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宗教史-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反对经院主义和托马斯主义,对权威至上主义,特别是教皇至上主义, 

及教会干涉科学自由与独立甚为反感。他们甚至认为历史上的耶稣其地位比 

信仰中的基督地位低得多,其知识有限,往往意识不到他作为救世主的尊严, 

教会及其礼仪既不是他设立的,罗马教区的首席地位也不是产生于神的意 

志。有人甚至认为天主教除非成为某种非教义的基督教,否则不可能与科学 

调和。其代表人物有杜歇斯君,卢瓦齐,拉伯多尼埃,蒂勒尔和布朗德尔等。 

在罗马教廷的高压下,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运动瓦解了,但它对天主教的震动 

却是影响深远的。 

     当代天主教界最大的事件是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该会议于1962年 

10月11日召开,1965年12月8日闭幕,历时4年,前后共召开168次全体 

会议,10次公开大会,与会代表每次平均为2200名,颁布四大宪章,9种法 

令,3项宣言。这16个文献在会上获得多数人的拥护而通过,并给天主教会 

带来变化。这次大会是天主教教会史上第一次没有受世俗国家干预的大会。 

一些基督教新教团体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会议,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959年1月25日,教皇约翰23世(1958—1963年在位)为解决“一个 

以不可改变和反现代主义而自诩的古老教会,如何在经历社会、政治和文化 

巨变的世界上生存下去”这一问题,发起筹备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约翰 

23世当选教皇时已76岁高龄,很多人以为他的当选是枢机主教团精心安排 

的教会“看守政府”,填补米兰大主教蒙蒂尼(后来的保罗6世)当选前的 

空缺。然而约翰23世尽管在位时间不长,却积极召开宗教会议,其改革倾向 

显而易见。 

     改革派与保守派都想在第二次大公会议上贯彻自己的主张,罗马教廷的 

高层官员想通过占居筹委会关键位置、拟定各委员会成员名单、起草70条建 

议供大会审议等措施来控制会议。但约翰23世却在开幕词中敦促来自世界各 

地的主教们为复兴教会,对现代社会及教会形势持乐观态度,并要求主教们 

不要搞僵死的学究式辩论,而要为教会的古老教条找出有意义的、积极的新 

方式加以说明。与会主教们事实上取消了教廷内定的各委员会成员名单,而 

由反映各种思想倾向的主教组成10个委员会起草文件。结果,原定的70条 


… Page 44…

建议中除礼仪外,全部重写。 

     会议期间约翰23世去世,继任的保罗6世(1963—1978年在位)继续 

贯彻改革派复兴教会、加强与基督教各派的团结、与世界对话的路线。他继 

位后主持了第二次大会 (1963年9月29日—12月4日),大会讨论的主题 

是普世教会运动、宗教自由、现代通讯和反闪族主义等。大会讨论的第一个 

文件是《教会论》,改革派加强集体领导的议案获得多数票通过。第三次大 

会(1964年9月14日—11月21日)关于《论神圣启示》的辩论不仅反映了 

改革派的主张,而且接受了与当代圣经批评学与历史研究的成果,主张教会 

与现代世界对话。有些改革派提出要重新评价婚姻道德,特别是关于人工避 

孕的传统立场,引发与会者的激烈争辩。此外,以美国天主教主教们为首的 

改革派要求教会实行宗教完全自由政策,迫使基督徒统一秘书处起草了一份 

声明。第四次大会通过的《现代世界中的教会》使改革派比较满意,文件重 

申了宗教信仰和举行仪式的自由,并承认教会过去有时违反这一原则。 

     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给天主教带来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 

方面: 

     ①礼仪用语的变化使天主教更接近信徒。为使平信徒领会礼仪的含义, 

大公会议强调布道语言由拉丁语改为民族语言; 

     ②以往教会强调制度、律法和教阶,从平信徒到教皇形成了一个金字塔 

式的统治机构。大公会议加深了对教会自身的理解,强调教会是上帝全体子 

民的教会,所有信徒在基本使命、尊严和义务等方面,人人都是教士,教会 

机关为教会社团服务,主教与教皇共同管理教会; 

     ③此前罗马天主教认为自己的地位优于新教,不接受新教发起的普世教 

会运动。大公会议改变了对基督教其他教派的态度,罗马天主教不仅承认他 

们是“兄弟教会”,与之共同举行某些活动,而且还公开承认自己对教会分 

裂所应负的责任; 

     ④大公会议改变了过去认为教会神学是非历史的经院神学,天主教思想 

不可改变的立场,强调基督教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承认历史条件对传统(甚 

至经典)的影响。 

     ⑤大公会议号召罗马天主教教徒与现代世俗世界进行对话,表示教会愿 

意接受现代史上一些进步的文化和社会运动,承认人类解放的可能性。 

     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虽然形成某些书面协议,但在教士性质、神职人 

员独身、妇女按立圣职、人工避孕等问题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见解。约翰 

—保罗2世(1978—        )登基后,保守势力有所抬头,希勒毕克斯、汉斯·孔、 

卡勒汉、梅慈等神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罗马教廷的处分。这种回潮给那些 

真正要求改革的天主教会神职人员浇了一盆凉水,从而对教会失去信心,有 

些神职人员我行我素,置罗马教廷规定于不顾,有些神职人员干脆脱离天主 

教会。 



                          2。解放神学与世俗神学 



     解放神学发轫于60年代后期,1968年在哥伦比亚麦德林举行的第二届 

拉丁美洲主教会议上,广泛讨论了和平、公义、贫困、发展、解放等问题, 

并在会议正式文件中首次突出了“解放”的观念,反对并取代开发主义或发 

展主义的观点。此后在拉丁美洲各地相继举行的神学讨论会中,解放神学得 


… Page 45…

到进一步的发展。 

     倡导解放神学的秘鲁神父古铁雷斯于1971年发表《解放神学》,对解放 

神学做了全面的阐述,巴西的阿尔维斯、阿斯曼、博夫,阿根廷的博尼诺和 

杜塞尔,智利的加利莱亚和穆尼奥斯,乌拉圭的塞贡多,黑西哥的巴列和比 

达尔等,也都是解放神学的重要思想家。 

     根据解放神学家的解释,解放神学是根据“上帝的道对基督徒的实践进 

行批判性的思考”。他们认为“解放”包含有三个层次且互相联系的意义: 

一是被压迫的人民和社会阶级要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地位中获得解 

放;二是通过历史观的解放对自己的命运自觉地负起责任,通过自己的整个 

生活和历史造就自己,造成新人,造成本质上不同的社会;三是基督把人从 

罪中解放出来。解放神学的思想家们认为“解放”是“拯救”的另一种说法, 

即在今天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把人的得救从生活中表现出来,解放神学不 

是政治解放的神学,但政治解放是拯救的一个方面。 

     解放神学强调实践,即思考和行动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特别肯定穷人 

作为“上帝儿女”的地位,并站在穷人一边。解放神学提出“解放的灵性” 

的观点,认为灵性是“受圣灵感动以生活体现福音的一种具体方式”,并认 

为“解放的灵性”是在对耶稣的忠信和为穷人而献身这二者间辩证的相互作 

用中形成的。 

     解放神学主张联系现实处境和实践重新读经解经,有人还把历史比作“另 

一部圣经”而主张将其联系起来一起读。解放神学特别重视的圣经内容,主 

要有 《旧约》的《出埃及记》(上帝在历史中站在被压迫者的一边,使被压 

迫者得解放),《耶利米书》(认识上帝就是实行公义,谴责不义),《新 

约》的《路加福音》(福音的信息是“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和《马太福 

音》(要在受苦的人们中间认识基督)。解放神学认为基督表现了创造和拯 

救的联系,基督的拯救体现于人类历史中的解放,认识基督就是以行动跟随 

基督;“教会不是中心”,而是拯救的圣礼和解放的记号。教会应发挥先知 

谴责不义的作用,为穷人和被压迫者宣传福音,成为“走向人民的教会”。 

     解放神学注意以社会科学为工具,认为神学不再是同哲学家和欧洲神学 

家对话,而是在拉丁美洲具体现实中同社会科学对话。解放神学的出发点是 

基督教信仰,但在某些方面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如对人类社会的阶级分 

析,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古铁雷斯指出解放神学“不是停留在反映世界, 

而是力图成为使世界得到改造的过程的一部分。”解放神学强调“行道”重 

于“正统”,认为正确的行为真理比有正确的信仰赞同真理更为重要。 

     解放神学强调人类解放的实践的观点,受到天主教会保守势力的排斥, 

1984年和1986年,罗马教廷先后颁布《关于“解放神学”若干问题的指令》 

和《关于基督徒的自由和解放的指令》,公开指责解放神学的一些观点,并 

于1985年命令巴西解放神学家博夫保持沉默,从而引起博夫和巴西10名主 

教的抗议。国际上对于解放神学家纷纷表示同情与支持。受解放神学影响的 

教会人士还积极投身社会活动,1973年在智利掀起一个“赞成社会主义的教 

徒”运动;在尼加拉瓜,教会于1979年直接参与了推翻索莫查独裁政府的统 

治,并且在新的政府中有三位神父担任部长。 

     60年代后期,面对诸如礼仪改革、教士独身、避孕、社会腐败等许多问 

题,北美的一些激进神学家们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天主教神学的主张,要求 

教会内有更多的民主,以神学多元化的形式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一 


… Page 46…

神学激流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尔特,鲍姆,杜勒斯和汉斯孔等。杜尔特致力 

于建立一种发展的、进化的、自我设问的“相对的有神论”,认为信仰是人 

们发展着的经验及进化的自然结果,他著有《信仰的未来》(1966)和《信 

仰的基础》 (1966)等。鲍姆特别强调上帝参与人类自我创造过程的极端重 

要性,反对将上帝看作外来人,主张神学家的任务是从当代人类意识中把上 

帝重新概念化,其代表作有《今日教会的可信性》(1968)、《信仰与教义》 

 (1969)和《人的形成》(1970)等,具有较强的神学人本主义特征。杜勒 

斯认为信仰也是历史的,是随文化和社会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这必然 

导致神学多元化,并试图在现代民俗世界的生活中恢复传统天主教神学基本 

范畴的元气,其著作有《教义的幸存》(1973)和《教会的模式》(1974) 

等。 

    在世俗神学中,德国神学家汉斯孔是一位令世人瞩目的人物。他长期以 

来一直与罗马教廷公开对抗,曾因反对罗马教皇“永无谬误”的教条而多次 

受到罗马天主教教廷的责难,其思想观点对拉丁美洲的神学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主要著作有《教会》(1967)、《永无谬误?质疑》(1971)和《论作 

为一名基督教徒》 (1976)等。汉斯孔对教会的组织、教皇的权威及神父的 

作用等提出质疑,公开抨击天主教会的“不自由”和“强权政治”,力主教 

会制度及礼仪的改革。汉斯孔激进的世俗神学主张和立场受到罗马教廷的攻 

击,也在神学界引起广泛的争论,因而使之在西方神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从 70年代直到目前,罗马天主教的世俗神学虽然代表着当今神学发展的潮 

流,但在如何解决神学适应现代世俗社会发展的方面,神学家们一直争论不 

休,始终未形成权威性的定论。 



                        3。当代天主教的基本状况 



    据梵蒂冈天主教会统计总局公布的1989年统计数字,从1978年到1989 

年的10年间,全球天主教徒 (以领受洗礼为准)从7。49亿增加到9。06亿, 

增加了20。9%,占世界总人口的17。55%。其中,欧洲的天主教徒增加了5。7 

%,达到2。81%亿;非洲的天主教徒增长率最高,达56。3%,人数已超过1 

亿。1989年,全球共有主教4159人,神父401479人,比1978年减少了4 

%,但增减程度因地区而异,欧洲虽有神父225699人,较1978年减少9。4 

%,非洲和亚洲的神父人数虽少于欧洲,只有19852人与31171人,但增长 

率却高达17。7%和19。1%,此外,修会会士的人数也呈下降趋势(男性下降 

15。8%,女性下降10。1%),但修生人数却比1978年增加了49%,其中非 

洲修生的增长率高达 138。3%,当代天主教徒占人口优势的国家主要有爱尔 

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马尔他、奥地利、 

波兰、捷克、匈牙利、巴西和菲律宾等。从天主教徒的绝对数量来看,当代 

天主教徒最多的5个国家是巴西、墨西哥、意大利、美国和菲律宾。巴西、 

意大利、波兰和美国的天主教会较有代表性。 



     (1)巴西天主教会 

    在巴西,天主教会虽然在历史上霸占了大量土地财产,向居民勒索钱财 

并征收各种名目的捐税,控制了巴西全部教育大权,建立了宗教裁判所,以 

极端恐怖的手段维护教会的特权,神职人员还享有不受世俗法庭审判的特 


… Page 47…

权。然而巴西的天主教会又与其他拉美国家的天主教会有所不同:一是天主 

教会在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