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山河-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郗浮薇再三保证自己的清白以及矜持才得以脱身,回到芬芷楼后好不暴躁!

    这种情况下,大半夜的,邹一昂居然又过来扔她窗户小石子,可想而知,她是怎么样满腔怒火的跑下去的!!!

    “说吧,你是不是想找死?!”将人点了穴拖到花园里,郗浮薇扔麻袋似的把邹一昂扔地上,抱着胸,冷飕飕的问,“还是以为我真不敢打死你?!”

    “我怎么觉得你不是普通的女先生?”邹一昂龇牙咧嘴的抱怨她当真弄痛自己了,抱怨了会儿,见这人非但没有赔礼的意思,还很有一脚踹上来的意思,无语片刻,慢吞吞爬起来,说道,“你这身手……不像是落魄的大小姐能有的啊?”

    郗浮薇冷笑了一声,说道:“我没兄弟撑腰,还不能自己学两手,免得被欺负了都没的还手?”

    “你这不是学了两手,你这是将来谋杀亲夫都够了!”邹一昂讪讪说道,“那什么……今天花园里,虽然是我先生不对,可我毕竟也冒犯了你,所以……嗯,所以我觉得有件事情跟你说下比较好。”

    郗浮薇斜睨着他:“三句话之内说服不了我的话……”

    她朝不远处结了冰的湖面抬了抬下巴,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难怪你长这么漂亮却还没嫁出去。”邹一昂受不了的缩了缩脖子,“这么凶……你就算学不会真正的温柔,就不会装一装吗?”

    见这人无动于衷的看着自己,揉了揉鼻子,无可奈何的继续道,“东昌府出事了。”

    “嗯?”好半晌,大概他一直坚定的没有继续说下去,郗浮薇才漫不经心的发出一个鼻音。

    邹一昂愤然:“这可不是小事!我爹的人知道后就立刻飞驰过来报信,据说路上还死了一匹马,你想东昌府跟咱们兖州府可是相邻的,这么近的距离都这么急,我爹居然还没怪手底下人不知道爱惜牲畜……”

    他啰啰嗦嗦的讲了一大堆,一直到郗浮薇快忍耐不住想打人了,才说,“民变,据说幕后有大族在煽动,事关运河。我爹已经连夜起来召集手下人商议了!”

    “这是现在的事情?”郗浮薇皱起眉,问。

    邹一昂道:“当然!”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郗浮薇怀疑的问,“该不会是爹或者你娘告诉你的吧?”

    “当然不是,我自己偷听来的。”邹一昂一点都不觉得偷听亲爹壁脚有什么不好意思,“一听到就跑过来告诉你了,怎么样?能将功补过不?”

    郗浮薇眯起眼看他:“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去蹲你爹……我怎么觉得你这事情做的有点奇怪呢?”

    “这还不是怪我爹?”邹一昂说道,“他都好几天没回我娘还有几个姨娘的院子了,成天不是在外面,就是住书房,我这不是担心他被什么来路不明的狐媚子给迷惑上,所以才三不五时的跑过去看看么?”

    这话郗浮薇当然一点不相信,倒是更怀疑尚夫人得了消息,或者是引邹一昂去偷听了,再引这傻小子过来跟自己说。

    “不过尚夫人为什么不肯自己亲自来说这事儿呢?”郗浮薇觉得有点想不通。

    “好好的怎么会闹民变?”她沉吟了会儿,问,“而且还有大族煽动……那些大族都不想好了吗?就是平常时候,发生了民变之事,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如今陛下亲征在外,因为迁都的时候,运河沿岸更是暗探密布,这种时期闹事不是找死是什么?”

    这事情邹一昂就说不清楚了,这更加让郗浮薇断定他就是个传话的,还是被利用了而不自知的那种。

    倒是次日又跑沈窃蓝跟前,沈窃蓝给说了缘由:“这事情咱们也接到消息了,原因是河道改道。”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前辈

    “改道?”郗浮薇怔了一下,就想起来之前听到的消息,“据说宋尚书在东昌府寻着了一位乡间耆老,叫做白英的,觉得早先的会通河河道有些累赘了,趁如今这机会,要重新划定下?”

    沈窃蓝摇头道:“确实遇见了一位河上老人。这也是说来话长了,太祖皇帝陛下那会儿,黄河不是决口过一次,河水漫过曹州,冲入梁山一带,淤积四百余里,运河自此瘫痪【注】?当时济宁的地方官上表奏请朝廷尽快疏浚,以解百姓之苦。那会儿也是宋尚书受命主持此事,只是会通河水源不足,而且彼时朝中也是一言难尽,到底没能根治。”

    “宋尚书对此一直有点耿耿于怀,之后一度微服出行,寻求治水方略。后来就遇见了现在这位……说是东昌府碰见的,不过是为了惑人耳目,将有些人的注意力引去东昌。实际上这人是汶上人。”

    “汶上。”郗浮薇迅速思索了下,脱口道,“这不是在济宁治下么?”

    见沈窃蓝颔首,她诧异问,“邹一昂说东昌府那边大族煽动民变,是因为听说了运河要在东昌府改道的事情……这?”

    沈窃蓝“嗯”了一声,说道:“应该是宋尚书打算引蛇出洞杀鸡儆猴,白英是汶上人,他提议的改道,主要也是兖州府的这段,跟东昌府那边关系不大。之前宋尚书传出消息,道是在东昌府找着了擅长治水的民间奇人,当时就遭到了刺杀,这会儿应该是担心正经要动工的时候出事,先在东昌府那边打杀一批,给这边做榜样。”

    他没说当时自己奉命前往支援,结果中途遇见伏击的事情,继续道,“东昌府那边的卫所没跟咱们求救,想来事情应该还在控制之内。”

    郗浮薇说道:“但既然主要更改河道的是咱们这边,那么咱们总归也是闲不了的。”

    她不觉得东昌府那边的杀鸡儆猴能够吓住济宁这边多少,俗话怎么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运河开辟是千秋万载的伟业,看闻家,看邹家,上溯过去,只怕也都是寻常人家,能够发达起来,这个那个的原因再多,都少不了一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世居河畔。

    靠河吃河。

    没有这条运河,他们也未必能有今日。

    所以运河如果要改道的话,那些被改到的地方,固然会喜出望外,那些本来在旧河道里,结果却被划出去的,怎么甘心?

    叫他们搬去新河道的左近?

    正所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没了聚居的宗族势力,搬出去了是那么好发展起来的么?

    何况也不是所有新河道的沿岸都空无人烟,想搬过去,地头蛇愿意接纳么?

    这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甚至是一个家族兴衰存亡的大事,不是讲道理能够讲通的。

    一般来说,这种事情,要么给足补偿,要么就是以武服人。

    郗浮薇都不用想,就知道朝廷不会给什么补偿……一来从古以来就没有说这种事情要给补偿的,二来则是朝廷这会儿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北方天子亲自坐镇的战争,日日烧着银子,马上动工的开河,已经陆陆续续在修建的顺天府皇宫,哪个不要钱?

    国库里但凡有点盈余,早就被六部打生打死的瓜分一空,怎么可能轮得到底下人?

    所以只能是,以武服人。

    这一点,作为大明天子天字第一号金牌打手的锦衣卫,责无旁贷。

    “这是自然。”沈窃蓝看着她,说道,“所以你在邹府,盯牢一点。”

    “大人还是怀疑邹府不安分?”郗浮薇对此并不意外,其实她也觉得邹知寒跟尚夫人这夫妇俩不太对劲,“然而如今还没开工,尚且没到用上邹府的时候,为什么明知道这一家人可疑,却还要姑且至今呢?”

    直接把这夫妇俩抓入大牢,严刑拷打,问出缘故来不就成了?

    反正现在工程还没正式开始,济宁府即使因为邹府当家人下狱乱起来,也有的是时间安抚下去。

    倒是再拖一拖,拖到了需要邹府配合的时候,再动手哪里还有现在这么方便?

    沈窃蓝屈指敲着桌面,思索了会儿才说:“你进邹府这些日子,也算勤勉,这事儿也未必听不得……你道邹府是寻常大户么?”

    郗浮薇愣了一下,说道:“大人您知道的,属下早先只是邻府寻常乡绅家的女儿,从来没听说过邹府的名号。自来济宁后,关于邹府的事情,还是大人介绍的。从进邹府到现在,属下无能,并没有发现邹府有什么特别的……除了邹知寒夫妇在开河之事上的表现有些古怪。”

    “你知道他们家底细,就该晓得这古怪很正常。”沈窃蓝端起茶水抿了口,平静道,“毕竟若是我猜测不错的话,这邹知寒,包括邹家的祖上,还是咱们的前辈。”

    “……”郗浮薇瞠目结舌了好一会儿,才问,“您的意思是,邹家也是……也是锦衣卫?”

    她不解的问,“可是……为什么大人要说猜测?按照大人您的身份,难道邹家的底细,还没资格查阅吗?”

    毕竟沈窃蓝不是普通的锦衣卫百户,背后说起来也算是站着太子的!

    即使汉王至今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这不是没成么?

    可见永乐帝至少到目前,对这次子的宠爱,还没达到越过太子的地步。

    “这个不是资格不资格的问题。”沈窃蓝摇头道,“你忘记了?锦衣卫最早是谁建立的?而那一位虽然也亲自解散了锦衣卫……可他亲自选择的储君,可不是今上啊!”

    郗浮薇皱起眉,锦衣卫是本朝太祖皇帝创立的,太祖皇帝在的时候,最属意的储君就是懿文太子。

    这位太子殿下不但是正宫所出的嫡长子,而且生性宽仁果敢,可以说论出身论人品论能力论心胸都没的挑,不但深得太祖皇帝宠爱,也是深受臣民拥戴。

    以至于太祖皇帝从来没考虑过改立其他人做太子,甚至在他英年早逝之后,宁可立他的庶长子为太孙,都没想过立其他儿子。

    说到太祖皇帝立太孙的事情,跟郗浮薇一家人流落东昌府也有关系:太祖皇帝曾打算将开国功臣蓝玉留给懿文太子,蓝玉有才干有功劳,然而性情有些骄横,但对懿文太子十分的服气,两人私交也好。

    故而太祖皇帝一直也容忍着蓝玉的骄横。

    然而懿文太子一去,接替入主东宫的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年岁既幼,风评又是令人回味的“仁厚”,难免叫太祖皇帝担心,孙子压不住蓝玉,等自己去后,会被蓝玉所制……之后就是蓝玉案。

    郗家在被牵涉的人家里头,算是比较好的了。

    虽然被迫背井离乡,作鸟兽散,到底留了性命。

    很多人家索性就是一家子都死的糊里糊涂。

    太祖皇帝既然为了孙子能够顺利承位,开国功臣都是说杀就杀,那么……亲自建立的锦衣卫,说是为了给懿文太子承位铺路解散了,当真解散了吗?

    考虑到洪武年间的锦衣卫,解散的时候,懿文太子还在,所以也许当时是完全解散了。

    但后来懿文太子病逝,太孙入主东宫,要说太祖皇帝在明面上给孙子保驾护航之外,暗地里会不留上一手,实在不太可能。

    “莫非这邹府,是太祖皇帝陛下留给建文帝的?”郗浮薇沉吟着,问,“可是……如果当年靖难之役的时候,邹府有什么举动,这都十年了,竟然都没查出来,也没动邹府吗?”

    沈窃蓝瞥她一眼,说道:“靖难之役的时候,锦衣卫还没重建。而且,你莫忘记,重建不足十年的锦衣卫,是凭什么令天下胆颤的?”

    虽然重建这十年来,锦衣卫表现的非常能干,深得永乐帝赏识,但归根到底,这支天子亲军的名号,是前辈们,就是洪武年间的酷吏们打响招牌的。

    “说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可有些前浪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意味深长的说道,“而且,如今朝廷上下,从洪武还有建文年间过来的人,可不少。”

    当时锦衣卫奉命监察天下,对于朝堂大员的风吹草动都是了如指掌,故而令天下胆寒。

    那些皇帝耳目无处不在无事不晓的具体案例,仅仅是偶尔透露出来的,就足以引人深思,何况是那些没有公布的?

    邹家如果当真是积年的锦衣卫,且是太祖皇帝驾崩之前留着照顾建文帝的人的话……手里谁知道都握着些什么?

    一旦逼急了,又会甩出些什么?

    永乐帝不算是心慈手软的人,但有一点他比太祖皇帝大方,就是他没有滥杀功臣的意思。

    甚至建文一朝的臣子,愿意投降的,他也是照用不误。

    比如说洪武还有建文年间都深得重用,建文时甚至做过内阁首辅的解缙,固然去年被贬了,永乐初年的时候,可是做过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内阁首辅的。

    因此如沈窃蓝所言,如今的朝堂上下,从洪武建文那两朝继承下来的臣子不少,而这些人,都是在初代锦衣卫眼皮底下过来的。

    所以在确定了邹府的底牌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锦衣卫最知道锦衣卫,没想好应对之策之前,贸然动手,只会一无所获,以及打草惊蛇。

    何况……郗浮薇皱了皱眉,没说出来:建文帝,连同传国玉玺,说是已经自焚而逝,但实际上,这位的尸体,始终没有着落。

    谁知道,这邹府,是否有什么线索?

    她心里想着,难怪之前沈窃蓝要自己进入邹府做内间,乡绅家庭出身到底不够警觉: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大户,以锦衣卫的势力,需要这么郑重对待?

    跟邹府明面上差不多的人家,闻家,可没听说有这样的待遇!

正文 第七十八章 难道我郗家是……

    郗浮薇感慨了会儿,忽然又觉得不对:“大人,既然您怀疑邹知寒乃是太祖皇帝陛下留给建文帝的人,甚至还是咱们的前辈,却做什么还要让属下这样并非世家的人进入邹府?”

    她说的这个世家不是一般认为的名门世家,而是锦衣卫的世袭制。锦衣卫是可以世袭的,对于上位者来说,这么做不仅仅可以笼络人心,也是便于技艺的传承。

    毕竟辛辛苦苦风里来雨里去一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教给外人不免心疼,也就交给自己的血脉才会掏心掏肺,而不是想方设法的留一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