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断,他们都非常重视军事训练。可见,“序”产生于夏代是符合历史 

发展趋势的。 

     关于夏朝的“校”,《说文》解释说,“校”字的原义为“木囚”, 

即用木或竹等围成栏格作为养马的地方。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进行军事 

训练的需要,逐渐演变为习武和比武的地方。《孟子》说:“校者,教 

也。”但教什么?怎么教?并未论及。夏朝的“校”可能同“序”一样, 

也是一种军事体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只是“校”比“序”产生的稍晚, 

其教育意义则比“序”要大。 

     总之,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夏朝“庠”、“序”、“校”的 

各种记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历史的真实性。由于资料所限,特别是还 

没有出土文物的验证,还不好肯定它们是真正教学的地方,但起码是一 

种军事体育方面的教育机构。事实上,在世界教育史上,许多国家和地 

方都产生过这种教育机构。欧洲奴隶制时期的一些国家就曾出现过单纯 

军事性质的武士学校。因此,夏朝的“序”和“校”已经具备了学校的 

雏型。 



     (2)商朝的正式学校 

      《汉书·儒林传序》说“殷曰庠”;《礼记·明堂位》说,“殷人 

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又说“瞽宗,殷学也”; 

 《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等等。这说明商朝除有“庠”、“序”等学校名称以外,又出现了“学” 

和“瞽宗”。 

     首先,商朝产生学校的条件已经很成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商 

朝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科学文化,如天文学、冶炼技术 

和陶器制造等,都有了很大发展。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商朝已经有一 

部分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人,专门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地下出土的文物 

已经证明商朝有了这种文化人,被称为“卜”、“贞人”或“史”。商 

朝的文字也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仅就发现的单字数量来看,已有 


… Page 46…

4000字以上,其中一部分已近似于形声字。另外,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 

加深,商朝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国家机构,朝廷设有文武百官分别 

管理各种事务。鉴于中国商朝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 

字的成熟程度,认为当时已出现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学校,是完全有 

道理的。 

     其次,有关商朝学校的记载已得到部分地下出土文物的验证。在殷 

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庠”、“序”、“学”等的单字;还有像手 

持笔形状的“笔”字;像竹木简扎在一起的“册”字,以及“师”字和 

 “教”字等等。这说明商朝已经有了专门进行教育工作的机构——学校; 

有了专门用于教学的用具——“笔”和“册”;有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的人——教师。再者,在殷商甲骨文之中,已发现有占卜何时建校、何 

时入学的内容;有表示习射、习数、习礼和习乐的内容;有反映教师指 

导学生练习刻字的内容,等等。另外,郭沫若在 《殷契粹编》中指出, 

商朝时期邻近的一些小国常派遣子弟前来入学,这说明商朝学校已相当 

发达。 

     根据古籍中的各种记载和甲骨文提供的部分资料,商朝学校的具体 

情况大致如下: 

     商朝的“庠”,是从“虞舜”时期和夏朝的“庠”承袭下来的。上 

边已说到,夏朝的“庠”是养国老和庶老的地方。商朝统治者之所以把 

前代的“庠”保持下来,无非是想借此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推行孝、悌的 

教育。古人云:“上老老而民兴孝,下长长而民兴悌。”就是说,商朝 

的“庠”是一种以养老为号召,进而实施教化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 

     商朝的“序”,亦是从夏朝承袭下来的,但有了新的发展。商朝以 

武力得天下,因而很重视军事。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权的稳定, 

越来越重视思想统治。 《射义》说:“故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此 

可以观德行矣。”可见,商朝的“序”既保留了军事体育训练的旧形式, 

又增添了学习礼乐的新内容,而且更强调品德修养。“习射”只是一种 

形式,通过习射达到“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的目的。这说明, 

商朝的“序”已是以习礼为主、习射与习礼相结合的教育机构了。 

     商朝的“学”和“瞽宗”,是前代没有的一种新型教育机构。商朝 

有“尚右”的传统,因为商朝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都向右(西)的方向 

朝拜。商朝的“学”已分为“右学”和“左学”,有人认为“右学”是 

大学,“左学”是小学。所谓“瞽宗”,就是“学”。古籍云:“瞽宗, 

殷学也。”从甲骨文的大量记载看,商朝的“学”和“瞽宗”,已成为 

真正的教学场所了,因为它有固定的校舍,选拔德高望重的人为师,传 

授礼、乐等典章文化,其目的是为奴隶主贵族培养继承人。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中国学校的产生已有4000余年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体系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空前昌盛的时期,不仅建立了比商朝更加严 

密的国家机构,而且制定了“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等一 


… Page 47…

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西周奴隶主贵族接受商朝灭亡的教训,在思想文 

化方面提出了“敬天保民”、“德政礼教”的国策。西周的教育制度就 

是适应这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清初《古代图书集成》指出:“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 

雍居中 (即成均),东胶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庠 

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泮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可 

见,西周在教育方面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 

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类,“国学”有小 

学和大学,“乡学”有庠、序、塾。 

      “国学”中的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一 

种是设在郊区的一般贵族子弟的小学。 《礼记·王制》说:“小学在公 

宫南之左。”《礼记·保傅篇》的注释说,进入这种学校读书的学生主 

要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大夫元士的嫡子。这说明这种学校是前一种小 

学,跟古代埃及的宫廷学校很相似。《礼记·王制》还指出:“虞庠在 

国之西郊,小学也。”这里所说的“小学”,指的就是后一种小学。从 

有关资料推测,这是供一般贵族子弟读书的学校。 

      “国学”中的大学也有两种:一种是设在都城的“辟雍”;另一种 

是设在诸侯所在地的“泮宫”。据有关史料记载,“泮宫”一般仅有一 

学,规模较小;天子所设的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辟雍居中,又 

称太学,四周分设四学:南曰“成均”,取五帝之学名;北曰“上庠”, 

取虞舜之学名;东曰“东胶”,取夏代之学名;西曰“西雍”,即“瞽 

宗”,取殷商之学名。 

      “乡学”是按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进行设置的,对具体情况的 

说法也不完全相同:《周礼》说“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礼记·学记》说“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 

     根据以上介绍,四周的学校已形成一定体系,大致可用下列图表表 

示: 



     (2)“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教育机构设在官府之中的一种“政教合一”、“官 

师一体”的教育制度。 

     学校设在官府之中,教育机构与官府不分,是“学在官府”的重要 

表现。中国夏、商、西周三代逐渐形成和完善了奴隶主“国有”的土地 

占有制度和“宗法等级”的政治制度。这就决定了文化教育上的“学在 

官府”的制度。到西周时代,这一制度更加完善。西周的学校虽然有国 

学和乡学之分,但都是“公办”学校,没有所谓私立学校。当时的学校, 

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处理政务的官府,又是祭祀献俘、献馘的地方。 


… Page 48…

被称为“大教之宫”的明堂,就是辟雍太庙,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政、祭祀、飨射等行政事务,也在此办理。 

     教学所需要的典章文献、乐器礼器收藏在官府,是“学在官府”的 

另一重要表现。西周以前各代,毛笔和纸尚未发明,是用刀作笔,用竹 

简作纸,进行书写。教学所用之书称为典、籍、策、简、牍等,都十分 

笨重,十分昂贵。它们记载的都是历代天子及命官们著述的典、谟、诰、 

训,以及他们所制作的礼制和乐章等。这些东西既是国家的文献,又是 

政府的命令、文件,也是学生学习的教材。这些东西只能存放于官府, 

民间不可能拥有。教学所用的教具 (古人称为“器”),民间是无力购 

置的,即使是官府,也不是任何一级都能具备的。据 《周礼》记载:闾 

有祭器,党有射器,州有宾器,乡有吉凶礼乐所用之器。国学成均所藏 

的器乐,连里党都不可能具备,何况民间。这些器具都是学习礼、乐、 

舞、射诸科所需要的教具。这也决定必然“学在官府”。 

     官师不分,是“学在官府”的主要表现形式。所有学校的教师必定 

是官员或退仕。在宫廷教育中,国家重臣太师、太保、太傅同时也是帝 

王之师。西周国学和乡学与宫廷教育基本相同,也是亦官亦师。国学由 

大司乐 (大乐正)主持,同时他又是国家的礼官。大司乐之下设有教官 

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等,分别担任教学、教育工作,同时均 

为国家官吏。乡学由大司徒负责,以下分别由乡师、乡大夫、州长、党 

正等行政长官兼管。 

      “政教合一”是中国“学在官府”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既是政府机 

关,又是教育机构,既办理政务,又培养维护奴隶制度的各种统治人才。 

但它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政教合一”,它不是教会办学,而是“政府” 

办教育;它也不同于中国秦朝实行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西 

周的任教者主要不是执法的法官,而是政府的文化官员。“学在官府” 

制度的产生,完成了从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到专门化教育的过渡。 

到西周末年,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变革,“学在官府”也被私学 

和封建官学所替代。 



     (3)学校管理制度 

     从史籍记载看,西周的统治者是非常重视教育工作的,并把教育工 

作纳入了政治的轨道,对官学的管理比较严格,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对 

后世有一定影响。 

     ①管理体制和视学 

     西周时期已对官办学校实行分级管理。所谓“国学”,即设在天子 

或诸侯所在都城的小学和大学,由皇室和侯国的宫廷直接管理;所谓“乡 

学”,即设在地方各乡、州、党、闾的学校,由地方各级政府分别管理。 

据史籍记载,西周的统治者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天子或其他重要官员 

每年都要到学校视学,以示敬学重道;多时每年竟达4次,每个季度一 

次。视学时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当日清晨,击鼓聚众;天子到达时,行 

祭奠之礼;次日行养老之礼,公卿、诸侯、大夫均应邀出席,先祭先老, 

后宴众老;作乐歌诗,乞求善言。在视学过程中,除检查学校的教育、 

教学情况外,有时还亲自为学校师生讲学。 

     ②入学与修业 


… Page 49…

      《大戴礼记·保傅》说:“古者年8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覆 

小节焉。束发 (15岁)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 

认为,此大学之礼,系指王太子的入学年龄。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 

嫡子,则为13岁入小学,20岁入大学。余子为15岁入小学,18岁入大 

学。虽然史籍还有不一致的记载,但从中可以看出,西周奴隶制官学已 

对入学年龄有所规定,入学年龄由于宗法等级不同而有所不同。 

     ③考查与奖惩 

     根据《礼记·学记》的记载,西周官学已有隔年考查的具体办法: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 

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戈。”另据《礼记·王 

制》的记载,在考查中如发现有不受教者,可以告知大乐正,大乐正再 

告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入学习礼以感化之,如不改变,王亲自 

视学,以示警告,仍不改变,则迁送远方,终身不齿。乡学的考查工作 

由乡大夫负责,“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 

而升之学,曰俊士”。对于奖励,规定无论升于司徒的选士还是升于学 

的俊士,都可以免除赋役;对于惩罚,规定如发现不受教者,由司徒集 

合乡中耆老于学中,习礼以感化之,如不改变,从右乡移于左乡或从左 

乡移于右乡,再不改变,从乡迁至遂(郊),仍不改变,则弃之远方, 

终身不齿。 



     (4)家庭教育 

     西周时期,除学校教育之外,还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公卿贵族选择 

专门的师保教育年幼的国子。《周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