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4-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伯,果然能干!可惜是忘本了。但事到如今,也不必说,朕正 
思北去,一谒祖宗十二陵寝,你能替朕办到,朕死亦瞑目了。 
 “三桂仍颤声道:“是。”桂王命他起来。三桂即辞归营内, 
对众将道 :“我自从军以来,大小经过数百战,并没有什么恐 
惧,不意今日见这末代皇帝,偏令我跼蹐难安,真正不解,真 

… Page 178…

清史演义                                                              ·172· 

正不解 。”有何难解?随令部将护着桂王及桂王家眷,簇拥前 
行,自己邀同爱星阿,拔营归滇。不几日到了云南省城,将桂 
王拘禁别室,与爱星阿商议处置桂王的法子。爱星阿拟献俘北 
京,听朝廷发落。吴三桂道 :“倘中途被劫,奈何?据我愚见, 
不如奏请就地处决为是 。”爱星阿系满人,尚不欲死永历,何 
物三桂,悍忍至此?爱星阿不便抗议,照三桂意拜发奏折。到 
了四月十四日,奉了清圣祖谕旨:“前明桂王朱由榔,恩免献 
俘,着即传旨赐死。钦此 。”誌明月日,作为明宗绝灭一大纪 
念。三桂立即升帐,传齐马、步各军,将桂王及眷属二十余人, 
都拥到篦子坡法场,令即绞决。桂王也不多说。只有桂王储嗣, 
年只十二龄,大骂三桂道 :“三桂黠贼!我朝何负于汝?我父 
子何仇于汝?乃竟置我死地。天道有知,必不令黠贼善终 !” 
是日,天昏地暗,风霾交作,滇人无不悲悼,改唤篦子坡为迫 
死坡。福、唐、桂三藩事,至此结局。 
      时李定国方联结暹罗、古刺诸国,拟大举攻缅,索还桂王, 
忽闻缅人已把桂王献与吴三桂,急引兵追截;途次,又闻桂王 
被弑,望北大哭,呕血数升。兵士见主帅已病,请即退还。回 
到猛猎,病势日重一日,临危时,尚三呼永历帝,悠然而逝。 
还算是他。 
      定国已死,西陲无遗患,独东南尚有张煌言、郑成功。煌 
言隐居南田岛,随从只有数人,明知大势已去,无能为力,只 
是忠心未泯,还与台湾常通音问,屡促成功进兵。不料成功一 
病身亡,煌言闻讣大哭道 :“延平一殁,还有何望?”从此深 
岛屏居,谢绝一切,暇时或著书遣闷,借酒消愁。一日,方在 
门外闲眺山水,见有数人着了明装,走到煌言面前,瞧了又瞧。 
煌言方自惊诧,但听来人道 :“君非张煌言先生么?”煌言不 
便道出姓名,却转问来人。来人道 :“我等皆故明遗民,因闻 

… Page 179…

清史演义                                                             ·173· 

先生居此,特来拜谒。先生何必隐匿名姓,难道疑我等为奸细 
么?”煌言便邀到窟穴,彼此各道姓字,无非是张三、李四一 
流人物。坐谈之顷,满口思明,声声忠义,与煌言说得非常投 
机,并云 :“岛口有来舟数号,舟中同志,约数百人,一成一 
旅,也可中兴,请先生出去一会,订定盟约,共图恢复便是。 
 “煌言热心复明,便随了来人,步至岛口,果见口外泊船数艘, 
将要上船,舟中突起数人,都是辫发的清兵,煌言始知中他诡 
计。清兵提起铁索来缚煌言,煌言厉声道 :“士可杀不可辱! 
 “道言未绝,岸上引诱煌言的来人,即摇手阻住。当下偕煌言 
上船,乘着风势,到了宁波,复由宁波转达杭州,由清兵上岸, 
雇了肩舆,抬煌言入署。巡抚赵廷臣下阶迎接,请他上坐,便 
唠唠叨叨的劝他降清。煌言道 :“如公厚谊,非不足感,但煌 
言义不事清,有死无二。任他辩如秦、仪,不能摇动方寸,还 
是早日就死,完我贞心 。”廷臣见无可说,便从他志愿,送出 
清波门,令他就义,把遗骸送入凤凰山中。迄今凤凰山有张苍 
水先生墓,就是煌言遗冢。 
      这时候,镇守闽地的耿继茂,复与闽督李率泰,水师提督 
施琅,借了荷兰国夹板船数艘,攻克金、厦二岛,复名思明州 
为厦门。郑军退保台湾,由成功子经据守台地,仍奉永历正朔, 
效节海外。清廷将郑芝龙正法,并其子郑成恩、世恩、世荫等, 
亦一律斩首。芝龙临刑时,长叹道 :“早知如此,何必投降。 
 “悔已迟了。郑经闻芝龙受刑,痛乃祖之被戮,悲厥考之无成, 
抢地呼天,枕戈饮血,可奈逋地徒成孤立,衔石不足填波,只 
得遵晦养时,再作计较。 
     那时八龄天子,坐享承平,归马放牛,修文偃武,太常纪 
绩,颁世禄以报功,胜国搜贤,予隆谥以表节。光阴荏苒,已 
是四年,天子大婚,册内大臣噶布喇女何舍里氏为皇后,龙凤 

… Page 180…

清史演义                                                              ·174· 

双辉,满廷庆贺。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各上徽号,虽是照例 
应有的事情,免不得锦上添花,愈加热闹。只范文程、洪承畴 
等一班勋臣,先后逝世,朝纲国计,统归辅政四大臣管理。这 
四大臣中,索尼是四朝元老,资格最优,人品亦颇公正。遏必 
隆苏克萨哈勋望较卑,凡事俱听索尼主裁。独这鳌拜随征四方, 
 自恃功高,横行无忌,连索尼都不在眼中,他想把索尼诸人, 
一一除掉,趁着皇帝冲幼,独揽大权,因此暗中设法,先从苏 
克萨哈下手。苏克萨哈系正白旗人,鳌拜乃镶黄旗人,顺治初 
年,睿亲王多尔衮曾把镶黄旗应得地,给与正白旗,别给镶黄 
旗右翼地,旗民安居乐业,已二十多年。鳌拜倡议,欲将原地 
各归原旗,明明是借题生衅。宗人府会议照准,遂命直隶总督 
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会同国史馆大学士苏纳海,经理易地事 
宜。俗语说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安居乐业的旗民, 
无缘无故要他迁徙,不免要多费财力;况且原地易还,屯庄亦 
须互换,彼此各有损失,各有困难,自然而然的怨恨起来。苏 
纳海、朱昌祚、王登联等,俯顺舆情,奏请停止,康熙帝召见 
四大臣,将原奏交阅。鳌拜怒道 :“苏纳海拨地迟误,朱昌祚 
阻挠国事,统是目无君上,照例应一律处斩 。”这是鳌拜自创 
的律例。康熙帝问索尼等人道 :“卿等以为何如?”遏必隆连 
忙答道 :“应照辅臣鳌拜议。”索尼亦随即接口道 :“臣意也 
是如此 。”口吻略有不同,然都是敲顺风锣。只苏克萨哈俯首 
无言。鳌拜怒目而视,恨不将苏克萨哈吞入肚中,转向康熙帝 
道 :“臣等所见皆同,请皇上发落!”康熙帝犹在迟疑,鳌拜 
即向御座前,检出片纸,提起御用的朱笔,写着 :“苏纳海、 
朱昌祚、王登联,不遵上命,着即处斩”十七个大字,匆匆径 
出。索尼等亦随了出来。鳌拜就将矫旨付与刑部,刑部安敢怠 
慢,即提到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绑出市曹,一概枭 

… Page 181…

清史演义                                                              ·175· 

首。暗无天日。 
      康熙帝见鳌拜这副情形,遂有意亲政,阴令给事中张维赤 
等联衔奏请。贝勒王大臣同声赞成,独鳌拜不发一词。康熙帝 
又延了年月,直到康熙六年秋季,始御乾清门听政。隔了数日, 
索尼病逝,鳌拜欲加专恣,苏克萨哈恐不能免祸,遂呈上奏折, 
略云: 

      臣以菲材,蒙先皇帝不次之擢,厕入辅臣之列,七载以来, 
毫无报称,罪状实多。兹遇皇上躬亲大政,伏祈令臣往守先皇 
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则臣仰报皇上豢育之恩,亦得 
稍尽。谨此奏闻。 

… Page 182…

清史演义                                                              ·176· 

                             第二十二回 

             蓄逆谋滇中生变 撤藩镇朝右用兵 

      却说清康亲王杰书等,既审问鳌拜,明白复奏,不日,由 
内阁传下谕旨。其词道: 
      鳌拜系勋旧大臣,受国厚恩,奉皇考遗诏,辅佐政务,理 
宜精白乃心,尽忠报国。不意鳌拜结党专权,紊乱国政,纷更 
成宪,罔上行私,凡用人行政,鳌拜欺藐朕躬,恣意妄为。文 
武官员,欲令尽出其门。内外要路,俱伊之奸党。班布尔善、 
穆里玛塞本得、阿思哈、噶褚哈讷莫、泰壁图等,结为党与, 
凡事先于私家商定乃行;与伊交好者,多方引用,不合者即行 
排陷,种种奸恶,难以枚举。朕久已悉知,但以鳌拜身系大臣, 
受累朝宠眷甚厚,犹望其改行从善,克保功名以全始终。乃近 
观其罪恶日多,上负皇考付托之重,暴虐肆行,致失天下之望。 
遏必隆知其恶,缄默不言,意在容身,亦负委任。朕以罪状昭 
著,将其事款命诸王大臣公同究审,俱已得实,以其情罪重大, 
皆拟正法。本当依议处分,但念鳌拜效力多年,且皇考曾经倚 
任,朕不忍加诛,姑从宽免死,着革职籍没,仍行拘禁。遏必 
隆无结党事,免其重罪,削去太师职衔及后加公爵。班布尔善、 
穆里玛、阿思哈、噶褚哈塞本得、泰壁图、讷谟,或系部院大 
臣,或系左右侍卫,乃皆阿附权势,结党行私,表里为奸,擅 

… Page 183…

清史演义                                                              ·177· 

作威福,罪在不赦,概令正法。其余皆系微末之人,一时苟图 
侥幸,朕不忍尽加诛戮,宽宥免死,从轻治罪。至于内外文武 
官员,或有畏其权势而倚附者,或有身图幸进而依附者,本当 
察处,姑从宽免。自后务须洗心涤虑,痛改前非,遵守法度, 
恪共职业,以期副朕整饬纪纲、爱养百姓之至意。钦此。 
      刑部奉到谕旨,即遵照办理,自是文武百官,方晓得康熙 
帝英明,不敢肆无忌惮。这事传到外省,别人倒还不甚介意, 
只有那两朝柱石功高望重的吴三桂,偏觉心中不安起来。事有 
凑巧,广东镇守平南王尚可喜,因其子之信酗酒暴虐,不服父 
训,恐怕弄出大祸,遂用了食客金光计,奏请归老辽东,留子 
镇粤,他的意思,无非望皇上召还,得以面陈一切,免致延累。 
适值康熙帝除了鳌拜,痛恨权臣,见了此奏,即令吏部议复。 
吏部堂官,早窥透康熙的意思,议定藩王现存,儿子不得承袭, 
尚可喜既请归老,不如撤藩回籍等语 。康熙帝遂照议下逾。 
      吴三桂在云南,日日探听朝廷消息,他的儿子吴应熊曾招 
为驸马,在京供职,所有国事,朝夕飞报。尚可喜还未接谕, 
吴三桂早已闻知,当下写了密函,寄到福建。此时靖南王耿继 
茂已死,由其子靖忠袭封,仍镇守福建地方,得了三桂密书, 
就照书中行事,上了折子,奏请撤兵。折奏到了北京,吴三桂 
奏折亦到,大致与靖忠相同。如此恭顺,殊出意料。及看到后 
文,始知吴、耿命意。康熙帝召集廷臣会议,各大员多胆小如 
鼷,主张勿撤;又命议政王及各贝勒议决,也是模棱两可。康 
熙帝道 :“朕阅前史,藩镇久握重兵,总不免闯出祸来,朕意 
还是早撤。况吴三桂子应熊,耿精忠弟昭忠、聚忠等,都在京 
师供职,趁此撤藩,彼等投鼠忌器,尚不至有变动 。”独具见 
解。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听到此 
语,就随声附和起来,不是说圣意高深,就是说圣明烛照。极 

… Page 184…

清史演义                                                              ·178· 

力谄媚。康熙帝遂准奏撤藩,差了侍郎哲尔旨,学士博达礼往 
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往广东,吏部左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 
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 
      三桂闻了此信,大吃一惊,暗想道:“我去奏请撤藩,乃 
是客气说话,不料他竟当起真来 。”遂密与部下夏国相马宝计 
议。马宝道 :“这乃调虎离山之计,王爷若愿弃甲归田,也不 
必说,否则当速谋自立,毋再迟疑 。”夏国相道:“马公之言 
甚是。但现在且练兵要紧,等待朝使一到,激动军心,便好行 
事 。”一吹一唱,吴氏香火,要被他断送了。三桂便于次日升 
帐,传齐藩标各将,往校场操演。各部将遵着号令,不敢懈怠。 
以后日日如此,除夏国相、马宝及三桂两婿郭壮图、胡国柱外, 
统是莫明其妙。 
      一日,传报钦使到来,三桂照常接诏,一面留心腹部员款 
待两使,一面部署士卒,检点库款,宛似办理交卸的样子。整 
顿已毕,便召众将士齐到府堂,令家人抬出许多箱笼,开了箱 
盖,搬出金银珠宝,紬缎衣服各类,摆列案前,随向将士说道: 
“诸位随本藩数十年 ,南征北讨,经过无数辛苦,现今大局 
渐平,方想与诸位同亨安乐,不期朝廷来了两使,叫本藩移镇 
山海关,此去未知凶吉,看来是要与诸位长别了。”并不要他 
就死,如何说是长别?众将士道 :“某等随王爷出生入死,始 
有今日,不知朝廷何故下旨撤藩?”三桂道 :“朝旨也不便揣 
测,大约总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本藩深悔当年 
失策,辅清灭明,今日奉旨戍边,不知死所,这也是本藩自作 
 自受。确是自作自受。只可怜我许多老弟兄,汗马功劳,一旦 
化为乌有 。”说到此处,恰装出一种凄惶的形状;并把手指向 
案前道 :“这是本藩历年积蓄,今日与诸位长别,各应分取一 
点,留个纪念。他日本藩或有不测,诸位见了此种什物,就如 

… Page 185…

清史演义                                                              ·179· 

见了本藩。罢罢罢,请诸位上来,由我分给 !”众将士都下泪 
道 :“某等受王爷厚恩,愿生死相随,不敢再受赏赐 。”三桂 
见众将士已被煽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