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奶奶那些个私房钱,这是大哥最惦记的事儿,打从开饭起,便是连问了好几回。
“这钱儿,将来总会分的,你奶奶这大年纪,自个儿也花不去,还能带进土里?真要全给你三叔,你大伯和你爹哪个答应?!”话毕,李氏又是提醒赵勇:“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东西,明年成了亲,往后只管跟你大伯学木工,寻个正经差事做,成日混日子,仔细我收拾你!”
赵勇点着头,“嗨,这还用娘说吗,我这几日也是这样打算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年一过,跟着大伯学学木工也成。”
赵启财听他这样说,知道他还有些上进心,心头才是宽慰起来了,连连说了几声好,又是叮嘱他去了镇上勤勤恳恳的,别又是像在县里做工那时,嫌月钱儿开的少,嫌苦嫌累,嫌这嫌那的不坚持,没的去了让他大伯训斥。
李氏抽空搭个腔,她今儿心情极好,对赵勇前头辞工一事也豁达了,难得的替赵勇说了几句话,“行啦,回都回来了,还嘟囔他做啥?回来也好,在屋安分呆一段时日收收性子。”
说着说着,她又是绕回了赵勇亲事上头,免不了和老三屋的赵强做一番对比,一说到这处,便是扬眉吐气,“他屋强子明年也十八,看看他老三啥时候给强子成亲哩!就那几间土坯房,谁能瞧上眼?要说亲,不得先盖房?不经过你跟他大哥同意,他能用娘的钱儿吗?你就看着罢,到了抱孙子也是咱屋在他屋前头。”
赵启财听了这攀比话没搭腔,倒是见巧铃玉翠两个咯咯笑,便是暗暗不舒服,暗想李氏这样爱攀比,没得几个闺女从小起便学她娘那一套,又是不敢明说,只咧她们一眼,“笑啥?有啥好笑的!吃你们的。”
李氏爱炫耀,隔三差五一出门,逢人便说准备大勇亲事,没过几个月,村里已是传开她屋大勇要成亲,也有媒婆主动上门来寻李氏的,李氏只说是不急,先请她回去,等年一过的一准请她来。
这事传到赵启胜屋里,刘氏到也没真信,想打问个细,却也打问不出个细致,只听说媒婆去了她屋一两回,倒没动静了,便在屋里絮叨着,说是就她屋连续打官司又是给如意治病的,哪能这样早缓过劲来?明年结婚?吹牛吧她!
婆婆听了,话还没说,便是先冷笑了一声,刘氏见了,心头倒是高兴起来了。
前几天过冬至节,这样大的节日,大嫂还知道托人送来些鸡蛋呢,二嫂子竟是没来走动,哪怕打发几个娃儿来一趟也成啊,她屋倒好,因为前头那事,跟婆婆与自家死磕上了,连人影都不见,可把婆婆气的不轻。
想来想去的,刘氏便也舒心起来了,管她这次给赵勇办喜事是真的假的,婆婆眼下是死见不得二嫂子的,往后那钱儿还用说吗?

第二十二章 不相往来

冬至一过,外头天寒地冻,巧铃玉翠两个早就不出门了,成日窝在炕上抓个子儿,做做绣活儿。
这时节入了农闲,如意也不必下地做活,除了每日早起那一餐饭,晚饭有时她娘做,她在一旁打个下手,跟着娘学一学灶上的活计,旁的时间便缩在房里,听着墙那头三姐四姐的说笑声默默发呆。即使左右毗邻,三姐与四姐没唤她,她是从来不过去寻她们玩儿的。
在她还小一些的时候,每次瞧着三姐四姐玩的好,总会直愣愣地站在一旁盯着瞧,三姐瞧不得她那副眼巴巴的渴望模样,有时也会招她一块玩一会,尽管她的加入总能招来四姐的一阵埋怨,可真玩到了一处,不一时屋里便也四处飘荡着欢声笑语……
或许是一年年的懂事了,看懂了姐姐们打心眼里生疏嫌弃,隐隐划清界限的眼神,或许又是因为知道了身世,总之如意没有预期的伤心难过,自然而然的,她便是渐渐和两个姐姐生分起来。
今年开始下地做活,日子过的倒也充实,眼下在屋闲下来,如意竟是忽然不习惯了这样闲暇的日子,她没有别的消遣,手头的麻布上一回给宏弟纳鞋垫时已经用了个精光,无聊时便将大婶子给的针线拿出来反复摆弄。心头却是寻思着,若能得了娘的同意,跟着姐姐们一块学绣活就好了。
去年冬里,娘成日教着两个姐姐在东边屋热炕头上绣帕子,如意瞧见了,心里痒痒,也求着她娘教她一回。她记得,娘先是半晌没吱声,最后,虎着脸儿说:学这东西好使吗?会做活才是正经本领,再说了,屋里没那多针线。
后来,还是大婶子私下送了她两卷麻线一根针,平日里,一瞅见三姐做针线活她便凑上去细细瞧一阵子,看个几回,便关起门来偷偷试一试。
李氏推开了门,见如意靠在炕头上发呆,愣了一下,随手丢去一件袄子,“娘找空儿重新拆洗的,天冷了,这几日也该换上了。”
如意的袄子都是四姐淘汰下来的,娘扔来的,仍是去年穿的那一件。
她忙下了炕,见她娘站着没走,就在娘的眼皮下头脱了罩衫,将袄子套了上去,工工整整扣了盘扣,抬起头来看她娘。
“唔,长得这快?去年刚合身儿,今年袖子就短一截儿?快赶上你四姐了!”话说着,忽然便是想起了如意的亲祖母那高瘦的身材,她亲爹准是个大个头吧?便是摸着下巴咕哝道:“再大两岁准比你三姐四姐儿身量高哩!越大越愁人!亏得还是个丫头,要是个男娃儿,可不破产了!”一转身,老大不高兴地撂下一句,“袄子先凑合穿着,明年你三姐那身给你穿。”
门砰地闭上了。
如意小脸儿一沉,仄仄转身上了炕,暗暗发愁了一下:四姐比她年长两岁,今年虚岁有十,三姐十一,两个姐姐个头都不高,这几年她还能凑合穿姐姐们的剩衣,再过个三五年,若真像娘说的,她这个头窜的比姐姐们高,衣裳可该怎么办?
心里沮丧的同时,又是觉得这事儿还早,三姐长的那样壮,没准三五年后,个头也不低哩。
这时的她远没有想到,三五年不过就是一晃眼的时间。
远的不说,太阳一天天的升起落下,一眨眼就到了腊月里。
一入腊月,娘成日埋怨和数落三叔屋的次数明显的少了,伴随着新年前夕的喜庆,整个村里的气氛都欢愉了起来,自家院中也时时响起欢声笑语。
早饭过后,如意背着背篓出了门。
打入冬起,娘像是见不得她在屋闲着,如意歇了还没两日,便是接连挨了她娘几顿数落,又是叫她晌午饭过后做些喂牛,上山捡柴的杂活。
如意穿了袄子棉裤,这时出门仍觉的冷,那一阵阵寒气无孔不入地钻过薄薄的袄子贴着她的皮肤游走,如意尽挑着小路上日头能晒到的一边,刚走到西山脚下,冷不丁被一个人喊住。
“阿如!”
如意一怔,一抬眼,便见裹着厚实头巾的三婶子两手撺袖,立在小道前头微笑着向她招手。
自秋上三叔早饭前来那一次后,再没来过屋里,爹和娘也再没去过三叔屋,娘心里一直和奶奶置着气,冬至那日,为了去不去三叔屋的,还和爹在屋争执吵闹了大半日呢,最终爹也没去成。
如意打心眼里还是有些可怜奶奶的,只是娘说往东她绝不敢往西,娘讨厌奶奶,她便是不敢对任何人说奶奶半句好话,她早习惯了将什么想头都放在心里。
这时刻,如意左右环顾了一下,见周遭没人,笑唤了一声三婶,走过去问:“奶奶身子利索不?”
刘氏笑道:“好着呢,就是整日惦记着你们几个,你娘也是,啥事惹得她这大的气性啊?今年春节不打算带你们看奶奶?”
如意笑了一下,“娘没说,阿如不知道。”
刘氏哦的一声,盯着她背上的篓子瞪大眼睛,“这大冷天儿,你娘还叫你上山捡柴?大勇跟祥子不劈柴去?”
如意别开眼,慢腾腾说:“二哥天天上山劈柴禾哩,阿如在屋里闲着也是闲着,也去捡些小树枝。”
闲着也是闲着?
刘氏笑容一滞,嘴角抽搐了那么一下,她才不相信哩,腊月天儿,再勤快的娃儿,大清早也愿意躺在热炕头不愿出门呢。
她是知道的,如意素来是这么个样子,要从她那小嘴儿里蹦跶出她娘半句不是,是件难事。当下便也懒得拆穿她,又笑问:“大勇亲事啥时候定哩?”
如意眨了眨眼,抿唇道:“阿如不知道,娘没说起过。”
刘氏有些不高兴了,咧她一眼,“成了,婶子不问你了,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你娘不说,你啥都不知道!”
如意羞涩地笑了一下,“三婶子,阿如先上山去。”
刘氏嗯了一声,扫兴地转身走了,路过东头赵启财门前,见大门敞着,便是停下步子朝里头张望起来。
院子里巧铃和玉翠一左一右坐在小凳上帮着李氏剥大蒜。母女仨人一排坐,全弯着腰,头也不抬地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话着,刘氏便是起了兴致,将身子往墙根挪了挪,就立在门前听起了墙根。

第二十三章 少有的温情

刘氏听了一会,渐渐脚底冻的有些发麻,见母女三个只管说些家长里短,节前筹备的琐事,便是失了兴趣,正要提步走,忽然听见李氏说了一句,“初四初五的就上你们姥姥屋去,这回多呆一段,十五过了回来。”
刘氏一蹙眉,又放下脚,只听巧铃那个大嗓门叫道:“不上三叔屋给奶奶拜年?冬至没去,初一也不去吗?”
李氏沉默了一下,心头的打算是安排大勇祥子两个去一趟也就是了,大过年的,她屋真不去人,还不得落下闲话了?话到嘴边却变成,“娘瞅着你奶奶也不稀罕,再说了,屋里紧张,你们大勇哥还要成亲哩,多省几个钱儿也比上赶着找气受的强。”
听到这处,刘氏悄摸退到大路上,理了理头巾,佯装路过一般正经八百地朝自个屋走去。
一回屋,便是直奔婆婆的屋头去了,推门进去,惶急惶急地脱鞋上了炕头。
赵张氏笑吟吟地,“衣裳取来了?”
刘氏应了一下,“取来了,从刘裁缝屋出来,倒是经过了二哥屋门前。”
“见着你二哥人了?这一向在屋弄啥呢?年货准备上了?”赵张氏问。
刘氏一努嘴,“二哥没见着,大门也没进,经过他屋门前,听见大嫂说了几句闲话。”
赵张氏叹了口气,“你不说娘也知道,你二嫂子还能说啥?凭良心说,娘对她屋没亏待半分,她红梅这一段做事过分了。”
“娘说的是,这不嘛,我今儿一听二嫂子那话,心说那还了得,赶紧就往屋里跑,急着跟娘说说哩。”不等婆婆再发问,刘氏迫不及待便说:“二嫂说了,今年过年宁可带着几个娃儿回她娘家屋,也不来瞧一眼娘哩,只说是在娘身上多花一文钱儿也不乐意。”
赵张氏老脸一沉,气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刘氏便是宽慰她,“早知道娘这样动怒,这事我也就烂心里了,我寻思着,娘知道了也不是坏事,就是气个半日的,也好过实心眼儿的一日日盼着。”
赵张氏勉强的一笑,“你二嫂生了一张利嘴儿,娘没往心头去,若要跟她计较,前些年娘早就气死了。老二屋真不来也就算了,没她日子还不过了?”
两人又叙了一会儿闲话,刘氏给婆婆擦洗了身子便出了门,说是今个下午再跟丈夫上镇上采买一回。
农家人过年,条件好些的杀鸡宰猪放炮仗。差些的也少不了割几斤肉,杀个一只鸡的。
再去城里给自家娃娃们采买些果脯糕点的,备茶叶腌肉买酒,家家户户大抵如此。
就近些的,就上镇里采买,如意他爹赶腊月底就买了些个花生,瓜子,茶叶。屋里钱儿紧张,她娘只说少割几斤肉,却不愿意在茶酒糕点上头扣缩,说是这些个过了年寻常招待客人也使得,好看又体面。
正午如意一回屋,就闻见灶房里传出来的一阵阵香气。
巧铃咋咋呼呼跑来,笑嘻嘻道:“娘炸豆腐丸子哩,一会儿还炸鱼,炸春卷,蒸兔儿馍哩。”
如意笑了笑,放下篓子,“三姐先玩儿,我去给娘打下手。”
一进灶房,李氏便笑,“行了,你可甭跟这儿添乱,会熬个粥粥就当自个能耐了?仔细弄砸喽。”
如意一看,案板上放着发酵好的白面团,铁盆里头是剁成细沫的肉泥和豆腐,碗里打了三个生蛋,脚下木桶里是四条活蹦乱跳的大鲫鱼,都是平日见不到的精细食材,便不敢轻举妄动了,就站在门槛边上抿唇笑,“娘,我不给你添乱,就在一边看着。”
李氏瞄了她一眼,“真想学了就认真看,这些个灶上活计将来成亲了婆家可没人手把手教。”又是笑着数落玉翠两个,“你三姐四姐要有这心思,娘也不发愁了。”
娘嘴上说发愁,心里头一点也不愁,有什么活儿,从来也不叫两个姐姐做,三叔屋表姐春霞早就学会上灶煮饭了。
虽然如意很想这么说,可是嘴上始终没吭气。
外头巧铃伸个脑袋进灶房,见她娘跟如意忙活着,盯着瞧了一阵,见只闻见香味却吃不着,便是嫌无趣,又回屋和玉翠一块嗑上了瓜子。
如意在一侧看了一阵,也摸索出娘的规律,便是在旁试着打起了下手,李氏见她也没手忙脚乱,递篦子拿筷子一拿一个及时,便也和颜悦色了许多。
这些炸好的吃食存放在地窖里,只等着初一起,吃一顿取一顿。
李氏从篦子上挑出十来个丸子放进碗里递给如意,瞪着眼睛说:“一会儿晚饭让你们几个解解馋,谁也别盯着吃,今年肉买的少,一人少尝一两个的。”余下的也不叫如意搭手,自个数清了数目,一趟一趟往地窖里头运。
吃食备足,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八九,李氏又是领着几个女儿里里外外的打扫各屋,李氏虽不是勤快人,年根这一次的打扫却一点不含糊,指挥着巧铃扫地,如意擦家什,又吩咐玉翠用鸡毛掸子掸墙角。
如意最有干劲,只有在每年的这时候,她才能稍稍感受到一家人聚在一齐劳动时的温情,这几日娘通常是不会责骂谁的,连常常数落自己的四姐也时时挂着微笑,在这欢乐放松的气氛之中,转眼到了年三十。
傍晚吃了饺子,一家人便聚在东头大厢房里拉扯闲话,诉说着一整年来的欢喜忧愁,以及开春后为新嫂进门做的准备,子时过半,村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炮仗声,巧铃玉翠两个早坐不住了,催着大哥赵勇带她们去门外放炮仗。
屋里李氏准备着纸钱香烛,笑吟吟张罗着赵祥出去唤老大跟两个妹妹去,一时跟他爹到西山赵家坟地里头上个坟——年三十里上坟,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若是坟地远,便在十字路口烧个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