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民间的技巧运动中的动作。《吕氏春秋·古乐》中就记载了原始人类 

已有了“宣导”幽滞、舒展筋骨的体育活动。 

     在印度,大约2000年前,已经有了气功(呼吸体操),其中称为瑜 

珈的流派,至今仍很盛行。 

     在埃及,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壁画、石刻和古书的注释中,均有表 

演做“桥”、翻跟斗和跳跃的动作,这可能也是体操的雏形。据考察, 

团体操亦起源于中国。团体操是集体围绕一定的主题思想而共同表演的 

体操。我国3000多年前的“大武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团体操。《史 

记·乐书》记载:“大武舞”共分6个乐章,表演者伴随着鼓声和音乐, 

通过队列队形的变换和击、刺等动作,来表现武王伐纣的过程。这种“舞” 

已脱离军事目的,按规定的人数、服饰、器械进行排练和表演,已成为 

一种仪式,是一种团体体操。 

     ⑩武术 

     武术起源于中国,被称为中国的“国术”。在石器时代,人们要获 

取食物或进行部落战争,就以石、木、骨等制作武器,逐渐积累和创造 

了攻防格斗技术。据古典文献记载,黄帝和蚩尤之战的“角抵戏”、舜 

禹与有苗之战的干戚舞,都已具有武术之雏形。殷商时代出现了青铜兵 

器,西周至战国之际出现了铁制兵器,大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据推测, 

殷代的武艺技术已经比远古时代有了飞跃发展。郭沫若《殷契精编》的 

 卜辞中载有:“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郭沫若注云: 

 “多方,多国也;……考教戒一词,可能为武术传授之戒教。”从中可 

以看出,多国学生都来殷学武,殷代武术发展的程度已很高。《诗经·小 

雅·巧言》说:“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这是历史典籍中出现的最早 

的“拳”字;拳,指攻防格斗技术,说明当时鼓励有拳有勇,认为无拳 

无勇则会盗贼兴起,国家混乱。《礼记·王制》又载:“凡执技论力, 

适四方,嬴股肱,决射御。”这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对抗形式的比赛。《礼 

记·文王世子》云:“凡学……春夏学干戈,冬秋学羽箭,皆于东序。” 

这说明当时就规定了专门训练的时间、内容和地点。在练武的内容方面, 

除了射箭外,从前面提到的“拳勇”、“股肱”来判断,还包括徒手的 

拳打脚踢等攻防技术,就是击打格斗技术的练习。在训练中,也有武舞 

的因素。武舞中的套路形式及其丰富的演练技巧成了以后武术套路技术 


… Page 119…

中的主要内容。 



     (3)古代前期的体育竞赛 

     中国是最早举行体育竞赛(又称竞技)的国家。体育竞赛就是体育 

运动会。相传我国夏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就有了体育竞赛, 

当时称为“乐舞”。在当时的“乐舞”中,舞器有干、戈、戚(盾)、 

扬(■)、弓、矢等;舞服有冕、皮弁(白鹿皮制的军服)。在夏王即 

位的盛大节日里,各方贵族酋长率人进行“乐舞”表演,以示庆贺。在 

这种“乐舞”表演中,既有体育竞技,又有文艺表演,类似后来的体育 

运动会。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代已开始定期召开运动会,每年一次,在 

冬闲时举行。比赛的内容有射、御、角力等。 

     据埃及斯芬克斯碑 (1936年在埃及吉萨的斯芬克斯师身人面像附近 

发现的石碑)记载:阿美诺菲斯二世法老(公元前1438—前1412年)同 

200名划船手一道划船,他用20英尺长的桨一口气划了3英里,其余的 

人只划半英里就瘫倒了。这说明在公元前15世纪的埃及就有了划船竞技 

活动。 



     (4)学校体育的出现 

     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是随着体育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深化 

的。学校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体育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体系的。学校体育的历史开 

端,以体育教育形式在学校中出现为主要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重视学校体育的最古老的国家。中国古代对于体育的 

作用、意义及如何健身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体育思想。 

 《吕氏春秋》说:“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 

其原。民气郁闷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就是 

说,在尧帝的初期,气候很不好,由于雨多而造成积水和潮湿。河道堵 

塞,水泄不出去,致使江河改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情忧闷不畅, 

身体很少活动,股肉也逐渐萎缩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出现一种舞 

蹈来加以疏导之。这里所说的“舞”,是一系列手足配合的动作,既包 

含原始舞蹈的因素,也包含原始体操的内容。这说明在中国原始社会后 

期,人们已经意识到某些身体活动对于健身祛病的作用,借助体育方法 

来舒展筋骨,宣导闷滞,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黄帝内经》所载, 

引导与按跷术在远古业已产生,这表明中国先民已经发现呼吸、按摩这 

类运动有治病和保健的作用。 

     中国先民早就认识到体育对提高作战能力的作用,产生了军事体 

育。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武勇”的概念,形成了古代的武艺。 

     西周统治者认识到体育的教育作用,采取了文武兼施的教育政策。 

 《礼记·射义》指出:“……为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他 

们要求习射必须做到“内志正,外体直”,即立德与强身兼顾。为了发 

挥体育的教化作用,西周统治者用“礼”来规范武事,从而产生了“礼 

射”,把“射”变成了“明人伦”的教育。 

     在以上体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产生以后,就产生了学校体 

育。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负有培养奴隶主武士的任务,习武是当时学校 


… Page 120…

体育的基本形式。中国最早的学校叫“庠”和“序”,都与学习射术有 

关。据商代的甲骨卜辞记载,当时的学校教“戒”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西周的学校以学习“六艺”为主要内容,其中“射”和“御”就是军事 

体育训练,在“六艺”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周作战,以车兵为主力, 

车兵进攻的武器主要是弓箭,所以射箭和驾车是最基本的军事技术训 

练。这些训练主要是在学校里进行。据文献记载,射有五射,御有五御, 

在教授时都有严格要求。例如五射中的“襄尺”,就要求学生肘平,肘 

上可以放一杯水,使臂直如箭。对驾车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要沉着、 

敏捷、熟练,能随时密切地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 

     古代埃及体育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在青少年教育中并未占有重要 

地位,只是职业训练、宗教活动和娱乐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埃 

及体育发展水平不高。如士兵、舞蹈家、摔跤手等,他们为了职业的需 

要而进行身体训练;宗教活动中也有舞蹈和运动竞技;一般人为了消遣 

也进行身体活动或观赏竞技表演。据考察,古代埃及的角力、击剑、射 

箭、游泳、划船、儿童游戏等均有相当好的发展。 

     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诸国是建立在武力征伐基础上 

的君主专制国家,其教育、体育同军事密切相关。在古代两河流域,骑 

马、斗剑、投枪、射箭、游泳等军事体育活动十分盛行,亚述人的马术 

尤为精良,这些都与学校教育很有关系。 

     印度古代体育往往是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的。人们为了服役而 

练习投枪、斗剑、投石、射箭等,还进行运动竞技和狩猎。为赎罪而进 

入寺院的舞女,从儿童时起就学习宗教舞蹈,与此同时,还要读书、学 

习音乐等。古代印度还有马球、角力、钓鱼等竞技和消遗活动,孩子们 

多开展各种游戏。 

     波斯帝国的武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青少年的严格教育。波斯帝 

国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勇敢善战的士兵。男孩自5岁起就要接受骑马、 

射箭的体育锻炼和教育,还要接受有关诚实的道德教育;7岁以后,孩子 

的教育由国家统一管理,日出前就要开始练习跑步、射箭、骑马、投石 

和投枪等。他们还要经常从事狩猎、开展远距离行军、野外露宿、渡河 

等锻炼活动,马术训练更为严格。男孩15岁以后就要服兵役,直到50 

岁。这种教育曾造就古代亚洲最有战斗力的骑兵部队,他们的骑射技艺 

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兵制与教育、体育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2。卫生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卫生事业是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 

健康、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 

种种措施。人类卫生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社会经济制度 

及居民健康状况、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卫生事业也和其他许多事业一样,基本上在原始社会萌芽,在奴隶 

社会得到发展。但是,当时卫生学的发展很缓慢,仅有极少量的卫生措 

施和小规模的实践。 



     (1)卫生保健的起源 


… Page 121…

     在原始群时代,人类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同自然 

界进行了顽强斗争。在这一斗争中,常常被野兽咬伤,被石块、荆棘等 

碰伤,受到各种疾病和伤害的威胁。就是在这险恶的生活环境里,人类 

依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在生产劳动中,逐渐 

积累了原始的防身、保健、卫生知识。大约在5万年以前,也就是在旧 

石器中晚期时代,原始人类在衣、食、住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首先, 

人们知道用树叶、兽皮、柴草等做成“衣服”和“被褥”,用来防寒、 

御冷、避暑等,这无疑是重要的保健措施。其次,由于火的发现和使用, 

人们由生食到熟食,使人类生活发生了伟大的变革。 《韩非子》指出, 

在上古时代,人们吃些果实、蚌蛤、腥臊恶臭等类的东西,不易消化, 

有害肠胃,所以,当时患肠胃病的很多。火的使用,使人们知道炮生食 

为熟食,以前难以下咽的鱼、鳖、螺蛤一类的东西,变成了香甜的美食。 

这样,不仅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同时大大缩短了消化过程,极大地提高 

了人类身体健康的水平,还有力地促进了人体的生理变化,特别促进了 

人类头脑的发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历史上 

最伟大的卫生保健革命。再说居住,原始人类为了保护自己,避免狂风 

暴雨和野兽的侵袭,改变恶劣的环境,发明了原始房屋。他们先在树上 

构木为巢,或住在洞穴里,后来知道修建房屋。中国古籍 《周易》说: 

 “上古六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可以想象,人类是先有土 

窑、地窖,以后逐渐发展到有墙壁、屋顶的土屋、木屋和石屋等。 



     (2)中国夏商西周时代的卫生保健 

     在中国的夏商西周时期,人们为了战胜疾病,已知道注意卫生保健, 

无论是个人卫生,还是环境卫生,都有很大进步。 

     在个人卫生方面,对洗手、洗脸、洗脚、洗澡已形成习惯。从新石 

器时代中后期到三代(夏商周)的遗址中,已出土大量陶■或青铜■, 

这就是洗手的器具。1935年在河南安阳发掘的殷王墓中,有一整套盥洗 

用具,包括壶、■、勺、盆和去垢的陶搓等。《周礼·天官冢宰》中的 

 “幂人”,就是专管王室日用巾幂的职官。到了周代已进一步认识到沐 

浴的治疗意义,提出了“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礼记·内则》 

指出,“鸡初鸣,咸盥洗”,这说明那时已有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远古人类就注意到了饮食卫生,商周时代有了很大进步。在中国华 

东地区,从7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到5千多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 

化的一些遗址中,都发现人工开凿的水井。“凿井而饮”,这在当时应 

该是很了不起的卫生保健措施,说明人们已懂得用水卫生,也意味着我 

们的祖先已摆脱必须依河傍湖聚居的局面,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生存领 

域。到了夏、商、周时期,特别是周代,对饮水的清洁更有了进一步的 

保护措施。首先是出现了陶制的井圈和下水道。井圈是防止塌方和井水 

受到污染的设施,下水道既能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又能维护居住地区 

的环境卫生。这种设施已大量被发掘。其次,据《周易》、《风俗通义》 

的记载,西周时代已有护井公约,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最初的卫生管理 

法规。再次,井修好以后,还能经常掏洗,保持清洁,对饮食卫生很有 

好处。 

     在环境卫生方面,已取得相当的进步。首先,已注意选择一个好的 


… Page 122…

生活环境。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环境卫生的理论,《素问·五常政 

大论》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 

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 

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这说明,他们已知道地理环境对人 

的生化寿夭有着重要影响。《素问·宜法方异论》则进一步指出,因地 

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人的不同体质,并相应地导致一些易发疾病。因此, 

他们认识到:选择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