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独立韩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学]独立韩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客韩:2000…2001年,我被北大中文系派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两年。客中甘苦,一言难尽。 
  3。步毛泽东《长沙》韵:毛泽东擅长作《沁园春》,其《长沙》一首,气韵沉雄而英采勃发,虽不及后来之《雪》,亦不失为词史上一流佳作。然词中“江”、“万”、“击”、“曾”、“流”等多字复出,“万”字且出现三次,不免微瑕。余不敢学伟人之大气魄,只喜在此雕虫细节处斤斤自得也。 
  4。独立韩秋:别妻抛子,一独立也;韩国华人少朋友少聚会少,二独立也;此二春秋中冷眼观潮,受左派右派同时误解,三独立也。韩国四季以秋天最美,凄艳中兼以倔强,亦正合独立之意也。 
  5。汉江北去:韩国最着名之河为514公里之汉江,向西北流到三八线附近与临津江汇合后注入黄海。我每学期必在各班问学生汉江之长度与流向,惜无一人能答。汉江乃韩国之标志,80年代韩国之经济腾飞便被名之“汉江奇迹”。盖韩国江河流速缓慢,沿途名胜美景不多,故学生对江河知识无甚兴趣,考试以后便置之脑后也。尝问她们世界第一长河,皆瞠目曰密西西比河,余摇头叹息,责之曰:“就知道美国。” 
  6。孔子挠头:孔子在汉江边挠着头说:“逝者如斯夫!”韩国部分学者认为孔子应是韩国人。不过孔子挠头于汉江,恐另有隐衷也。 
  7。看红男绿女,招摇过市:韩国少男少女普遍染发,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皆备。又喜游逛闹市,充塞道路,昼夜喧嚣。初至汉城街头,以为身在《西游记》中也。 
  8。肥猫瘦狗,潇洒同流:韩国猫狗甚多,人不之害。狗随人吃泡菜而猫不改其食肉之志,故猫多肥而狗多瘦。二者无争食争宠之隙,故常同行于路。又尝见肥硕之驻韩美军,拥搂瘦小之东方少女,恬然游荡,此亦韩国一景也。 
  9。渴饮酱汤,饥餐泡菜:韩国饮食俭朴开胃,永葆贫下中农本色。酱汤与泡菜终日不离,且常为主菜。外国人非但肉食者不惯,素食者亦叫苦连天。中国“文革”时曾有吃“忆苦饭”活动,以令人不忘根本。建议今后此类活动设在韩国,方知社会主义之甜与改革开放之香也。 
  10。欲涮火锅不自由:在韩国常思中国诸般美食,日久则并普通饭菜之香亦隔海扑鼻而至。火锅乃常思常议项目之一,留学中国归来之韩国朋友亦时时提起。韩国亦有神仙炉、海鲜汤等火锅,但非涮食,乃煮熬各种菜类之锅,犹如将厨房移至食案也。 
  11。勒裤带:去韩国前,大腹便便。至韩国半年后,腰带多扎一孔。又半年后,复多扎一孔。韩国乃减肥圣地,往返于中韩之间,常有七八斤肉之增减。街头胖人罕见,比之满街脑满肠肥之北京,令人倍觉清爽。 
  12。问葱姜大蒜,谁主沉浮:韩国饮食尚辣,举凡辣椒、胡椒、大葱、小葱、洋葱、生姜、大蒜、萝卜之属,皆为不离食案之物。然耐辣程度不及湖南四川及中国北方嗜辣之徒。韩国人多自以为世上耐辣之最。实则辣椒16世纪后方普及于亚洲,此前韩国与中国之辣味皆取自葱姜大蒜。今日韩国之葱姜大蒜,多自山东进口。2000年中韩爆发大蒜之战,内因即为韩国人大蒜不可或缺而又耻于市场为山东棒子独占也。 
  13。招来百侣同游:韩国积极吸引各国游客,大力宣扬韩国“半万年悠久灿烂之文明”,几乎将一切日常用品都列为文物。2000年举国大酬宾,2001年韩国旅游年,筹划了10大活动和18大特别活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及釜山亚运会。舌莲花之宣传攻势,招来大量东西方游客。中国继新马泰之后,首次对华语圈外之韩国实行团体旅游全面放开。14。争说道苦行岁月愁:多数旅韩游客有失望之感,尤以中国游客为甚。北京游客总结韩国是三无国家:没吃的,没看的,没玩的。某青年学者建议党中央将韩国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5。叹无业妇人,风华正茂:韩国男尊女卑情况与日本相似。女子婚后大多不再工作,以如花盛年而买菜煮饭洗衣擦地。日久则知识荒废,性情琐碎。有博士毕业而在超市破口大骂者,更有长日无聊而红杏出墙者,已成媒体评议话题。余每次口试均有一句:“你妈妈在哪里工作?”十九答曰:“我妈妈不工作”或“我妈妈在家里工作。”没有经济地位则没有一切地位,鲁迅之言犹在耳,然今日之中国,恐正向此目标奋进也。 
  16。有老闲者,诟骂方遒:韩国古代号称小中华,自谓得儒教之真传,尊老之律,牢不可破。同学间年长一日,即可颐指气使,役若奴仆。退休老年成群闲逛,看年轻人稍不顺眼,辄斥骂不休。然此等尊老,非出于爱,乃出于畏,是礼教也,非礼貌也。适足以养老人之骄狂而滋青年之伪善。尝有一老者于地铁内骂一少女甚久,少女默不作声,而下车后少女俟无人处将老者踹下楼梯而死,媒体一时哗然。强人爱其不爱,必倍增其恨也。17。半壁河山:韩国上古有马韩、弁韩、辰韩三大部落,故雅称三韩。后来又两度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至高丽与朝鲜时代统一。日本吞并朝鲜后,进行独立运动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设计了上红下蓝的太极图国旗。1945年光复后,遂南北分裂至今。半岛南北共计22万平方公里,南方仅9万余平方公里,不及中国百分之一。然虽此半壁河山,足为世界格局之急所,中美俄日诸大国逐利之焦点也。 
  18。断碣文字:韩国古代一直使用汉字和中国年号。至1443—1446年,朝鲜第4代国王世宗召集着名学者创制出一种拼音文字——韩格尔,逐渐发展成今日的韩文。韩文作为书面符号大规模取代汉字是20世纪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事,韩语中70%词汇来自汉语,有时不用汉字难以读解。韩国为淡化中国文化的影响,大力宣扬韩文是最科学的文字,说“该文字的24个记号能表示出所有的发音”,“对其他文字的解读率几乎达到100%的水平”,实则大谬不然,造成学生不认真掌握外语发音,喜以韩文标记,结果不论学习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皆造成平卷不分、尖团不分、儿音与儿化不分、有入声与无入声不分等根本性发音缺陷,令我等经验丰富之外教亦倍感头疼。 
  韩国古代历史皆以汉字写成,且中古以上历史皆存于中国史书。今后青年若不写汉字,必导致历史断裂。又韩文每字皆由两个以上字母构成,间架呆板,搭配生硬,如残条断枝两相拼凑,望之颇有不祥之气。初见韩文,疑为取自残龟断甲之原始符号也。 
  19。亦敢扬眉傲五洲:韩国国土虽小,仅列亚洲第30位,世界第108位,但人口约4500万,列亚洲第12,世界第25。加以吃苦耐劳、团结奋发、勇于抗争,终于抓住机遇,迈入经济强国行列。目前经济实力列世界第11,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以此为后盾,文化、教育、体育、政治各方面均挺进世界“肉食者”行列。故韩国民族自尊心百倍增强,有时几无一物可放入眼中,颇有五洲之内无敌手之慨。在这个世界上,强弱之势,永远是变化的。 
  20。曾记否,在上甘岭下,万骨成丘:世人皆见韩国经济之腾飞及“韩流”之泛滥,或不知50年前中朝与美韩殊死一战,方奠定三八线两侧半世纪之和平。当年韩军伤残之外,仅火线阵亡者即达15万余,美军则3万余,中国军队阵亡亦十余万,南北双方军民死亡共计超过百万。仅举世闻名之上甘岭一役,志愿军即歼敌2。5万,自己伤亡1。15万。成千上万的革命和反革命先烈,在我们的前头,或英勇或无辜地倒下了,让我们收藏起他们的旗帜,扫干净他们的血迹,去升官发财吧。 
  那该多好啊 
  给梨花女大的本科生口试汉语,让她们用“那该多好啊”造句,她们经常造的是“要是我去中国,那该多好啊”,“要是我有男朋友,那该多好啊”,“要是每天不上学,那该多好啊”。看着她们又天真又傻乎乎的模样,我不禁心中暗笑。但笑罢却想,笑话学生容易,如果让我造这个句子,我怎么说呢?“什么什么,那该多好啊”,表达的是一种希望,并且宛如已经目睹了那希望实现之时的景象,从而沉醉在那快乐的景象中。每个人的心底大概都潜伏着不少这样的句子吧。出国旅游、恋爱婚姻、自由放纵,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快乐。除此之外的一切悔恨、梦想、祈祷、诅咒,也大都可以用“那该多好啊”来抒发。其实我们最憧憬的“那该多好啊”往往是我们不敢说出来的,比如“要是那家伙明天被汽车轧死,那该多好啊”,“要是我的乳房和她一样挺,那该多好啊”,“如果发生世界大战,只剩下我一个男人,那该多好啊”。这些见不得人的“隐私梦”实际都是人们的正常心理,它们是人的精神平衡所必须的。劳动妇女在吵架时经常豪情万丈地把这类隐私梦展示出来,“让你这王八蛋浑身长满大脓疮,烂,烂,从头烂到脚,我才高兴哪!”“让你这小骚货一出门就让一百个大猩猩抓去,骚,骚,一年生一百个小猩猩崽子,多过瘾啊!”毒骂过后,她们吃得甜、睡得香,“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而有些学问高深的知识分子,则以从不展示隐私梦为高雅,他们说的大都是“假如不发生‘文革’,那该多好啊”,“要是大家都来关心希望工程,那该多好啊”这类道貌岸然的屁话。其实他们心底的毒骂不比劳动妇女少,但劳动妇女是骂完就没事了,而知识分子狠就狠在,他会理性地去把他的诅咒变成现实。他真的会研制出一种什么药水,让仇人生满大脓疮;他真的会考证出,他仇人的儿子身上,带有大猩猩的遗传基因。许多知识分子的脸色苍白,是与他们不见天日的心理密切相关的。 
  这是从阴暗的角度来批评某些知识分子。而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不爱说“那该多好啊”,是因为说了也没用,说了更伤心。历史无情地粉碎过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梦想。鲁迅想过:“要是我学会了医学,那该多好啊!平时医治我父亲那样的被耽误的病人,打仗时便去当军医。”冰心想过:“要是天下的母亲和母亲都是朋友,儿子和儿子也都是朋友,那该多好啊,那就永远没有战争,永远是蓝天明月大海。”我们50年代想过:“全国都建立了人民公社,那该多好啊,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60年代想过:“要是大家都没有私心,那该多好啊,对,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80年代想过:“要是中国成为美国,那该多好啊,对,要民主,要自由,时间就是袁大头……”这些梦想逐次在现实的铁壁上碰得头破血流。还是鲁迅觉醒得最早,他说出了那些夹杂着无限伤痛的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于是我们越来越少地听到“那该多好啊”的声音了。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中国和世界怎样前进,才是“那该多好啊”了。劳动妇女说出她们的心声,动力是“不说白不说”;我们说不出自己的心声,阻力是“说了也白说”。 
  至于我个人,对过去的事情,一般不会说“假如李自成不动吴三桂的陈圆圆,那该多好啊”,“假如中国从1949年就改革开放,那该多好啊”,“假如我大学毕业不读研究生,直接分配到国务院工作,现在肯定是一方诸侯,那该多好啊”这些马后炮式的话。我认为既已发生的事情都是必然要发生的,它们可能不具有利益的合理性、效率的合理性、道德的合理性、情感的合理性,但是一定具有逻辑的合理性、历史的合理性。埋怨历史是一种对现实的无能。而未来,虽然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是与我们在现实中的努力有关的,但“未来”却又是一个毫无责任感的风流艳妇,她动不动就对我们始乱终弃。这使我们不得不接受鲁迅的“绝望哲学”,即对一切都不抱幻想,斩断过去和未来的两重诱惑,只紧紧握住现实的缰绳,或者说只肩住现实的闸门。这样剩下的,就只有一些小小的、毫无实用价值的、与现实努不努力无关的趣味性希冀了。比如:“要是死后发现这是一场梦,那该多好啊”,“要是死时她来看看我,当场哭死在我面前,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会降龙十八掌外加六脉神剑和北溟神功,那该多好啊”。人再有修养,这些小梦幻总还是要有吧。即使冷如鲁迅,倘连这些也没有,恐怕是做不到“绝望中抗战”的。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但不说给别人,而且自己也并不执着,不过是想着玩玩而已。这样的“修养”是值得欣慰还是悲哀呢? 
  所以看着那些坦然抒发自己梦想的学生,我很羡慕她们的率真。哪怕她们造的是“要是我的脚再白一点,那该多好啊”,“要是能吃孔老师做的中国菜,那该多好啊”,“要是去美国留学和去中国一样便宜,那该多好啊”这类的句子,我都感到她们是可爱的。我想真正应该嘲笑的,是我们自己。所有学生口试完毕,空荡荡的教室里剩下老夫自己时,我不禁也抒发了一句:唉,要是我现在还是学生,那该多好啊。 
  落花岩 
  读韩国观光公社编印的《韩国旅游指南》,介绍到百济古都扶余的扶苏山时,有这样一段话:“沿着悬崖顶端到白马江湖畔的下坡路缓缓而行,途中经过一座百花亭,据说曾有三千名百济宫女因遭唐罗联军追赶而走投无路,遂投江于此。当时宫女们投江的身影,有如杜鹃花凋谢零落,故称此处为落花岩。”旅游指南一类的书籍,大多语言无味,病句连篇,充斥着吹牛、乡愿和误导。而这几句话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或者说,令我肃然起敬。可惜我一直没有机会去扶余一带观光,因为从整个韩国来看,那里并不太重要。扶余这座当了120多年首都的城市,如今只有10万人,高速公路和铁路,都不通那里,恐怕比起同名的中国吉林省扶余市来,要寂静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