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病历书写范文[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各科病历书写范文[1]-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cm,对光反射消失。挤压乳房有乳汁溢出,有泌乳现象。

  (3)脑电图检查 提示中至高度异常。头颅X线平片示右侧视神经孔不清,右眶上裂蝶骨嵴轮廓不清,右侧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鞍旁蝶骨嵴占位性病变。CT示右侧蝶骨嵴脑膜瘤可能。综合以上所见,以右侧蝶骨嵴内1/3脑膜瘤可能性最大。

  3。拟行手术 开颅探查,肿瘤摘除术。

  4.麻醉方法 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

  5.术前准备

  (1)血常规Hb97g/L;WBC4。9×109/L;中性73%,出血时间1min;血凝时间2min。尿常规则WBC2~4/HP。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内。

  (2)胸透、心电图 均无异常改变。

  (3)配血2000ml,预防大出血。

  (4)重大手术申请单已批准,家属理解手术危险性,坚决同意手术,并签字。术前全科进行多次讨论及大会诊,详细研究治疗方案。术前3天开始服泼尼松5mg,每日3次。

  6.术中估计 肿瘤可能侵及海绵窦颈内动脉及右侧视神经,肿瘤难以完全切除;可能向眶内生长或视神经暴露困难;也可能切除肿瘤牵拉颈内动脉以至损伤及引起大出血,故手术前可先暴露颈总动脉,必要时控制或结扎颈总动脉,然后再行颅内外血管架桥。肿瘤尽量从囊内切除,避免伤邻近重要结构;必要时冷冻切除肿瘤。术中静滴氢化可的松300mg。台上台下密切配合。

白冰/任美娟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1991年5月21日 开始8:00 结束 11:00

  术前日期 右侧蝶骨嵴(内1/3)脑膜瘤?

  术后诊断 右侧蝶骨嵴(内1/3)脑膜瘤

  手术名称 脑膜瘤大部切除术

  手 术 者 诸永成 杨志坚 白冰 任美娟

  麻  醉 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

  麻 醉 者 刘得山 顾文英

  手术经过 平卧位,先暴露右侧颈总动脉备用,并切开右侧大隐静脉,作下腔静脉插管。

  常规用碘酊、乙醇消毒区,铺无菌巾单,以缝线固定。取冠状瓣切口、皮瓣注射0。25%普鲁卡因液约200ml(含肾上腺素0。5ml),切开头皮达帽状腱膜下,以钳夹止血,橡皮筋分组固定,钝性及锐性分离皮瓣至双眉弓处。电凝止血,以盐水纱垫包扎,将皮瓣翻向前方。取右侧额颞部跨中线骨瓣,切开骨膜及部分颞肌,颅骨钻孔6个,穿入导板,线锯锯开。撬起骨瓣翻向颞侧,纱布包扎。咬齐骨缘,并向颅底扩大骨窗,以骨蜡涂布止血。脑棉保护骨创缘,切口外缘用治疗巾保护。然后再次洗手。检查硬脑膜张力较大,触之质硬,脑搏动微弱,U形切开硬脑膜并翻向中线侧,以脑棉保护。察见脑搏动仍弱,且脑沟变浅、变平,脑回变宽,脑水肿明显。以大脑棉保护脑皮层。在带线脑棉保护下,用脑压板沿右侧蝶骨嵴向内向后进入颅底,显露肿瘤。风肿瘤位于右侧蝶骨嵴并向中线生长,占据颅中窝前半部,相当于蝶骨嵴内1/3处,且肿瘤突入眶上裂。肿瘤质硬、光滑,界限尚清楚,但与额叶底面、颞叶尖端、外侧裂有粘连,并有椎压。肿瘤直径约4cm。将瘤血管分别用银夹钳夹,并一一切断。在充分显露和直视下,电凝肿瘤包膜,十字形切开,由囊内分块切除肿瘤,最后将瘤壁切除。靠内侧有小块包膜粘连紧密,为避免伤及颈内动脉、大脑内动脉与大脑前动脉,未予勉强切除。用双氧水棉片和电凝止血,并以明胶海棉贴敷创面渗血处。冲洗后未见活动性出血,见脑搏动良好,脑水肿有减退。清点脑棉对数无误后,放回硬脑膜,但未缝合,将骨瓣复位,去除颞侧一小块作为浮动骨瓣,两侧各置多孔橡皮引流管一根,于切口后方另戳孔引出,分别间断缝合帽状腱膜层及皮肤。颈部切口亦缝合,并置橡皮引流条一根。清点敷料、器械数量无误。包扎伤口,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出血约800ml,输血1000ml。术后安返病房。

  标本已送病理科检查。颅内闭式引流管接入无菌引流袋。

诸永成/白冰

  1991…5…21 13:00 手术后记录

  患者系右侧蝶骨嵴脑膜瘤,今日上午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脑膜瘤切除。经冠状切口入路,行右侧额顶颞跨中线瓣。手术所见:硬脑膜张力较高,脑搏动微弱,脑水肿较明显,脑沟变浅,脑回变平。肿瘤位于右侧蝶骨嵴并向中线生长,右侧眶上裂处布满肿瘤组织,质较硬,界限尚清楚,与额叶底面、颞叶尖端、大脑外侧裂有粘连,并有推压。肿瘤直径约4cm,由囊内切除,充分止血后覆盖硬脑膜不缝合,作成浮动骨瓣,皮瓣下置闭式引流管一根,另戳孔引出。手术顺利,麻醉满意。出血约800ml,输血1000ml。术后未醒,送回病房。

  术后处理 ①禁食;②报病危;③测生命体征qd;④边补液,边脱水;⑤大剂量皮质激素;⑥应用抗癫痫药物;⑦抗生素防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白冰/任美娟

  术后第一天,神志清楚,血压14。7/9。3kPa(110/70mmHg),脉搏82/min、呼吸20/min,右瞳孔0。45cm同术前,左瞳孔0。25cm,对光反射存在。体温37。5℃。补液量2500ml,补充10%氯化钾20ml,尿量1700ml。创口无渗血,闭式引流量约300ml,淡红色,已送常规检查。心、肺无异常,四肢活动不受限,亦无呕吐现象,今已抽血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继续观察。

白冰/任美娟

  交班记录

  患者系右侧蝶骨嵴内1/3脑膜瘤,于5月21日在全麻下行脑膜瘤大部摘除术,术后已8天,今日拆除创口全部缝线,切口Ⅰ甲愈合,病人已能进食,一般情况较好,生命体征平稳,可在床边活动,但右侧眶上裂综合征仍未好转,眼球突出较前稍有好转。目前仍应用泼尼松5mg,3/d,余无特殊治疗。病理检查报告为纤维型脑膜瘤。

  肠蛔虫病经口服甲苯咪唑,排蛔虫4条。一周后复查粪便中未见虫卵。

白冰/任美娟

  1991…5…29 接班记录

  患者于5月21日蚝右侧蝶骨嵴 内1/3脑膜瘤大部摘除术,术后已8天创口拆,创口拆线,愈合良好,能起床活动,食欲尚佳。右眼球突出较术前已有好转,视力仍未恢复,眶上裂综合征仍存在。激素已改用泼尼松5mg,每日口服一次。目前在恢复过程中。

白冰/任美娟

  1991…6…27 出院记录

  患者于1984年5月8日因右眼视力减退至失明,伴有眼球突出、外斜7年余,闭经、泌乳2年入院。检查发现:右眼失明,无光感,左眼0。8,右侧视神经萎缩,左侧视盘水肿,右侧Ⅲ、Ⅳ对颅神经有损害,经脑血管造影以及CT证实为右侧蝶骨嵴脑膜瘤,经术前多次讨论,充分准备,于5月21日在全麻下行脑膜瘤大部切除,术后8天拆线。病人恢复较快,自觉症状好转,眼球突出消失,但视力仍未恢复,月经亦未来潮。目前病情稳定,病人要求回原籍休养,于今日出院。共住院51天。出院天嘱咐:3~6个月后来门诊复查。

丁金山/任美娟

(白如林 朱诚)



第十七节 胸部外科病历




…胸部外科病历书写要求

(一)  病史 一般记录要求与普通外科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各项:

  1.肺、胸膜及纵隔疾病,注意有无咳嗽、咯血、咯痰(性质、量、时间和次数)、发热、盗汗、胸痛、呼吸困难及其治疗经过。

  2.食管疾病,注意有无进行性吞咽困难、呕吐、消瘦及吞入异物或腐蚀剂的病史。

  3.心脏疾病,注意心悸、气短、咯血、端坐呼吸,以及有无浮肿、发绀、蹲踞姿态、胸痛(部位、程度、有无牵涉性)。儿童患者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缺氧发作和发育障碍,有无风湿病或高血压史。

  4.胸部外伤,注意损伤部位、时间、当时情况及救治经过。

  5.询问以往治疗经过,药物剂量及效果,有无副作用,或手术及放射治疗情况。有无特殊传染源接触史(结核、包虫病等)。索取X线平片、心电图、内镜等参考资料。

  (二)体格检查 在一般体检的基础上,着重注意发育、营养状况,有无发绀、颈静脉怒张、气管移位、杵状指、趾,并注意胸廓形态及心脏搏动情况,有无震颤及其部位,心脏杂音的部位,性质、强度时期和传导方向。肿瘤患者注意锁骨上淋巴结、胸壁浅静脉曲张,以及有无神经受压和骨、脑、肝转移等体征。

  (三)检验及其他检查

  1.手术病例除作一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出血时间、血凝时间、肝、肾功能检查外,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情况,酌情增加血钾、钠、氯、钙、镁、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酚磺酞试验及血气分析等项检查;肺部疾病作痰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有肺结核可疑者,至少用浓缩法查结核杆菌3次,必要时作培养和动物接种。疑肺肿瘤者,选送深部咯出的新鲜痰液查瘤细胞,阴性者至少检查6次。必要时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X线检查胸部疾病应行常规透视或摄片,心脏病患者远距离心脏正、侧(或斜)位于吞钡摄片。

  手术前应摄近期一月内胸片,通常摄后前位和侧位片,必要时加体层、计波、CT、支气管造影或心血管造影。对胸腔积液、异物或纵隔肿瘤、有无搏动等,胸科医师应亲自或与放射科医师共同给患者作多方位胸部透视。

  其他检查 按病情需要作心音图、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静脉压、肺功能等检查。

  对胸内包块,疑有胸腔或心包积液者,可作超声检查。对肺内或纵隔肿块不能决定诊断者,可作纤维支气管镜及经皮针吸活检、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食管癌应作食管钡餐检查,必要时作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或食管镜检查。

(万国泰)



…胸部外科病历示例

入院记录

  赵树森,男,58岁,已婚,汉族,河北保定人,浙江省瑞安县综合加工厂工人,因刺激性咳嗽3月余,痰中带血伴发热1月余,1992年1月22日经门诊收容入院。当天记录,本人供史。

  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呛咳,有少量痰液,伴有右侧胸闷不适感,发热。当时在本厂医务室就医,经服“镇咳药”,未有明显效果。7个月前出现间少量鲜红色血丝。本月上旬开始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伴有胸闷、气急、发热,体温38℃左右。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摄胸片示“右上叶肺不张”,用“青、链霉素”肌内注射等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咳嗽、咯痰、胸闷、气急和痰中带血。病程中无夜间盗汗、声音嘶哑及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住院。

  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有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及药物过敏史,无咳嗽、咯痰病史。生于河北保定地区,1957年去浙江温州地区工作至今,吸烟30余年,每日1包,偶尔饮少量白酒。1958年结婚,妻及两子身体健康。父因“肺结核”于1961年病故。母77岁,有慢性咳嗽史数十年。有兄、妹各1人,均健康。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96/min,呼吸20/min,血压16/10。7kpa(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检查合作。皮肤弹性好,无黄染、皮疹、肝掌及血管蛛。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对称,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灵敏,眼睑无下垂,眼球活动自如,角膜正常,结膜无充血。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不怒张。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胸部见胸科情况。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肝浊音上界第五肋间,无移动性浊音。外阴、肛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好。各关节无红、肿、压痛。两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胸科情况 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运动对称,不受限,未见手术疤痕及胸壁静脉曲张。右上肺语颤略增强,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右上胸叩诊呈轻度浊音变,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管样呼吸音。其他部位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1cm处,不弥散,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96/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P2>A2。

  检验 血像: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计数7。8×109/L,中性70%,淋巴28%,单核1%,嗜酸1%。尿常规及粪常规阴性。痰液找癌细胞一次阴性。

  X线胸部正侧位+体层片(1992…1…15)发现右上肺密度普遍增高,有条索状及点状密度高低不均阴影,其下缘呈S状。体层片发现右上叶支气管根部阻塞。CT扫描:右上叶有大片实质阴影,纵隔无肿大淋巴结。

最后诊断(1992…2…5) 初步诊断 
1。支气管肺癌,原发性,鳞型右上叶,T3N0M0Ⅱ期 1。支气管肺癌,原发性,鳞型右上叶,T3N0M0Ⅱ期  
2.肺不张,右上叶 2.肺不张,右上叶 
  

入院病历

姓名 赵树森 工作单位职别 瑞安综合加工厂工人 
性别 男 住  址 浙江省瑞安县打绳巷23号 
年龄 58岁 入院日期 1992…1…22 
婚否 已 病史采取日期 1992…1…22 
籍贯 河北保定 病史记录日期 1992…1…22 
民族 汉 病史陈述者 本人 

  主诉 刺激性咳嗽3个月余,痰中带血伴发热1月余。

  现病史 患者于3个月前无诱因而发生功发性呛咳,有少量痰液,伴有右侧胸闷不适感,无发热。当时在本厂医务室就医,经服“镇咳药”未有明显效果。1个月发现痰中间断带少量鲜红色血丝。本月上旬开始咳嗽加重,痰量增加,伴有胸闷、气急、发热,体温38℃左右,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摄胸片示“右上肺叶不张”,用青、链霉素肌肉注射等治疗。一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咳嗽、咯痰、胸闷、气急和痰中带血。病程中,无夜间盗汗、声音嘶哑及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后体重略有下降,食欲、睡眠及大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