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本草经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0-本草经解-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款冬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 
阴肺 
经 
。气味俱升。阳也。肺金主气。气逆则火乘金。而咳逆上气气喘矣。其主之者。味辛润肺。 
气温宣通。则肺金下降之令行而诸症平也。喉痹者。火结于喉而闭塞也。喉亦属肺。款冬辛 
温通肺。故并主喉痹也。诸惊痫寒热邪气者。惊有虚实之别。痫有五脏之分。其类不一。所 
以邪气亦有寒热之殊也。其主之者。以其邪虽有寒热之殊。然皆厥阴肝木气逆火炎之症。款 
冬辛温。温能达肝。辛能降气。气降火平。邪气退矣。 
制 方: 
款冬同麻黄、杏仁、桑皮、甘草。治寒郁气喘。同百合煎膏。名百花膏。治痰咳有血。 

卷二草部下
【旋覆花】
内容:气温。味咸。有小毒。主积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 
旋覆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咸有小毒。得地北方阴惨之水味。入足 
少阴 
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温能散积。咸能软坚。故主结气胁下满也。水气乘心则惊悸。 
咸温下水。所以并主惊悸也。去五脏间寒热者。五脏藏阴者也。痰蓄五脏。则寒不藏而寒热 
矣。咸温可以消痰。所以去寒热也。补中者。中为脾胃。水行痰消。则中宫脾胃受补也。下 
气者。咸性润下也。因有小毒。所以服之必烦也。 
制 方: 
旋覆同人参、半夏、代赭石、甘草、生姜、大枣。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 

卷二草部下
【藿香】
内容:气微温。味辛甘。无毒。主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 
藿香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之 
二味 
。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风水毒肿者。感风邪湿毒而肿也。其主之 
者。风气通肝。温可散风。湿毒归脾。甘可解毒也。恶气。邪恶之气也。肺主气。辛可散邪 
。所以主之。霍乱。脾气不治挥霍扰乱也。芳香而甘。能理脾气。故主之也。心腹亦脾肺之 
分。气乱于中则痛。辛甘而温。则通调脾肺。所以主之也。 
制 方: 
藿香同香附末。升降诸气。同陈皮。治霍乱。同滑石、丁香。治夏月吐泻。同香附、甘 
草。 
治胎气不安。同白茯、半夏。治风水毒肿。 

卷二草部下
【前胡】
内容:气微寒。味苦。无毒。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下气。治伤寒 
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前胡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足太阳膀胱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 
少阴 
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胸者肺之部也。心火刑肺。则肺之津液不下行。郁于胸中而成痰矣 
。前胡味苦清心火。所以主痰满胸也。人身之气。左升右降。心火乘肺。肺不能降。则升亦 
不升而胁中痞矣。前胡味苦气寒。清心降气。肺气降。则升者亦升。而痞愈矣。心腹结气。 
邪热之气结于心腹也。寒能下气。苦能散结。所以主之。风头痛。伤风而头痛也。风为阳邪 
。苦寒抑阳。故止头痛。去痰下气。清心宁肺之功也。伤寒寒热。乃阳盛阴虚之风热症也。 
苦寒清热。所以治之。苦寒之味。行秋冬肃杀之令。所以推陈致新。盖陈者去而新者方来也 
。味苦清火。所以明目。气寒助阴。所以益精也。 
制 方: 
前胡同杏仁、甘草、桑皮、桔梗。治热喘下气。同花粉、归身、甘草、黄芩。治伤寒寒 
热。 
同甘菊、丹皮。治风热目疼。 

卷二草部下
【羌活】
内容:气平。味苦甘。无毒。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独活) 
羌活气平。禀天秋燥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甘无毒。得地南方中央火土之味。入 
手少 
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者。金疮为风寒所击。 
则血气壅而不行。其痛更甚矣。羌活苦能泄。甘能和。入肺解风寒。所以风血行而痛止也。 
奔豚者。肾水之邪。如豚奔突而犯心也。苦可燥湿。甘可伐肾。所以主之。痫者风症也。痉 
者湿流关节之症也。羌活气平。可以治风。味苦可以燥湿。故止痫痉也。女子疝 
瘕。多经行后血假风湿而成。羌活平风燥湿。兼之气雄。可以散血也。久服则脾湿散。所以 
轻身。心血和。所以耐老。皆味甘苦之功也。 
制 方: 
羌活同麦冬、前胡、黄芩、甘草。治太阳疫症。同白术、苍术、秦艽、生地、苡仁、木 
瓜、 
石斛、黄柏。治下部湿热。同生地、赤芍、甘草、丹皮、石膏。治风热牙疼。 

卷二草部下
【升麻】
内容:气平微寒。味苦甘。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 
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 
升麻气平微寒。禀天秋平冬寒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 
味 
苦甘无毒。得地南方中央火土之味。入手少阴心经。味苦则燥。入足阳明胃经。气味轻清。 
阳也。其解百毒者。气平而寒。味甘而苦。能清能和。所以解毒也。其杀百精老物殃鬼者。 
升麻禀平寒之气。则得清阳通达之性。能破幽暗。制精鬼也。瘟疫瘴气邪气。皆天地郁塞熏 
蒸之气也。平寒能清。苦能泄。甘能和。所以能辟之也。蛊毒阴恶败坏之毒。甘苦之味。能 
和能解。故药入口。蛊即吐出也。其主中恶腹痛者。甘能解毒。苦能泄邪也。其主时气毒疠 
头痛者。甘平和毒。苦寒清热。平苦又燥湿也。其主寒热风肿诸毒者。平甘以和之。寒苦以 
清之。入膀胱。能散寒热风肿也。喉痛口疮。火郁于上也。其主之者。苦寒之味。火郁发之 
也。久服不夭。轻身长年者。升麻为阴中之阳。能升阳气于至阴之下。阴精所奉。其人寿也 
。盖必佐补药。方可久服耳。 
制 方: 
升麻同葱白。散阳明风邪。同石膏。止阳明齿痛。同葛根、白芍、甘草。名升麻葛根汤。 
治 
阳明之热邪。及 疹。同人参、莲子。治噤口痢。同石膏、知母、麦冬、竹叶。治阳明经风 
热。同川连、红曲、滑石、白芍、甘草。治痢。 

卷二草部下
【川芎】
内容:气温。味辛。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川芎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 
气味俱升。阳也。风为阳邪而伤于上。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所以中风。风邪入 
脑头痛也。其主之者。辛温能散也。寒伤血。血涩则麻木而痹。血不养筋。筋急而挛。肝藏 
血而主筋。川芎入肝而辛温。则血活而筋舒。痹者愈而挛者痊也。缓急金疮。金疮失血。则 
筋时缓时急也。川芎味辛则润。润可治急。气温则缓。缓可治缓也。妇人禀地道而生。以血 
为 
主。血闭不通。则不生育。川芎入肝。肝乃藏血之藏。生发之经。气温血活。自然生生不已 
也。 
制 方: 
川芎同白芍、归身、生地。名四物汤。治血虚。同甘菊、归身、生地、白芍、甘草。治 
血虚 
头痛。同归身、桂心、牛膝。治子死腹中。同续断、生地、白胶、杜仲、山萸、北味、人参 
、黄 、枣仁。治血崩不止。 

卷二草部下
【防风】
内容:气温。味甘。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 
。久服轻身。 
防风气温。禀天春和风木之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 
脾经 
。气味俱升。阳也。肝为风木。其经与督脉会于巅顶。大风之邪入肝。则行于阳位。故头眩 
痛。其主之者。温以散之也。伤风则恶风。恶风风邪。在表之风也。肝开窍于目。目盲无所 
见。在肝经之风也。风行周身。在经络之风也。骨节疼痛。风在关节而兼湿也。盖有湿则阳 
气滞而痛也。皆主之者。风气通肝。防风入肝。甘温发散也。脾主肌肉。湿则身重矣。久服 
轻身者。风剂散湿。且引清阳上达也。 
制 方: 
防风同白芍、黄 。治表虚自汗。同荆芥、白芷、生地、地榆、黄 。治破伤风。 

卷二草部下
【葛根】
内容:气平。味甘辛。无毒。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 
葛根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辛无毒。得地金土之味。入足阳明经 
燥金 
胃。气味轻清。阳也。其主消渴者。葛根辛甘。升腾胃气。气上则津液生也。其主身大热者 
。葛根气平。平为秋气。秋气能解大热也。脾有湿热。则壅而呕吐。葛根辛甘。升发胃阳。 
胃阳鼓动。则湿热下行而呕吐止矣。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气血活。诸痹 
自愈也。阴者从阳者也。人生阴气。脾为之原。脾与胃合。辛甘入胃。鼓动胃阳。阳健则脾 
阴亦起也。甘者土之冲味。平者金之和气。所以解诸毒也。 
葛谷气平味甘。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阴中阳也。阴中之阳为少阳。清轻上达。能 
引胃 
气上升。所以主下痢十岁以上。阳陷之症也。 
制 方: 
葛根同香薷、生地。煎服。可以预防热病。同白芍、甘草、山药、白茯、焦米。治痢血 
不止 
。葛根一味。治中毒。 

卷二草部下
【麻黄】
内容:气温。味苦。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 
寒热。破症坚积聚。(去节水煮去沫用) 
麻黄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 
经。 
气味轻升。阳也。心主汗。肝主疏泄。入肝入心。故为发汗之上药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 
者。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之伤寒也。麻黄温以散之。当汗出而解也。温疟。但热不寒 
之疟也。温疟而头痛。则阳邪在上。必发表出汗。乃可去温疟邪热之气。所以亦可主以麻黄 
也。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则肺伤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麻黄温以散皮毛之寒。则咳逆上气 
自平。寒邪郁于身表。身表者。太阳经行之地。则太阳亦病而发热恶寒矣。麻黄温以散寒。 
寒去而寒热除矣。症坚积聚者。寒气凝血而成之积也。寒为阴。阴性坚。麻黄苦入心。心主 
血。温散寒。寒散血活。积聚自破矣。(根节)气平。味甘无毒。入足太阳脾经、手太阴肺 
经 
。所以止汗也。 
制 方: 
麻黄同桂心。治风痹冷痛。同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治伤寒营症。同白芍、 
甘草 
、炮姜、细辛、苏梗、北味。治肺寒而喘。麻黄根同黄 、牡蛎末。小麦汤下。治自汗。 

卷二草部下
【白芷】
内容:气温。味辛。无毒。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肉。 
润泽颜色。可作面脂。 
白芷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而芳香。得西方燥金之味。入足 
阳明 
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气味俱升。阳也。其主女人漏下赤白者。盖肝主风。脾主湿。风湿下 
陷。则为赤白带下。白芷入肝散风。芳香燥湿。故主之也。肝藏血。血寒则闭气。温散寒。 
故治血闭。阴者男子玉茎。女人牝户也。属厥阴肝。肿而寒热。肝经风湿也。湿胜故肿也。 
白芷入肝。辛可散风。温可行湿。所以主之也。肝经会督脉于巅顶。风气通肝。肝开窍于目 
。头风侵目泪出。肝有风而疏泄也。其主之者。以辛温可散风也。胃主肌肤而经行于面。辛 
温益胃。故长肌肤。芳香辛润。故泽颜色也。可作面脂。乃润泽颜色之余事也。 
制 方: 
白芷同黄 、甘草、生地、麦冬、五味。能长肉。同辛夷、细辛。治鼻症。同甘草、生 
姜、 
豆豉、大枣。名神白散。治一切伤寒。同贝母酒煎。治乳痈初起。同白芍、甘草、白茯、焦 
米。治胃虚泄漏。 

卷二草部下
【本】
内容:气温。味辛。无毒。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头风痛。长肌肤。悦颜 
色。 
本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 
经。 
气味俱升。阳也。妇人以血为主。血藏于肝。肝血少。则肝气滞而疝瘕。之症生矣。 本温 
辛 
。温行辛润。气不滞而血不少。疝瘕自平也。厥阴之脉络阴器。厥阴之筋结阴器。其主阴中 
寒肿痛者。入肝而辛温散寒也。厥阴之脉抵小腹。肝性急。腹中急。肝血不润也。味辛润血 
。所以主之。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风邪行上。所以头痛。其主之者。辛以散之 
也。肺主皮毛。长肌肤。味辛益肺之力。悦颜色。辛能润血之功也。 
制 方: 
本同木香。治雾露清邪中于上焦。同羌活、细辛、川芎、葱白。治寒郁太阳头痛。同 
白芷 
。可作面脂。 

卷二草部下
【柴胡】
内容:气平。味苦。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 
身。明目益精。 
柴胡气平。禀天中正之气。味苦无毒。得地炎上之火味。胆者中正之官。相火之腑。所 
以独 
入足少阳胆经。气味轻升。阴中之阳。乃少阳也。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脏 
六腑也。脏府共十二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脏 
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其主饮食积聚者。盖饮食入胃散精于肝 
。肝之疏散。又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矣。 
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和解少阳。故主寒热之 
邪气也。春气一至。万物俱新。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阳以生气血。故主推陈致新也。 
久服清气上行。则阳气日强。所以身轻。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奉。所以明目。清气上行。则 
阴气下降。所以益精。精者阴气之英华也。 
制 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