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在使用的各种文字中,以汉字最为古老。它是在经 

  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后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完整、独立的文字体系,对 

  后来中国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安半坡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100多件(块)陶 

                                                               ① 

  器或陶器碎片中含30余种刻划符号,如“■■”等,后来又在其他许多遗 

  址中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往往在一个地区的几个不同遗址中可找到相同的符 

  号,可见它们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器物上 

               ② 

  刻有“■”,似乎更接近象形文字,考古学家们一般认为这些刻划符号中有 

  些可能是族徽或标记,有些则可能是原始汉字的先驱。 

        汉字的真正形成是在商代,商代的文字种类很多,有刻在石上的石文, 

  刻在陶器上的陶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及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其中以甲 

  骨文最为主要。 

        甲是指龟甲,甲文是指在龟的腹甲上契刻的文字,骨是指兽骨,主要以 

  牛胛骨和鹿头骨为主,骨文是指刻在牛胛骨和鹿头骨上的文字,两者合称为 

  甲骨文。 

        商朝虽已进入了发达的奴隶制社会,但商代人却十分迷信,在他们看来 

  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须服从天意,因此无论大小事情都要进行占卜,占卜的内 

                                                            ③ 

  容包括祭祀、征伐、田猎、疾病风雨,女人生产等 ,占卜者用甲骨进行占卜, 

  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都刻在甲骨上,这种甲骨文又称“卜辞”。 

        甲骨文是由著名文字学家王懿荣于1899年最先发现和确认的,后来中外 

  学者对甲骨文进行了搜集与研究。自1928年起,多次在河南安阳殷墟进行考 

  古发掘,共发现了甲骨15万片以上。古文字学家认真整理了这些甲骨文,并 

  对其进行考释,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如董作宾的《殷墟文 

  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郭沫若的《卜辞通纂》,陈梦家的《殷墟卜 

                                                     ① 

  辞综述》,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等。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 

  了解商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殷墟发现的卜骨上 

  有多片是记录月食发生情况的如“月又戠”,成为人们研究天文史最可靠的 

  第一手资料。 

        在商代的其他遗址中也发现了不少的这类甲骨文。1954年还在山西洪洞 

  县首次发现了西周的甲骨文,后来陆续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也发现了西周的 

  甲骨文。 

        甲骨文中除“卜辞”外还有一种纪事刻辞,主要是刻在龟甲两边凸出的 

  部分或牛胛骨顶端凹下的臼面上。刻辞有的与卜辞有关,有的则与之无关如 

                                                                                 ② 

  记载战争中的俘虏数字,田猎所获多寡及方国、臣下进贡的物品等 。 

        据现有的资料统计,甲骨文有单字4500个,其中可辨认的约有2000余 

  字,被学者们公认的有1000多字,从这些字体看有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 



① 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 年版。 

② 参见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 年版。 

③ 参见萧艾著《甲骨文史话》,文物出版社1980 年版。 

① 参见萧艾著《甲骨文史话》,文物出版社1980 年版。 

② 参见萧艾著《甲骨文史话》,文物出版社1980 年版。 


… Page 113…

   说明这时的文字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功能,并发展到了比较成 

               ③ 

   熟的阶段 。 



③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 


… Page 114…

                                      8。青铜器 



       青铜器是指用铜和锡等金属合金制成的器物,青铜器的出现在人类历史 

  上,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学者们将普遍制作和使用青铜工具的时代称为“青 

  铜时代”。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夏代开始进入青铜时 

  代。严格地说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在约4000年前出现的,它比西亚晚了2000 

  年,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中国的青铜器是受到西亚的影响,中国的青 

  铜器在器型,纹饰和铸造工艺上都独具特色,考古发掘出土商、周时期大量 

  精美的青铜器,是中国先民对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最好证据。 

       夏商周时期正处在“青铜时代”,在这期间,中国青铜器的冶铸技术发 

  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形成期 (从商代中期以前算起),青铜陶范 

  熔铸技术都形成在这一阶段。第二阶段为鼎盛期 (从商中期至西周初期), 

  大量精美,复杂的青铜重器都产生于这一阶段,代表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制作 

  技术。第三阶段为延展期 (西周中期以后),这阶段冶铸的规模和分布都有 

         ① 

  所扩大 。 

       在青铜出现以前,人类有过一个使用铜器的时代,即利用自然界中的红 

  铜,这种铜虽具有可展性但其硬度却不及石头。在熔铸红铜的过程中,人们 

  逐渐发现掺入一些杂质可改变铸件的性质,如可降低熔点,增加硬度,基于 

  这种认识,人们改变合金成份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青铜器就产 

  生了。 

        《汉书·郊祀志》记载:“黄帝作宝鼎三。”考古学资料表明距今约4000 

  多年前齐家文化中,有较多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多采用冷锻法,单 

  范铸造和简单的合范铸造,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 

       考古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 

  类是礼器(也包含饪食器和酒器),主要有:鼎、鬲、簋、■、盨、軎、敦、 

  豆、盂、爵、觚、壶、尊、卣、方彝、觥、铙、钟、钲等;二类是兵、车器, 

  包括戈、戟、矛、铍、钺、刀、剑、匕、弩机、关镞、胄、軎、辖、轭、当 

  卢、銮铃、马衔等;三类是生产工具,包括耒、耜、铲、䦆、锛、锄、镰、 

  斤、凿、锯等。 

       礼器是这时期等级制与权力的象征,在制作技术上它往往可代表当时最 

  高的水平。1939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著名司毋戊鼎,系商代重器,也是我 

  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重875公斤,高133厘米,其纹饰也颇具代表性,如 

  口沿下饰浮雕式的饕餮纹,耳饰虎噬人首纹,四角有突出的扉棱,显示出高 

  超的铸铜技术和规模。第二阶段青铜纹饰除饕餮纹外还有凤纹、鸟纹、云雷 

  纹、几何纹、乳钉纹、环带纹、象纹、鱼纹等,有的还嵌上铜和绿松石,十 

  分华贵典雅。 

       第三阶段的青铜器纹饰趋于简朴,却含长篇铭文、纪录了西周时期一些 

  重要史实如西周晚期的虢季子白盘,盘内底有铭文8行共111个字,记述了 

  虢季子白在对狁的一次战争中斩敌首五百,俘虏五十人,后受到周王的赏 

            ① 

  赐的史实 ,器物上的铭文往往是研究这时期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 

  的重要依据。 



① 参见刘洪涛《中国古代科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① 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简明中国文物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 Page 115…

        (1)青铜熔炼 

       青铜熔炼前需开采矿石,开采的矿石一般需要就地冶炼,炼好的铜运到 

  铸铜作坊后,再掺入铅锡等熔成合金、铸造器物,近年来较早期的冶铜作坊 

  遗址有所发现。1975年在河南临汝煤山遗址第二文化层龙山文化时期的地层 

  中,发现了许多冶铜的坩锅残片,其中较大的一片长5。3,宽4。1,壁厚约 

  1。4厘米,红烧土质,上面有6层炼铜液,每层厚约0。1厘米,化验结果为 

                    ① 

  含铜95%的红铜 。说明早期的冶铜是在坩锅内进行的。商代也使用这种坩 

  锅,有的用陶土作胎,内外糊上一层草拌泥,有的全用草拌泥制成,为了避 

                                             ② 

  免热量散失,人们还把坩锅放在地炉里 。 

        (2)青铜配方 

       青铜器作为一种合金,其成份及其比例是较难把握的,但却是十分关键 

  的,各类器物的用途不同,对器物硬度的要求也不同,这就取决于青铜的配 

  方。大约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人们找到了一套适当的青铜配方,并把它纪 

  录下来。《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 

  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 

  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 

  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可归纳列表如下: 



        《考工记》虽成书较晚,但它纪录下来的经验规律是由来已久的,如商 

  代的司母戊鼎,经过化学分析其配金的成份是:铜占84。77%,锡占11。64%, 

              ① 

  铅占2。79%,其中锡、铅合金计为14。43%,与《考工记》中所叙的钟鼎标准 

  刚好相合,说明六齐规律是对商、周青铜器合理配方的总结,它还是对于不 

  同用途的合金成份配置的一种科学依据,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方,在科 

  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青铜铸造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主要采用范模铸法,其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需要用泥做出所铸器物形状的一个实心模型,它通常被称为内范,当被 

  凉成半干时,用笔绘出花纹,再用雕刀刻出凹入的部分花纹,如花纹是凸起 

  的,则用泥沾出凸起的部分。内范完成后,再根据内范做出泥外范,其制法 

  是用澄滤过的细泥,拍成泥片贴在内范外,用手按压,使模上的花纹全部印 

  在泥片上,因为一次翻成大块的外范无法脱模,所以需采用分块的翻法翻出 

  后再趁湿拼合,块范拼合成大块,有时会发生微小的错位,块范与块范之间 

  还需要做好接合的三角形子母榫,外范完成后再把内范刮去一层厚度,这层 

  厚度就是要浇注青铜的厚度。内,外范做成后使之慢慢阴干,当完全干燥之 

  后,再在炉中用进行焙烤,据分析,火焙烤的温度约在600℃左右,成为一 

  种软陶质,过高的焙烤温度会使泥范大量收缩变形,经过焙烤后,泥范成为 

  陶范。陶范上留有注口,大型的青铜器陶范上还要做排气和排渣的冒口。经 

  过焙烤的内外陶范对合后涂泥加固,在浇灌铜液前要进行预热,以确保青铜 

  溶液迅速流到待浇的每一处空隙而不会形成不均匀的凝固和冷隔,浇铸时器 



① 参见《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1982 年第4 期。 

② 参见陈显泗《郑州商代城遗址》,中华书局1981 年版。 

① 参见仓孝和《自然科学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8 年。 


… Page 116…

                                                                    ① 

  物是倒置的,待青铜溶液冷却后,打碎外范,掏出内范 。一件青铜器就制成 

  了。 

        分铸法是对范模法的一个发展,至迟产生于第二个阶段,这种技术多用 

  于需要分别铸出几个部件,而后经过焊接或铸合使其再合为一体的器物,如 

  司母戊鼎一次是不可能浇铸出来的,鼎的身耳足等各部分,都需要分铸出来 

  后再合铸在一起,完成这样一件器物是需要数百人的通力协作。 



① 参见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 Page 117…

                                    9。其他手工业 



         (1)冶铁 

       在河北藁城商代早期墓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铁制品——铁刃铜钺,说明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中国人已认识和利用铁了。但中国人开始冶铁和使 

  用铁是自春秋时期,在甘肃灵台一座春秋早期墓中,考古学者发现了一件铜 

  柄铁剑,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炼的铁器。 

       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相当发达,它对中国冶铁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如中国在冶铁初期就很快产生了生铁的冶铸工艺,即采用铸型制作 

  铁器,而西方早期的冶铁均是采用块炼铁方式经过锻打成形,在铁器的初始 

  阶段,多生产一些凹口锄、削、刀等小工具。由于生铁含碳量高,虽硬但较 

  脆,易损坏。为了改变这种性能,在战国时期人们又发明了铸铁柔化术,它 

  包括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氧化环境下对生铁进行脱碳热处理,使之变成白 

  心具有韧性的铸铁,二是在中性或弱氧环境下对生铁进行石墨化热处理,使 

                         ① 

  之成为黑心韧性铸铁 。这种技术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