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301285829654_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1009301285829654_0-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枢机不利,胆逆犯胃,故病位不在中焦而在上焦,满实不在腹部而在心下,与承气适用于腹满痛者有异。与大柴胡汤(《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自是胆气横逆,乘于脾为腹痛,逆于胃则为呕,胆汁不循常道,溢于周身,因而身、目、小便俱黄。治法或和解与通下并用,如大柴胡汤;或于和解中兼和营止痛之法,如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然从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此证当属阳黄,黄芩可以不去。 
理中汤一名人参汤,是太阴脏寒证主方。考太阴主证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273条)。若《金匮》“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汤亦主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当是胸中阳虚,痰饮与留气痹结于胸,而为胸痹,与胸痹实证治法,自有不同。按此证用温中法,当与大论“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97条)的证治相参。 
《金匮》云:“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 
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麻附甘草汤本治少阴病二三日,无下利厥逆等里证,有反发热、无汗、脉沉表证。此用以治水病,当无发热表证。然阳气衰疲,水寒不化,浸渍于表,而为肤肿。故用此温阳解表一法,温阳使浊阴痹者能通;解表则水邪自有出路,而能向外宣透而解。证候不同,病机略同,故治法可以互通。李氏治水气为病,如寒用真武方,热用猪苓汤,皆从“属少阴”一语悟出,是又不仅一麻黄附子汤可治水病而已。 
《伤寒论》吴茱萸汤证三条:一载于阳明篇,“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243条);一见于少阴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一见于厥阴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后一条又见于《金匮》。吴茱萸为暖肝和胃降逆止呕要药,注家均以此为厥阴寒证主方。但《金匮》又治“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病机同为中寒气逆,虽副证不必悉同,而主证都有呕吐,则又四者所共同也。 
此外,桂枝汤治太阳中风,为祛风解肌之剂,自是外证得之,用以解肌和营卫。但《金匮》用于妊娠,则是内证得之,取其化气调阴阳。又如“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取朴、枳、大黄攻下里实;桂、甘、姜、枣以解肌宣表,是合汗下两法而为一方矣。更有奇者,如“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纯用辛甘温热之剂,以通阳和表,散寒温里,而为软坚拔积化气消饮之用。此皆以有效之经方,而应无穷之病变,并能神而明之,加减变化,庶各臻其效耳。 
3从临床中列举《伤寒》方能治杂病之病例李氏用《伤寒》方治杂病颇多,兹选数例如下:病例:余某某,女,25岁。初诊,自诉:去年夏月田间紧张劳动后,秋初又感寒发热,周余热第三卷194退,忽右臂疼痛异常,逢手腕、肘、肩部关节为甚,渐至肩不能抬,手不能握,惟以布带套其肩上,以助手指吃喝洗漱诸动作而已。因病久医治无效,直到翌年新春来舍求诊。诊其脉浮,舌白,月经正常,余无所苦。因思《金匮》“若但臂不遂者,此为痹”。《内经》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并以行痹为风气胜,痛处游走无定;痛为寒气胜,疼痛突出;着痹为湿气胜,痛有定处,顽麻不仁,是此证为着痹而兼痛痹也。病因属风寒湿,病位偏于表之经络。此时治法,当以桂枝汤和营卫,调气血,通经络,祛风寒湿为宜。遂用桂枝汤原方加片子姜黄以横行手臂,桑枝通达经络,服3剂后,手臂部微有热意,并有痒感。再诊:前方加当归、丝瓜络,服药时合入清酒一小杯,以活其血而通透其络。又3剂,身发热,手臂痛处发大小水泡样疹多粒,有的带脓,但手臂运动已见灵活。三诊:蕴伏之邪,已从外透,病有出路,可无虑矣。方用当归、赤芍、丹参、丹皮、忍冬藤、蒲公英、连翘、丝瓜络、甘草、桑枝以解其蕴毒,并通达经络。又5剂热退,水泡疹结疤而痊愈。 
病例:李某某,男,55岁。患消渴,经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值高,服西药治疗,时而小愈,时而发剧。来诊时其脉洪数,舌苔干燥而黄,并有异味,口渴引饮不解,善食形消,小便多,大便结。 
治法拟先清肺胃之燥热,而救欲竭之真阴。急用白虎汤加西洋参、竹叶、山药、花粉、芦根,5剂后,渴象减轻,脉数亦和。再用生料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加黄芪、枸杞、桑螵蛸、炒菟丝子滋肾阴以固其下,益肺气而救其上。此方服20余剂,病势减轻,经检查血、尿均已恢复正常。后仍用前方略为加减外,每日并用鲜山药斤许,佐膳常服,以巩固疗效,直到痊愈。 
病例:吴某某,男,45岁。于某年5月患黄疸,住院治疗月余,黄疸总不消退,家人深以为虑。厌食,得油腻为甚,泛恶欲呕,大便结,小溲短黄,目黄、身黄均显明,脉弦数,舌苔黄。此是湿热郁于中焦,致肝胆疏泄失职,胆汁溢于全身,因而发为黄疸。遂与大柴胡汤加炒竹茹、茵陈、栀炭、茯苓、陈皮以疏肝利胆和胃,清利湿热以退黄。10剂后黄疸渐轻。以后或加金铃子、玄胡索以理气活血止痛,或加香橼皮、麦芽以舒肝消胀去积,并减去大黄。上方出入加减,又服药20余剂,而病告愈。 
病例:程某某,女,42岁。素有漏下之疾,常服调养心脾药,甚适。某年秋,值月经来潮,因情志躁动,遂至血下如崩。邀诊:视其面色白光白,精神疲困,呼吸气短,心悸,筑筑然跳动不安,不能安寐,脉细无力,舌质淡白少华,虚象显然。与归脾汤加阿胶、血余炭以调养心脾兼固崩止血为治。服药3剂,再诊:并见手足厥冷,时出冷汗,血下减少,但未全止,并微感腹痛,喜温畏冷,脉舌同前。作脾气虚寒而不统摄血液治之,与理中汤(红参、焦术、炮姜炭、炙草)加茯神、乌贼骨、阿胶、炒白芍、龙骨、血余炭。又3剂,漏下已止,心悸大定。惟精神疲惫,饮食少进,仍与归脾法调养收功。 
病例:周某某,男,32岁。某年春由亲属孙某某偕同来诊。自诉:结婚六年,未得生育,赴医院检查精子,因不能排精作罢。望之形体似丰,惟证有腰酸背冷,阴头寒,阳痿而不能排精,但有时约月余又有遗精情况出现。自服市上壮阳健身成药及注射荷尔蒙针剂,而病证依然,未能改善。诊脉沉弱无力,舌质淡白,虽值壮年,仍作先天不足肾命阴阳两虚治之,与附子汤(淡附片、人参、炒白芍、焦术、茯苓)加淫羊霍、枸杞、龟胶、鹿角胶、淡苁蓉、炒杜仲、五味子、炒补骨脂、炒菟丝子、桑螵蛸等出入为方,每月约服15~20剂。服后数月,阳事渐壮,排精正常。至次年春,喜来告曰:其爱人已怀孕矣。 
病例:李某某,女,40岁。初诊,自诉:素有胃痛,月经不调,或一月两至,或数月不来,或来第三卷195时淋沥不断。今因胃痛发剧求诊。余询其症状,述中脘疼痛,并如热灼,嘈杂似饥,气逆横亘,时如上冲状,稍涉气恼,则发而更甚。微渴,稍食粘腻油晕食品,则腹部亦痛,大便时溏,不能多食。近月经来而淋沥未断,脉弦细,舌白尖微红。作肝气犯胃上热下寒证治之。治法拟酸苦泄热酸甘化阴以清理其上;辛甘化阳甘温益脾以温暖其下。方用乌梅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处方:乌梅、川椒、炮姜、炒川连、当归、炒白芍、党参、炙草,或加川楝子、玄胡索以理气活血止痛,或加麦芽、佛手片以宽膨消胀去积。来诊数次,不离上方加减。服药月余后,胃痛已止,纳食增进,月事渐调,后用白芍异功散调理以善其后。 
三、伤寒温病可合可分伤寒、温病的统一与分离问题,是近20年中医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无论其争论结果如何,仅就其实际意义而言,均对伤寒、温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站在历史与临床实际角度考察,伤寒与温病是祖国医学有关外感热病的两个不同概念,但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伤寒与温病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亦有所不同。晋唐之前,温病学说尚未形成独立体系,此时伤寒含义较广,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也包括了温病,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而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证,即狭义伤寒,仅是外感热病中一种病证。《伤寒论》所说的伤寒包括了中风、湿温、热病、温病在内的多种病证,即属于广义伤寒。从仲景撰写《伤寒论》序来看,伤寒还包括了疫病在内。晋代葛洪《肘后方》说:“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日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日不甚寒,多暖急及西风,使人骨节缓堕,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疫气兼夹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如此诊候并相似。”并谓“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是温病属于伤寒的范围,两者是隶属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历代医家的不断探求和研究,祖国医学对温病的认识日渐深刻。特别是明清时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人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等,并确立了温病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了与伤寒学派相辅相成的温病学派,从而使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认识更臻全面和完善。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虽然有别于六经辨证而各自成为独立辨证纲领,但他们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孤立的,而是仍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存在着辩证的统一性。这种内在关系和统一性,表现在他们共同研究人体疾病的过程和治疗方法,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都能达到辨识病证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他们辨识疾病的基本精神都是以八纲为依据的。如六经辨证中,以三阳为表、为热、为实、为阳;以三阴为里、为寒、为虚、为阴。卫气营血辨证中,一般以卫、气为表,为阳,营血属里、属阴;卫气多实,营血多虚(营分、血分病有实者,则每多阴液亏虚)。卫气营血虽然概括的是热化过程,但热病后期亦有伤阳的寒化过程,三焦辨证也是如此,脱离八纲无法说明疾病的性质。 
其次,他们的统一关系还表现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体系的互相联系上。如六经辨证,虽然以六经辨证为主导,但仍然涉及到卫气营血和三焦的内容。以“寒饮”为例,《伤寒论》认为与太阴、少阳两经发生病变有关,若具体地划分部位,则有在上焦的小青龙汤证,在中第三卷196焦的苓桂术甘汤证,在下焦的真武汤证。以太阳病为例,则有病在卫表的桂枝、麻黄汤证,有病在气分的水蓄膀胱证,还有瘀热在里的热结血瘀证。再从阳明病的发展过程看,阳明热炽,本身就是气分病,如果到热甚扰动营血的阶段,则有气营两燔的营分见证,亦有斑疹发狂的血分见证。另在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中,涉及六经的也不乏其例,如前人总结出风温由太阴而发,夏暑发自阳明等等。热病初期与太阳也有一定的联系,热毒进入气分无不与阳明、少阳有关,热病后期到伤津竭液的阶段,又无不伤及少阴、厥阴。卫气营血与三焦之间也是彼此参合、互相为用的,例如热病进入气分阶段,其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单言“气分”二字难以表明具体病变部位,若再以三焦来划分界限,则更为清楚。如气热在上焦者以清气热为主,有栀子豉汤之例;在中焦者以大清气热或苦寒攻下为主,有白虎、承气汤之例;在下焦者有水热互结之猪苓汤证等。再从三焦看,如上焦热病,范围亦广,既有邪热犯肺的桑菊饮、银翘散证,又有气热烦扰的栀子豉汤证,还有逆传心包内陷心营的清营、清宫汤证等。由此可见,六经、卫气营血、三焦是彼此联系,互相统一的几个辨证体系,所以临床上必须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而不可偏执一隅。 
我们提出伤寒、温病即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存在有辩证统一之关系,但并非说伤寒、温病就需要统一,因为伤寒、温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是中医学术不断发展成熟的标志,在理论上似无强行揉合的必要。再则伤寒(狭义)与温病虽同属外感病,初起同有发热恶寒表证,然其病因性质截然不同,证候表现亦有差异,治疗方法判然有别,临床亦不可混淆。如病因方面,温病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伤寒是风寒病邪外袭所致。病机方面,伤寒初起寒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演变较慢,而温病初起属热邪为病,表证短暂,传变迅速。另因寒为阴邪,故易伤阳气;而温为阳邪,则易伤阴液。证候表现上,温病初起发热重而恶寒轻,且多伴有口渴,苔虽白而舌边尖红,脉浮带数;伤寒初起虽亦发热恶寒,但多热轻寒重,且常兼有身痛无汗,脉象浮紧,舌苔白而舌质正常。治疗上,伤寒初起宜辛温发表,温病初起宜辛凉解表。温病治法不仅初起与伤寒不同,邪热入里而用清心、凉营、养阴、熄风及辟秽解毒宣窍等大法,则更与伤寒治法大异。前面谈到温病学说的形成是中医学术发展的结果,其中原因,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伤寒学说与其他医学上的学说一样,在外感热病的理论范畴中并非完美无缺。例如伤寒的概念和范围不够明确,在《难经·五十八难》中所列举的“伤寒有五”,也不能概括所有的外感热病,而且如何严格划定“伤寒有五”,五种病证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