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为奔豚。阴寒在下。故足不收。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督脉属肾贯脊。缓则 
督脉懈弛。故脊折也。戊癸合而化生火土。以消入胃之食饮。肾气缓。故食不化而还出也。阴痿者。 
阴器痿而不举。石水。肾水也。上至胃脘。水泛而土败也。肾气虚则为洞泄。精血不足。则为消瘅。 
肾有热。则为小便闭癃。为睾丸肿 。骨痿坐不能起。热伤肾气也。目无所见。热伤骨精也。血气 
皆始于肾。涩则血气阻滞。故为大痈。气血不行。故为女子不月。为沉痔。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 
气皆少。滑者阳气盛。 
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 
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血。刺涩者。必 
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 。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诸小者。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内叶讷泻本作写去声 音委) 
六变者。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有缓急大小滑涩之六脉。此缘阴阳血气寒热之不和。而 
变见于脉也。寒气收劲。故脉急。热气散弛。故脉缓。宗气荣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大主 
多气。如血气皆少。则脉小也。阳气盛而微有热。则脉行滑利。气少则脉行涩滞。血随气行者也。 
深内而久留之者。俟阳气至而针下热也。浅内而疾发针者。去其热也。气盛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 
使阴阳血气之和调也。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泻脉外之阳热也。针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 
留之。调经脉外内之血气也。必先按而循之。致脉外之气也。疾按其 。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 
无令皮肤之血出。使脉外之气以和于脉中也。夫针者。所以调阴阳血气之不和。若血气皆少者。必 
须调以甘药。非针之可能资生也。按、刺涩者曰必中其脉。要知刺急刺缓。取脉外之气也。刺大刺 
滑。泻脉外之阳。以和脉内之血也。刺涩者必中其血。随其逆顺。必先按而循之。调脉内之血。 
以致脉外之气也。勿取以针。调以甘药者。血气之生于阳明也。当知血气乃胃腑水谷之精。有行于 
皮肤之外者。有行于经脉之内者。外内贯通。环转不息。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 
于色。能参合而行之。可为上工。上工者。知阴阳血气之终始出入者也。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 
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 
按、脏腑之十二经脉。出于指井者。受皮肤之气血。溜于荥。注于输。入于肘膝而为合。故 
帝问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谓从荥输所入为合之气血。从何道而 
入。入安所连而为合。安所行过而相连。帝总问五脏六腑者。盖欲访明脏之五输。腑之六输。所出 
所入之原流。然此已论于本输篇内。故伯只答六腑之合。皆在于足之原因。再按脉外之卫气。出于 
足之阳明。上冲于头面。散行于三阳。脉外之气血。从手阳明之五里。布散于肤表。是手足诸阳之 
气。皆从上而下。复从足趾井入于脉中。从足而交于手。故曰六腑之经脉。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 
于手也。此阳气之出于地中。营运于天表。复从下而贯于地脉经水之中。 
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 
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 
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 
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 
陵泉者。正竖膝予之。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揄音于引也抒也) 
此申明三阳之气。外合于三阳之经。三阳之经。内合于六腑也。所谓太阳少阳阳明者。三阳 
之气也。营运于脉外。与六腑之经脉相合。脉外之气与经脉合于荥输之间。是以荥输治外经。治在外之经脉也。 
脉内之血气。与三阳之气。合于肘膝之间。是以合治内腑。盖脉中之血气。六腑之所出也。三里巨 
虚。皆足阳明之经。巨虚上下廉。乃手太阳阳明之合。故取三里者。低跗取之。以足经之在下也。 
巨虚者。举足取之。欲其伸舒于上也。委阳者。足太阳之经。三焦之合。屈伸而索之者。索三焦之 
气。往来于上下也。膀胱主水。故屈而取之。少阳属木。故竖膝予之。使木气之条达也。脐下至 
委阳之阳取之者。谓胆与三焦。总属少阳之气也。盖言在经脉。则有手足之分。合于三阴三阳之气。 
又无分手与足也。取诸外经者。取五脏六腑之荥输也。揄申而取之者。伸舒其四体。使经脉之流 
通也。帝始问五脏六腑之荥输。伯只答六腑之合。而未言取诸外经。君臣反复问答。盖以详明阴阳 
血气之出入。经脉外内之贯通。 
黄帝曰。愿闻六腑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 
坚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此复申明脉外之气血。从手足阳明之所出也。卫气者。乃阳明之悍气。上冲于头。循目 耳 
前。散行于三阳。复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故曰面 
热者足阳明病。盖以征卫气之悍热太过。而上行于面也。两跗之上。脉坚陷者。足阳明病。盖以 
征阳明之气。合于颔脉。以下行至跗上也。阳明之气。下合于胃脉。故曰此胃脉也。夫五脏六腑之 
经脉。外合于六气。则为阳明为太阳为太阴。内合于脏腑。则为胃脉为心脉肾脉也。盖脏腑之气。 
内合五行。五行外合于六气者也。胃腑所出之血气。别走于脉外者。 
注脏腑之大络。从大络而外渗于孙络皮肤。循手阳明之经。大会于尺肤以上鱼。犹脉内之血气。大 
会于手太阴之尺寸也。故曰鱼络血者。手阳明病。盖以征脉外之气血。大会于手阳明也。是以帝问 
六腑之病。而伯先答手足之阳明。然后论及六腑。盖以申明脉外之气血。出于手足之阳明也。本经 
多因病假针。以明阴阳血气之生始出入。脏腑经脉之外内贯通。学人识之无忽。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 
虚上廉。 
大肠者传道之官。故病则肠中切痛而鸣濯濯。阳明秉清金之气。故冬日重感于寒即泻。当脐而 
痛。大肠主津液。津液者。淖泽注于骨。故病而不能久立也。大肠属胃。故与胃同候。取胃经之巨 
虚上廉。 
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足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腹者肠胃之郛郭。胃脘在鸠尾内。正当心处。故病则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心肺之 
分。两胁。肝之分也。食饮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输布于肺。胃病则气逆而不能转输。是以 
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当取之三里也。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 
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睾音皋阴丸也) 
小肠病者。谓病小肠之腑气也。小肠名赤肠。为受盛之府。上接于胃。下通大肠。从阑门济 
泌别汁而渗入膀胱。其气与膀胱相通。是以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者。病腑 
气而痛窘之后。则入于手之 
经脉矣。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臂出肩解。上颊入耳中。至目 。脉陷者。此太阳之经 
脉病也。故首提曰小肠病。末结曰手太阳病。是腑气之从下而上。合于手太阳之经。故当取之巨 
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 
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三焦者。下约膀胱。为决渎之府。病则气不输化。是以膈气满而不得小便也。不得小便。则 
窘急而水溢于上。留于腹中而为胀。候在足太阳经外之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经脉之间。其脉亦见 
于皮部。当取之委阳。此言六腑之气。皆从足三阳之别络。而通于经脉者也。开之曰。按足三阳之 
脉。循于足者。亦皆系支别。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 
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踝叶瓦去声) 
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出。腑气病。故小腹肿痛。而不得小便也。肩上足小趾外廉。及 
胫踝后。乃足太阳经脉之所循。若热而脉陷。此病腑而及于经矣。故当取委中之中央。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嗌中 然。数唾。在足少阳之 
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胆病。则胆气不升。故太息以伸出之。口苦呕宿汁者。胆汁也。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者。胆 
气虚也。嗌中 然数唾者。少阳之脉病也。足少阳经脉之本在下。其末在颈嗌之间。宜灸之以起 
陷下之脉气。其寒热者。少阳之枢证也。当以经取之。少阳之经气。外内出入者也。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 
节则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用 
针不审。以顺为逆也。(中去声着音着) 
气穴者。腑气所注之经穴。故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即气穴论之。所谓游针之居。言针入有间。 
恢恢乎有余地矣。此言腑邪之从经脉而出于气穴。即上章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谓 
腑气之从经脉而出于皮肤也。皮肉筋骨。脉外之气分也。若中肉节。即皮肤痛。中筋则筋缓。邪气 
不出。与其真气相乱而不去。反还内着。言刺皮肉筋骨。使腑邪不能从气穴而出。元真之气。反 
内着而与邪相乱。盖言脉外之气血。合于经脉。而复通于内腑。即上章所谓两跗之上。脉坚陷者足 
阳明病。余故曰。本经多因病假针。以明阴阳血气之生始出入。宜顺而不宜逆也。张开之曰。有 
邪处泻邪。无邪处补正。邪在经脉而不在肉节。故当泻气穴以去之。反补其肌腠之元真。则真气入 
而与邪相搏。故曰补泻反。则病益笃。 

卷一
根结第五
属性: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 
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 
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 
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 
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奇音箕) 
此章论三阴三阳之气。主开主阖主枢。乃无形之气。出入于外内。而合于有形之经也。夫人之 
阴阳。应天之六气。天之六气。合于四时。春夏主阳。故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秋冬主阴。 
故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发者。谓人之阴阳开阖。应天地之四时。是以春夏人迎微大。秋冬 
寸口微大。如是者是为平人。奇邪离经者。邪不入于经。流于大络。而生奇病。言邪之变易。不可 
胜数也。根结者。六气合六经之本标也。开阖枢者。脏腑阴阳之六气也。终始者。经脉血气之始 
终也。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 
窍阴。结于葱笼。葱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枢折则肉节渎而暴疾起矣。 
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肤宛焦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 
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徭而不安于地。故骨徭 
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徭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徭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徭与皋 
陶陶字同音) 
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阖。少阳少阴为枢者。三阴三阳之气也。太者气之盛。故主开。阳 
明者。两阳合明。厥阴者。两阴交尽。故主阖。少者初生之气。故主枢。此阴阳之六气。内合脏腑。 
外合六经。应司天在泉之气。营运环转之不息。而复通贯于地道经水之中。外内出入者也。夫外合 
于六经。有循经而合者。如伤寒之病。在六气相传。虽见六经之证。而气不入于经也。有入于经而 
合者。根结是也。根者。经气相合而始生。结者。经气 
相将而归结于命门葱笼之间。复从此而出于气街。走空窍而仍行于脉外也。命门者。太阳为水火生 
命之原。目窍。乃经气所出之门也。颡大者。颃颡也。在上 之中。两耳之间。故曰钳耳。葱笼者。 
耳中也。如葱之通气于上也。此三阳之气。随经而归结于此。复出于气街也。行于气分。故能为开 
为阖为枢。出入于形身脏腑之外内。开阖如户扉。枢犹转纽。舍枢则不能开阖。舍开阖则无从运枢。 
此三阳之气。互相出入于经脉皮肤。形身脏腑之外内者也。太阳之气主皮肤。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 
疾起矣。宗气者。阳明之所生。上出于喉以司呼吸。而行于四肢。故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 
矣。少阳主骨。故枢折则骨节缓而不收也。阴阳离合论曰。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阳 
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三阴三阳之气。皆从阴而生。 
自下而上。故当穷其本也。玉师曰。三阳之气。循经而出于气街。上于面而走空窍。太阳精阳之气。 
上走于目而为睛。少阳之别气。走于耳而为听。阳明之宗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