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病历书写范文[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各科病历书写范文[1]-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0/min,律齐,呼吸21/min,呼吸音正常。24小时排出量1740ml,每小时约72ml。今日第1个24小时实际补洲量为7250ml,详见下表。

胶体 血浆1000ml; 右旋糖酐40  750ml 合计
 1750ml 
晶体 平衡盐液     3500ml 3500ml 
水分 10%葡萄糖液  2000ml 200ml 
   输液总量7250ml   
 

  上表按全国烧伤会议推荐公式:第1个24小时输液量,每1%烧伤面积(Ⅰ、Ⅱ度)按体重给予胶体和电解质溶液1。5ml/kg,另外水分2000ml。胶体和晶体的比例,根据伤情一般为0。5:1。0。

  患者体重58kg,烧伤面积64%,伤后第1个24小时的输液量:

  胶体:58×64×0。5=1856ml

  晶体:58×64×1=3712ml

  水分:2000ml

  总量:7568ml

  入量:出量=4。2:1,欧阳主治医师指示第2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1个24小时的半量,抗生素中将青霉素改为氨苄青霉素。

欧阳林/王风

  1991…10…10 术前小结

  患者伤后第5天。休克期已过。全身情况稳定。创面干燥,无分泌物。胸部焦痂和痂皮坚固,故呼吸较费力,两肺呼吸音较低,无干、湿罗音。体温38℃,脉搏104/min,呼吸24/min。检测血红蛋白149g/L,白细胞计数9×109/L;中性98%。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0~2/LP。血液电解质和肝功能正常。创面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根据病人情况,经科内讨论决定,明日上午在全麻下行两上肢切痂和打洞异体植皮术。已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和通知单位领导、家属,均同意手术。

欧阳林/王风

  手术记录(第1次)

  手术日期 1991…10…10

  术前诊断 1。火焰烧伤,总面积64%,浅Ⅱ°8%,深Ⅱ°25%,Ⅲ°31%

  2。吸入性损伤(轻)

  术后诊断 同上

  手术名称 两上肢切痂,打洞异体皮植皮术

  手术者 欧阳清 王中平 欧阳林 王风 李小英

  麻醉方式 全麻

  麻 醉 者 陈西宾

  手术经过 平卧位,碘酊、乙醇消毒丙上肢皮肤,铺消毒巾。手术分两组进行。

  每组分别切除一侧上肢焦痂,上至肩关节下方8cm处,下至手指近侧指间关节 、手掌两侧鱼际处,深达筋膜。焦痂切除共约17%。仔细止血后,用打洞异体皮覆盖创面。上用庆大霉素纱布、多层厚纱布覆盖包扎。术中输血共1200ml。患者术中情况平稳,手术经过顺利。术毕安返病房。

欧阳林/王 风

  植皮手术记录(第2次)

  姓名 陈兵 伤后第7天  手术日期1991年10月12日  术者  欧阳林 王 风

  术式 两小腿取皮,两上肢异体皮洞内嵌皮术 麻醉 全麻 麻醉者 陈西宾

  术前 全身情况 良好 尚好√ 一般 较差 衰弱 重笃√ 败血症 无

  血浆蛋白 56g/L 白/球 36/20g/L

  肉芽组织状态 鲜红√ 苍老 易出血 水肿 坏死组织  粘性

  分泌物  创面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θ

  创面准备 抗菌药 磺胺嘧啶银 其他 0。05%洗必泰 湿敷 1/d;2d

  手术 焦痂处理 切痂 削痂 部位 两上肢 面积17%(1800cm2)

  皮片种类 自体皮植皮方法 异体皮洞内嵌皮术

  供皮 部位 两小腿  方法 徒手取皮刀 皮片厚度 0。2~0。3mm

  面积 700cm2(约占体表面积8%)

  植皮 部位 两上肢  面积 1800cm2(约占体表面积17%)

  皮片大小 0。3cm×0。3cm 皮片间距 0。5cm

  皮片保存方法

  术后 供皮区处理 包扎,内层凡士林纱布加厚层纱布

  植皮区处理 庆大霉素纱布包扎

  结果 (该项术后补记)

  植皮成活率 90%  异体皮存活时间 21d 植皮失败原因 感染

  供皮区愈合时间 2周 感染 无

欧阳林/王风

  1991…12…24 出院记录

  患者陈兵,男,36岁江苏人,因火焰烧伤周身2小时,于1991…10…5,21:50急诊入院。今日出院,共住院80天。入院时神志清楚,轻度烦躁,四肢冰冷,血压11。6/9。3kPa(88/70mmHg),呼吸20/min。鼻毛烧焦。心肺正常。面颈部躯干两上肢和大腿面烧伤总面积64%,浅Ⅱ°8%,深Ⅱ°25%,Ⅲ°31%。

  入院诊断 ①烧伤,特重度;②烧伤性休克;③吸入性损伤,轻度。

  入院当日行清创、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于伤后第5天行两上肢切痂和打洞异体皮移植。伤后第7天行两小腿取皮及两上肢异体洞内嵌皮术。以后又4次行颈、胸、背及大腿前面切痂、削痂和皮片移植术。于1991…12…23创面全部愈合。除左手4、5掌指关节轻度背屈畸形外,余无畸形。功能基本恢复。

  出院诊断 同入院诊断。

  出院嘱咐 ①注意保护术区;②加强功能锻炼;③门诊定期复查。

王风

(刘麒 霍正禄 许丰勋)



第二十节 骨科病历




…骨科(矫形外科)病历书写要求

骨科又称矫形外科,其基本内容与普通外科病历相同,但须特别注意下列各项:

  (一)病史

  1。起病 起病时日、缓急,有何诱因及其经过情况。

  2。外伤史 受伤时间、原因、场所及详细经过,特别注意受伤时姿式、位置、身体着地或受暴力方向,有无伤口。对交通事故,尚应了解何种车辆及其载重、车速及伤后救治经过。对战伤应了解当时情况及致伤武器。

  3。症状 如疼痛(包括起因、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等)、跛行、肿块、畸形、关节僵硬(或挛缩)、无力和功能障碍、全身表现等。

  4。过去史 应包括外伤史、结核病史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史,以及有无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史、药物反应、过敏、出血倾向等。

  5。个人史 如职业、经历、劳力及工作情况等。

  6。家族史 询明家族史成员有无结核、肿瘤、血友病、痛风、先天性畸形及遗传异常情况等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专科检查应注意下列各项:

  1。视诊 患肢所呈姿式、步态,有无跛行,是否扶拐等。患部有无皮下静脉怒张、肿胀、瘀斑、瘢痕、色素沉着、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等。头、颈、躯干、四肢是否对称,脊柱生理弯度有何改变,肢体有无旋转、成角,各关节有无屈曲、内收、外展、内翻、外翻等畸形。并注意有无肿块及肌肉有无萎缩(或肥大)、震颤及肢体末端血运情况。

  2。触诊 检查压痛部位、程度、范围,患部有无异常活动或异常感觉,如骨摩擦感、捻发感、肌腱弹跳等。(新鲜骨折不故意做此检查),肌肉张力如何。有无肿块,并注意其大小、硬度、移动度、波动感、界限、局部皮肤温度等,骨突点的标志是否正常。

  3。叩诊 有无纵轴叩击痛(传导痛)。

  4。听诊 关节活动时有无异常响声、骨传导音异常。

  5。测量

  (1)肢体长度 测量时将双侧肢体放在对称位置以便对比。①上肢长度:自肩峰至桡骨茎突尖端(或中指尖端)。其中自肩峰至肱骨外上髁为上臂长度,外上髁至桡骨茎突为前臂长度。②下肢长度:自髂前上棘至内踝顶点为下肢真性长度,自脐至胫骨内踝顶点为相对长度。如测大腿长度,则以膝关节内侧间隙为起止点。

  (2)肢体周径 选择肌肉萎缩或肿胀明显之平面,测量其周径,并量健侧对称部位的周径,分别记录,以资对比。

  (3)肢体轴线测量 ①肘外翻:上肢伸直、前臂外旋后,测量前侧上臂中线与前臂中线在肘部所形成向桡侧偏斜的角度。②肘内翻:上肢伸直,前臂外旋后,测量肘部向尺侧偏斜的角度。③膝内翻:下肢直立时,两踝并拢,测量两膝间距离。④膝外翻:下肢直立时,两膝并拢,测量两侧胫骨内踝间距离。

  (4)关节活动度测量 观测(目测或测量角器测量),并记录被检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与被动运动的范围与程度。每个关节从中立位到各方向运动所达之角度,并与健侧对比,同时记录。如关节在非功能位时,则应测量在该位置的活动幅度。

  6。神经系统检查 详见“周围神经损伤”。

  7。各关节特殊检查

  (1)脊柱检查

  颈椎及腰椎活动的检查:前后伸屈活动、左右侧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的范围,有无疼痛(部位)。

  拾物试验:患者拾取地上物件时,仅屈膝、屈髋,而腰挺直不能弯曲者为阳性(检查脊柱有无弯曲运动障碍)。

  床边试验(Gaenslen征):患者仰卧靠床边,健侧髋与膝完全屈曲,并用两前臂抱紧固定;检查侧下肢悬于床边外下方,当患侧髋关节后伸时,引起该侧骶髂关节部疼痛者为阳性(检查骶髂关节疾病)。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患者仰卧,检查时将两手按压患者骨盆髂前上棘处,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如引起骨盆部或骶髂关节部疼痛者为阳性(检查骨盆骨折与骶髂关节疾患,严重新鲜骨盆骨折伤员,忌用力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扶压髌前,以保持膝关节于伸直位,另一手握住踝部将患肢逐渐抬高,在未达70°以前引起腰部及坐骨神经径路疼痛者为阳性(检查坐骨神经痛)。记录引起疼痛时的角度。

  (2)髋关节检查

  Thomas征:患者仰卧,病侧下肢放平时腰前凸前增加;将健侧髋与膝尽量屈曲,使腰部平贴在检查台上,患肢上能伸直平放于床面者为阳性(检查髋关节屈曲畸形)。记录患肢髋关节屈曲于检查台所形成的角度。

  “4”字试验(Feber征):仰卧位,检查侧髋膝关节呈屈曲关,并使髋关节外展外旋,小腿内收状,将足外踝置于对侧膝上部,双下肢呈“4”字或反“4”字。此时如果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屈曲之膝关节内侧向下加压,使其放平。如诱发骶髂关节疼痛,则为阳性。操作过程中,如膝部不能放平,则表示髋关节有疾病。

  站立提腿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患者站立,患侧下肢负重,另腿提起,髋膝屈曲,观察分健侧臀皱襞,如健侧皱襞随之下垂,躯干向健侧倾斜为阳性(多表示髋关节脱位或臀中肌功能障碍),反之则为阴性。

  Nelaton线:患者仰卧,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线,正常者此一恰通过股骨大粗隆顶点。如大粗隆上移而位于此线之上方,表示股骨头或颈缩短、上移。记录大粗隆移位的距离(与健侧比较)。

  (3)膝关节检查

  浮髌试验:平卧位患膝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放在髌骨上方下压,另一手的手指按压髌骨,感到骨碰击或压力放松时手指感觉髌骨自然浮起者为阳性(表示膝关节内有积液)。

  侧方加压试验:将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掌部抵住膝关节外侧,另一手握住踝部;并使膝关节被动向外侧方向运动,如有内侧副韧带牵拉疼痛或过渡向外侧方向运动者为阳性,表示内侧副韧带有损伤或松动;反之,一手掌部抵住膝关节内侧,另一手握住踝部,使膝关节被动向内侧方向运动,如外侧副韧带有牵拉痛或有过度向内侧运动者亦为阳性,表示外侧副韧带有损伤或松动。

  抽屉试验:患者坐于床边,两小腿下垂。检查者握住小腿上部,由膝关节部将小腿向前抽后推动,有过分向前移动,即表示前十字韧带断裂;反之,如有过分向后移动,即表示后十字韧带断裂。

  麦氏(McMurray)征: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屈曲,使小腿外展外旋,然后逐渐将膝关节伸直。如引起内侧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表示内侧半月板损伤;如将小腿内收内旋,并将膝关节伸直,引起外侧疼痛或响声者,亦为阳性,表示外侧半月板损伤。

  (4)肩关节检查

  Dugas征:患者手摸到对侧的肩部时,而肘关节不能贴于胸前壁者为阳性,常见于肩关节脱位。

  (5)肘关节检查

  Mill征: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将腕关节掌屈,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肘后三角与Hueter线:肘关节伸直时,正常者肱骨内、外上踝及尺骨鹰嘴突三骨点在一直线上(Hueter线)。当肘关节完全屈曲时,三个骨突形成一等腰三角形。如肘关节后脱位,则三点关系改变;但肱骨踝上骨折时,则三者关系不变。




…矫形外科病历举例

入院记录

  袁立民,男,33岁,已婚,江苏无锡市人,汉族,上海市机床铸造厂工人,现住本市黄河路800弄71号。因左小腿跌伤3小时,于1991年5月3日23:00急诊入院,当日记录。

  患者今晚20:00因工作不慎,双足误踏在快速转动的机器皮带上,被绊倒于地。当即感到左小腿剧烈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继而局部肿胀。被人救起后,未作任何处理,即用车送来院急诊。患者伤后意识如终清楚,无恶心、呕吐等现象,除左小腿痛外无其他不适。左小腿伤处皮肤无破损,左足能自主活动。本院急诊室经检查并摄X线片后,以“左胫、腓骨骨折”的诊断收治。

  平素身体健康。20岁时曾患“黄疸型肝炎”,治疗3个月痊愈。否认其他传染病史。无关节肿胀、其他外伤史、手术史。患者生于上海,1976~1977年期间曾短期去过广东省怀集县,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1990年结婚,妻健在,尚未生育。

  家族史 父12年前患“肝病”去世,母健在,弟妹身体均健康。

  体格检查 一般状况尚可,体温37。1℃,脉搏80/min,呼吸16/min,血压14。6/9。3kPa(110/70mmHg)。全身皮肤色泽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