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陶的制造比起商代有明显衰落;硬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继续发展, 

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原始瓷器也有了更大的发展,仍然流行于长江中下游 

地区,有些远销黄河流域。陶器的种类和器型与商代是一脉相承的,大致可 


… Page 109…

分为生活用陶、建筑用陶和少量工具如纺轮、网坠、弹丸等。生活用陶除日 

常所用器皿外,还包括墓葬中逐渐盛行的明器。酒器比商代减少了,陶豆、 

陶鬲的形制与商代相比变化较为明显。陕西岐山县是西周的发群地,位于县 

城东北9公里的赵家台村,有一处面积较大的西周遗址,清理出了陶窑和一 

批陶器、空心砖、条形砖等。建筑材料的发现不仅说明西周初年已经有了比 

较成熟的制砖技术,而且表明建筑水平比商代有突出的进步。 

     ②金属制造业。西周王朝对矿冶和青铜制造业非常重视,当时的采矿、 

冶炼和铸造技术在各地有非常普遍的推广与交流。青铜器的生产,成为奴隶 

制经济中科技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西周的铜矿资源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江西 

瑞昌夏坂乡,有一处自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相沿的铜矿,附近就有冶炼加工 

的遗址。这个遗址地层清晰,包括了西周时期的堆积。遗址地名今称铜岭, 

可见采掘铜矿的历史由来已久。铜岭古矿早期的矿井采用框架式上下间隔支 

撑井筒的方法,框木构件的接合为碗口接法,框架与围岩间采用木棍或木板 

护壁。这个遗址的遗迹有立井、平巷及其相关的探矿、选矿、工棚、木作业、 

排水等设施。出土的生产工具中有用于木作业的青铜斧、锛、凿;用于凿岩 

的青铜镢、钺、斧等;装载用的木铲、木钺、木撮瓢、竹筐、竹篓和扁担; 

提升用的木轳辘、木钩、绳索等,还有用于照明的竹签。从围岩看,当时采 

掘的矿石主要是孔雀石,其次是自然铜。 

     安徽南陵戴镇乡、铜陵市木鱼山等地也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铜矿和炼铜遗 

址。周王和各国诸侯乃至一般显贵,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大小铜器作坊,几乎 

分布在王朝统治的全部区域内,并影响着周围的一些部族。因此,西周时期 

的青铜器即有某些共同特点,在偏远地区也逐渐突出了一定的地方色彩。 

     青铜器的数量从发掘来看已远远超过商代,历年发现的西周青铜礼器、 

用具、兵器、工具和各种装饰品是很可观的。现在所知最早的一件西周青铜 

礼器,是1976年在陕西临潼一处窖藏中出土的利殷,造形美观庄重,殷腹内 

底部有铭文32字,记载了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的历史事件。宝鸡出土的何尊, 

则记载了西周早期成王迁宅于成周 (今河南洛阳东郊)的情况。许多青铜器 

都有铭文,其中有关社会经济的铭文成为研究西周经济极其宝贵的资料。西 

周青铜器铭文最长的毛公鼎,铭文长497字,其制造工艺之精巧可见一斑。 

     ③玉石器制造业。虽然西周的青铜生产工具比商代增加了,但在农业生 

产中使用的工具主要仍是石器、木器和骨角、蚌壳制品。手工业作坊中木器 

和骨、角、蚌器也占大多数。总的看来,西周的石器制造技术与商代相比没 

有多少突出的进展,但玉石加工技术则有一定提高,生产出许多珍贵的艺术 

作品。 

     玉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被人们认识和喜爱,不过直到新石器时代之末及夏 

代,除局部地区用玉料制成琮璧类礼器和一些装饰外,多将玉和其它石料一 

起加工制成各种实用的生产工具。商代以后,玉和玛瑙、水晶等宝石的价值 

逐渐被人们认识,西周时期玉石制品的数量和品种都大大增加了,雕琢工艺 

也有所提高。各地考古发现表明,玉石器的制作水平对了解当时的经济和社 

会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玉石器大致可分为礼器仪仗类、实 

用器皿类、装饰艺术品类等几种,主要发现在大型墓地中,如陕西的斗鸡台、 

张家坡、茹家庄,甘肃的白草坡,河南的辛村,北京的琉璃河、白浮村,安 


… Page 110…

徽的屯溪等。当时各地诸侯所居的大邑都有玉石作坊制作玉器。从事这项劳 

动的,主要是富有经验的手工业工匠,属“百工”中的一种,地位高于奴隶, 

但亦必须依附于奴隶主贵族,离不开官营作坊。由于人数不多,他们的特殊 

地位使其中一小部分转变为贵族。 

     ④纺织业。西周时期的纺织业是在蚕桑业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 

展的。《诗经》中有许多诗篇对当时的种桑养蚕做了描述,反映出黄河流域 

纺织业的繁荣。一些民歌中唱出了各地开辟桑田、种植桑树、采桑、伐桑和 

养蚕、缫丝、纺纱、织锦、刺绣等各种生产的具体情况,也有一些诗歌描写 

出妇女采桑时的心情和青年男女在桑林中幽会的场面。丝绸已成为贵族服饰 

的主要原料,采桑、养蚕、织锦、刺绣是西周农村妇女的主要生产劳动。 

     考古发现的西周纺织业遗迹和遗物较多。陕西宝鸡清理的两座西周早期 

墓中,一些铜器和泥土上有明显的丝织物和刺绣的印痕,刺绣所采用的辫子 

股针法直到当代还被妇女们广泛采用着。 

     ⑤骨器及角、牙、蚌器加工业。以动物的骨、角、牙和蚌壳为原料制作 

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和装饰品,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旧石 

器时代晚期。西周建国后,因青铜工具的使用,使骨角器制作更快地向前发 

展了。由于动物的骨角和牙的来源十分丰富,加上制作比较简单容易,所以 

骨角器的数量比商代有大幅度增加,使用相当广泛几乎每个遗址都有发现。 

     西周的骨角器与商代一样,有铲、刀、锥、针、鱼钩等生产工具;有镞、 

矛等兵器;有簪、梳、勺、匕、叉等生活用具;有珠、管、环、坠等装饰品; 

还有骨角雕刻的人物、动物等艺术品。各地发现的制骨作坊中出土的骨角器, 

除骨铲多选用动物的肩胛骨和下颚骨制作外,主要以禽、兽的肢骨为原料。 

陕西扶风云塘制骨作坊遗址规模较大,从出土的器物看,工匠们已熟练地掌 

握了锯、割、锉、刮、削、钴、镶嵌等一系列技巧和工序,这些都在骨器上 

留下了痕迹。在周原的歧山、扶风等地先后出土了17000多片西周甲骨、甲 

骨文的刻字十分精细,字小如粟,直笔刚劲有力,曲笔圆润娴熟,无不恰到 

好处,不仅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佳作,也是古代微雕艺术的珍品。西周的牙 

雕艺术也很精湛,陕西长安的井叔墓中出土了几件象牙杯和杖首,刻制精美, 

并镶嵌绿松石片。河南浚县的卫国贵族墓中出土的刻花骨板,也是稀世之珍 

品。 

     ⑥竹木器加工业。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先民已表现 

出木器制作加工的聪明才智,当时已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漆器。西周社会里, 

各地贵族追求奢华的生活,许多生活用具和室内家具不仅讲究造型艺术,而 

且竹木器的髹漆工艺发展迅速,成为贵族生活的时尚。各地考古发现的许多 

木器,都采用了髹漆工艺,为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的繁荣打下了基础。西周时 

期出现的用蚌片或蚌泡镶嵌成图案的早期钿漆器,是难得的艺术品。 

     1985年春,陕西长安发掘的西周井叔墓中发现很多漆器残迹,其中两件 

图案比较完整。一件铜蹄足漆案,面髹黑漆,案面中央和案沿四周髹红漆, 

案侧在黑漆地上以红漆绘窃曲纹饰,蹄状铜足上有鳞状纹,十分美观。北京 

房山琉璃河燕贵族 1193号大墓中发现了一批漆盾,有的保存较好,形状各 

异,盾表面除了红、黑、褐色髹漆外,还有人面形、菱形、圆形的大铜泡等 

作为镶嵌物。 

     西周时期,长江流域已经开始经营漆林,并在市场上用生漆交换其它生 

活必需品。《周礼·地官·载师》中说:官府对漆林征收的税很重,高达“二 


… Page 111…

十而五”,即课以百分之二十五的重税。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漆林 

的经营,也影响了生漆的生产与交换的发展。 

     西周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井田制渐趋瓦解之后,有了更大的飞跃,并 

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西周的商业及财政制度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农业经济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商品经济出现之后, 

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是起到一定的补充和调解作用。西周时期商品交换这一 

新兴的行业,主要由奴隶主贵族所掌握,并为他们的需要服务。商业在《周 

礼》中被列为“九职”之一,目的在于通四方之珍异,事实上,各地市场贸 

易中占突出地位的仍然是地区之间土特产品的交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物资的交换。当时,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是 

奴隶、牛马、手工业产品和珠宝等。 

     和商代一样,西周的贸易往来中担任贩运劳动的,主要仍是奴隶,而且 

其中许多是被征服的商族中的奴隶及其后裔。工商并称,自西周始,即“工 

商食官”,也就是由王室和各方国来直接控制盈利致富的手工业和商业。在 

明确实行重农政策的西周政权统治下,商业奴隶的地位在奴隶中是最低贱 

的。西周中期以前,王室和诸侯用官府的名义直接控制着商业奴隶这是中国 

奴隶社会商业经济的一大特点。 

     由于商业操纵在官府的手中,商品交换只能在官府允许的范围内有限度 

地发展,因此在民间留给私人经营的余地就不多了。一般平民只有在农闲的 

时候,才能抽身出来出售自己的某些剩余农产品和小型农具、手工业品等。 

到了西周后期,开始出现一些不属于官府的私人商业,由新出现的小贵族经 

营,役使少量奴隶为他们从事规模不大的商业活动。从商代开始产生的商人 

与商业,直到西周晚期才开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但仍很弱小,并且继续受 

到王室和权贵们的歧视与压制。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经济思想中,商人与商业 

一直处于卑微的地位。剩余产品的增加和货币的出现,使城市的商品经济得 

到发展,商业制度也随之趋于完善。西周的商业制度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市场管理制度。市场的设立由官府规定,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 

即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买卖人集中的地方,在都邑中都有指定的区域,驿 

道上也分别按一定距离设市,交通条件对城市的发展和市场的设置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 

     都邑中的市场一天只进行三次交易,早晨的朝市以各大地商贾之间的买 

卖为主;日中的大市以一般消费者主;傍晚的夕市以贩夫贩妇的小商品交易 

为主。 

     按照规定,进入市场的各种货物都必须整齐排列于规定的地段。市场入 

门处有称为“胥”的官吏执鞭纠察。市场内有官吏巡行。货物出入市场必须 

有凭证方可通行。对于哪些货物可以上市,哪些货物禁止出售,都有比较严 

格的规定。 

     ②价格制度。对于商品价格严格控制,是西周商业制度的又一个重要内 

容。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关系反映商品和货币相交换的比例关 

系。市场上由于价格引起的争端,一般由管理市场的大小官吏司市、胥师、 

贾师来负责调解处理。西周时期人们还未完全认识到商品价格存在的规律 

性,货币制度尚未健全,所以商人和消费者基本上各以主观偏好来确定商品 

价格,而最终评定价格的权力掌握在司市、胥师和贾师手中,并由贾师具体 


… Page 112…

裁决。一般说来,上市商品须经各市场的贾师查看并同意其价格,才准许进 

入市场出售。贾师根据商品的变化确定价格。凡是官府不提倡的东西就抑其 

价,而官府需要的、提倡的则起其价。总的说当时的价格观念是很简单、片 

面的。 

     ③税收制度。西周商业制度还包括税收制度。文献记载官府对市场上的 

交易要征收商税,收的货币由称为“廛人”的官吏主管。据《周礼》载,征 

收的税币主要有市肆中的房屋费、货物占地费、货物品种质量检验费、货物 

存放仓库费等等,此外还有违禁货物的罚金。对屠宰牲畜的肉贩,还另收牲 

畜的皮、角、骨,抵附加税上交官府。凡市中珍异衣物滞销的,以市价买入 

交予官府;遇到灾荒疫害之时,则市内概不征税。 

     除了对商税的征收,政府还对一些贵族私人开采国有山林川泽征收赋 

税,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④货物出入关市制度。市场对外地行商的货物出入关市有许多规定。中 

秋之月“易关市,来商旅,纳物贿,以便民事”,同时“门闾毋闭,关市毋 

索”,这种规定是为了使外地商人感到方便而制定的。另外,货物出入城门 

的关境要以“玺节”为凭。商人从市内采购的货物欲运出境外,也要有司市 

发给的“玺节”做为出关的通行征。司门掌管国门(城门)的开闭以免违禁 

货物流出;司关则严格进行出境检查。市、门、关三个方面互相配合,能较 

严格地控制出入关的货物。对于那些不在市上购买、径直在民间易货的外地 

商人,由于没有司市签发的“玺节”,官府则要求各地在他们把货物运到关 

上时,由司关统一征收一笔关税,并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