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6-09-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人格与独具一格的个性魅力,当然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他的讲演本身,常常不是无的放矢的空谈,而是有着坚实深刻的内容,并不像他自己常说的“我没有什么学问和思想,可以贡献给诸君”、“我没有整篇的鸿论,也没有高明的见解,只能讲讲我近来所想到的”。郑伯奇曾几次陪同鲁迅前往上海的大学演讲,他的看法是:“鲁迅先生的演讲能够打动听众的心坎,正如他的文字一样,因为他能在日常生活的微细现象中,找出高深理论的具体根据,又能用素朴而深刻的日常言语,将这理论表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鲁迅的演讲技巧,单是他的讲题就常含苦心,精心所拟,如:《娜拉走后怎样》、《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老调子已经唱完》、《无声的中国》、《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等。同时,他的讲演嬉笑怒骂,并不气闷。他在《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文中说:“讲演固然不妨夹着笑骂,但无聊的打诨,是非徒无益,而且有害的。”
  1927年11月6日,鲁迅在上海暨南大学讲演,一位听众留下这样的记录——他讲到广州的蚊子多,而且比江、浙的要大些,嘴也要长些,“吸起血来不用说是厉害得多,我是供给不起的”。——“说到这里,先生微笑了,同时,引起了大家一阵欢笑;但到了大家发笑的时候,他却不笑了,反而看着大家笑。——这是鲁迅先生演讲时惯有的风格”。
  1928年5月15日,应陈望道之邀,鲁迅到上海江湾的复旦实验中学讲《老而不死论》,陈望道回忆,“我记得,当时鲁迅先生的演讲极有声势,他幽默而泼辣地指斥当时的黑暗势力。每当讲到得意处,他就仰天大笑,听讲的人也都跟着大笑”。
  1930年2月,鲁迅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讲绘画,快要结束时,他说:“今天我带来一幅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请大家欣赏欣赏。”——“说时一手伸进长袍,把一卷纸徐徐从衣襟上方伸出,打开看时,原来是一幅病态十足的月份牌,引得哄堂大笑。在笑声中结束了他的讲演”。
  二十多年前,我曾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读到过一篇题为《鲁迅的演讲观》的文章,作者指出,鲁迅虽无意做一个演说家,却成了杰出的演说家。鲁迅也没有专门研究过讲演的理论和技巧,但其讲演却每每切中要害,入木三分,而且他的讲演从不拖泥带水,浪费听众的时间。
  鲁迅的讲演中不仅时时迸闪出思想的火花,无论是讲演本身还是回答听众的提问,还常常有一些令人难忘的隽语。1932年11月27日,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演结束,在休息室有青年表示,希望他留在北平教书,他回答:“我一到此间,即有人说我卷土重来,故我不得不卷土重去,以免抢饭碗之嫌。”有人问他住在上海的感觉,他则回答说:“上海太商品化,洋场气。而且现在连住上海租界也不稳当了。统治阶级的嗅觉是极灵的,但被统治阶级也灵敏。所以有时无影无踪,使敌人扑空。”听众禁不住大笑。
  三
  鲁迅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先后处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之下,他对现实的不满始终如一,他从不给当权的武人好脸色看,当然当权者也不喜欢他,更多的时候,他处于边缘、民间,与达官贵人没有往来,他演讲时也从不看人颜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否则他宁愿不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演讲毫无忌讳,什么都敢碰,他还是有分寸、有节制的,并不“冒险”。
  鲁迅的《而已集》中有一篇《略谈香港》:“然而我的讲演,真是‘老生常谈’,而且还是七八年前的‘常谈’。”他向来不主张“震骇一时的牺牲”,而主张“深沉的韧的战斗”,主张打壕堑战,而不是许褚式的赤膊上阵。从北到南,在时代巨变的浪潮中,他之所以一再坚持“老生常谈”,无非因为真的“民国”并未出现,只有“军国”、“党国”,天下老鸦一般黑。他到厦门不久,就发现那里的“社会和学校也和北京一样腐败”。他到广州,又发现所谓“革命大本营”,那里的人民“并无力量”,广州“可以做‘革命的策源地’,也可以做反革命的策源地”。他目睹了“三·一八”,又耳闻了“四·一二”,见证了广州“四·一五”的清党杀戮,青年的人头、热血,让他感到无比的沉重和痛苦。面对这样的时代黑暗,他说过“倘笔舌尚存,是总要使用的”,他也说过“一演说,就与当局者的意见一定相反”。无论如何,他决不帮闲,所以即使在殖民地香港他也要喊出“老调子已唱完”,变“无声的中国”为“有声的中国”的时代强音。
  1924年7月,鲁迅在西北大学讲“中国小说史”,时为陕西省长的军阀刘镇华请他到西安讲武堂给士兵演讲,并托人示意,要他换一下题目,可他不愿为军阀捧场,只肯讲小说史,碰了钉子的刘镇华几乎要撕下“礼贤下士”的面具,经人劝阻才罢。当地《新秦日报》因透露了刘氏“怒形于色”的消息而被罚停刊几天。
  1927年2月,就连鲁迅应香港青年会之邀前往演讲,英国殖民当局也不大欢迎,还在赴港的船上,就有船员为他的安危担忧,以为他去香港“说不定会遭谋害”。他在《略谈香港》中说:“我去讲演的时候,主持其事的人大约很受了许多困难,但我都不大清楚。单知道先是颇遭干涉,中途又有反对者派人索取入场券,收藏起来,使别人不能去听;后来又不许将讲稿登报,经交涉的结果,是削去和改窜了许多。”2月25日,他给章廷谦写信说:“十七日到香港去演说,被英国人禁止在报上揭载了。真是钉子之多,不胜枚举。”
  1929年12月4日,鲁迅在上海暨南大学饭厅讲演《离骚与反离骚》,含沙射影地批评了国民党当局,还直接批评了胡适和“新月派”。他在1934年12月1日写信给杨霁云:“在暨南的讲演,即使检得,恐怕也通不过的。”
  鲁迅1932年的北平之行应邀做了密集的五次演讲,号称“北平五讲”,其间有种种不利于鲁迅的传闻,小报上散布着许多恶毒的诽谤,有人说他此次重回北平是“卷土重来”,是来抢饭碗的,所以他才会多次公开表示,自己马上就要“卷土重去”。作家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许广平《鲁迅回忆录》说,北平的国民党当局甚至连逮捕公文都已写好了,由于27日是休息天,不办公,所以公文还缺了一个“官印”,28日上午鲁迅还在中国大学讲演,他们想当然地以为至少当天他不至于离开,“就在这间不容发的紧要关头,鲁迅当天下午就搭车离开了他所酷爱的北京和可依恋的群众。他走了,从此永远不再来了”。逮捕他的公文白白预备了。这是深知内幕的朋友后来告诉鲁迅的。
  鲁迅在中国大学演讲那天,确实有听众被当场捕去,事后,中大还有人继续被捕。许多人为鲁迅的安危感到担忧,他离开北平之后,一时传说纷纭,或说他在车站、或在火车上遭到暗算,北平的青年学生有人主张散发抗议宣言,有人主张示威游行,后来从周老太太那里得到确切消息,知他已于11月30日平安回到上海,大家才放了心。
  1934年12月16日,鲁迅写信给杨霁云:“在北平共讲五次,手头存有记录者只有二篇,都记得很不确,不能用,今姑寄上一阅。还有两回是上车之前讲的,一为《文艺与武力》,其一,则连题目也忘记了。其时官员已深恶我,所以也许报不再登载讲演大略。”
  不过,说到底在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间,“有惊无险,太严重的迫害,并不曾有过”。曹聚仁的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四
  从现在保存下来的演讲记录,粗略地看,鲁迅一生的演讲大致上可以分为六类,关于中国文明与改革的艰难与曲折、关于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关于文学与革命与其他的关系、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研究、读书和美术方面的见解、其他的即兴话题。透过这些演讲,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中国文明史、国民性鞭辟入里的深刻认识,可以看到他对知识分子与权力、文学与权力、文学与革命的一针见血的看法,他对读书、对艺术、对人生的见解,有时候,他的讲题本身就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比如《娜拉走后怎样》、《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老调子已经唱完》、《无声的中国》、《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老而不死论》、《象牙塔和蜗牛庐》等等,仅这些命题就足以垂之精神史,启迪后世。
  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鲁迅的名字已经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没有人能够回避。同时,我们也毋庸讳言,真实的鲁迅不是神,而是人,他不是完美无缺的,他有他的精神限度,他的求学生涯、读书兴趣、知识结构、人生经历,他的性格、脾气、爱好、家庭出身乃至地域背景,都决定了鲁迅何以成为鲁迅。我们不会忘记正是他选择了独立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即便是他日渐被迷雾笼罩的生命黄昏,他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判断,他一直对形形色色的力量保持了某种警惕与清醒,他对“四条汉子”、对“太阳社”和“创造社”等都有过极为尖锐的批评。这些在他的讲演当中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流露。独立思考——始终是他对青年的谆谆教诲,他一方面力图站在边缘、民间、底层大众的立场,他在不少作品中表达出对底层民众的悲悯,对一切人间的不平、非文明的因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一方面他身上又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蔡朝阳是鲁迅故乡绍兴一所高中的优秀语文教师,他发现信奉尼采的鲁迅有很多文章有意、无意间露出了对普通民众居高临下的姿态,《纪念刘和珍君》等文不断出现“庸众”、“无恶意的闲人”等字眼,鲁迅对普通民众的麻木、冷漠、不觉悟表现出了无比痛恨和蔑视,他感到鲁迅对普通民众一直有爱恨交织,爱中有恨,恨中有爱的情绪,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认为鲁迅的有些文字“很冷,甚至有些油滑”,没有宗教信仰的鲁迅之所以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靠的不是爱,而是“阴冷”。画家陈丹青只看到其“好玩”的一面,没有洞察其“阴冷”的一面。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富有启发性的。面对鲁迅,今天的中国有两种很不好的倾向,一种是对鲁迅的偶像崇拜,乃致以鲁迅的是非为是非,不准别人说一句鲁迅的不是;一种是全盘否定鲁迅,以打倒鲁迅为目的,这都是我不能认同的。
  从鲁迅留下的讲演记录稿,我们不难看出,他伸手拈来、他常常列举的都是俄罗斯、苏联文学、历史、现实中的事情,他对源自希腊的西方主流文明,对法国启蒙运动,对英、美文明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几乎很少涉及。作为文学家,鲁迅的学养、他所吮吸的精神滋养或许差不多够了,但作为思想家,作为二十世纪本民族的精神巨人,他未能呼吸而领会到欧风美雨,更好、更多地饱吸人类主流文明的乳汁,这是毋庸置疑的缺陷。这一点,我曾和朝阳讨论过,他认为鲁迅在精神气质上,接近的是尼采、叔本华一路,就其美术、美学的兴趣来看,也是如此。鲁迅作为文学家,是从感性出发的,作为思想家,只是生存哲学层面上的,其表达是诗性的、直觉的,缺乏逻辑推演,属于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尼采这一谱系。所以他很怀疑,欧美文明中基于经验主义的常识理性,即使鲁迅接触到了,也未必对他有很大意义。当然,这已经是一个无法验证的问题。
  在鲁迅离世七十年后,鲁迅过时了吗?鲁迅的时代过去了吗?这些问号,每个人只要翻开鲁迅的那些小说、杂感,就能作出各自的回答。他的杂文不是篇篇精品,其中有大量混战的产物,有许多晦涩、隐晦、曲折的文字,有嘲讽甚至也有他不主张的谩骂,但他确实常常用小题目做出了大文章,深刻、透彻、清晰。狂妄不可一世的李敖,2005年秋天在北大讲坛上的表演,曾经迷惑、欺骗、倾倒了许多青年,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具有一定思考能力、接受过人类普世价值的青年,然而,如果对照阅读鲁迅的《二丑艺术》,短短千言,洞若观火,足以让李氏的戏法原形毕露。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的超人说到马列的阶级论,鲁迅的信仰之路并不平坦,但他骨子里终究是一个具有强烈内省气质的个人主义者,我们不妨把他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主义者。他对权势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距离,表示了蔑视,不仅态度决绝,而且身体力行,这是足以为后世知识分子效法的。鲁迅是真挚的,他对本民族的阴暗、灰色的一面看得很透,他洞察人性的幽暗与卑微,但他对这个他与生俱来的民族始终怀着热望,他要肩起“黑暗的闸门”、掀翻“吃人的筵席”,他发出的第一声呼号就是“救救孩子”,这一切我们也都能在鲁迅的演讲中读出。无论如何,鲁迅的缺失,正是我们今天起步前行的地方。

  《野草》:夜晚的哲学

  
  ? 祝 勇
  早在1918年5月15日,鲁迅就在《新青年》上发表一首小诗,表达了他对梦的偏好: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明白的梦。〔1〕
  他的第一本书,也是从梦开始的:“我在年青时候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2〕这段话开宗明义地表明了他的文字与梦的千丝万缕的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