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威的性质,不管这一性质是什么。所用的祈祷文则是每个人都可以念,不致 

  于和自己的信仰有抵触。”① 

       看了 《乌托邦》和莫尔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知道,莫尔是一个具有丰 

  富人文思想的博学多才而又绅士色彩浓重的大思想家。他一生憎恶丑陋,推 

  崇良善;反对欺诈,主张宽容;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反对动乱,渴盼安定。 



① 莫尔:《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87 页。 

② 同上书,第94 页。 

① 莫尔:《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112 页。 


… Page 39…

因此,他作为新兴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家,对当时社会所存在的剥削、欺诈 

和不平等现象,确是深恶痛绝的。在《乌托邦》第一卷,他对种种此类现象 

都作了深刻尖锐的讽刺和批判。特别是他那有名的“羊吃人”的论点,更是 

得到后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赞赏和肯定。 

     值得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莫尔及其 《乌托邦》现象,给后人一种深刻的 

启示,即任何文明的建成,都需要批评和批判。其实《乌托邦》的理想并不 

合资本主义的实际,但如果没有 《乌托邦》式的著作,资本主义文明又显得 

不完整。批评也是一种独特的共鸣声响,在这个意义上讲,拒绝批评即拒绝 

文明。 

     正如库萨的尼古拉是德国近代哲学的最好前驱人物,莫尔的风格也十分 

合乎英国人的民族文化传统。他的平和如绅士般的战斗精神,希望安定渴求 

进步的文明要求,颇合英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轨迹。他的这种风格,在其后的 

英国历史上,将不断得以重演与充实。 

     莫尔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可以告慰他在天之灵的 

是:虽百年之后,他的这一派思想,犹不乏后继之人。 



                                4。康帕内拉 



     西方近代乌托邦思想是一种思潮,而不是一人一派之事,甚至不是一国 

一地之事。自莫尔的《乌托邦》问世之后,在好几个欧洲国家,陆续有一些 

后继者出现,其中颇有几本富于历史价值的空想名作。如本节即要介绍的意 

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德意志人安德里亚的《基督城》,以及比他 

们更晚些的英国大名家培根的《新大西岛》和哈林顿的《大洋国》等。由此 

可以知道乌托邦思想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不但源远流长,而且有很强的影响 

力和传播力。因为它能够远播四方,同一题材的书籍才会屡屡出现,因为作 

为受体的读者群大,它才能超越国度,远播四方。如果联想到18、19世纪出 

现的空想社会主义大思潮,就更可以理解乌托邦思想在欧洲的特殊地位与作 

用。 

     乌托邦思想的出现,实际上是人们不满现实,但又不满历史的一种特殊 

条件下的特殊产物。他们因为对现实不满才幻想有更好的社会理想出现。但 

他们不是复古主义者,他们既不满现实,更不满历史,因此,他们的办法是 

拒绝向后看,只要向前看。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新的事物是喜欢的,但 

这些新事物还不能满足他们。他们的要求更高,胃口更大,他们希望有更美 

好的东西出现在人类面前,于是便展开空想的翅膀,去营造一个又一个的“乌 

托邦”。 

     他们不满现实,但他们又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们常常站在现实的 

挑剔者和批判者的角度发表意见。但从历史的宏观去看,他们其实也是现实 

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相当积极的一部分。以此观之,批判即是建设, 

反对也是补充。唯其有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补充,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文化 

才来得更完美和丰富。 

     这里主要介绍康帕内拉。 

     康帕内拉 (1568—1639年),他在年龄上比莫尔整整小了90岁,在思 

想上也可以说是莫尔的学生。特别是他的乌托邦思想,在大的方面,和莫尔 

没有多少质的差异。单就这点而论,可以说康帕内拉就是16世纪意大利的莫 


… Page 40…

尔,而《太阳城》也就是16世纪意大利人心目中的《乌托邦》。 

     康帕内拉其人也与莫尔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两个人都很博学,而且多才。莫尔既是思想家,又精通法学,熟 

悉史学、数学、天文学,更是一位有才能的律师和颇有特色的政治人物。康 

帕内拉同样博学,同样多才,他的著作也很多,而且同样既是一位文章高手, 

也是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他的14行诗,也如同莫尔的政治讽刺诗一样,既 

有个性,又有内容。 

     其次,两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和同样坚韧不拔的个性。莫尔的结局是悲 

惨的,但他能身处逆境而不惊,面对死亡而不惧,即使面对小人的诬告与伪 

证,依然故我,镇定如常,大有中国古哲人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 

之而不怒”的贤者之风。康帕内拉的一生境遇更是风波迭起,百味皆尝。但 

他非但能以超人的毅力去面对这一切,而且还以超然若归的精神进行自己的 

创作。如此这般,两个人都可称为人中豪杰。 

     再次,两个人都有丰富的阅历和超凡的想象力。乌托邦式的思想家,没 

有想象力不成,没有阅历更不行。他们二人的经历都不平凡。他们固然都是 

饱学之士,却能接触社会,关心现实,对政治生活一往情深,对社会生活中 

的重大事件绝不置身局外。他们的主张并非总是正确,甚至常有偏颇,但他 

们的态度从来都是严肃庄重、认真负责的。 

     最后,两个人都有嫉恶如仇的性格。他们对现实中的不平现象无论如何 

不能容忍。虽不必路遇不平拔刀相助,但既见不平,总有一股不吐不快的风 

格在。莫尔作律师做得很有声誉,就是因为他敢为事主鸣不平;他作议员做 

得有声有色,就因为他敢于反驳国王的错误主张。康帕内拉也是如此。虽然 

他的 《太阳城》中的批判色彩不如《乌托邦》表现得尖锐、浓烈,但他的14 

行诗中,同样表现出与之相似的风格与精神。他有一首《论宇宙间重大罪恶 

的根源》,写得很有特点: 

      “我降生是为了击破恶习: 

     诡辩、伪善、残暴行为, 

     我珍视菲米斯的坚贞、 

     能力、智慧和爱情——她的教训。 

     哲学家的发现具有最高的效用, 

     它谦虚地教人以真理—— 

     这是医治三重谎言和极大罪恶的灵药, 

     它会使那令人遭受痛苦的世界失掉力气。 

     倒毙、饥饿、战争、敌人的阴谋、 

     淫荡、冤案、奢侈、任性—— 

     在那三种道德沦丧的恶习面前就显得没有什么了不起。 

     而自私自利却是主要的罪恶根源, 

     它是以无知作为丰富的养料。 

     我到世界上来就是为了击溃无知的。” 

     康帕内拉与莫尔相比,也有不少相异之处。 

     第一,两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知行倾向有别。前面说过,莫尔是主张宗教 

团结与社会安定的。他尽管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十分痛恶,但他不 

同意用武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改革的动荡与保守的安定之间,他宁愿选择 

安定。虽然他在与对手的论辩时,气势凌利,语言刻薄,以至态度粗鲁有伤 


… Page 41…

  风雅,但在行动方面,他却是一个喜欢稳妥远胜于喜欢变革的人。他是一位 

  思想的巨人,却不是一位行动的巨人。康帕内拉则不同,他不但有丰富的思 

  想,而且有大胆的行为,当他认定起义是必要的行为时,他宁可放下一切思 

  想,一心去为起义服务。 

       第二,莫尔的《乌托邦》思想中更多民主精神、宗教意识,而康帕内拉 

  的思想中更富于哲学与泛神论色彩。在两个人的乌托邦思想的后面,莫尔更 

  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未来的政体,而康帕内拉的思想深处,却有比较复杂的 

  哲学与神学背景。 

       莫尔年轻时,也有过几年修道院的生活经历,但他能把这种生活经历纳 

  入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去,换句话说,他在西方宗教传统与人文主义思 

  想间找到一种平衡,并且把这种平衡寄托到他的乌托邦梦想中去。他注重人 

  文,但不伤宗教。据说他离开修道院以后,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穿着 

  通常在修道院中才穿的粗线织成的内衣。 

       康帕内拉本人即是一位僧侣,但他偏有许多异端思想。他身为僧侣,却 

  对哥白尼、伽里略的天文学思想极为同情。虽然他的天文学知识不足以支撑 

  他的这种情绪,但这并不妨碍他宣布自己对哥白尼学说的认同和倾心。他同 

  时又是一位自然神论者,而这一点同样与基督教原则大相径庭。在他看来, 

                                                               ① 

   “宇宙是把无穷的智慧纳入自己固有的思维的一本书” 。而且在他心目中, 

  宇宙和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宇宙乃是一个具有一切存在物特性的有生命的东 

  西。他对于太阳更是情有独钟,唯其如此,他才把自己的代表作命名为《太 

  阳城》。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太阳神的崇拜者,而这与一神论的基督教 

  义真是水火难容。此外,他还是一位星相学家,他对星相学的热忱,常常超 

  过他对宗教的敬重。而无论哪种星相学,说到底,也是和基督教义背逆难通 

  的。 

       严格地说起来,莫尔的思想体系中哲学成份甚少,这大约与他生活的时 

  代有关。而康帕内拉的哲学思维就比较丰富。虽然他的哲学思想有时不免像 

  一个大杂烩,那里面既有新的具有时代风采的哲学观念,也有陈腐守旧的神 

  学观点,以及令人观之生厌的神秘主义内容,但他常常有意无意间便“碰” 

  到许多为他的时代所崇尚的真理。如他认为,要靠感觉经验和感觉来认识世 

    ②                                                            ③ 

  界 ,并在一定意义上做出了“我思故我在”式的哲学猜想。很显然,他的 

  这种以感觉和经验为前提的认识论思想,和17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确有 

  某些相似之处,而他的理性主义式的思考方式,又与后来的笛卡尔哲学有些 

  许不谋而合的地方。 

       第三,虽然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莫尔的《乌托邦》在写法甚至内容 

  上都颇为相似,但二人的文笔与文风又有明显差别。比较而言,莫尔的文笔 

  十分漂亮,他的《乌托邦》是一部很有文学品味的著作。康帕内拉的文笔则 

  比较枯涩乏味,但他文章的组织方式和观点却往往更其清楚明了,虽不如前 

  者富于魅力却较前者更宜把握。 

       造成莫尔与康帕内拉之区别的原因很多,要而言之,无非个人与环境两 

  大文化原因。在环境原因方面,因为莫尔生活的都铎王朝和康帕内拉生活的 



① 《太阳城》,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90 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 Page 42…

意大利有很大区别,都铎王朝是一个已经比较强盛而且正在走向新的强盛的 

国家。作为其国民与重臣的莫尔自然不希望他的祖国出现动荡,而是希望它 

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变得更其强大与美好。恰恰是这种主张成为近代英国的 

文化传统。康帕内拉生活的意大利,彼时正处在西班牙人的统治之下。反抗 

异族统治,必然成为本民族的首要任务。康帕内拉作为一名同样有政治热情 

与远见的学者,在民族大义面前,自是民族第一,学业第二。对于采取行动, 

那怕是激烈的起义行为也在所不惜。而他的这种作风,也和近代意大利的文 

化传统有某种内在联系。 

     就他们自身的情况看,莫尔一生中虽然也曾遭受几次挫折,但他的生活 

和社会经历,在总体上还是顺利的,他在本国乃至整个西欧都有很高的威望。 

虽然他死得很惨,但这多少有些偶然的因素在内,何况历史上的政治人物, 

常不能以个人结局好坏论英雄。所谓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云云,应该包 

括死亡后的哀乐在内。康帕内拉则不同,他一生中单被关在监狱的时间就有 

27年之久。在统治者眼里,他不过是一个不知悔改的囚徒。虽然他生性达观, 

但看他一生经历,他遭受的磨难超过他的大名鼎鼎的前辈许多。 

     因为康帕内拉有如此长的监狱生活,他的履历反而相对简单。 

     康帕内拉原名吉奥凡·佗米尼哥·康帕内拉,出家为僧侣后,更名托马 

斯·康帕内拉——与托马斯·莫尔更相似了。他出生于意大利东部卡拉布里 

亚区所属的斯坚亚诺村。当时该区正处在西班牙人的统治之下。 

     康帕内拉聪慧早熟,13岁时已表现出某种创作天才。但他很早就接受教 

会教育,15岁入修道院学习。但这不合他父亲的本意,他父亲原本希望自己 

的儿子能攻读法律的。 

     康帕内拉在修道院主要是研究哲学和神学,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世 

纪经院哲学的两位代表人物阿尔贝尔特和托马斯·阿奎那。虽然他成名之后 

多次对修道院的学习表示不满,但在校期间,他却是一个好学生。从他后来 

的著作看,他的人文色彩不如莫尔浓重,但在神学哲学的涵养方面,却有比 

较扎实的功底。然而,他真正景仰的哲学家,既不是托马斯·阿奎那,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