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辈讲氏族传统和历史故事使儿童了解社会历史知识的。儿童达到一定 

    年龄,可以出席部落决定重大事务的会议,倾听辩论,从而获得有关部 

     落的知识,提高思维判断能力。 



          (3)“成年礼” 

         原始社会的氏族为了自身的巩固和延续,要求年轻一代具备集体成 

     员的条件。“成年礼”就是原始社会男女青年跨入成年阶段所举行的一 

    种仪式,又称成丁礼、入社式或成年式等。这种礼仪通常是在十分庄严 

     的场合下进行的,是对青年进行体力、精神、道德品质、毅力、能力和 

     智力的考验,以鉴定其是否具备充当氏族、部落正式成员的条件。具体 

     的做法是,或让他们独居深山野林,或承担艰巨任务,或忍耐饥饿折磨, 

    或接受严厉体罚等。这种礼仪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中。凡 

     是达到本部落规定年龄的男女,都要接受各方面的考验,考验合格才能 

     取得氏族成员的资格。 

         成年礼大多存在于母系氏族时期及其以后时期。各地区各部落成年 

    礼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 

         ①领受成年礼的年龄不同。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原始居民中,男女少 

    年到11—13岁必须一律领受成年礼;而赤道非洲地区的俾格米人的一支 



① 转引自《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第14 页。 

② 同上书。 


… Page 26…

班布蒂人的成年礼年龄则是9—16岁。 

     ②一般人认为成年礼只是一个短暂的仪式,其实不然,它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印第安人的成年礼要求受礼者斋戒 30 

天;澳大利亚原始居民的成年礼往往持续数年;安达曼群岛原始居民的 

成年礼长达1—5年,女孩更长。有些氏族的成年礼要求方面较广,须长 

时间进行或准备。例如,印第安人的阿帕契族侧重对女子的要求,参加 

典礼的女子事先须有一年的准备。有的部落受礼者须事先找成年人为 

师,通过学习掌握一些知识。有的部落还给须长期作准备的青年安排住 

所,设立“学校”,并分成男校和女校,男校学习2—8年,女校至少学 

习1年。学校的训练极严,学习期间不得离校回家。 

     ③领受成年礼的内容很不一样。有的考验包括许多项目,而且极为 

残酷;有的却比较简单和比较愉快。一般来说,关于部落生活各方面所 

需要的知识都属于必须检验的范围。较残酷的作法如在身上切痕、毁门 

牙、毒打、薅头发、火熏等。有的部落在少年身上钉钉子,钉子系上绳 

索,使他们最后陷入神志昏迷状态,苏醒过来,被视为死而复生,算是 

经受住了“考验”。澳大利亚中部诸原始部落,是用各种精灵鬼怪和恐 

怖手段使受礼者恐惧而窒息。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印第安人则用一种草药 

制成的饮料,使受礼者酩酊大醉以致神志昏迷,然后再使其复苏。澳大 

利亚和赤道非洲等地的原始居民,在实行成年礼时,要对受礼的男少年 

施行割礼,即割去阴茎包皮。 

     ④受礼者在受礼期间必须恪守斋戒和各种禁忌,并接受各种行为规 

范的教育和训练。澳大利亚原始居民在受礼时不得与人交谈,只能用手 

势示意,男孩子不许接近妇女,要遵守多种禁忌,听老人讲部落传统、 

习俗、信仰,并教以各种道德规范,教以服从长者、服从命令。太平洋 

托雷斯海峡地区的原始居民在受礼期间向受礼者传授部落传统、神话和 

信仰;火地岛的雅甘人则传授各种神秘之道及部落的道德规戒;赤道非 

洲的班布蒂人亦进行各种道德训戒。 

     ⑤在成年礼期间,一般都伴有各种宗教仪式,有的部落将成年礼看 

作整个部落的盛大节日,有的将成年礼和图腾仪式结合进行。这也是进 

行宗教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的好机会。 

     综上可见,成年礼不只是对受礼者的一种检验、考核和鉴定,也是 

对所有未成熟少年的有计划进行的集中、系统、严格的训练;成年礼不 

只是一种仪式,且是一种教育过程。这种教育包括身体锻炼、道德教育、 

意志性格训练和传统教育。成年礼体现了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性、自觉 

性,并出现了教育制度的萌芽。 



     (4)利用奖惩进行教育 

     在原始社会,因部落、地域不同,运用奖惩进行教育的作法差别很 

大。有的部落以启发诱导、表扬、鼓励和放任为主;有的部落以严厉的 

惩罚和恐吓为主;有的则侧重于劝诫、说服以及树立榜样的方法。 

     生活在太平洋岛上的马奴斯族人,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主要是表扬和 

宽容。对他们的儿童来说,具有在水中生存的能力是生活的重要需要之 

一。儿童3岁就开始学习游泳,稍长就能撑划较大的独木舟,父母安坐 

于船的中央。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每一个进步都不被忽略,及时受到 


… Page 27…

父母或长辈的表扬。儿童的学习活动从不受到限制或遭受阻拦,从不受 

责骂,也不会因学不会而苦恼。如果失败,长者则鼓励他继续努力,必 

要时还会受到保护以免发生危险。非洲查加族人教育孩子则强调恐吓和 

惩罚。如果母亲制止不了孩子的哭泣,则以鬼怪吓唬之,甚至让较大的 

孩子藏在树篱下模仿鬼怪的声音。对较大的孩子更施以严厉的惩罚手 

段,不服管教者可能被关进空寂的小屋,不给他任何食物吃。懒惰的儿 

童可能在夜间被绑在房柱上。一天两天不给食物吃是对儿童经常的惩罚 

手段。放牧时玩忽职守的男孩,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脸上被涂粪便,或 

由其父亲责打15棍棒。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梅诺米尼人(印第安人)教育 

孩子的方法明显不同于查加人,他们从不鞭笞孩子,即使惩罚,也是温 

和的,在盛怒之下也只是将冷水泼在孩子脸上而已。他们相信,责骂和 

惩罚年幼的儿童,可能使孩子生病甚至死亡。他们常用的教育方法主要 

是讲故事和劝诫,向儿童讲解什么是良好行为以及不良行为可能带来的 

后果。 

     值得指出的是:许多人类学家经过长期对近现代仍处于原始部落阶 

段的部落的实地考察,发现他们特别喜爱儿童,很少采用体罚的方法教 

育儿童。格林纳尔博士经过几十年对印第安人的研究后得出结论:印第 

安人从来不鞭挞他们的孩子;非洲阿肯巴人的性情中突出的特点是爱儿 

童,尤其是爱幼小的儿童;爱斯基摩人极其疼爱子女,无论孩子们怎么 

倔强,从不打骂。 



                 5。学校教育的萌芽——“青年之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男女两性教育在母系氏族公 

社时期已经有了差别,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这种差别越来越大。同 

时,随着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的内容也不断丰富,除 

生产劳动以外,道德、宗教和军事体育也成了教育的重要方面。教育的 

组织也愈益加强,出现了“青年之家”。原苏联教育史家沙巴耶娃根据 

人类学、考古学的材料,推断“青年之家,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出现的教 

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存在于男子之家内,年长的一代在这 

里对年轻一代进行预定的教育。在菲得利岛上的原始居民中,未成年的 

男孩住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另一些部落的少年到达一定年龄(通常是7 

—9岁)时就与成年人分开居住,这些都是“青年之家”。到原始社会末 

期,随着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青年之家”遂分为两种:一种是为 

普通人设立的;另一种是为特权者设立的。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生产有较大发展,产品相对增多, 

出现了专门负责部落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部落首领——酋长,并建立了部 

落男子大会和部落“议事会”,形成了氏族民主制。由于部落间的战争 

 日益频繁,又产生了“军事民主制”和“军事首长”。这些部落酋长、 

军事首长和早已出现的专门负责祭祀的僧职人员,逐渐变成部落的特权 

人物。他们不再从事生产物质产品的体力劳动,还把剩余的物质财富据 

为己有。这个时期在教育方面出现了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加强了全体 

部落成员的军事体育训练;二是出现了阶级教育的萌芽。这个萌芽就是 

为特权者设立的“青年之家”。这种“青年之家”逐渐发展成为学校。 


… Page 28…

这时,特权人物,特别是僧侣,把劳动者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垄断起 

来,只教给特权人物的子弟,而广大劳动者及其子弟,只能在从事体力 

劳动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技能训练。这样,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相脱 

离,教育与生产劳动也逐渐相分离,就出现了学校教育。原苏联沙巴耶 

娃在《论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一书中指出,在中美洲墨西哥阿兹 

特克人中,“青年的学校……是源自原始社会的青年之家的”。 

     在古代中国,学校大约萌芽于舜虞时代。 《礼记·明堂位》记载: 

 “米廪,有虞氏(舜)之庠也。”“庠”为学校名,本义为“养”,即 

把有道德、有经验的老人养在那里,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产品开始有了剩余, 

少数人得以在别人劳动产品的供养下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因而产生了近 

似学校的教育场所,这是合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三、巴比伦和亚述 

                                  教育 



                            1。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是西南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广大地区, 

又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包括今日的叙利亚东部和 

伊拉克。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又是贸易和交通要道,十分有 

利于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两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两河流域最初建立的国家是什么,尚难以确考。历史学家认为:约 

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就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 

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这些小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它 

周围的农村公社而组成小的城邦国家。接着,他们创造了线体图画文字, 

称为楔形文字,即苏美尔文字。他们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阳历: 

每月29天或30天,12个月为一年,每年354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 

的时间差11天5小时48分46秒,就用闰月来弥补。在数学上,他们除 

使用10进位法外,还创造了60进位法,用来计算时间和圆周。公元前 

300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苏美尔城邦的繁荣时期,苏美尔文字已流行于 

两河流域南部,给古代东方文化开了端。 

     根据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尼波尔城发掘所得的公元前 2474年以前的 

18个王朝诸王表,最初的王朝始于公元前4200年。自此以后,许多小国 

分布于各地,亚述和巴比伦是其中的两个,亚述在北,巴比伦在南。 

     巴比伦城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代,建成于公元前2000年代。约于 

公元前1894年,两河流域诸小国逐渐统一,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巴比 

伦城则是王国的中心。由于生产的需要,巴比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 

水利、建筑、机械等方面已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天文学方面,黄 

道角已被发现,日月蚀已能测知;很多寺庙设置了观象台,定时向国王 

作天象报告;在他们的天象记录中,有日月蚀、行星的出没、偶见的彗 

星和流星,以及虹、地震、台风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等。在数学上,古 

巴比伦人已掌握算术四则运算和分数的演算方法,还是代数学的奠基 

者,已能求平方根和立方根,能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已发现巴比 

伦的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在几何学方面,已能运用勾股定理,已 

推算出圆周率为3等等。巴比伦作为这一地区的文明中心,保持近2000 


… Page 29…

年之久,直到公元前3世纪以后,才逐渐衰落,成为废墟。 

     亚述约当公元前30世纪末期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是东方文明古国 

之一。亚述起源于塞姆 (闪)人的一支在底格里斯河中游建立的亚述尔 

城。这里土地肥沃,又当西亚的交通要道,在公元前19和18世纪期间, 

由亚述尔城向外扩张,到约公元前1400年,成为两河流域北部的奴隶制 

亚述帝国。到公元前8世纪后半叶,建立起东起伊朗高原、西临地中海 

沿岸的庞大的军事帝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在文化教育上巴比伦发展 

较早,成就较突出,亚述则吸收了巴比伦的成就,亦得到高度发展。公 

元前7世纪上半叶,亚述一度占领埃及。公元前7世纪后半叶国势转衰, 

公元前605年灭亡。 

     在文化教育上,亚述和巴比伦同出一源,密不可分,导源于苏美尔 

文化。巴比伦和亚述的经济发达,科学技术上有较高的成就,形成了两 

河流域古代文化教育发达的背景。 



                        2。巴比伦和亚述的学校 



     巴比伦和亚述的学校产生于何时?有的学者认为至迟在公元前3000 

年代中叶已经出现学校,到公元前2000年,学校已纷纷涌现;有些学者 

则认为公元前2000年以后才有学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