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万养大一个孩子(第二部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9万养大一个孩子(第二部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活,而爸爸妈妈却已经永远不再会拥有他们自己最珍贵最富于价值的20年,从一对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夫妇到接近职业生涯末期的老夫老妻,没有产业,没有投资,存折上的数字勉强攀上5位数,他们将所有的精力财力都投注在了贝贝身上,这个宝贝儿子已经成为了他们对未来所有的希望。

  这天,小聪一时高兴,便和贝贝设想起他们的未来。

  “贝贝,我们以后生儿子还是生女儿?”

  “生儿子如果像我就糟了,还是生女儿吧,像你一样,聪明又漂亮!”

  “那我们怎么照顾她呢?”

  “当然是交给我妈带啊……”

  此时,正端着水果盘准备进门的妈妈,怎么也迈不动脚步了……

理财规划分析(毕业后部分)

  1.

  陶先生供职于一家外企市场部门,工作稳定,月薪为7000元,每年还能有近2万元的奖金收入。妻子是大学里的政工干部,月收入在5000左右,年终奖也有近1万元。

  陶先生三年前将单位分得的旧房出租,月收入1500元,另外购得一套市郊轨道交通沿线64平方米两室一厅商品房,首付18万,贷款59万20年期。每月房贷支出4000元,新房装修及入住约花费20万元。除去换房的全部开销,陶先生家目前尚有现金及活期存款1。2万元,定期存款32万元,股票及股票基金3万元。

  陶先生的儿子已经26岁,职校毕业后一直在换工作,收入也偏低。目前在一家商场担任电脑系统维护员,每月收入为1500元。今年儿子正式将结婚摆上了家庭议事日程,但女方家境普通,儿子又没什么积蓄,因此不管是摆酒旅行的钱,还是婚房的首付,都要陶先生出大头。这样算来不拿出20万,儿子的婚是结不成的。而且小两口学历都不高,工作也才刚起步,扛下供房的负担就有些吃力,再考虑到将来孙辈出生,陶先生就更为他们忧心了。

  家庭年收入 19万元

  家庭存款 18.2万元

  不动产 自住房产一套,出租房一套

  其他投资 股票及股票基金3万元

  负债 房贷每月4000元

  家庭年总支出 5万元

  计划资助子女支出 20万元

  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年收入:19万元;

  固定年支出:5万元;

  金融资产:32万元定期存款,3万股票及股票基金;

  固定资产:自住房一套,复式房一套(投资);

  家庭负债:4000元/月按揭;

  福利保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

  理财建议:

  陶先生家庭财务基础良好,保持稳健增长,对儿子的责任较大。

  21、 
陶先生家庭资产丰裕,但儿子的学历和收入较低是他们最挂心的事,但是这不是着急就能够改变的,为了平衡陶先生潜在的家庭财务风险,建议陶先生为一家三口购买一定的保险,以终身寿险、重疾及意外险为主。

  22、 
在中国为人父母者的责任,似乎很难有停止的时候。以目前的状况,如果儿子今年结婚,办喜事的费用和购置新房的首付都要由陶先生买单了,当然也可以考虑将旧房改成新房,等以后时机成熟时再买房。另外陶先生夫妇在本行业小有成就,交际广泛,以后找机会培养锻炼小两口,逐步掌握一项安身立命的本事,收入也会稳步提升的。

  23、 
在家庭资产管理方面,陶先生也有些保守,30多万的资金在存折上睡大觉有些可惜,如果短期不动用,建议陶先生拿出10万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其余部分征询投资专家意见,选取市场上2-3只优质基金做个组合,在市场相对低落时买入中长期持有。比如一些再过3到5年就到期的封闭式基金,本身投资收益不错,而且还有20%-30%的折价率,如果持有到期,收益应当不错。还有一些开放式基金,基金经理水平出众,在市场持续一年下跌20%以上还可以取得正收益。当然这样的投资有风险,但高水平的理财专家可以为你的投资保驾护航。

  24、 
陶先生虽然收入不菲,但如果没有一些特别的安排而将资金存在银行里,那么未来的养老就会成为问题。建议陶先生通过养老险和养老基金来筹划退休金,养老保险适合陶先生这样比较谨慎保守者,只要按期缴纳保险费,到了指定年龄就可以逐年领取一笔生活费;养老基金的办法就是定期定额向特设的养老帐户投资一笔钱购买基金,只投不取坚持二十年,相信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会超过本金很多。假如通过两个途径长期积累退休金,应该可以保证即使老来无依也可以达到老来无忧的。

  2.

  张先生在建筑设计公司任职,月收入为8000元,年底还能有1。5万元左右的分红。妻子是中学英语教师,学校的工资为每月2500元,加上周末为学生补课的额外收入,每月能挣到5000元左右。张先生家有一辆自备车,一套三室一厅的自住商品房,房贷已还清。家庭存款目前为25万元,此外张先生手中还持有市值30万元的股票。张先生家除日常生活开支外,每月的大项支出还包括:养车2500元,保险1500元。

  张先生的女儿今年22岁,大学刚毕业,目前在日资企业担任总经理秘书,月薪为税后6000元。女儿独自在外租房居住,是典型的“月光族”。每个月除用1200元缴房租之外,剩下的钱总是一分不剩地花光。最近,毫无积蓄的女儿又考虑起添置自己的小车来。张先生觉得照女儿不仅目前没有积蓄,而且照她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即使省下车贷的月供,要承担养车费也不容易。因此张先生打算替女儿承担车贷首付和购买汽车牌照的钱,预计在5到6万元。此外,张先生还要提前准备女儿的嫁妆,和夫妻俩的养老基金。

  家庭年收入 17万元

  家庭存款 25万元

  不动产 自住房产一套

  其他资产 股票30万元

  负债 无

  家庭年总支出 8万元

  计划资助子女支出 15万元

  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年收入:17万元;

  固定年支出:8万元;

  金融资产:25万元定期存款,30万股票;

  固定资产:自住房一套;

  福利保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

  理财建议:

  张先生家庭财务稳健,资产稳步增值,经济负担较小。

  1. 先生家庭财务结构合理,收支比例较好,每年近两万的保费购买的保障应该比较完善了,建议三到五年调整补充一些。

  2. 
先生夫妇良好的节俭习惯是在以前的环境养成的,女儿“月月光”的习惯应该也是张先生夫妇影响出来的,所以为了逐步培养女儿的节俭意识,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建议张先生和太太有意做一下家庭现金收支管理,进行帐务明细记录,坚持三个月后再进行分类归总,分析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和价值,从而提高现金使用效率,进而影响女儿也做个类似的收支管理,目的不是单纯地限制花钱,而是降低花钱的盲目性。如果能够培养女儿认同接受对现金的有效管理,那么以后为女儿买单的机会或许会降低很多。

  3. 
只要有资金可以支配,就要学习一些理财知识。理财是未雨绸缪,张先生为女儿筹备嫁妆,为自己准备养老金就是很好的理财行为。建议张先生拿出10万元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将来女儿买车的首付款和挂牌费就可以从这里面出;剩下的15万投资市场优质股票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以后每月家庭收支节余的一半也投入这个基金专户,未来女儿的嫁妆和张先生夫妇的养老金都出于此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增强,相信近期的嫁妆和远期的退休金都会有很好的保证。

  4. 张先生夫妇现在的任务暂时告一段落,闲暇出来的时间不妨将节余的另一半拿出来出去玩玩,去欣赏一下高原雪域、海天一色,这本是生活对人生的奖赏。

  3.

  刘女士为一家国家级大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除医院工资奖金等常规收入外,还有来自医药公司、病患家属等非常规收入,年收入约30万元。丈夫在一家汽车贸易公司担任中层管理工作,月收入约1万元,年收入15万元左右。刘女士家中房车均已经配齐。没有贷款负担。他们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各类投资,如股票,基金,外汇,也曾入股一家保健品公司参与经营,但是由于两人均不大有经营头脑,每一次投资均以亏损收场,累计亏损在50万元左右。故现在家庭现金资产全部用于储蓄或国债,总值约100万元。

  刘女士的儿子现年23岁,大学毕业后只身在另一个大城市担任出版策划工作,年收入约15万元,租房居住,属于“月光族”,没有任何积蓄,同时他还在计划在两年后赴美国读书一年,预计将花费40万元左右。刘女士认为虽然当前房地产业暂时不景气,但是长远来看仍然有升值潜力,故打算为儿子购买全价80万元左右的房产一处,首付40万元,余款由儿子分20年偿付,她希望这样可以让他养成一定的节俭习惯,如果儿子出国,也可以用于出租。这些花消如果再算上儿子学成归来可能自己创业所需要的资金,刘女士也开始觉得有点手紧。

  由于刘女士在2年后面临退休,虽然可以反聘或者挂职其他商业性医疗机构继续工作,但是她仍希望能够在此之前便做好准备,以便在退休后的时间里能够保证资产保值升值,从而安度晚年,同时能够为儿子在未来几年中的发展提供优质条件。

  家庭年收入 45万元

  家庭存款 80万元

  不动产 自住房产一套

  其他资产 国债20万元

  负债 无

  家庭年支出 15万元

  计划资助子女支出 40万元

  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年收入:45万元;

  固定年支出:15万元;

  金融资产:80万元定期存款,20万国债;

  固定资产:自住房一套;

  福利保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

  理财建议:

  刘女士家庭资殷实,而且家人都是高收入者,没有债务也没有压力。

  1. 女士作为多年的医护人员,又即将退休,家人的风险保障系统应该比较全面的。

  2. 
刘女士在过去尝试过多种投资,但总是亏多赢少,主要原因应该在于没有找对自己适合的投资对象。股票风险较大,需要很多专业的资讯,即时跟进要求高,以刘女士工作属性而言,不是一个合适的投资品种;基金虽然稳多了,但是过去两年来市场涨得多,跌的更多,如果没有对大势有一个清楚的判断,很容易陷入赢利惜售,被套而不忍止损的怪圈;外汇更是24小时全球联动,需要更多的宏观和经济走势判断。虽然近来受政策打击较大,由全球经验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强劲走势,可以断定房地产市场长期走好应该不会逆转,而且尤以中高档住宅更具投资价值。

  3. 
依刘女士的家庭经验,可以将不超过半数的资金投资房地产,给儿子一定的经济压力并引导他慢慢学会累计财富。剩余资金拿出10万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常备资金而且可以获得与定存相当的收益,余下部分以“儿子出国费用、儿子创业启动资金和刘女士夫妇养老金”的名义专门开立一个基金帐户,投资一个股票型和平衡型基金组合。以后每月的收支节余也全部投到这个基金专户里。虽然刘女士以前有基金投资失利的教训,但现在又是一个基金投资的好时机了。随着股权分置的逐步解决,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价值投资理念重回主流,参与资金越来越复杂,人为非理性操纵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很多了,已经逐步可以作为一个长期投资的市场了。当然具体的组合选择和操作在投资专家的建议下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 
关于中国即将开征的遗产税,刘女士也是不能忽视的,建议购买一份与身家相当的终身寿险作为保全私人财产的屏障,新型的万能险和投资连接保险比较适合担当这个角色。

  4.

  赵先生在国营厂从事后勤管理工作,月收入2000左右。妻子六年前提前退休,现在每月的收入就是退休工资800元。赵先生家基本没有存款,也不做任何其他投资,所有闲置的钱全部投在股票市场。

  赵先生很早就开始炒股,至今已算是资深老股民了。用他的话说,家庭收入不高,儿子念大学的钱全是股民“奉献”的。他期望值不高,只做短线投资,见好就收。因此这几年不管股市如何动荡起伏,赵先生依然能从股票中定期获得小笔利润来补贴家用,并留出儿子的教育基金。

  赵先生的儿子从小成绩优秀,大学念的也是名牌专业。儿子本来准备去德国继续深造,赵先生因此准备了10万元供儿子留学。但后来,儿子得到意外的工作机会,进了一家知名外企,如今月薪为4000元,每月上交500元给母亲补贴家用。因为儿子放弃留学,赵先生家暂时多出了10万元闲置资金。目前儿子吃住在家,每月工资也有大部分结余。因此赵先生开始考虑提前为儿子将来成家做好准备。

  家庭年收入 5万元

  家庭存款 10万元

  不动产 自住房产一套

  投资方式 股票市场短线投资

  负债 无

  家庭年总支出 3万元

  理财规划分析(楚沛强):

  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年收入:5万元;

  固定年支出:3万元;

  金融资产:10万元定期存款;

  固定资产:自住房一套;

  福利保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

  理财建议:

  赵先生家庭属于平常人家,勤俭节约,资深股民是最大特色。

  1、 
赵先生临近退休,工作悠闲,闲来以股娱乐,偶有斩获。作为资深股民,老赵颇为自得,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灵光,学业突出,前景看好。建议为儿子购买一份保险,以终身寿险、重疾和意外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