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山河-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对于自己兜搭金龟婿的计划受到影响,她就很有意见了。

    这会儿暗示郗浮薇跟自己到一旁,就有点气急败坏的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可没得罪过你罢?至于这样砸我场子么?”

    “我哪里知道闻羡云会找过来?”郗浮薇皱眉,说道,“而且今天这事情,能全怪我么?我不相信你没看出来,闻羡云跟你那曾公子根本就是一伙儿的。这人今天之所以会找上门来,八成是那曾公子通风报信!毕竟我一直待在邹府,很少出门,我族兄呢也是深居简出的。闻羡云在济宁到底是外人,哪里那么容易摸清楚我们兄妹的行踪?”

    傅绰仙其实心里也怀疑是曾公子卖了自己,但这个是她备胎之一,就算心里有点歆慕闻羡云了,没落实之前也不想撒手,故而不承认,说道:“我虽然邀请了曾公子,却从来没跟他说过其他宾客的事情,他也没问过你们兄妹。方才之所以会帮闻公子说话,八成是他自己看不过眼,觉得闻公子受委屈了,可未必就是勾结。”

    “那我们先走?”郗浮薇想了想,说道,“反正已经贺过你了,再留下来不过是给你添麻烦。”

    傅绰仙的本意也是让她跟沈窃蓝赶紧走人,免得留下来打扰了自己的好事,但见她直接提出来,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含含糊糊的挽留了几句,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郗浮薇懒得跟她啰嗦,还席之后就同沈窃蓝借口还有事情先走了。

    傅绰仙本来以为他们走的话闻羡云估计也要走,不想这人犹豫了下,居然没动。

    她不知道闻羡云虽然当众敢怼沈窃蓝,心里对这位锦衣卫百户、太子妃嫡亲外甥还是很忌惮的,担心这会儿一块走出去,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宁可拖一拖,等手下去喊了定国公府那边的侍卫过来接,好歹放心些。

    想到闻羡云明明这两天不能喝酒,方才却还是为了给自己面子饮下酒水,只道这人是觉得打扰了自己寿辰不好意思,专门多留会儿以示歉意的,心里原本的好感,不禁又添了几分。

    而郗浮薇同沈窃蓝出了青莲酒楼后,沈窃蓝招手从路边叫来一架马车,驾车的人正是于克敌。

    两人沉默的上了车,沈窃蓝眯着眼思索片刻,就说:“过两日我让人带郗矫来见你。”

    这是要证明郗矫在他手底下过的好好的。

    “不必。”然而郗浮薇摇头,说道,“闻羡云说的那个男童尸体必然不是矫儿,不过是个引子罢了!我若没猜错的话,这会儿他跟他背后的人,都已经盯牢了咱们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矫儿的行踪,就会穷追不舍!所以眼下如果让矫儿来跟我见面,才是上了他们的当!”

    其实沈窃蓝也是这么想的,然而知道自己跟这手下之间不是那种亲密无间的信任,到底要有所表态。

    此刻看郗浮薇还算冷静,也是暗松口气,说道:“闻羡云说的滴血认亲之事你不必放在心上,我会安排人阻止的。”

    “大人。”郗浮薇沉吟了下,低声道,“总是见招拆招,属下以为不是办法?”

    “我理会的。”沈窃蓝瞥她一眼,这次倒是没有要求她为了不露陷以兄妹相称,而是低声说,“不过兹事体大,还得徐徐图之。”

    郗浮薇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问:“是因为涉及到太子殿下与汉王殿下吗?”

    “自然。”沈窃蓝是没跟她说过这些的,不过此刻听郗浮薇点破,也没有惊讶的意思,平静道,“否则咱们锦衣卫给陛下做事,自来百无禁忌,至于这么束手束脚?”

    之前徐景昌跟沈窃蓝说到储君之争的问题时,他是让郗浮薇回避的。

    此刻大概是察觉到郗浮薇自己知道些了,倒是顺口都说了出来,“太子殿下跟汉王、赵王两位殿下都是已故的徐皇后所出。本来太子殿下居长,是合情合理的储君人选,早先陛下还在潜邸的时候,就做世子的。”

    然而这位殿下什么都好,就是天生痴肥。

    肥到什么地步呢?

    就是走路都困难,得人专门抬着,更不要说上马杀敌了!

    他亲爹永乐帝却是太祖皇帝陛下时候的戍边九王之一,至今还在前线亲征!

    摊上这么个嫡长子,要说心里没遗憾是不可能的。

    否则也不至于在当年挥师南下的时候,许诺要改立嫡次子汉王为储君了。

    因为汉王跟赵王都是打小跟着永乐帝满战场的跑,真正是上阵父子兵。

    靖难之役后,永乐帝登基,当时汉王就约了好些人,暗示他履行承诺,改立自己为太子。

    可是包括赵王在内的武将们虽然都支持汉王,文臣却因为太子嫡长子的身份,死活不肯答应。

    而且,太子固然不怎么讨永乐帝喜欢,其子皇太孙,年纪虽然还不大,却机灵聪慧,勤奋好学,深得永乐帝以及已故的徐皇后疼爱。

    就是诸近臣,对这位太孙也是评价极高。

    “不过真正令汉王殿下痛失储君之位的,还有一个要紧的缘故。”沈窃蓝到底不是普通锦衣卫,也算转着弯的国戚的,知道的比传闻要多些,这会儿就随意的跟郗浮薇说,“就是已故的徐皇后,不喜汉王、赵王两位殿下的性情,多次在陛下跟前说,决计不能立汉王。”

    郗浮薇想起来早先听兄长郗浮璀提过,就是当年永乐帝亲自率军南下的时候,汉王跟赵王都在随行之列。

    坐镇后方的,则是徐皇后与太子。

    那可不是普通的坐镇后方,因为永乐帝的龙兴之地,顺天府,当时是一度被包围过的。

    兵临城下的时候,徐皇后与太子都在城中。

    当时还是太子想出了一个利用天气的法子,才守住了城,确保了永乐帝能够继续放心的南下。

    母子俩既然有过这样同甘共苦的情分,而且据说徐皇后性情温柔,对于在外界有着“敦厚”的名声的太子,不免格外爱惜些。

    担心永乐帝会因为偏爱次子改立,到时候令嫡长子无所适从,专门留下来叮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皇后娘娘过世到底有几年了。”郗浮薇思索着,说道,“难道最近陛下又有什么打算了吗?”

    当初永乐帝到底还是立了嫡长子,这位太子殿下在东宫这些年,据说一直都是兢兢业业,没落过什么把柄……难道随着时间的过去,永乐帝新纳了妃嫔,渐渐淡忘了皇后的叮嘱,再次偏向嫡次子了?

    “圣心难测。”沈窃蓝眯着眼,慢条斯理道,“谁知道呢?”

    郗浮薇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皱了皱眉,道:“但运河是肯定要开的。”

    又说,“而且咱们想着好好做事,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然而沈窃蓝合上眼,似是闭目养神,没有接这话。

    郗浮薇吃不准他的用意,不禁皱眉。

    ……差不多的时候,徐景鸳怒气冲冲的推开试图阻拦自己的下仆,一脚踹开门,强行闯了进去!

    屋子里,徐景昌一袭华服,站在西窗下的水盆前,慢条斯理的洗这手。

    他洗的非常仔细,鎏金镂刻鸳鸯戏水的水盆里,一律浅粉袅袅而散,养尊处优的十指白皙光润,仿佛上好的玉石雕琢而成。

    洗完后,接过丫鬟递来的帕子一点点擦干,才抬头看向面色阴郁的妹妹:“怎么了?”

正文 第七十三章 徐家的心照不宣

    “宋礼那个老匹夫!!!”徐景鸳咬牙切齿,开口就骂,“你猜他做了什么?!继勒令稼娘回去应天府之后,他居然托人给陛下带了话,要陛下那边派内侍过来,召咱们过去草原上给陛下请安!”

    “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么?”徐景昌不急不慢的说道,“陛下已经决心迁都,运河也是必开的,这眼接骨上,咱们给他添乱,他念着爹爹的功劳不忍处置咱们,除了将咱们喊到身边亲自盯着,还能怎么办?”

    徐景鸳冷笑着道:“不忍?谁知道是不忍还是……”

    “闭嘴!”徐景昌一皱眉,喝止了她之后,挥手让左右都退下了,才道,“这种话也是可以随便说的?你还真不当他是皇帝了?”

    “本来就是他对不起咱们!”徐景鸳眼泪顿时落了下来,哽咽道,“要不是因为他,爹爹怎么会没的?如果爹爹还在,咱们府里怎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同样是皇后的兄弟,魏国公府就因为是皇后的同胞兄弟之后,哪怕当年老魏国公建议过处置了太子、汉王、赵王,又在陛下进入应天府之后仍旧以建文忠臣自居,也不过贬了那么几年,后来皇后没了,陛下还不是把爵位还给了他们?!”

    “可是咱们呢?就因为爹爹跟皇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是一个外祖母所出,爹爹那么兢兢业业的给陛下说话!更是为了偏袒陛下死于建文之手……陛下做了什么?也不过是给了个定国公而已!”

    其实当初永乐帝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湣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是很大的恩典了。

    毕竟徐增寿虽然确实给永乐帝说过话,也确实因此死在了建文帝手里,可是永乐帝登基的过程里,为他死的人多了去了,还真没谁待遇能越过徐增寿。

    后来永乐帝加封定国公时,是徐皇后都反对过,觉得太隆重的。

    皇后这么做,有些人以为是她跟徐增寿的年岁差距比较大,又不是一个生母,可能有偏向自己同胞兄弟魏国公一脉的考虑。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更是担心徐家一门两国公,会过于显赫,到时候过犹不及,反而成了徐家的催命符……虽然当时魏国公一脉因为徐辉祖坚定不移保建文的缘故,已经被夺爵,可徐辉祖到底是中山王徐达的嗣子一脉,还跟徐皇后关系密切,永乐帝要看皇后面子,也不好对他太过赶尽杀绝。

    后来皇后去的那年,徐辉祖也没了,永乐帝可不就是吩咐册徐辉祖之子为魏国公,给徐达继承宗祧么?

    这些道理,这些年来,不管是定国太夫人沐氏,还是其他一些人,都说给徐景昌兄妹听过。

    但是对于年少的兄妹来说,同样都是皇后的娘家人,魏国公府轻而易举就能有的,凭什么自己父亲要拿命换?!

    如果徐增寿是个不合格的父亲也还罢了,但他偏偏不是。

    虽然罹难时年仅二十八的忠湣公,当时也有了好几房姬妾,且有着庶出的子女了,可是却从未因此疏忽了对嫡出子女的宠溺与纵容。

    父子之间的感情既深厚,丧父的打击可想而知。

    直接杀死徐增寿的是建文帝,可是建文帝已经不知所踪多年,就是永乐帝也百般寻找无果。

    至于说建文帝的子孙,不用他们兄妹要求,永乐帝也不会放过。

    对于一直被宠溺着长大的徐家兄妹来说,这些仍旧远远不能够平息他们的委屈与愤怒。

    那么剩下来的,就只能记到永乐帝头上。

    要不是为了给永乐帝帮忙,徐增寿怎么可能死?!

    快十年了,每次因为思念父亲抱头痛哭的时候,兄妹俩都会这么想。

    哪怕永乐帝一直都对定国公府宠爱有加,但对于徐景昌跟徐景鸳来说,这些都不稀罕。

    宁可家中仍旧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国戚,父亲徐增寿却还活的好好的。

    “而且什么定国公,说的好听!”徐景鸳越想越觉得委屈,哽咽着继续,“又没有正经差使,论权势地位,跟那些正经的权贵都不能比!”

    就提到沈窃蓝,“要不是因为哥哥你空有爵位而无权势,那沈窃蓝算个什么东西,也敢不给咱们面子?!”

    “魏国公府如今也没什么像样的差事。”徐景昌行事很有些荒唐放荡,脾气也不怎么好,不过到底是贵胄圈子里混大的,基本的觉悟还是有的,此刻摇头道,“虽然咱们跟魏国公府一向有些磕磕绊绊的,然而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你也不想想咱们爹爹跟祖父还有伯父他们是何等的赫赫战功!已经是一门两国公了,如果后人还跟前人一样惊才绝艳,他们朱家人还睡得着么?”

    尤其徐皇后已经不在了。

    虽然这位皇后姑姑在的时候也没有时时刻刻处处偏袒娘家,可到底是徐家女,且在永乐帝跟前很有分量。

    她在世一日,不管徐家跟皇家之间有什么样的恩怨,都还有斡旋的余地。

    没了这个缓冲之后,徐家如今行事岂能不谨慎吗?

    也不仅仅是徐皇后,“咱们爹爹没了,叔伯们也凋敝的差不多。哪怕是当初口口声声要为建文拿下陛下的大伯,那到底是跟陛下有过从少年时候一块儿走过来的情谊的。他们都去了之后,如今几个房里当家的都是小辈,你说还有多少情分能让皇家念及?”

    “所以你以为陛下为什么格外纵容咱们?无非是知道咱们折腾来折腾去,不过是这么点儿把戏,威胁不到他们老朱家什么!”

    徐景昌说着说着就冷笑起来,“也正因为陛下这样的想法,咱们闹起来也没什么好忌讳的。反正顶多就是被禁足被敲打,安分守己些日子,可不是就出来了?左右咱们这辈子都不指望大权在握,靠着爵位过日子而已!不趁年少的时候闹一闹,难道等老了之后回想这一生的浑浑噩噩,再懊悔莫及么?”

    他就是想着闹腾一阵发泄下,然而徐景鸳目光闪闪烁烁,忽然道:“太子跟汉王的事情,咱们真不插手?”

    “如今陛下正在亲征,国事委于太子之手。”与此同时,已经回到小院里的郗浮薇还有沈窃蓝,亦在讨论这个问题,“开河之事,说是陛下之命,可是陛下费心战事,哪怕亲自指定了主持的大臣,太子殿下还能不看着点吗?”

    “这事情如果出了问题,太子殿下少不得也要受到诘难吧?”

    郗浮薇看着沈窃蓝,“到那时候,说不得就有人会提议,还是让汉王殿下为陛下、为太子殿下分担一二的好!”

    沈窃蓝闻言,露出似笑非笑之色,说道:“汉王殿下主持开河?实际上,最早开河之事提出来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