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丹台玉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08-丹台玉桉-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少阳与厥阴俱病。耳聋为少阳邪盛于表。囊缩而厥。为厥阴邪盛于里。若水浆不入。又 
不知人者。六日死。以其一脏一腑同受其邪。此两感之所以不救也。然其间亦有轻重之不同 
。表重于里者。宜先救其表。而后及于里。里重于表者。宜先救其里。而后及于表。此又 
求于一生于万死之中。不得已而施治也。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者。至七八日间。其本经 
之邪渐遏。至十二日则精神清爽而自愈。然伤寒传经种种不同。未可执为一定之序。有始于 
太阳。以次而传入阴经。而不传少阴者。或太阳不传阳明少阳。而即传少阴者。或不由阳经 
而直入阴经者。或始终即在一经。而不传者。或二阳三阳同受而为合病者。或太阳阳明先后 
受而为并病者。种种不一详。审而治可也。又有中寒一症。或卒。中天地之寒气。或口得寒 
物直中阴经。六脉沉弱无力。身倦手足厥冷。口噤不语。非若伤寒之邪。循经渐深也。然真 
正伤寒。与感冒伤寒。及似伤寒。而非伤寒者。何以辨之。盖寒者。冬月严凝。肃杀之气也 
。自霜降以后。春分以前。皆属冬。此时感冒而即发者。乃为真正伤寒也。若冬伤于寒不即 
病。至春分后而发者。名曰温病。其症发热咳嗽。身痛口渴不恶寒。其脉弦数不紧。右手反 
盛于左手。盖怫然在内故也。冬伤于寒春亦不病。到夏至后而发者。名曰热病其脉洪数。其 
症热渴。比春更甚。温热二症俱不恶寒而渴。不恶寒则病非外来。渴则热自内达于表间。有 
恶寒者。乃冒非时暴寒。非若冬月之甚也。其有不因冬伤于寒。而春自伤于风。夏自伤于暑 
者。则自有伤风伤暑之别。而又不可以温热并论矣。或有感于天行时气。而病相同者。谓之 
温疫。其症头疼身痛。发寒发热。一家一方长幼传染者是也。或足膝等处忽然红肿。或软弱 
发热头疼。谓之香港脚伤寒。或心腹饱闷。呕逆头疼。发热恶寒。右手关脉紧盛。左手三奇和 
平。而身不痛者。是伤食也若头痛而身亦痛左右手俱紧盛。谓之夹食伤寒。左手脉来紧盛。 
右手洪滑。或寸脉沉伏。身热恶寒。隐隐头痛。喘咳烦闷。胸胁体痛。是夹痰伤寒。头痛发 
热恶寒。但右手脉来空虚。左手脉来紧盛。是劳力伤寒。左手脉来紧涩。右手脉沉芤。心胸 
胁下小腹有痛处。汗至胫而回。是蓄血伤寒。太阳症则如狂。阳明症则善忘。少阳症则寒热 
似疟。此皆类伤寒。而非伤寒也。其余伤寒中杂症颇多。不能枚举。皆诸病门中所有者。但 
杂症一兼伤寒。即所谓伤寒杂症。医者以意求之。则不言而自喻矣。 

卷之二伤寒门
立方
属性:x神仙粥x 治身热作饱。不思饮食。头疼。冒雨受寒。一时无觅医处。此法取汗。 
用带皮老姜。三两捣烂。将热酒泡饮。出汗。轻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时之急。 
x麻黄汤x 太阳症。头顶痛腰脊强。发热无汗。宜此汤主治而汗之。 
麻黄(一两五钱) 桂枝(一两) 甘草(五钱) 杏仁(五十枚) 
作一剂。每服用五钱。水煎温服汗出为度。无汗再服。春分后忌之。用此药发汗不出。 
脉弱者无阳。及不至足者。为难治。身热不退。脉愈燥者。难治。 
x葛根汤x 阳明症。目痛鼻干不得眠。身热无汗者。以此汤治之。 
葛根(三钱) 芍药(钱半) 桂枝(一钱) 姜三枣二。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 白虎汤 
治渴而有汗不解者。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 甘草(六钱) 粳米(小半合)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无汗 
大忌。 
x小柴胡汤x 少阳症。胸肋痛而耳聋。往来寒热。病在半表半里。此汤为主治。 
柴胡(二两) 半夏(八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七钱半)作五服。每服加姜三枣二。但人参一味。亦宜斟酌。若邪气未退。不可 
轻用。 
x大柴胡汤x 治身热谵语。不大便。恶寒。 
柴胡(二两) 黄芩(七钱半) 芍药(三钱) 半夏(六钱) 
枳实(五钱) 大黄(五钱) 作三服加姜枣。 
x桂枝大黄汤x 太阴症。肚腹硬满。燥渴咽干。或腹痛。 
大便实者为里热。以此汤主之。 
桂枝 大黄 甘草 枳实 浓朴 人参 芍药 槟榔 甚者加芒硝 
x附子理中汤x 腹满自利。不渴者。属里寒。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附子 
x四逆汤x 治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 
干姜(五钱) 附子(二钱半) 甘草(一两)水煎炖冷 
x大承气汤x 少阴症。口燥咽干。谵语。五六日不大便手足心并腋下。 痞满。燥实俱 
全者。用此汤主之。 
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各二钱半) 
x小承气汤x 治伤寒传里。有痞满。实而无燥坚者以此汤主之。 
大黄(五钱) 浓朴 枳实(各二钱) 
x调胃承气汤x 无痞满。而有燥实坚者。 
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甘草(二钱) 枳实(二钱) 浓朴(二钱) 
若初起手指甲青。兼 
之腹痛。呕吐身如彼杖。脉细沉无力。谓之阴毒。急用四逆汤温之外灸关元。气海。复其阳气 
麻附细辛汤 本经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虽沉。亦有可汗者。此汤主治。 
麻黄(二钱) 附子(三钱) 细辛(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人参(二钱) 黄连(一钱) 芍药(一钱五分) 以其无头疼故名少阴似太阳。假若身不发 
热。岂敢轻汗之。 
x桂附汤x 厥阴症烦满囊拳谵语而渴者当下之三承气汤选用。口吐涎沫小腹痛。不渴者。 
当此汤主之。 
桂枝(一两) 附子(三钱) 青皮 甘草 柴胡(各四钱) 作三服每服加姜三片。 
陶氏冲和汤 两感伤寒。虽不治之症。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若胎元禀得浓者而 
所感得浅。间亦可生。如两感阴阳未分。或阳先受病者。以此汤服之。 
柴胡 干葛 石膏 黑豆 生地 防风 白芷 川芎 细辛 羌活 甘草 黄芩 
x羌活汤x 治两感。阴阳已分。 
羌活(一钱五分) 独活 防风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各八分) 白术 甘草 细辛 
(各三分) 知母 川芎 生地(各一钱) 煎服未解。再服三四剂。病愈则止。 
又方。 阴阳两感。表里未分。用后方主治。 
麻黄 升麻 干葛 芍药(各二钱) 甘草(五分) 苏叶 青皮 香附 白芷 川芎 陈 
皮(各等分) 
每服三钱加姜葱煎服。痞满加枳壳。大抵两感脉从阳可治。从阴难治。 
x九味羌活汤x 春分后感冒伤寒。宜此汤主之。 
羌活 苍术 防风(各一钱半)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 黄芩(各一钱) 细辛(四分) 
姜三 
细辛。加黄 。再不止。加桂枝。芍药。不作汗。加苏叶。渴加知母。石膏。呕逆加姜汁 
。有痰去生地。加半夏。肌热。加柴胡。葛根。喘。加杏仁。虚烦。加知母。麦门冬。竹茹 
。胸膈饱闷。去生地。加枳壳。桔梗。便秘。加大黄。中寒于经络。加附子。湿土司天。倍 
苍术 久雨。加木瓜。苍术。太阳症。倍羌活。加 本。阳明症。加升麻。葛根。少阳症。 
加柴胡。半夏。太阴症。加浓朴。枳实。少阴症。加桔梗。知母。黄柏。厥阴症。加柴胡。 
倍川芎。此方通治六经伤寒。无有不验。乃四时伤寒之圣药也。 
x回阳急救汤x 治直中阴经。无热恶寒面惨。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虽于转 
侧。不渴卧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青白。脉细沉微。 
附子 干姜 人参 甘草 白术 肉桂 陈皮 
呕吐。加半夏。(姜汁拌炒)腹痛甚。加芍药。木香老姜汁。利不止。加陈壁土炒升麻少 
许。口吐涎沫。加吴茱萸盐炒。无脉。加五味子。猪胆汁。战栗。加附子。麻黄。小腹绞痛加 
青皮。吴茱萸。水一钟半。枣二。生姜自然汁半盏煎。临服入泥浆水澄清。一匙温服。 

卷之二伤寒门
合病
属性:或二阳同病。或三阳同病。不传者。太阳合阳明。升麻葛根汤。阳明合少阳。小柴胡合 
升麻葛根汤。或通用九味羌活汤。 

卷之二伤寒门
并病
属性:始初二阳合病。后二阳气盛。一阳气衰。并归一经独重者。阳明并太阳。麻黄汤合升麻 
葛根 
或通用九味羌活汤。 
x加味理中汤x 治中寒。即冬时直中真寒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手足厥冷。或腹痛呕吐。 
甚则卒倒昏迷。不省人事。脉迟无力。 
干姜 人参 白术 肉桂 甘草 半夏 陈皮 细辛 茯苓 煨姜五片煎熟。再入姜汁 
半盏 
服。其腹内外。仍用姜炒热。时时熨之。轻则根据本方。重则加熟附子。身甚寒者。加麻黄。 
挟气。加木香。呕吐涎沫。加丁香。腹痛。加木香。砂仁。挟食。加草果。枳壳。泻不止。 
加升麻。苍术。外灸关元气海。再用葱熨法。 

卷之二伤寒门
温病
属性:此病发于春间。经曰。发热不恶寒。反渴者温病也。分表里治之。表症如天温。升麻葛 
根汤。如天寒柴胡桂枝汤。太阳合少阳。败毒散合小柴胡汤。 
太阳合阳明。败毒散合升麻葛根汤。阳明合少阳。升麻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半表半里 
小柴胡汤。里症大柴汤。重者。一时表里俱发。防风通圣散。表里俱热。大便自利者。柴胡 
黄芩汤加木通山栀。 
x竹叶石膏汤x 
治虚烦变杂症。表症已解。邪毒未除热结在内心胸烦满渴甚饮水无度 
石膏(五分) 人参(二钱) 甘草(七分) 麦门冬(一钱半) 淡竹叶(十四片) 糯米( 
一撮)水煎入姜汁二匙。 
x升麻葛根汤x 
葛根 升麻 芍药 甘草 
表热加柴胡。内热加黄芩。有吐衄血。加生姜。牡丹皮。热甚加山栀。黄连。或加连翘 
。天 
花粉。大便硬。加枳实。大黄。头痛加川芎。身痛。加羌活。痞闷。加枳壳。桔梗。咳嗽。 
加枣仁。痰。加半夏发斑加玄参。如老人去芍药。加柴胡。人参 
x人参败毒散x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川芎 赤茯苓 人参 甘草 
皮肤疮痒。加蝉蜕。口干舌燥。加黄芩。去人参。加防风。荆芥。名荆防败毒散。 
x小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加姜枣 
陶氏加陈皮芍药。头疼。加川芎。胸中烦而不呕。去参夏。加栝蒌仁。渴去半夏加知母 
花粉。腹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痞闷加牡蛎。枳实去枣。胁痛。加青皮。心胸闷。加枳 
壳桔梗。不效。加枳实。黄连。栝蒌仁。去甘 
草。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炮干姜 
。呕。加姜汁竹茹。虚烦。加竹叶。粳米。鼻衄。加生地。茅花。痰盛加栝蒌仁桔梗。枳实 
。喘。加桑白皮。乌梅。热盛错语不眠加山栀。黄连。黄柏。少阳阳明合病。口燥目疼。加 
芍药干葛。坏症。加鳖甲。自汗恶热。谵语烦渴。去半夏。合白虎汤。自汗恶风腹痛。或寒 
多热少。脉弱去黄芩。合桂枝汤。血虚发夜热。合四物汤。去川芎加麦门冬。知母。黄柏。脉 
弦 
。小腹痛。昼明夜昏。妄见。或寒热不定似疟。合四物汤。加牡丹皮。男子加生地。妇人 
加当归红花。瘥后发热。本方和之。脉浮。加苍术苏叶。脉实。加大黄枳实。寒热似 
疟。而里未实者。加桂以温血。表热而里又燥渴。粪硬者。加大黄以清血。如无耳聋胁痛。 
只则身热发渴谵语。大便实者。加大黄。 
x大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芍药 枳壳 半夏 大黄 姜枣 
昏乱谵语。加黄连。山栀。痞满。加枳壳。桔梗。浓朴口燥渴。舌苔黄。加栝蒌仁。夏 
月热病烦躁。脉洪大。加知母。麦门冬。石膏。发斑。加生地。玄参。牡丹皮。发黄。加茵陈。 
黄柏。鼻衄。加犀角。大便不通。加芒硝。 
x防风通圣散x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麻黄 薄荷 连翘 芒硝 石膏 黄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荆芥 白术 山栀 加姜三片 
凡杂症。耳目口臭。唇舌咽喉。风热风痰等疾。外科痈疽疮疖。小儿惊疳积热诸风。无 
所不治。如自利。去芒硝。自汗。去麻黄。 
x清热解毒汤x 热病发于夏。脉细小无力。足冷。如得汗。而燥盛者死。如下痢腹痛者。 
黄芩 知母 升麻 葛根(各一钱) 石膏 人参 白芍(各一钱半) 羌活(二钱) 黄连 
(酒制三分) 生地(酒制五分) 生甘草(七分) 姜三片 
胸痞闷。加枳实。半夏。各一钱。姜汁四五匙。去生地。脾胃不实。加白术。表症在太 
x九味羌活汤x 汗后烦渴。脉洪大。背恶寒者。白虎加参汤。益元散。里症。大柴胡汤。重者 
。一时盛发双解散。或防风通圣散。 
x白虎加参汤x(即化斑汤)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山栀 麦门冬 人参 五味子 天花粉 黄连 姜枣 乌梅 
心烦。加竹叶。竹茹。小便短少。加滑石。背恶寒渴。加茯苓。去山栀。呕。加姜汁 
炒半夏。头微疼。眼眶疼。加葛根。去山栀。 
x益元散x (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为末。每服三钱。入蜜少许。沸汤调服。热者。冷水调服。伤寒热不解。加苍术末三钱。葱 
豉汤。连进数服。汗出为度。汗吐下后余热。以此解之。虚烦不眠。加辰砂少许。一切风热 
上壅。咽喉不利。加青黛。薄荷少许。蜜丸噙化。产后腹痛自痢。用补脾。补血药下。或加 
五灵脂。能行血。止痢泻甚。加肉豆蔻少许。一切痰热吐逆。及胃热惊痫颠狂加黄连少许。 
姜汁蒸饼为丸。 

卷之二伤寒门
瘟疫
属性:有瘟疫。寒疫。此天地不正之气。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从口鼻而入。当随时令参运气而施 
治。不可大汗大下。当从乎中。而用阳明少阳二经药。初看未见端的。先以其败毒散加薄荷 
治之。看归何经。再随经施治。见阳明经者。用升麻葛根汤。见少阳症者。用小柴胡加防风 
羌活。少阳阳明兼见者柴葛二汤合服。寒热往来而大便泄者。小柴胡合五苓。寒多去芩。留 
桂。大便秘。小柴胡加大黄。小便秘。小柴胡。合四苓。发黄。再加茵陈。作渴。小柴加石 
膏。知母。发狂不识人。大柴胡。加当归。如大便泄者。三黄石膏汤。若入太阴经无热症见 
者。用理中汤。此症必腹痛而泻。痛止仍用小柴胡。若入少阴厥阴经。用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