观情绪开始发酵生长,而逐渐形成一股实体力量,来同那个无感觉的集体存在相抗争;于是当他们愈展露主体的种种感觉时,他们处身其中的情境愈现出非人性的迫害参阅了徐秀慧《说故事的黄春明》一文中的相关论述,该文是提交给1998年10月在北京由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黄春明作品研讨会”的论文之一。。相对的,这迫害也对应出个人感觉的真实,并且激励人物更彻底的自身生命的觉醒。这里显然表现的是从乡下走进现代都市的青番公与阿盛伯的子孙们所面对的现实。由于他们是被迫处在一个巨大的、非人所可抵拒的社会整体存在的压力之下,同时也是在非人性的荒谬控制之中,这两者联合在一起的强大力量,彻头彻尾地笼罩着人物的生存,映现出他们两个只是蚂蚁一样在城市的阴影里爬行,如果不努力挣扎,就会被工具化为非人性的存在,而永远不会有人性的故事。假如说那幅让阿力和猴子觉得永远都画不完的VV的乳房,让他们感觉到面对的是“物的冷漠”;那么他们被高楼下路过的人们发现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则彻底表现了“人的冷漠”。猴子就是被那些现代都市的冷漠记者和围观市民强加给他的“自杀”想象的一再逼迫下彻底绝望的,不得不告别了他“大伯拉过屎的土地”。反过来说,那些在消费社会的乳汁喂养下成长起来的媒体记者和围观的市民,又何尝不是把自己在现代都市孕育出来的“无聊寂寞”投射在这两个乡下来的油漆匠身上的呢?可见,正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侵入农村带来的种种弊端,导致了农民急剧破产,无法在土地上谋生,只好盲目流入城市。阿力和猴子就是这样流入城市的,崛起的工业文明侵蚀了他们的乡村,使他们无法再在祖辈生存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但城市也没有为他们留下谋生的空间。阿力和猴子因为厌倦家乡的贫困生活,流浪到城市,恋土情结到他们这一代被彻底抛弃,他们失去了内心的充实平衡,生活对于他们,只剩下了吃饭与挣钱。小说确实以深刻和耐人寻味的笔调刻画了阿力和猴子这两个都市边缘人的形象,深刻指出他们陷入的困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物质的贫困使他们郁郁寡欢,精神的贫乏又使得他们烦躁不安。他们每月只拿很少的工资却得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干着连自己也不知道在刷什么的繁重劳动。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压迫下弄得心情郁闷的他们,想在下班后爬到尚未竣工的高楼阳台上去散散心,谈谈家庭,说说往事,论论前途,却又被当作企图自杀者层层包围起来。当猴子想要自我放松一下而试图爬上高楼平顶喘口气时,被相继而来的警察、记者、消防救生员、市民等包围、询问、劝解、采访和拍照,这些貌似善意的关怀纠缠得两个打工仔心烦意乱、进退失据、哭笑不得,乃至神情恍惚。从未想到死的猴子最后在镁光灯的强烈闪烁下和扩音器的嘶叫声中,因为心情紧张而在慌乱中真的失足从高空摔到地下送掉了年轻的生命。在这里,谋杀他们的正是伪善的资本主义文明。这个悲剧在猴子身上虽然是以一种偶然性的形式出现的,但对众多脱离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来说,却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意义的。退一步说,即令阿力与猴子一时不会失业,但他们所干的高空油漆作业,危险且不说,那种成天悬在半空中的孤单寂寞给予心灵上的压抑,又岂是局外人所能了解的?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一件意外事故,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却不难发现这些来自农村的打工仔,几乎完全得不到城里人真正的理解与关怀,因而他们极易横遭不幸的悲剧。设想一下,倘若猴子生活在他所熟悉的农村,又怎么会发生如此严重的惨剧呢?抑或猴子本来就是城里人,难道他还会被记者的追踪与人群的围观而逼迫得丧失理智而失足跌死吗?由此可见,猴子的悲剧看似意外,实际上正是离开农村流入城市的打工仔精神上的郁闷得不到纾解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很显然,在转型期的台湾社会中,猴子决不是受害的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故事结尾,猴子最后失足从二十四层的高楼掉落,终于完成他从都市文明中逃离出来的宿命。虽然说农村青年到城市谋求发展,固然也有飞黄腾达者,但绝大多数不外两种境遇:或是暂时找到了一份临时工而得到了一个较好的饭碗;或是经常处在事业的困扰中,连一碗安稳饭也吃不上,最终只有打道回府、重返农村。换言之,由农村流入城市的大批年轻打工仔,的确有一些人会在新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人生进取的各种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则在失业与失去尊严之间徘徊,他们生活上的困境与精神上的失落,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人生处境与心态上的种种变化,正是这篇小说所着力揭示的主题。简单概括起来,那就是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变迁在芸芸众生命运上所造成的风云多变的走向,使“小人物”的命运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总而言之,在六七十年代台湾社会转型时期,风起云涌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变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给整个社会,尤其是曾经融洽、和睦的传统农业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经济、文化重创。在土地大量流失的背景下,农业人口进行着巨大的流动和迁徙;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阴影的笼罩下,遮蔽的是城乡文化心态的激烈碰撞;传统的乡土文化以它优美而悲悯的孱弱身影落寞沉沦于强大的物化世界之中;现代的都市文明以它丑陋而诱人的狰狞面目蓬勃雄起于转型期异化而功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凡此种种,都使人们终于看到了20世纪两种文化在台湾这块苦难深重的古老土地上殊死交战的悲壮一幕。而黄春明就在这种两难的文化选择中担负起了记录和描绘这一段历史的任务。因而相较于《鱼》里不小心丢掉“鲣仔鱼”的阿苍,以及《癣》里因为贫穷而不得不放弃“性快乐”的阿发夫妻而言,《两个油漆匠》中的猴子丢掉的则是宝贵的生命,满怀希望地离开土地的贫困农民,并没有从城市给乡村带来希望与幸福,相反地是进一步增加了彼此的疏离和冲突,而这一切不正暗喻了他们所追寻的乡土之外的世界——“城市梦”的彻底颠覆吗?换言之,对于脱离了土地来到城市的农民来说,无论是阿苍、阿发夫妻,还是猴子、阿力,他们的悲剧虽然都是以一种偶然性的形式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普遍和必然的。他们虽然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却投入了另一种更加残酷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掌控之中,他们的遭遇是那个从农村就已经揭开了序幕的悲剧的继续。 
《大地之子:黄春明的小说世界》  
  第二章 怅惘的乡土愁思——黄春明小说创作的第二阶段  
   第五节 《看海的日子》 
  1967年发表的《看海的日子》以带有浪漫主义情调的笔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丧失自尊和爱心的台湾底层女性白梅的形象,热烈歌颂了她为恢复做人的尊严、拯救自我而不懈奋斗的可贵精神。小说的女主人公白梅,虽然是一个被人歧视的妓女,但她在台湾当代文学的“小人物”画廊中却不仅展现了独特的风姿,而且折射出了特别的意义。 
  小说一开始就以“鱼群来了”这个特殊意象,生动地描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个渔业大获丰收的季节: 
   
  当海水吸取一年头一次温热的阳光,酿造出盐的一种特殊醉人的香味,弥漫在渔港的空气中,随着海的旋律飘舞在人们的鼻息间的时候,也正是四月至五月鲣鱼成群随暖流涌到的时候。三月间,全省各地渔港的拖网小渔船,早就聚集在南方澳渔港,准备捞取在潮头跳跃的财富。而渔船密密地挨在本港和内埤新港内,连欠欠身的间隙都没有。人口的流动,使原来只有四五千人的渔港,一时增加到两万多人。其中以讨海人占最多;那些皮肤黑得发亮,戴着阔边鸭嘴帽的,说起话来很大声的,都是讨海人。还有临时赶到渔港来摆地摊的各种摊贩,还有妓女,还有红头的金色苍蝇,他们都是紧随着鱼群一起来。一年里头,这是渔港的一个忙碌的时节,也是一个疯狂的季节。 
   
  此处,小说通过对渔港所作的这种鸟瞰式的描绘,采用电影叙事的方法,呈现了渔港的远景、中景和近景,通过镜头的推移,首先出现的是通过深镜头展示出来的海景,接着运用广角镜头将渔港内所有的热闹画面定格,然后慢慢拉回到特写镜头,引出小说中关联密切的两种角色——妓女与讨海人。对于生活在这个名叫“澳渔港”上的小镇居民和外来的“讨海人”来说,“鱼群来了”的季节是一个获得财富和生命动力的喜悦季节,因此整个渔港就像翻腾的鱼群一样,既热闹又嘈杂,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殊醉人”的味道。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开场就以浓墨重彩描绘的这个“大海”的意象,显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不仅寓意了争取人的尊严与正当权利的弱小者,同样也有着无限的希望与广阔前景,而且“大海”在小说中,还是将“妓女”与“讨海人”这两类人凝聚起来的桥梁。至于与大海有关的另一个意象——“鲣鱼”,则暗示繁殖能力极强的“鲣鱼”的到来,既是妓女与讨海人这两类人的交会点,也是这两类人各自需求的媒介,象征了讨海人与妓女在各自的生命流浪地暂时相濡以沫结合为一体的特殊时节。换言之,这个“鱼群来了”的消息,代表的不仅是渔港的喜悦,更暗示着一个又一个关于人类“本能”的故事将如何开始演绎,由此“鲣鱼”便成了这篇小说里的核心意象之一,特别是“雄鲣鱼仔才有的那副白色内脏”,不仅是所谓的“壮阳圣品”,而且还象征了讨海人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而“鲣鱼”那种如潮汛般定期洄游的生存方式,其实象征的是讨海人坚忍生存下去的那种精神与毅力。从这里可以看出,“鲣鱼”所带来的不仅是渔港的欢腾,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未来。而就在这样一个“鱼群来了”的特殊季节里,故事的主人公白梅登场了。在这个渔港的一家低级妓院里,一个名叫白梅的妓女开始演绎一个关于寻找“尊严与希望”的故事。小说以迂缓而忧伤的笔调为白梅画了一幅小像: 
   
  她,自十四岁就在中坜的窑子里,垫着小凳子站在门内叫阿兵哥的日子,到现在足足有十四年了。这段期间习惯于躺在床上任男人摆布的累积,致使她走路的步款成了狭八字形的样子。那双长时间仰望天花板平淡的小世界的眼睛,平时也致使她的焦点失神地落在习惯了的那点距离,而引起她听到那种雄性野兽急促喘息的声音,令她整个人就变得那么无可奈何起来。再加上一般人对她们这种职业的女人的直觉。这些即是牢牢地裹住她和社会一般人隔开的半绝缘体。 
   
  在介绍完主人公白梅的身世之后,小说接着用倒叙的手法来展示白梅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在时空背景不断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