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灾祸与幸福是相通的,生存与死亡是相邻的。生而为人,必当处世,我们在享福之时,要考虑灾祸的发生,走在“华容道”,常想走“麦城”,防患于未然,提前一步去“肚饱带饭,天晴带伞”,总是不错的。而当灾祸发生的时候,也不要怨天尤人,最好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想到“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层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或恐好事变坏事,促使坏事变好事。总之,眼光要放远一些,视野要放开一点才好。

  为“心累”一诊
  眼下,有一句话传播速度如流行性感冒,流布甚广,大有盖过“饭吃了吗”之使用频率,那就是人们相互见面寒暄,大家席间把盏聚谈,友朋相邀茶楼品茗,总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声“太累了”!
  这种累,不是积劳成疾的身累,非是不堪重负的体乏,差不多是一种“心累”。
  心累远比体累苦。不少的累,为工作、为学习,是没法子的,也是必要的。而有的累,累着身体累及心,则为一时之快、一己之私,一介声名而营营碌碌,又何苦来着!莫要看有些人眼下在温柔缠绵之中自得其乐:割不断的儿女情长,挣不脱的亲朋至交;舍不掉的前呼后拥,听不够的你好我好;吃不腻的生猛海鲜,转不完的天涯海角。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人的回钞、美人的殷勤、小人的溜须,无不要你用权、用力、用心机来回报,当初的乐要用加倍的累来偿还,岂能不累不烦恼!
  心累是一种精神压力。这压力来自外界,也来自内心世界。有时候,心累是一种自找的累。专门揣度上司的心思做人,一味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能不累?契诃夫在《小公务员之死》中描述了一个叫切尔维亚科夫的小官员。这个人在看戏剧时不留神打喷嚏把唾沫星溅到将军头上。将军倒没在意,但他却害怕极了,三番五次登门道歉,最后惹恼将军而自己被吓死了。这个小官员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
  有些人,说话办事只看上司的眼神行事,直把眼色当令箭,老怕领导不满意;还有的人,自己惯于“捅刀子”、“凿腰子”,还老怀疑别人在背后搞他的小动作,整日里疑神疑鬼,想东想西,这样的人心跳肯定不正常,岂能心不累?
  还有的人对金钱贪得无厌。本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只拜苍天跪娘亲。然而,他们却拜倒赵公元帅脚下,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本来,扫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但是他们对物质的贪求,有如口渴喝海水,越喝越渴。有如挑雪填井,欲壑难填,越填越累。如此贪得无厌,真如古时一首打油诗所哼的那样:“一日忙忙为的饥,既得食来又思衣,衣食刚有双足份,房中缺少美貌妻。有了娇妻并美妾,出门无轿少马骑。牛马成群田万顷,没有官职怕人欺。五品六品还嫌小,三品四品还讲低,当朝一品当宰相,还想面南做皇帝”。如此不知足,岂能心不累。还有那些惯于搞歪门邪道;善于逢迎拍马、到处钻营;长于挖空心思抬高自己、绞尽脑汁贬低别人的则更是累了。
  近来我也心悸胸闷有烦躁,是否心累不知道。友人李一青同病相怜,好心还为我送来急效救心丸,但小子我固执,试着自己开点“丸药”,恐无妙手回春之力,也无歧黄有术之能。只是或可清凉去毒,有补身心。其药就叫“淡泊名利,清心寡欲”。
  人活世上,要彻底看破恐怕办不到,但想通一些、看淡一点,还是能够做到的。“男儿欲登凌霄阁,第一功名不爱钱”,这志向高了,恐怕也迂。但钱多了,又怎么样呢?恐怕以后留下的也是一串电话号码。抬头看看那满天的星斗吧。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区区地球仅是小小一粒,而我等人乎,不过微微一尘。几十年的生命过程,一闪而过。“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筑巢,不过一枝”。纵有广厦千万间,只卧一床。有粟万担,仅食数碗,不能日食百筐,身袭千衣。因此我们需要根绝奢望,填平欲望,我们要坦坦荡荡地感到满足,知足常乐,为“你下你的海,我蹚我的河;你坐你的车,我爬的我坡;你喝你的酒,我嚼我的馍;你有女儿情,我唱相思歌”而内心平衡。为人处世,只要对得起先人,无愧于后人,站直了做人,坦坦荡荡面对人生,认认真真对待工作,磊磊落落坦诚对人,扎扎实实踏正步子,我们的心才会真正轻松和愉快。这是一个讲究保养、注重身体的时代,身累伤肺腑,心累背枷锁,正是此理。记得唐代名医孙思邈写过这么首论及健康和保养的诗:“世人欲说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清,顺理修身去烦恼”。这讲的是体质上的保重,也包含精神上的涵养,其弦外之音,悠然绕梁,意味深长,有心于此者,读一读,嚼一嚼,有好处。青春的光华春来也!看街上三三两两的青春少年、年轻男女们,活泼泼地穿着春装,笑孜孜地迎着春光,急匆匆走在春风里,心中便生出了一丝丝的羡慕甚至“妒忌”:

  青春多美好,年轻真骄傲!
  青春,我们也曾有过呀,不经意中,竟从生命的秋树上飘零了,青春,我也曾认认真真地歌讴过呀:青春是一张洁白的素笺,好写最美的文字;青春是一曲美妙的乐章,扣响多少人心弦,青春是人生一个辉煌的旅程,青春是清华吐贲的花草,青春是刚出地平线的旭日,青春是初上柳梢头的皓月
  因为我“青春”过,我知道,青春是词典中最美的词语,人生中最美的季节。因为我留意过,才知道:远在周代中期的酒器上,就有了“春”的金文,意是草木的颜色,而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春”,原义是春阳抚照,万木滋荣。因而春天就有个美丽的别名:“花季”。“三月花事好,好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金代鲜卑族诗人元好问的《无题》早就以镗锘之声,警策世人了。清代诗人屈复,他的偶作更是咄咄逼人:“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言志之诗,读来感慨万千。青春是值得赞美的,也是需要歌颂的,也是值得我类中年人钦羡的。但我眼热的不是光鲜的衣衫,玉雪的肤色、轻盈的步伐,而是不少青年人奋发的身姿,成就的展示,事业的有为,这种青春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使我辈大有“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的感叹。
  感受青春的种种气息,我感到了年纪不算大,心境却苍老,我感到了物质尚富裕,精神却垂暮。“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是青春给我们的活力和动力。或许你可以没有“坦然一条青霄路,扶摇直上冲九天”的气概,但失了青春,却不等于不可以不可能开创青春般的事业。而对青春的闪光和绚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充实。面对青春的焕发和作为,仅妒忌不如再创中年的辉煌。其实只要在秋霜前结好自己的果实,就大可不必在春花面前害羞。你看过迟桂花么?你赏过二度梅吗?那真是桂子迟发格外香,梅花重放分外艳,因为这是生命拼尽全力的冲刺啊。人到中年,日至当午,“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之说,也是老黄历了。
  在生活中,唯有两种人是常葆青春,永驻红颜的。一种是永远充满创造激情的斗士,一种是终日不学无术的庸人。
  前者是在精神上,后者是在肉体上。作为不断进取的人,不仅有真正意义上的青春延续,更有超越自我的事业开拓。
  只羡豪情不羡艳,青春鞭策我向前。我辈中年人,不仅要有年轻人的活力才好,还得要向老年辈看齐才对。如今的老年人全然没有了“高堂明镜悲白发”的凄然,有的是“蛟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的执著和创造,他们甚至自豪地感到老年“是迟开的花,是不了的情,是陈年的酒,是迟来的爱”。在我的接触中,他们确乎是甘愿“为霞尚满天”,他们甘心“不用扬鞭自奋蹄”,虽无青春的年龄,却有青春的气派。就我的接触中,便有这样至深的感触。一个资深名大的老画家,泼墨丹青落款处,总谦谦地题上“年方八十六”的墨迹。“方”者,刚是也,对生活的执著,对生命的执爱,尽在一字之中!浙江海宁市曾有位老报人叫马君松的,书法法度庄重,灵气秀气并重,其人整整一百鹤龄了。而每每落笔题写中,总有“百岁婴”之调侃,以出世的状态书写历史,大气魄!
  高境界!更有复旦大学著名学者蔡尚思先生,高龄贵庚已近九十,然而他总是说自己是“不知年”的人!这种已到“花开花落两由之,云卷云舒心自知”的境界,让人瞻高峰仰高风!
  岁月像一张单程车票,既然已经把我们送到中年这一站,我们就应该顺着以往奋斗前行的惯性走下去。记得年轻时,爱用“时光如梭”、“岁月无情”来鞭策自己,那么今天也不必在“光阴难驻迹如客”,“花到三春颜色消”的感叹中消沉。过去,或许我们中间有些人的梦圆了,有些人的梦碎了,但来年还将公平送给每个人一片澄净的蓝天,任你张开希望的翅膀去追寻新的梦想。中年依然是一幅耐人寻味的风景,依然有灿烂绚丽的希望,需要的是多一点青年人的朝气和锐气,多一点干劲和闯劲,甚至还需要多一点老年人的义无反顾和全力冲刺!

  饮茶品人生
  照例,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茶泡壶吃吃”,这是十多年的老习惯了,谁叫我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半拉子茶客。天下能以一片绿叶牵动万众之心的莫过于茶叶,我也被这秀色俘虏了。
  饮茶之中,常常叫人静静地想点事情。不少省悟,往往是在蓦然回首中得到,在豁然开朗中开启的。也不知是哪一天,我呷着新茶,看着茶叶一片片浮上来,又一叶叶沉下去,忽想到人生不也如茶叶么!尽管初泡茶时,不少茶叶争相浮在上面,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无不“折戟沉沙”,沉到了杯底!一片茶叶看人生,这不啻是一份悄悄的提醒。
  如果说生活就像一杯酒,那么人生就是一杯茶。以茶的清远、淡雅和恬静,让我们大可咀嚼。单程的生命号列车,往往在不经意中,让人感到岁月无敌,生死无常。“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时想想也真是的,人的一生,有时真与一片叶子的归宿差不了多少,这是正常的,人如果永远不死才是可怕的。若长生不老,则一切旨在创造的运动便会终止,随即而来的便是真正的死亡。因而我们这些人,特别是中年人,正在逆水行舟之际,正处挥汗登高之时,狙击欲望为第一要。何谓欲望?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欲望就是顺着算术的台阶向上爬。巴尔扎克的解释则是:猛喝海水,越喝越渴。
  时下,炫目的金钱,妩媚的美色,迷人的权位,舒适的享受,祸水滚滚,魍魉闪闪,无不都是欲望的化身。不少人苦心孤诣追求的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潇洒风流,喜好的是“朱门车马客,红烛歌舞楼”的风光快活,以致生命如一片枯叶,沉浸于灯红酒绿之间,灵魂似一叶扁舟,沉沦在物欲横流之中。
  因为识得人生如茶叶,都将沉下去,就得放弃一些,丢舍一些,样样都想要,活得就沉重了一些。雨果说: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这与民间所说的一个人不能同时唱两首歌同理。一人一技,一人一福,什么都想得到,如同柳宗元笔下的那种虫子,背负太多,贪得无厌,岂不活得不耐烦了。我在品茶中,常常掂出那份恬淡和恬静,实际上,我也浮躁,精神上也缺少这种操守,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还是感到清淡恬静是高境界,松下结庐,山间对弈,“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是一种静,大隐隐于市,在喧嚣之中能如菊花迎霜独立寒秋,似梅花傲雪铁骨铮铮,则更了得。因为这种淡然恬静,没功夫去张扬,倒有时间脚踏实地。不打号子,不作声响,恬静的意志表现在冷峻专一上。恬静的奋斗,如水与石的较劲,把漫漫的过程藏匿起来,悄不出声地给你一个惊喜的结果。我自不言,众口皆碑。因为最好的语言就是行动,恬静燃烧起来,一定是烈焰腾腾。恬静会用自己的身心,把情致调制得醇醇的、酽酽的,又为了自己的认定,会燃烧周身和通体,并照亮别人,如同茶叶经沸水冲泡,也要给我们清心清纯清香的享受!
  因着品茶如品人生这点意味,也是自己留心,我发觉不少茶联倒是劝人悟道,让人看淡名利,崇尚静逸的。在名利面前,无论大官还是小民,心态要好,意气要平,为官如树,为民如草,高矮不同,俱是绿色,何必你羡我慕。“几上茗香心自净,案头笔奋气犹和”,这是高华的襟怀;“雪藻冷梅开花暖,茶涤忙人偷清闲”,这是深远的境界。四川成都望江楼薛涛井旁的同庆阁茶馆有一联:“花笺翠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如果说湖南名胜柴霞峒小凉亭内的一联:“紫气玉碗盛含仙掌露;霞光金芽微带碧泉珠。”给人淡雅清远的品味,那么广东珠海南山山径的茶亭悬挂一副茶联“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则于言简意赅中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福建泉州市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联更是别致有趣:“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全联上下纵横,谈古论今,朴实幽默,令人抚掌叫绝,使人有所启悟。
  品茶品出人生的风云,看透世间的烟尘,我也杜撰一联,并请著名书法家沈定庵先生泼墨书之高悬于客厅,联曰:“弈局无心争胜负,茶炉有兴煮春秋。”这有否意味?有无意思?有啥意境?请诸友品评罢!

  名茶名山两相宜
  和谐、平静和淡雅的茶文化本来就是我们对待生活的基本精神,如今,如陆羽所说“宁可三餐少酒食,不可一日无茶饮”的人儿越来越多了。我就时常去喝茶,也时常爱思索,近来去龙井问茶,常到梅坞品茶,喝着品着,蓦地发现:好茶总与好山水相容相存,佳茗常和好风光相依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