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Page 2…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阐述人类社会最初阶段——原始社会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奴隶 

社会文化教育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并分别介绍了古代巴比伦、亚述、埃及、 

中国、印度、希伯来和波斯的文化教育,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以及学 

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等。中国古代教育 

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六艺”教育和周公的教育思想,本 

书给予了详尽的描述。 

     本书还对人类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和体育卫生的萌芽、产生和初步发展 

以及古代图书馆等进行了翔实介绍,并对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教育的状况和 

相互交流进行了比较和阐述。本书会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和无穷无 

尽的创造力。 


… Page 3…

                                     一、概述 



                                       (一) 



         本书主要阐述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和世界四大文明古 

    国奴隶社会时期文化教育的起源、萌芽和初步发展的过程和状况。 

         文化的含义相当广泛。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种社会都有与其相适 

    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 

    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 

    大的作用和影响。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并以社会物质生产的 

    发展为基础。《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人类知识、信 

    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下,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 

    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 

    成分。文化的发展依人类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而定”。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宗法制 

    度、家族制度、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籍制度、儒家的经书和经学、地 

    理学、行政区划、交通工具、兵器、礼仪制度、婚姻制度、丧葬制度、 

    礼器和日用器具、音乐文化、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陶瓷工 

    艺、髹漆工艺、货币制度、度量衡制度、天文历法、农业生产、科学技 

    术、职官制度、选举和科举制度、神道和宗教、民间神鬼信仰、禁忌习 

    俗、重要节日等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的《中国文 

    化概论》,包括语言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 

    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从以上可以看出,文化的含义的确相当广泛。 

    本书重点展现世界古代前期的教育发展史,同时,作为文化教育史,还 

    包括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和体育卫生的发展史。 

         关于地域范围,包括全人类的原始社会和巴比伦、亚述、埃及、中 

    国、印度、希伯莱和波斯等奴隶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史;关于时限,自 

    人类社会产生至以上国家和地区奴隶社会结束,中国写至公元前8世纪 

    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其他国家和地区写至公元后7世纪左右。 



                                       (二) 



         原始社会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奴隶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致状况如下。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开端阶段,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恩格斯曾幽 

    默地说过:“这个‘太古时代’在一切情况下,对一切未来的世代来说, 

    总还是一个最有趣的历史时代,……因为它以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为出 

    发点,并且以克服将来联合起来的人们永远不会再遇到的那些困难为内 

           ① 

    容。”原始社会的文化教育尽管是那么的原始和幼稚,却是人类文化教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155 页。 


… Page 4…

育继续发展的基石。 

     原始社会的文化教育经历了前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军事民主制”时期和学校的萌芽等发展阶段。这 

一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学习劳动 

生产的经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宗教教育;学习音乐、舞蹈和军事体育 

等。值得指出的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 

变革——学校教育的萌芽。 

     原始社会的教育有明显的特点:①具有全民 (全氏族)的、平等的 

性质,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少数人独占教育而多数人被排斥于教育 

之外的现象还没有产生。由于原始社会财产公有,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 

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儿童公有公育,所以那时的教育是没有阶级 

性的,教育是一种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②教育的目的是为 

了整个氏族的生存和蕃衍,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在那个历史 

时代,教育是整个氏族生存的工具,而不是一部分成员的私利和特权。 

凡是集体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品德、习俗,也就是整个社 

会所要求的,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对其成员,特别是 

儿童进行教育也是社会公众的事情。③那个时代的教育全然或主要是在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进行的,因而始终保持学用一致,紧密结合社会 

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实践。④那个时代的教育还不是专门的社会活 

动,还附丽在一般社会活动实践之中,也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从事培 

养教育工作。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从观察和实践中学习;从口耳相 

传和模仿中学习;从传统习俗和教导中学习。原始人通过这些形式,开 

展教和学,逐渐形成一定的才能、技术、知识、道德品质和性格等。⑤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还没有分离。但是,没 

有理由将原始社会的教育理想化,因为那是当时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 

低下、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微弱的必然结果。原始社会的社会历史条件 

决定了原始社会的教育质量低下、内容简单、方法原始。原始社会是人 

类社会文化教育最低下的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私有财产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了,原始社会教育的 

民主平等性质消失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了,文化知识为少数人 

垄断的现象出现了。应该肯定地说,这种变化是历史的前进!它既是生 

产力提高、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果,又是生产力还不够发展的必然, 

更是以后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 



     (2)巴比伦、亚述以及希伯来、波斯 

     巴比伦和亚述文化教育的历史是悠久的,甚至可以说,它早于埃及, 

或至少与埃及同时有了学校。这里是人类最初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 

类正式教育的发祥地。 

     就文化而言,亚述和巴比伦同出一源,密不可分。最早的巴比伦文 

化导源于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就发明了楔形文字。有些学者 

认为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已经出现学校,到公元前2000年,学 

校已纷纷建立。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公元前2000年才有学校。巴比伦和亚 

述的学校通常设在神庙之中。学生们在这里最初是接受普通教育,如学 

习算术、几何、天文学的初步知识,以及根据星象预测未来的本领;后 


… Page 5…

来,还可以接受专门教育,如神学、法学、医学和音乐等。有些寺庙设 

有专门训练写字的学校,学生要用几年时间学习楔形文字。教学方法非 

常简单,只限于学生问,教师答;学生要做各种文字练习和机械背诵。 

     希伯来教育以宗教教育为核心,孕育了基督教和基督教教育的种 

子。希伯来人的社会生活、教育和政府都是神权统治的。每个部落既是 

学校,又是政府。在希伯来,家长有义务教育儿童。家长不仅教给儿童 

道德和怎样进行职业活动,而且要教给他民族的传统和“主”的法律。 

希伯来人很重视家庭教育。在他们看来,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根源于众 

多幸福的家庭;子女受到良好教育方能保证家庭的幸福。 

     古代波斯的教育曾达到相当高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阿契美尼德王 

朝和阿珊王朝时期更为突出。琐罗亚斯特教 (我国称为“袄教”或“拜 

火教”)的圣典《阿维斯托》十分强调家族关系和共同体情感,强调要 

把苛严而有丈夫气概的品德教给信徒们,使之养成健全而刚毅的秉性; 

培养虔诚、健全而有用的公民,是其教育的基本目标;在战场上勇敢, 

是古代波斯教育最着重之点。值得一提的是,在《阿维斯托》中,就提 

出了某些心理概念,可以说是早期的教育理论。 



     (3)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另一发祥地,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就进入了 

奴隶社会。从埃及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水平看,比当时的巴比伦要高。 

在早期王朝以前,埃及人就发明了象形文字。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方面 

亦有很高的成就。 

     古代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古代国家相比,教育制度和教育 

种类更为丰富。在古王国时期就出现了学校,如宫廷学校、职官学校、 

僧侣学校、文士学校等等。培养文士是埃及古代教育的核心。这些学校 

的教学以阅读和书写为重点,此外还教授数学、地理、几何、天文和医 

学等学科。古代埃及的学校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教导学生 

忠君、孝亲、敬神和服从法老。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机械的、反复的练 

习,体罚被看作是正常而合理的手段。特别是在亚历山大帝国统治时期, 

埃及文化教育向新的方向发展,即埃及文化教育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 

死后,帝国分裂,公元前323年建立起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一世曾在亚 

历山大城建立博物馆;托勒密二世又在该城建立图书馆。这所古代东方 

的学术园地硕果颇丰,实系科学文化研究院,教育史学家称之为亚历山 

大大学。这是古代埃及学术的黄金时代。 



     (4)古代印度 

     早在4000多年前,印度河流域就产生了“哈拉帕文化”。这一文化 

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文明。这时已开始使用一种音节文字。 

印度进入奴隶社会约在公元前3000年之末和公元前2000年之初的吠陀 

时期。奴隶制下的印度是阶级斗争极端残酷而尖锐的社会,突出的表现 

是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教育就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 

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 《吠陀》,教育的最 

高职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婆罗门。婆罗门教育具有异常鲜明的阶级性和 

等级性。婆罗门在种姓中等级最高,掌握宗教大权,可以受到当时最高 


… Page 6…

级最完备的教育;刹帝利和吠舍两个种姓的教育内容比较简单,程度比 

较低下;首陀罗、农民和奴隶根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读书识 

字不但被视为违反神意,而且有时构成死罪。 

     在吠陀时期,婆罗门以家庭作为教育儿童的场地,主要是教导子女 

记诵吠陀经,也学习少量的实际知识。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许多 

科学知识已萌芽和发展起来,印度历史进入论证经义的奥义书时期。这 

个时期产生了对于经义具有研究而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在印 

度被称为“古儒”。“古儒”在家中设教,这就产生了古代印度学校。 

这种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 

     到公元前5世纪,印度社会的阶级矛盾更为激化,产生了佛教。随 

后产生了佛教教育,其突出特点是照顾较多的学众,在种姓划分上不象 

婆罗门教育那么等级森严,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色彩。佛教以寺院为宗 

教活动场所和教育活动园地。佛教的寺院教育着重宗教信仰的培养,即 

重视神学教育,强调僧德的修行。僧徒钻研经典哲理,力求高深,常采 

用争辩和讨论方式。 

     古代印度的高等教育已较为发达,婆罗门教和佛教都有自己的高等 

教育。婆罗门教的高等教育是奥义书时期的产物,公元5世纪末发达起 

来,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印度东部地区的婆罗门寺院和萨马那寺院。佛教 

高等教育有六七所,其中以那兰陀寺最享盛名。 



     (5)中国 

     在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发展史上,中国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史书 

记载,中国早在夏代 (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就有了学校。殷商 

是当时的文明大国。汉字到商代后期已基本成熟,甲骨文中多次出现 

 “教”、“学”、“师”等字。殷商时代已有高等学府,只是叫法不一, 

有的叫“右学”,有的称“瞽宗”。 

     到了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0年),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都设在都城里;各诸侯国也设有小学 

和大学。 

     商周时期实行的是“学在官府”的制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