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病历书写范文[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各科病历书写范文[1]-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切除胆囊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外缘切开胆囊颈部左侧腹膜,分离出胆囊管,在胆囊后上方分离出胆囊动脉,用中号丝线双重结扎、切断,在距胆总管约0。5cm处,双重结扎胆囊管,切断。近端再用细线缝扎一道。在胆囊两侧与肝面交界的浆膜下,注射少量生理盐水,使浆膜水肿浮起。围绕胆囊切开浆膜。在浆膜下疏松间隙分离切除胆囊。用000号肠线连续缝合,关闭胆囊外浆膜层。

  (二)胰头、十二指肠、胆总管切除切断和结扎胃远端大、小弯侧血管。在胃体部和胃窦部之间切断胃组织。将胃的两端分别向左、右翻转,显露胰腺,在胰腺上缘分离出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后切断,沿胰腺上缘作钝性分离,将十二指肠第一部稍向下牵开,细心解剖出胆管,在胆囊管和胆总管汇合管下方切断胆部属这,用力管夹夹住胆总管肝侧断端,肠侧断端用丝线结扎,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结扎、切断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进一步分离十二指肠横部和升部下缘的后腹膜,直到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进起横结肠,显露十二指肠下动脉。进一步分离十二指横部和升部下缘的后腹膜,直到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提起横结肠,显露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在其下方约5cm处切断住宅区肠。远侧空肠断端用纱布保护好,近侧空肠断端用丝线作一荷包缝合,将断端埋入空肠腔内,收紧缝线并打结。将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从肠系膜上血管后面拉到右侧。在预定胰腺切断处的胰腺眄缘的左侧用丝线各缝一针,以结扎该处横行因管,术者以左手示指从门静脉前壁和胰腺后面之间插入,直到胰腺下缘,并向胶抓住胰腺颈部,切断胰腺。远侧胰腺断面用丝线作间断褥式缝合。将胰头部向右侧推开,显露胰腺钩状突。至此,胰头部,十二指肠、胃远端、空肠上端和胆总管整块被切除。

  (三)进行重建手术 将远端空肠游离后,从横结肠系膜裂孔,提到横结肠上方,和胰腺断端作对端吻合。在胰腺后面和空肠壁距断端边缘1cm处,以细丝线作一排间断缝合(缝线仅穿过空肠浆膜肌层)。在胰腺断面后缘和空肠断面边缘用丝线作一排间断缝合(空肠壁贯穿全层缝合)。然后用一根长约5~6cm与胰管口径相适应的塑料管插入胰管内,深约2cm,另一端置入肠腔内,用丝线将管固定于胰管上。再用同法在胰腺断面前缘,和空肠用丝线作两层间断缝合。这样可使胰腺断面完全包埋在空肠腔内,距胰腺和空肠吻合处约5cm的空肠系膜对侧的肠壁上,沿肠轴方向作一相等于胆总管口径的比纵切口,进行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缝合二层,内层用000号铬制肠线作间断缝合,外层用细丝线作间断缝合。在胆总管空肠吻合下方约40cm处,作横结肠前胃空肠侧吻合术,近端对小弯,吻合口可通过二横指半。将横指半。将横结肠系膜裂孔固定在空肠袢上,封闭裂孔。在肝下置烟卷引流和双套管引流各1根,自腹壁戳孔出,固定。清点敷料、器械数量正确。缝合腹膜、腹壁各层。

  手术经过顺利,麻醉满意。术中输血1000ml。手术共历8小时。16:00患者安返病房。切除的肿瘤组织已送病理检验。
麻醉记录

  手术日期 1991年4月16日住院号204990

  姓名 张素玉 性别 女 年龄 58 科别  普外  病区五床号50 体重46kg 血型B 职务 退休工人

  诊断:术前 胆管癌 术后 胆总管癌

  手术:拟行 剖腹探查;备行根治术 已行 Whipple 手术

  术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0。1g 阿托品0。5mg 1M7:00
 麻醉开始 7:30 终止 麻醉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T8~9↑4cm

  麻醉剂 0。3%地卡因+2%利多卡因 混合液45ml

  手术开始 8:00  终止 16:00

  药液总量 3000ml 其他用药  手术者  孙琪

  5%葡萄糖氯化钠液 500ml  1。麻黄碱15mg 1V     王一飞

  10%葡萄糖注射液  1000ml  2。芬太尼 0。1mg+氟哌啶醇5mg1V    张志超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3。止血敏 500mg+维生素K120mg1V

  全血 800ml   4。哌替啶 30mg+东莨菪碱0。2mg1V   护士 时云云

  血浆     200ml   麻醉者 朱云


   麻醉记录(续前页)

  手术日期1991年4月16日   住院号204990

  姓名 张素玉 性别 女 年龄 58  科别 普外 病区五 床号50 体重46kg 血型B 职务 退休工人

 5。50%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1V     王一飞

   6。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1V 张志超

   7。哌替啶 25mg1V

   8。 维生素K120mg+止血敏  500mg1V     护士 时云云

    麻醉者 朱云

  术后病程记录

  1991…4…16 16:10

  今日在硬膜外麻醉下,已行胆囊、胆总管、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经右上腹直肌切口入腹,探查证实为胆总管癌,切除胆囊、胆总管、胰头、十二指肠,行胰空肠吻合、胆总管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在肝下置烟卷引流及双套管引流,从腹壁引出,关腹。

  术中估计失血800ml,输血1000ml,输液1500ml,于16:00安返病房。

  术后处理 给氧,持续胃肠减压,蒸气吸入,记出自变量,补液,用维生素、抗生素及止血剂。

  术后注意 ①出血;②休克及低血补充血容量及注意尿量;③胆瘘、胰瘘及肠瘘;④肝昏迷。

王一飞/张志超

  1991…4…17 18:00

  术后第1天,病情稳定。患者诉切口疼痛。体检:P86/min;BP16/10。6kpa(120/80mmHg);心肺正常,腹部切口无渗出物。肋管吸出咖啡样液体约200ml,烟卷引流渗出淡红色液,湿透4层纱布。术后16小时尿量已达1500ml,比重1。023。明晨抽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

王一飞/张志超

  1991…4…19 18:00

  术后第3天,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无特殊不适,已肛门排气,烟卷引流渗出物少许,心肺正常,腹软,肠鸣音已恢复,孙琪医师巡诊嘱拔除胃管及烟卷引流,给半量流食。

王一飞/张志超

  1991…4…23 18:00

  术后第7天,体温正常,开始下地进行,今日拆线,切口愈合佳,无红肿,今日改半流食。胸、腹检查正常。

王一飞/张志超

  1991…4…29 18:00 术后第12天,一般情况佳,食量可,体温,血像正常,黄疸已消退,患者已下地散步。

王一飞/张志超

  1991…4…20 出院记录

  张素玉,女性,58岁,营业员。因右上腹胀痛1月,伴黄胆15天,于1991年4月5日入院,患者于今年三月初起感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向后背部放射,平卧时加重。半月后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及瘙痒,大便呈陶土色。无发热,同时伴有恶心、食欲不振,饭量由每餐150g减至50g。乏力、消瘦,体重自发病至今减轻5kg。曾疑诊肝炎,用中药及对症治疗无效,黄音进行性加重。检查: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无肝掌、血管蛛。心肺正常,腹稍膨隆,肝脾未触及,右上腹有深压痛,莫菲征阴生。检验:尿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140。2μmol/L。ALT92U;B型超声、PTC造影证实胆总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胆管癌,1991…4…16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佳(Ⅱ甲),体温,血像正常,黄疸消退,进半流食。病理报告证实为胆总管癌,于1991…4…30病愈出院,共住院25天。

  出院诊断  胆总管癌。

  出院嘱咐  1。加强营养,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2。口服肿节风、5…FU。

     3。门诊定期复诊,每两个月一次。

     4。休息叁个月。

王一飞/张起超

(高瀚 宓桢)



第十六节 神经外科病历




…神经外科病历书写要求

参照普通外科及神经科病历要求书写,应特别注意下列各项。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在头颅部外伤伤员中,应重点记载受伤当时的意识状态,有无近事遗忘,头颅着力部位及运动方向,伤后有无头痛、呕吐和抽搐等。

  2.有可疑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询问头痛的性质,发作时间、部位及与休息的关系,发作时有无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昏睡等。病史中有无高血压,屈光不正、慢性鼻窦炎、耳流脓及外伤史等。

  3.对有抽搐的患者,应重点记载起病时的年龄,发作开始部位,每次抽搐发作的持续时间,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是强直性还是阵挛性;有无意识丧失、口吐白沫、误咬唇舌、大小便失禁。过去史中有无产伤、颅脑外伤、颅内炎症及家庭中有无类似发作等。

  4.瘫痪患者,应询问起病缓急、部位、肢体瘫痪先后顺序,有无肌肉萎缩、肌肉震颤和运动不协调等情况。

  5.患者有无感觉异常。对感觉异常者,检查其部位、范围、性质及发展情况等。

  6.患者有无内分泌功能障碍,例如有无过度肥胖、性功能障碍、月经不正常、第二性征异常及尿崩等情况。

  (二)检验及其他检查

  1.检验 除常规进行血、尿、粪常规外,对重大手术病人应作出血,血凝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和血液化学检查以及血气分析等。对怀疑有颅内感染病人,如无腰穿禁忌证,可行腰穿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糖、蛋白、氯化物定量及细菌学检查。颅内及椎管内占位病变病人,行脑脊液检查时,要注意蛋白定时和肿瘤细胞的检查。

  2.对有内分泌障碍的病人,应重视有关垂体或其他器官的内分泌功能检查,如血清催乳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和血糖等测定。

  3.影像学检查

  (1)对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血管性及感染性疾病病人,应常规进行头颅X线平片检查,必要时加照特殊位置。椎管内病变需摄脊柱正、侧位及基些特殊位置的X线片。

  (2)根据病情选择脑血管造影、CT、磁共振检查或脑室造影等。

  4.其他检查 对颅脑外伤或颅内占位病变者可酌行头颅超声波、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等。对疑有脑供血不足病人,可行脑血流图、转颈试验及颈动脉多普勒检查等。

  对手术切除标本,应描述眼观所见,并送病理学检查。囊肿、脓肿液体,应注意镜检原虫(阿米巴、弓形虫等)、包虫(棘球蚴)、猪囊尾蚴、脑型肺吸血虫等,细胞学检查、蛋白定量。为排除颅咽管瘤,需行胆固醇定量。




…神经外科病历举例

入院记录

  郑金娥,女,30岁,广西宾阳人,汉族,广西宾阳纸板厂工人。因右眼视力进行性减退,眼球突出、失明7年,闭经2年,于1991年5月8日入院,病史由本人口述,当天记录。

  患者于1984年3月15日工作中不慎右眼被石棉块击中,当时无明显不适,视力亦无明显障碍。2周后发现右眼视力突然减退,视物模糊不清,有双影。12月发现右眼突出、外斜、并有胀痛感。曾在当医院按“右眼视神经萎缩”治疗,未见效果。现因右眼失明,伴有泌乳现象、闭经已2年,病情逐渐加重,特来沪求医。

  平素体分健。3岁时患过“庥疹”,否认其他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

  出生于原籍,在当地工作,未到过外地。无烟酒嗜好。月经3/31~32,血量中等,无痛经史。26岁结婚,1984年人工流产,1987年足月生产一女孩,健康,末次月经1989年6月。丈夫健在。

  父亲有高血压多年,母、兄、妹均健在,否认其他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80/min,呼吸80/min,血压12。0/8。0kpa(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对答切题,体检合作。皮肤色泽正常,无压痛。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血管性杂音。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平稳。胸壁无压痛,乳房对称,挤压时有乳法溢出。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及摩擦音。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cm处,心界不扩大,心律齐,P2>A2。各瓣音区心音正常,未闻及杂音,腹部微隆,对称,腹式呼吸存,未见肠型畸动波。腹软,无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外阴、肛门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运动自如,关节无红肿,无运动障碍。

  神经系统检查 意识清楚、语言确切,记忆力减退,定向力、计算力均无障碍。无幻觉、妄想、犹疑、欣快、激动。表情忧郁。无强迫观念及情感、思想、行为分裂等表现。嗅觉正常。视力:右眼失明,左眼0。8。视野左侧正常。眼底:右侧视盘苍白,边缘模糊;左侧边界不清,生理性凹陷消失,隆起,屈光度3D,动、静脉比例1:4。右眼上睑下垂,眼球外突、固定、处于外展位,露白0。2cm,向内运动受限。左眼正常、右瞳0。45cm,圆形,对光反射直接、间接均消失。面部感觉存在,对称。张口无偏斜。右侧角膜反向迟钝,左侧正常。面肌对称,露齿、鼓颊、听力正常。转颈、耸肩有力。无声音嘶哑,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伸舌居中,舌肌无萎缩。全身感觉存在。四肢活动不受限,肌力V级,无不自主运动。全身浅、深反射均正常。巴林斯奇征及克尼格征未引出。植物神经功能正常。

  检验及其他检查 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7×1012/L,白细胞计数6×109/L,中性65%,淋巴30%,嗜酸2%,单核3%,嗜酸粒细胞计数88×109/L。出血时间2min;血凝时间

1 1 min。尿常规正常,大便黄软,镜检有蛔虫卵少许。 
2 

  头颅X线平片:视神经孔位见右侧轮廓模糊,邻近有组织块影与其重叠,右眶上裂蝶骨嵴轮廓不够清楚。右颈侧动脉造影:提示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大脑中动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