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叙述人称进行了革新,既非第一人称,也非第三人称,它不是某个具体的 

人,他是个多功能的主人公,有时是历史的人,有时是现代的人,有时是神 

话中的人,有时是现实中的人。他引导着读者,在地狱般的荒原中游历。第 

三,《荒原》各章节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仅以四季的时序作为外在结构, 

通过对比、对应等手法而形成一个艺术态体。第四,全诗极少用韵,大多是 

有节奏的自由体,引用了6种外国语言,语言变化多端。 



                               5。普鲁斯特 



      (1)生平与创作 

     普鲁斯特,M。(1871—1922),是法国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 

创作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鼻祖。 

     1871年7月10日,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 

位医生,母亲是富有的犹太经纪人的女儿。他自幼体弱多病,终身为病魔所 

苦。1882年至1889年,普鲁斯特在巴黎富家子弟学校贡多塞中学读书,他 

天资聪颖,成绩优良,尤其喜爱文学和哲学课程。中学毕业后,他进入法学 

院并去政治学院听课。但他感兴趣的仍然是文学和哲学。后来,他得到父母 

的同意,到巴黎大学继续深造,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玛札里纳图书馆 

当一名无报酬的馆员。 

     青少年时代的普鲁斯特交游较广,经常出入上流社会的沙龙,结识了作 

家法朗士、女画家勒梅尔等一些文艺界名流。他曾经在自己将来是当外交家 

还是当作家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虽然这时的普鲁斯特热衷于出入交际场 

所,过巴黎上流社会那种庸俗的、虚伪的交际家生活,但他也注意观察周围 

事物,积累素材。普鲁斯特后来的作品基本取材于这个时期的经历。 

     普鲁斯特在上大学期间便开始写作,经常为杂志撰稿。1896年,他将在 

各处发表的纪事、随笔、故事等汇编成第一部作品《悠游卒岁录》出版。1896 

至1899年,写作自传体小说《若望·桑德伊》,主要是表现作者青少年时代 

的社交生活和内心感受,这部小说直到1952年才由他人根据手稿整理发表。 

1900至1906年,普鲁斯特集中精力阅读和研究19世纪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 

金的艺术理论,并亲自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巴多进行实地考察,翻译、介绍 

了罗斯金的《亚眠的圣经》和《芝麻与百合花》等作品,发表过《罗斯金在 

法国的朝圣》、《论约翰·罗斯金》等文章。罗斯金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他相信直觉胜于对客观事实的分析。1903年至1905年,普鲁斯特的父母先 

后去世。从1906年起,他的哮喘病日益严重,不得不改变生活习惯,白天休 

息,夜间工作。他平时深居简出,对于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专门 

从事文学创作。1908年至1909年间,普鲁斯特发表过一篇阐述自己美学观 

点的论文《驳圣伯夫》,生前未发表,1954年才发表了手稿的片断。在论文 

中,普鲁斯特批判了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的实证主义文艺批评方 

法,认为文艺作品和作者个人不宜联系过于密切。 

    在写作《驳圣伯夫》的同时,普鲁斯特开始构思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 


… Page 26…

华》。可以说,他在这部长篇巨著上倾注了全部心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直至死前的最后一夜,他还口授了一些笔录来补充这部作品中的有关情节。 

普鲁斯特之所以能够这样对艺术执着地追求,是因为他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个 

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艺术。而生命的本质不在于一个人能够活着, 

更重要的应该是有所作为。当一个人死去后,他将在他的作品中获得永生。 

     1922年11月18日,普鲁斯特在巴黎去世。 



      (2)《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多卷集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从 

1906年开始写作,1913年完成。1913至1927年期间陆续发表。全书共分七 

部十五卷。这七部的名称及其发表年代是: 

     第一部:《斯万之家》,1913年; 

     第二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1919年; 

     第三部:《在盖尔芒特之家》,1920至1921年; 

     第四部:《索多姆与郭莫尔》,1921至1922年; 

     第五部:《女囚》,1923年; 

     第六部:《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年; 

     第七部:《过去韶光的重现》,1927年。 

     普鲁斯特因为这部小说的第二部的出版发行而成名,并获得龚古尔文学 

奖。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 

为主体,追述了自己过去30年的生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末、 

20世纪初法国社会的面貌,特别是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生活和人情世态。同 

时也是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历程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家境富裕、体弱多病而有才华的年轻人,从小对 

书籍和绘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进行过文学创作,但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 

巴黎社交场合,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他在一 

次疗养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叫作阿尔贝蒂娜的姑娘并狂热地爱恋着她。后 

来,他发现阿尔贝蒂娜患有同性恋,便打算与她结婚,帮助她纠正变态心理。 

他把她关在自己的家中,但阿尔贝蒂娜不辞而别。于是,他到处找寻,最后 

得知她骑马摔死了。在深深的痛苦和绝望之中,他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写出 

一生经历的悲欢苦乐,以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它没有一个中心主题。作 

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手法,描写了重复的人物和事件, 

向读者展示了非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侧面。 

     小说中的人物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贵族,如盖尔芒特公爵夫妇、 

康布尔梅尔侯爵一家和夏尔吕男爵被认为是普鲁斯特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 

作者没有谴责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冷静地观察着这个贵族阶级缓慢的解 

体。第二类是富有的大资产阶级,多为犹太人。浪荡公子斯万就是他们的代 

表。在斯万的身上有作者的影子。第三类是仆人,作者认为他们虽然出身贫 

贱,但却比他们的主人更有修养。第四类是作家、文人、音乐家和画家,他 

们大都生前失意,但他们的作品却永世长存,这反映了本世纪初法国文艺界 

的一些真实情况。 

     这部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只有在作者的叙述中所展现的一个个场 


… Page 27…

面,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和离题甚远的叙述。没有发展,没 

有高潮,也没有结局,完全是作者思想意识的一种自由流动。而所有这一切 

又都围绕着叙述者的独特的感受来表现。 

     普鲁斯特认为,人世间“真正的乐园是已经失去的乐园”,真理不在客 

观世界里面,而是在主观世界里面,只有通过回忆,才能认识到现实世界, 

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这一观点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直觉主义是 

一致的,而《追忆逝水年华》则充分体现着作者的这一思想。他的注意力集 

中在他主人公内在的潜意识的活动之中,通过回忆,使埋藏了三十多年的生 

活经历重新涌现出来。所以,这也是一部回忆录性质的作品。 

     普鲁斯特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社会现实的回避态度,反映了西方现 

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的心理状态。 

      《追忆逝水年华》这部作品改变了人们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 

的题材和写作技巧。到了本世纪60年代,随着意识流手法在文学界的广泛应 

用,普鲁斯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被尊为现代小说的大师,对后来小说艺 

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6。卡夫卡 



     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他和乔伊斯、普鲁斯特 

一起,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的一个犹太 

家庭。父亲是一个百货批发商,像暴君一样专横,对子女管教很严。在这样 

的环境中,卡夫卡从小就养成了怯懦而内向的性格。 

     卡夫卡自幼受德语教育,1910年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 

学,后转修法律,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半官方的保险公司当雇员, 

直到1922年7月因病离职。1923年迁往柏林。卡夫卡患有肺结核病,1924 

年6月3日在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病逝,终年41岁。 

     卡夫卡从小爱好文学,在中学时期便对自然主义的戏剧和易卜生、斯宾 

诺莎、尼采和达尔文的著作发生兴趣。大学期间便开始创作,与布拉格犹太 

作家马克恩·布洛德私交甚厚,两人经常参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学活动。从1909 

年到1912年,他们曾结伴游历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地。这时,法国 

作家福楼拜和德国作家赫贝尔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卡夫卡。同时,他也对哲 

学感兴趣,认真阅读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的哲学著作, 

潜心研究中国的老庄哲学。所有这一切都对卡夫卡的人生观和创作思想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并在其作品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一生勤奋写作,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日记、书信3个部分,而且 

几乎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卡夫卡在临终前曾经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 

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卡夫卡的遗愿,整理出版了他的所 

有著作,即《卡夫卡全集》(1950—1958),共9卷。这些作品发表以后, 

在世界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西方社会中掀起了一阵“卡夫卡热”。 

     卡夫卡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大体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前发 

表过的短篇小说,包括《观察》(短篇集,包括小说、散文等18篇,1913 

年)、《判决》(1913)、《司炉》(1913)、《变形记》(1915)、《在 

流放地》 (1919)、《乡村医生》(1919,短篇集,包括14篇短篇小说)、 


… Page 28…

 《饥饿的艺术家》(1924,短篇集,包括4篇短篇小说),另有 《骑桶者》 

 (1921)等4篇短篇小说散见于报刊,但未收进集子里,总计约44篇;第二 

部分为卡夫卡生前没有发表过的3个短篇小说集,包括《一场斗争的描述》、 

 《乡村教师》、《地洞》等约34篇,其中一部分是未完稿;第三部分为生前 

没有发表过的3部长篇小说,即《美国》(1912—1914)、《审判》(1914 

—1918)、《城堡》(1922)均未完稿。 

     短篇小说《一场斗争的描述》(1903—1905),是卡夫卡最早的一部作 

品,由许多故事组成,表述了一个单身汉的孤独感和对现实的逃避。 

      《判决》是卡夫卡早期公开发表的作品中的代表作,表现人完全屈服于 

存在的威力之下,带有明显的自传性。是一篇以父子冲突为主题的作品,表 

现了作者对“原父”的恐惧感。 

      《乡村医生》是一篇幻想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一个乡村医生 

在风雪之夜去给一个小孩看急诊的故事,医生最后在严寒中到处流浪,并自 

言自语道:“受骗了!受骗了!只要有一次听信深夜急诊的骗人的铃声—— 

这就永远无法挽回。”作者用非现实的描写,创造一个非理性的气氛,表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和自我存在的原罪感。 

      《在流放地》是一个半现实半寓言的故事。在流放地的一个勤务兵因为 

冒犯了上尉的尊严而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军官正在热心地向旅行家介绍 

他的杀人机器的构造和功能,并准备做一次现场实际表演。后来,士兵被释 

放了,这个军官却躺在了杀人机器下而死于非命。这部作品具有极强的揭露 

性和讽刺意义,抨击了反动统治者的野蛮、愚昧和残暴。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短篇代表作。叙述一个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 

做了一夜恶梦,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而且身上长满了 

鳞片。他因此而失去了工作。家里人把他关进一间屋子里,只有妹妹一个人 

照顾他。妹妹开始怜悯他,但后来也感到厌倦了。格里高尔最后终于在寂寞 

和孤独中死去,他的家人仿佛卸掉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人 

在重重迫害下而导致的“异化”的现象。除此之外,卡夫卡的《骑桶者》、 

 《饥饿的艺术家》等也都是反映这一主题的杰作。 

      《地洞》写一只不知名的动物,营造了一个地洞,用来保护自己和储存 

食物。这个地洞虽然严密而坚固,但它仍常常担心外界敌人的袭击,“即使 

从墙上掉下的一粒砂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而真正的险情始 

终没有出现。小说表现了小人物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心 

理。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们的普遍心态。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1931)是一篇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