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崛起-日本-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电报里,

  预言了审判天皇将给美国带来的后果。
  “对他的控告无疑会在日本国民中引起巨大的骚乱,其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天皇是日本人统合的象征。排除了天皇,日本就会瓦解···
  ···很可能需要供养一支一百万人的大军,无限期地维持秩序。”
  4,复苏
  战后的改革为日本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成为现代日本的全新起点。日本经济在这个基础上迅速起飞,很
  快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946年12月10日,东京大学教授,吉田茂内阁煤炭委员会委员长有泽广巳发表了《挽救日本经济败局之路》的文章,其中指出:“将一切
  经济政策集中倾斜与作为基础原料的煤炭生产上。”“以此为杠杆,即可创造提高生产水平的契机。”
  当时面临的日本战后危机,是日本经济濒于崩溃。有600万人失业,约占劳动人口的20%。日本的粮食奇缺,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时
  连日本大企业的头面人物也找不到聚会的餐馆。物资奇缺、通货膨胀,日本自己发动的战争,将日本人推到“除了被打败,啥也没捞到”的苦
  难深渊。
  美国一开始有一个要求日本赔偿的计划,总统特使兼驻日大使鲍莱公布的报告说,要将日本的陆海军工厂、飞机制造厂、轻金属厂的全部
  设备和钢铁、造船、火力发电、机械制造的一半设备用于受害国家的赔偿。仅让日本保持250万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到美国的战后对日政策
  发生转变之前,实际只拆除了不到原计划的7%、价值1。6亿美元的5万多台机器。
  着眼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的是一批有远见的学者和政治家。石桥湛山和大来佐武郎在这一时期在战败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日本经济。吉田
  内阁很快就以这些人为核心,着手研究日本战后经济重建工作,1946年3月公布的《日本经济重建的基本问题》,经修改后成为日本的经
  济计划。
  吉田政府采纳了有泽广巳的建议,以煤炭和钢铁为重点,将融资向煤钢倾斜,通过差价补贴保证生产费用。两年的倾斜生产方式使日本经
  济摆脱了萎缩的局面,开始了扩大再生产。此时日本又赶上粮食连续两年丰收,经济上略微缓过一点气来。
  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来到日本,以占领军总部最高经济顾问的身份,制定实施稳定日本经济的计
  划。
  在道奇到来之前,国际局势骤然变化,西方和苏联已经处于冷战状态,中国革命迅猛发展,美国战略家乔治·凯南认为,美国对压制中国
  革命已经无能为力,在东方只能扶持日本。另外,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认为:如果对日本工业打击过重,日本将会像德国一样成为美国的负担
  。美国对日政策开始发生转变,开始改变赔偿的方针,进行对日援助,把日本纳入美国经济的轨道,发挥日本作为“远东工厂”的和“共产主
  义运动防波堤”的作用。
  道奇在调查后曾经这样比喻:日本的经济好像“竹马”,两脚踩高跷。一根是美国的援助,另一根是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各种补贴。这种“
  竹马经济”有粉身碎骨的危险,必须砍短。为此,一是实施紧缩财政;二是实行1美元对360日元的固定汇率。这两剂猛药都是为了促使日本企
  业对摆脱美国经济援助和日本政府的补贴的依赖,增强竞争力。
  道奇的这种急刹车的政策虽然稳定了物价,解决了通货膨胀,但也带来了相当的负作用,造成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出现了稳定恐慌。就在
  日本的生产开始出现呆滞的时候,一个转机出现了。日本人为之兴奋不已,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天佑”。
  那就是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
  这个“从天而降的大繁荣”为日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时代,那就是“朝鲜特需景气”。作为侵朝美军的后方基地的日本,一下子就卖完了

  库存的货物。在“特需”的物资中,有70%属于武器和军用物资,30%属于劳务。今天著名的丰田公司,在战争之前已经濒临崩溃,一纸
  军用卡车的合同又使之死而复生。
  到1952年,日本的外汇储备在三年内增加了5倍,特需收入在1952年占到出口换汇的63%。
  当时在日本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只要带“ ”和“ ”字旁的行业都生意兴隆,纤维纺织业和金属业这两个特需部门的订货盈利幅度平均为
  4到5倍。
  两年后,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在特需景气的带动下,已经达到战前的水平,日本也大体完成了战后经济的复兴任务。而它带动的消费和
  投资繁荣又持续了两年。
  但是仅仅依靠美国援助和朝鲜战争的特需景气的天佑,并不能让日本实现经济自立。
  50年代,日本著名电影导演浦山桐郎拍摄了一部很有影响的影片《化铁炉林立的街道》,后来成为日本电影明星的吉永小百合首次清纯亮
  相,它的背景传达的就是日本50年代大炼钢铁的气氛。
  1949年9月,吉田茂内阁提出《关于产业合理化》的决议,它标志着日本新的产业政策已经形成,并在整个50年代得到贯彻。
  产业合理化有四个主要原则:1,确立以合理化为前提条件的、最适合未来产业结构的各项产业指导方针;2,以迅速接近国际价格为目标
  ;3,依靠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实现企业内部的合理化;4,积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提高效率。
  最先实现产业合理化的是钢铁行业,在其中,日本政府的通产省发挥了主导作用。50年代前期,日本钢铁业推广了大型平炉和炉前处理及
  氧吹冶炼技术,初步实现了自动化、高速化、批量化和系列化生产。到50年代后期第二次产业合理化的时候,实现了高炉大型化,年产35万吨
  的高炉发展成为年产450万吨的高炉。到1960年,日本钢铁企业氧气顶吹转炉的采用率将近12%,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工业的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在第一次产业合理化的过程中,政府投入最多的产业是电力产业。50年代初期,日本以水电为主要开发对
  象。不久就转变成火力发电为主,以国产煤炭进行火力发电,但很快就改为用石油发电。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日本能源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是
  惊人的。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日本又抓住了一个机遇,中东石油的增产,廉价的石油如同白水一样,成为替代生产成本高昂的本国煤炭。煤炭
  在以后能源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到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仅仅只有3。8%,而以重油发电为主的大型火力发电占到了77%。另外随着“美日原子
  能协定”的签署,1957年,日本开始出现原子能热,各大企业相继开发原子能。这场能源革命以及带来的进步革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
  能源革命需要的石油依赖海运业的发展。造船业是日本的发达产业。日本的舰队和许多商船在战争中消耗殆尽,但造船设备和技术人才、
  熟练工人经历战争大半都保留了下来。在合理化时期,日本政府为重建海运业,在财政上支持各海运公司造船,实行了计划造船的政策。造船
  企业在这一时期采用了电焊新工艺和分块组合建造方式,所造的船舶吨位也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方面发展。到1956年,日本就超过英国居世界
  第一位,到60年代,其造船产量占世界造船总量的一半以上。
  汽车工业也是政府特别扶持的产业,1949年,美国占领当局解除了限制日本汽车生产的数量的命令。当时日本的汽车产量只有不到3万辆。
  这以后日产、五十铃、丰田、日野等汽车生产厂家花大钱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后来日本汽车制造工业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在日本的合理化改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引进路线。几乎在日本的所有机械工业中都采用了这种后来被形象地说成“一号机组进口,

  二号机组国产”的模式。日本采用这种方式,把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吸收、改进,生产出与国外产品相匹敌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汽车和电子产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其中体现出日本产业界和技术人员的学习精神和顽强的创造力。
  日本在产业合理化的时期,不能不注意到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双重结构、差距拉大的现实。
  日本的中小企业数量极为庞大,在日本经济中占有比欧美国家高得多的比重。而且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依赖性很强,形成了一种垂
  直的系列关系。绝大多数大企业的零部件加工都由中小企业承担,有的多达几百家,有的多达几万家。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的加工任务占到自己
  全部生产量的80%,这是世界罕见的一种现象。
  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依托,适应能力强,弹性大,抗风险击打能力也强。
  就在政府全力倾向大企业发展的同时,日本的中小企业利用手中的原料,开始生产生活必需品。1949年,日本公布了《中小企业等协同组
  合法》,它决定了企业“横向发展”,促进了日本的中小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政府还通过减免税收、提供优惠贷款扶植中小企业。
  虽然和大企业之间还存在差距,但是日本的中小企业以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望远镜、照相机这些价格低廉的中等技术产品,以及轻
  纺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当的优势。在西方和东南亚,日本的这些产品大量出口,占领了国际市场的很多份额,形成了后来被专家称为“
  中等先进的产品垄断”的现象。
  1951年9月,美国以及55个国家召开了旧金山对日媾和会议。其中有48个国家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中国和朝鲜、缅甸、印度这些国家
  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吉田茂后来说:“对日媾和条约,对军备未加任何限制,也未提及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他对此很满意。但是也为日后
  日本与亚洲国家的纷争留下了隐患。
  旧金山媾和最大的赢家是美国。在签署和平条约的当天,美国和日本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日本单方面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美国有
  在日本境内及附近配备陆海空军的权力。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冷战格局下的美日关系的旧金山体制。
  日本实现了重新武装,根据美国方面的意图,日本开始重建军队。1952年,吉田茂自己亲自兼任第一任保安厅长官,他在就任的发言中说:
  “新设保安厅的目的就是建设新国军。驻军的任务就是要为建设新国军打下基础。”但是,作为一个主张经济优先的首相,吉田茂对美国的要
  求是有保留的。他的目的是要在美国的保护伞下,“白坐安全车”,尽快发展日本经济。
  旧金山和约签字以后,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在法律上取得了独立。不久,日本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
  行。在1953年正式加入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1955年参加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日本从这些组织中得到大批贷款进行了产业合理
  化,对日本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意义在于使日本加入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要求日本实行贸易和外汇自由化。促使日本产业界认识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重大
  意义。
  1954年,吉田茂下台,鸠山一郎担任总理,在完成对苏联的和约以及日本进入联合国这两大历史使命后,鸠山内阁总辞职。
  1955年是日本战后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在日本政坛,日本实现了自由党和民主党的合并,自民党在以后长期独掌朝纲,单独执政。自
  民党、政府、财界为核心的“政、官、财一体化”的“1955体制”正式形成。
  日本经济从此开始了持续18年的高速增长。
 

 大国
  1,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50年代末,在东京的一家餐馆里,池田勇人和一群学者定期聚会。这是他的智囊班子“宏池会”的固定活动,一周一次。作为一直主管
  日本经济工作的重要人物,他在吉田茂的内阁中主管大藏省,担任过通产相和经济审议厅长官,是“吉田学校”的优等生。
  也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经济专家下村治的见解吸引了池田勇人。50年代中期,还在读博士的下村治就认为日本经济有可能以两位数字的
  速度增长。池田的经济智囊田村敏雄将他推荐给池田。但在写入正式政府计划的数字上,下村和田村发生了一场论战,下村治认为应该在11%,
  田村则主张保守一点,坚持在7。2%。池田在听取了他们意见之后,认为前三年应该定在9%,在10年内不低于7。8%,在十年内实现国民收入倍
  增,即翻一番。
  1960年7月。在岸信介下台后,池田勇人以绝对高票当选自民党总裁。
  在大平正芳和宫泽喜一的建议下,1960年12月27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改变日本经济的宏伟规划从此开始实行。
  池田勇人和当时的日本政界人士从岸信介“政治优先”的路线中吸取了教训。岸信介在签订美日安保条约中,被全日本轰轰烈烈的抗议活
  动搞得灰溜溜下台。自民党的继任者清楚地看到,在这个时候,只有把握经济优先的政策,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权。
  日本经济在1955年之后也出现了大规模增长的势头,从1955年开始的神武景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12%,消费热逐渐升温,从1957年
  开始,消费品的“三大神器”洗衣机、电冰箱、黑白电视迅速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家用工业品的增长率,电视机达到47倍,电冰箱达到24
  倍,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即可买一台电视机。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