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卡因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可卡因传奇-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柯对西班牙人来讲仍然还是个谜,不过他们还是明白了一点:把古柯卖给印第安人还是有钱可赚的。这是个关系重大的种植行业。只要还有辛苦的体力活要干——特别矿山的活——古柯就有市场。还有这样一种很大的可能性:随着矿山的挖掘,银子越来越难弄到——就需要费越多的劲来采掘,因此就需要越多的古柯。到1548年的时候,矿工们一年要消耗掉一百多万公斤的古柯,经济蓬勃发展起来,人人都发了财。拉巴斯城是在1549年作为把波托西的银子运送到海岸的路途上的一个停靠点而修建起来的,不过实际上这个城市大部分的财富是靠古柯赚来的,而虽然古柯交易进行的方向同银子行业刚好相反,却大大刺激了白银运往西班牙的过程。随着波托西的白银越来越少,印第安人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古柯才能采到银子,因此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繁荣起来。同时,印第安人从来没有用过硬通货,他们不信任西班牙货币,要求付给他们古柯(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冷战开始,当时的苏联利用这一点制造了各种麻烦)。因此,古柯不仅是个利润非常大的生意,现在还支撑着银矿和拉巴斯城。没过多久,它还支撑起了西班牙的国库。    
    就是在这个时候,教会决定禁止古柯。天主教认为,古柯代表着仅次于食人和鸡奸的一种最邪恶的威胁:它被用在异教徒的宗教仪式上,举行宗教集会之前人们嚼它,它还与所有各种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有联系。更糟糕的是,它似乎具有某种神奇的作用,可以赋予印第安人精力——具有这种作用的植物不正是撒旦窗口的花坛里剪下的枝条吗?最重要的是,任何妨碍印第安人全心全意接受基督教的异端邪说都是危险的,必须被连根铲除。    
    教会拉开阵势,决定对古柯表示反对,于是发起了一场关于古柯的辩论,这场辩论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最初的反对意见出现在1552年的利马第一参议会上,还伴随着有关萨满教的仪式和祭祀,宗教狂热,纵欲以及其他更糟糕的描述。人们向国王请愿,还进行了一些严肃的争论:    
    这种植物有关邪教崇拜,是恶魔的杰作,似乎只有通过恶魔的诡计才能获得力量;没有任何优点,只能缩短那些印第安人的寿命——他们好不容易才拖着毁坏了的身体逃离了森林这种东西唯一的用途就是用来促进印第安人的迷信行为每一个称职的法官都会断定它根本不具有任何真正的优点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反对服用麻醉品的战役,同以后所有的反对服用麻醉品的战役一样,大家都争先恐后跑过去赶这个时髦。皇室甚至还做了个声明,证明国王认为古柯是“un delusion del demonio”(魔鬼的幻觉)。尽管如此,形形色色的古柯支持派的说客迅速令他认识到,古柯是秘鲁除了白银之外的第一大产业,没有古柯,没人愿到矿山去干活。于是他驳回了教会禁止古柯的要求。    
    这并没有阻止教会再做尝试。十五年后,利马的第二参议会直接要求禁止古柯生产。这一次他们又直陈古柯的各种危险:具有麻醉性,会带来恶魔的影响,是异教徒的东西。据说在“古柯勒”(古柯种植园)里干活的女人要么不育,要么生下的是畸形的怪物。显然,这一招显然不见效。西班牙贵族蒂耶格。德。郝布理称古柯为“一种魔鬼发明出来要彻底毁灭这些土著的植物”。这里非常巧合的是,这个“魔鬼”在西班牙人到来五千五百年以前就给这些土著提供了这种植物,可是西班牙人到达时亲眼看到的,只不过是他们刚刚开始自己的彻底毁灭的过程。郝布理并没有想到这些。


第一部分  印加人的可乐第6节 印加人的可乐(6)

    然而西班牙的神职人员以自己简单的方式为印第安人的切身利益着想。这时他们甚至注意到印第安人正在以惊人的数目死亡,其中一些人的确是因古柯而死。古柯种植园在西班牙人的统治下与在印加人的手中一样危险:那些生活在低地种植园的人非常容易生病。历史记载种植者会染上各种各样常见的疾病,尤其是黑热病,即“安第斯人病”,这种病会造成可怕的面部毁容,最终导致死亡。    
    由于有这么多的危险,到十六世纪中期的时候,西班牙人允许印第安人在“古柯勒”里一次只干上五个月的活。据估计,还没等这短短的规定时间过完,百分之四十的印第安人就会在那儿丢掉性命。安东尼奥。德。朱尼格给国王的信中说:“在种植这种植物的土著中每一年都会有许许多多陛下的臣民死去”。菲利普国王认为他的话不无道理,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早期的声明称古柯是“魔鬼的幻觉”,现在改为说“数不清的印第安人因为古柯生长地的酷热和疾病而死去。许多人因为从寒冷的气候跑到那里去而丢掉性命,其他的人生了病,身体非常虚弱,以至于永远无法康复。”    
    鉴于“古柯勒”里的死亡率太高,菲利普在此之前就下过命令,要求不得强迫那里的任何印第安人干活——但是这个规定根本没人理会。成千上万的人被迫在那里劳动,死在那里。他知道这些。那么这一次可以禁止古柯了?看起来很有可能,直到行政长官胡安。德。莫迪耶泽告诉他“上帝从来不做没有理由的事”——因此古柯是个好东西,因为没有古柯,印第安人就不愿到矿山里干活,白银生产就会停止。尤其是他的那五分之一份也要拿不到了。古柯生产的问题再一次触及它真正的本质:金钱。菲利普拒绝禁止古柯,不过下令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还委任了个新总督弗朗西索。德。托雷多去负责这些改革事宜。    
    托雷多想要制止这种剥削,就对印第安工人在古柯勒里停留的时间作了限制。这种姿态是正确的,可他接下来制订的一条规定则会带来可怕的后果。1573年他决定把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工业重新组织起来。托雷多认为要是能把印第安人方面的生产力提高上去,就能提高国王的那五分之一的利润,也就能让自己大大获得皇帝的宠信。但是怎么才能让印第安人多干活呢?他决定重新引进米塔税——传统的以劳役形式交纳的印加税。尽管不允许把印第安人当奴隶使,这个作法却名正言顺,因为它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谁的利益不猜也知道——当然不是为了印第安人的利益)。    
    他在1573年宣布,所有年龄在十八到五十岁之间的男子都必须每六年为西班牙政府工作。根据他在1570年下令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有1,677,697个印第安人符合条件。他命令这些人站出来。托雷多的米塔税同印加的米塔税概念并不一样——这只不过是为西班牙帝国的利益组织廉价劳力的手段罢了。将之称为“米塔税”,是为了借印加帝国的光,让它有点连续性:意思是印加头领已经倒台了,西班牙头领天衣无缝地把它接收了过来。这样一来,西班牙就实实在在成为印加人合法的继承人:他们也懂得欣赏保护费的威力。    
    托雷多并非毫无人性。为了保证印第安人不被过分地剥削,他制订了一项特殊的条款:必须让他们工作一个星期,休息两个星期;付给他们合适的工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过得去。他们从村子来干活要付给他们路费,只允许他们工作一定的时间。    
    不幸的是,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西班牙人实施的米塔税制度要比以前的印加人残酷得多,很快变成了一种制度化形式的奴隶制。分配给工人们的工作份额根本不可能完成,付给他们的工资也少得不能再少——工作份额还一直在提高,到了十八世纪,份额高到他们不得不把家里人拖来帮忙。与此同时,分给他们种庄稼的土地也被偷走了,他们不得不支付高得近乎勒索的费用来购买食物和住所,结果他们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就只有债务了。    
    印第安人每六年只需工作一年的规定本来是要保证他们的工作量不至于太沉重,但是实际上这个规定只不过促使他们的老板逼他们干更重的活。他们知道自己可以耗尽工人所有的力气,因为下一批新的工人年底就会来到。试图逃跑的印第安人抓住后要遭受鞭笞。尽管托雷多规定征收米塔税只是暂时的措施,米塔税直到250年以后的西门。波利瓦的时候还是一直没有停止实施。到那时它会造成数千人——也许是数百万人——印第安人的死亡,他们为了一个遥远得无法想象的帝国而一直干到死去。即便是普通的西班牙人也认识到这种作法的不公平性:    
    付工资的作法还不如根本不给工资,把他们放在家里当打了烙印的奴隶;因为奴隶主还会给自己的奴隶饭吃,给他们衣服穿,病了还会给他们治。然而他们让印第安人像奴隶一样干活,却没有给他们食物和衣服,生了病也不管他们;因为给他们的玉米不够填饱肚子,发的工资也不够买衣遮体。    
    弗里普。郭曼—波马。德。阿雅拉,选自《征服印加》,约翰。海明,1970    
    尽管印第安人并不欣赏米塔税,可是它还是效果非凡,波托西的白银产量直线上升。到1577年的时候城里有大约两千西班牙人,监督两万多印第安矿工干活,到十七世纪早期时波托西成为美洲最大的城市——很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从1556年到1780年,由于米塔税的作用,印第安工人从地里挖出了大约21,500吨的白银运回到西班牙。到十八世纪初,法国人也行动起来,派出大型帆船满载着欧洲的奢侈品开往新世界,来交换著名的波托西白银。古柯也开始支撑起了法国的国库。    
    米塔税在经济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没有古柯,它根本就行不通。嚼着古柯,印第安人可以干更重的活,需要的食物却更少,这对矿主而言就意味着更多的金钱——对国王而言也意味着更多的金钱。很多情况下,印第安人没有古柯干脆就不愿干活。这种情况并没有阻止利马的第三参议会再次试图禁止古柯。不过却成功地阻止了国王认同参议会的作法。这也不是第一次。尽管教会公开对古柯表示敌意,却最终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自己屡试屡败的结果,不再阻止对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叶子进行的交易,因为它自己也上了工资花名册:对古柯征收百分之十的税——由印第安人购买古柯时支付,这些钱最终很快装进了主教们的腰包。既然现在教会也分到了一杯羹,就很乐意从另一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了,于是便忙着考虑诸如印第安人在复活节斋戒期间嚼古柯来抑制饥饿感是不是非常大的罪恶(不,不是“非常大的罪恶”而是“可宽恕的罪过”),和该怎么看待那些在做弥撒之前大吃巧克力的人之类的比较紧迫的问题。金钱上的细节敲定了之后就可以像平常一样作生意了:矿主对自己提高了的白银产量很满意,教会对自己的百分之十也很满意——这一点在1609年就有人意味深长地指了出来:    
    古柯对劳工的巨大用途和功效展现了出来:因为吃古柯的印第安人变得更加强壮更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他们常常有了古柯就十分满足,可以整天干活而不吃东西古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库兹克天主教教会里的主教,教士和其他牧师的收入都来自从古柯叶子上征收的什一税,许多西班牙人都发了财,还将继续在古柯贸易中获利。    
    瓦勒拉,1609    
    大约在托雷多征收米塔税的时期,又有了另一项发现,可以进一步提高了白银的产量,同时会大大提高古柯的需求量和印第安人的死亡人数:在秘鲁的华卡维利卡发现了水银矿。自从1571年以来,人们发现了一种效率更高的精炼白银的新技术,用的就是水银——这种技术可以保证从同等数量的矿石里提炼出更多的白银来。    
    因此巨大水银储备的发现对西班牙人而言可是个大好的消息。对印第安人而言可就没那么理想了。事实上印加人在几百年以前就已经在此发现了水银,并设法进行了开采。可是虽然人人都知道水银色泽美丽,形态灵活多变,却没有人发现它能有什么用途。还有,当在矿里干活的人一个个开始死去的时候(水银含有致癌物质),印加人便命令把矿山的通道封死,禁止任何人在公共场合提到水银。这样便在一百年之内把水银从印第安人的头脑里完全抹掉了——甚至连个词都没有留下。    
    直到西班牙人找到水银。托雷多听到华卡维利卡的消息后简直欣喜若狂,米塔税马上运用到了这项开采工程中来。    
    随着开采过程的继续进行,西班牙人开始注意到矿工一个一个接连死去。这毫不奇怪:波托西的情况极度恶劣。在发现水银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矿山的通道就深到矿工不得不垂直下降三百米才能到达矿层。没有灯,没有通风设备,常常发生塌方。矿工在低下摸索着前进,只有拇指上绑着的一个小蜡烛照路(他们还被迫自己掏买蜡烛的钱)。矿工常常在一周开始的时候下到矿层里去,心里很清楚,只有到换班的时候——在一周结束的时候——才能出得去。    
    危险的不仅仅是采矿。一旦矿山采出运到地面,就得打碎研成粉尘状,好用来提取白银。这个过程导致许多工人变成了残废。粉尘充斥了肺部,他们便得了硅肺病,这种情况一遇到营养不良,常常会致人死命。在华卡维利卡,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因为粉尘本身——他们要提取的就是这种矿物质——有毒。水银矿石危险到运送矿石到地面的骡子都活不过一年。情况很快变得非常清楚,在水银矿服米塔役就等于判了死刑——仅有的几个度过了采矿时期活着出来的人再也不能干其他任何活,也永远无法康复。因为矿工们开始死去,所以需要更多的矿工。再次起草的米塔税的适用范围扩大了,最初的服米塔役的年龄限制取消了。活越来越多——要开采的矿层越来越多,活也越来越辛苦——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因而服役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古柯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矿工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