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十字路口烧个纸钱儿,赵家坟地就在西山上,步行个来回也就半个时辰,这时候上山的村民多,家家户户领着儿孙上山去。
见赵祥出去了,李氏又是打发如意去灶房装三个素菜做祭品。
“今年还不领老五?”赵启财见如意出了门,在一边问。
李氏咧他一眼,“大勇几个跟你去就成了,老五她算是你赵家人吗?!”
赵启财也就没说话,坐在椅子上等了一会,见李氏跟如意两个收整好吃食祭品,便领着玩回来的大勇几个点了火把往外走。
(感谢这一向支持本文的可爱读者们,蝈蝈要出远门去,存稿放在草稿箱里会定期的发出,但如果有留言什么的就不能及时回复了,最早3号回来。)

第二十四章 去还是不去?

如意跟她娘面对面盘膝坐在炕上,一时无话,爹领着哥哥姐姐们去坟上,热热闹闹的屋里一下子冷清了起来。
李氏自顾自嗑一会儿瓜子,瞥见如意一身旧袄子坐在对面,在这年三十夜里怪刺眼,心里不自在了一下,抬眼瓮声瓮气地说道:“娘是你姥姥屋里的老小,在你这样大的时候,成日也穿着你大姨她们淘汰下的旧衣裳,就是逢上过年也是旧衣裳。”
她没去看如意的脸色,侧过头,朝地上吐一嘴瓜子皮,又说:“哪家都一个样,做小的,逢上屋里穷,穿戴上头可不得受些委屈?再来,不为旁的,去年你那病,去了屋里几吊子钱儿,也顶了娘给你做十来年的新衣裳了。”一说到这,口气就冷了下来,“你三姐四姐啥时候花过屋里这多钱儿?”
口里说着这话,心头却寻思着:她个小丫头要真为这些个琐事偷偷记恨,还是按原先那想头早早送出去得了,没得白白养活她一场没落下半分好。
起先如意听着她娘暗含解释的软话,正有些诧异,谁知娘说着说着便是再次提起了她生病的事来。
如意心下黯然,沮丧地想:娘是很会擅于合计的,那一场病花去的钱儿,顶了屋里多少粮食,顶了屋里多少年的种地收成,平素说来说去都是这些话。今个又是合计出了顶多少件新衣裳,可那时她咳的那样重,若是真不治,她定是活不过了,若是能活下去,她总还能为屋里忙前忙后地做活,她人小力气小,没有旁的大本事,跑腿出力的琐事,总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病好了,她也从此背上了这个过错。
娘只记着她花了那些钱儿,却从没在意她平日的每一分努力。
她不明白,失了那钱儿真就那样重要吗?
她想的从来都很简单,不和姐姐们比吃穿,除了简单的温饱外,只是期望着娘能待她和善些,娘每一次的夸赞,自己都会暗暗高兴上好一阵子,每每当巧铃和玉翠拥在娘怀里时,她总是在一旁默默羡慕着,若是哪一日,娘也这样待自己了该有多好。
反倒是娘说的新衣裳,她是真没往心里去,一年一年的,不都这么过来了吗?
既是习惯,也是认命。
她娘今个忽然说起新衣裳的话头,反倒让她有些惶恐,琢磨了一下,垂下头,低低地说:“阿如不爱穿新衣裳,两个哥哥也都没穿新衣裳哩。”又是小心翼翼地抬眼说道:“阿如是屋里最小的,不和姐姐们比。”
李氏听了如意贴心的回答,才是仔细看了她几眼,见她脸上怯怯,一双眼睛却实诚,丝毫瞧不出心里头有别扭,才是宽心了,嗯了一声,“这日子一天天过的飞快,要不了几年,你三姐也该出嫁了,娘也不指着旁的,只要你们几个将来能记得爹娘的好处,嫁出去也多为娘家想着些,分担些,娘这心头也就宽慰了。”
如意轻轻应了一声,她向来是怕她娘的,也不太敢在娘面前放肆说话,便也再不吱声。
过了一时,院子里响起了一阵琐碎的脚步声,帘子被人一掀,她爹跟大哥几个浑身冒着寒气进了屋。
时辰不早,加上上山这一折腾,巧铃跟玉翠两个都有些乏了,一个个爬到炕上无精打采的,李氏见她们面上仄仄,又是嗔她们,“说说话儿来,都精神着些,今个守岁,谁也不准打盹儿!”
赵勇笑嘻嘻挤上了炕头,“睡觉多没劲儿,来听大哥讲讲城里的故事。”
玉翠半睁着眼睛瞅他,“又是滚筛子押钱儿的事儿?早听腻了!酒楼里的事也不听,那些个酒菜再好,咱屋也是吃不着的,没得听了心痒痒。”
赵勇眼见着李氏沉了脸儿,忙瞪她,“谁说要讲筛子?酒楼也不说,今个就说说戏园子里的事儿。”
巧铃一下子来了精神,玉翠也坐端了身子,睁大眼睛问:“那些个戏子都是俊人儿不?小娘子们平日都穿啥样式衣裳?大哥可认得她们?”
赵勇见妹妹们一个个一脸兴味地瞪大眼睛瞧他,就连闷葫芦二弟也直愣愣瞅着他,便是得意的一笑,将他上戏园子里听戏时的趣事挑出来说一说,自然是省略了他不时捧角儿花的那些个钱儿,最后,架不住妹妹们闹腾,又是捏着嗓子唱了几句,他本是粗嗓门,唱出来的声儿便有些滑稽,惹得一屋人笑了个欢。
如意挨着三姐儿坐在角落里,在爹娘姐姐们都欢笑的时候,一双眼睛一一扫过家人的笑颜,也是跟着抿唇笑了一下,今个夜里,她是一点睡意也无,不为旁的,她格外珍惜着这样的时光,年一过,她不知道从哪一日起,娘又会变成往日疾言厉色的模样。
第二日一早,赵启财带着几个娃儿放了炮仗回来,见李氏在炕上躺着还没动静,便催她,“还歇着做啥,不得上老三屋里去呀?”
李氏鼻子里哼了一下,“你娘能稀罕咱屋去拜年?不有你弟弟弟媳贴心伺候着呢吗!还要咱凑啥热闹啊?”
赵启财绷不住怒气了,蹙着眉头,声儿大了几分,“你这话说的,再有矛盾,过年还不去给娘拜年了?传出去了,你叫我咋在村里头做人!”他心急,不等李氏回话便说:“这会子娘肯定在屋巴巴等咱们两家子呢!大哥不一时也该到了!一年就聚着这么一回,你闹这脾气做啥!”
李氏一起身,尖声吼起来了,“我呸!你个没脸没皮的,还嫌上回受的气不够大是不?你娘是咋样待咱娃儿的?啊?大过年的,你当我愿意去碰一鼻子灰?旁的不说,你三弟能给我好脸儿吗!叫我去?没门!”
李氏声一大,又是起了架势,赵启财便是气弱了,上前靠着炕沿坐了,劝说道:“我说错了还不成吗,你不想去就在屋歇着得了,我领着娃儿们去。”然后,又是梗着脖子粗声粗气地说:“反正,今个去是必须得去的。”
“瞧你那点子出息!”李氏盯着丈夫一脸坚决的模样噗嗤笑了,“你说啥都不好使,娃儿们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我不叫去,你看看他谁敢踏出去半步?”

第二十五章 再结梁子

赵启财本就没心思说笑,满心想的是上老三屋给他娘拜年去,见媳妇竟是调笑起他,便是烦躁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强压着心头不快,板着脸儿说:“你说不去就不去,让大勇跟祥子两个去一趟吧,娃儿去总行吧?”
他想着,这次媳妇要是再不同意,他马上转身自己走,就算回屋挨骂他也认了。
李氏哼了一下,老大不情愿地起身喊赵勇赵祥进屋,一时两人进来了,她便说:“你们两个去三叔屋走一趟的,礼娘都备好了,就在外头大箱子盖上放着哩,去见了你们奶奶,只说是爹娘一会儿就带妹妹们去,得你奶奶回话儿再回屋来知会娘。”
赵启财一听,马上高兴起来了,“你说是打了主意不去,现在又要去,东西都备好了,一时不去一时又要去,弄的人稀里糊涂!”
李氏瞪他,“你知道个屁,叫大勇几个去,先看看你娘给啥脸子,她要真不欢迎,咱也就别去了呗。”
赵启财闷笑了一声,取笑媳妇道:“你也是心思多,这还用专程让娃儿去试探吗,一时娃儿去了,娘肯定催咱快些去哩!”
李氏盯着窗头,目送着大勇跟祥子两个人影出了廊头,才是嘟囔道:“且看你娘咋说的。”
赵启财听了马上保证:“放心吧,娘才没你那些个心思哩。”
李氏也就没吭气,有一搭没一搭跟丈夫说着话儿,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外头大门一响,两个熟悉的脚步上了廊头,李氏忙坐起身,看赵启财,“这就回来了?”
话音刚落,赵勇跟赵祥两个掀开门帘进来了。
李氏盯着赵勇铁青的脸,顺着他的胳膊,便是看见了去时叫他们提着的篮子,鸡蛋跟吃食还在里头搁着。
李氏奇怪起来了,问:“你奶奶屋没人?”
赵勇大步进了屋,将篮子往桌上重重一放,“奶奶不要咱屋送的东西,说是尽管留着自个儿使,一文钱儿都别花在她身上?”
这结果是大大出乎了李氏的预料,婆婆再生气,也不能并着东西把娃儿两个赶回来吧?一时也是忘了生气,蹙起眉,心里琢磨着老大说的这句话,抬眼问一旁愣怔下来的赵启财,“你倒说说,啥叫一文钱儿都别往她身上使?这是个啥没头没脑的话儿?”
赵启财半晌没吭声,知道大勇口里的话不如祥子真,便看向赵祥,问:“你奶奶真是那样说的?”
赵祥闷闷应了一下,“这话,说了。”
李氏大吸一口气,从炕上下来,铁青了脸问:“还说啥啦!?”
赵祥闷声不语,赵勇看出他娘气的不轻,也没敢接话。
李氏便是嗷地扯开嗓子叫唤起来了,匆匆忙忙穿了鞋就往门外跑,“我今儿非得去她屋问候问候,太欺负人了!”
赵启财忙是奔出去拦住媳妇,无奈地劝道,“娘那样说,咱今儿不去了,不去了还不成吗!那些个吃食,全给你屋送去!”
李氏哪里理会他说的话,卯足劲了喊,到底劲道不如丈夫,一时没挣开,又是大声指使着赵勇,“去,告诉你奶奶,她今后就是老死了,我屋也不去!”
见他愣在廊下不动弹,上半身被丈夫拉着,脚上便是踹了去,“去呀!你个呆头呆脑的,愣着做啥,快给我去!把话送到了!”
吓得赵勇忙往门外走,不迭劝着,“娘别动气,我这就去说去。”
李氏气的哆哆嗦嗦,还要往外冲,赵启财拉扯了她好半晌才稳住,大声道:“你忘了大哥那时咋说的?大哥今儿也在三弟屋里,你要真去闹,大哥一生气,钱儿也不给了!大勇婚事还办不办?”
这话惊醒了李氏,她怔住半晌没动,然后才是骂骂咧咧的一路冲回房。
如意几个在南边廊头下站着瞧见这一幕,谁也没敢吱声,见她娘进了屋,便是一个个惴惴不安起来,也就玉翠主意正,撇下巧铃两个独自进东边寻她娘去。
过了一会儿,三姐也进了东头,屋里骂声果然小了些。
里头刚安生没一会儿,赵勇便进了院子,瞧一眼如意,指了指东边,如意轻轻摇了摇头。
赵勇便是苦笑一下,马上转身扬长出了门。
如意立在南头等了一会,见姐姐们没出来,便返身回了自个屋。
她是最怕娘发火的,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不敢在娘面前露脸儿。
躺在炕上,如意心里暗叹:娘和三叔屋起了矛盾,娘和奶奶也起了矛盾,这一桩桩矛盾,啥时才能好?
晚饭时,赵启明一家子来了,一上坐,便是冲着吊着脸儿的李氏说:“没啥好置气的,人老了,总有些个想不开的,说起这事,也是你屋不对,娘一准儿气着你屋冬至没去的。”
李氏压着火气没吭声,赵启明又是对赵启财说:“今个亏得弟媳没去闹,大哥方才劝了娘了,没啥说不开的心结,过个几天的,你们再亲自去一趟,哄一哄娘也就没事了。”
赵启财应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问:“就怕娘还气着。”
赵启明笑道:“放心,娘那头妥妥的,今儿我跟老三都劝说了。”
李氏冷不丁插话道:“大哥今儿就回镇上?”
周氏笑了一下,“是啊,一时赶回屋去。”
李氏便说:“明个带着几个娃儿去大哥屋拜年。”
周氏知道李氏惦记着那钱儿,便笑说:“成,嫂子今个回去便准备妥了,明儿赶早来啊。”
李氏动一下嘴唇扯出一个笑,便不吭气了。
赵启明本就在老三屋里用过晚饭,这时来也就是做个和事老,吃不大会儿便起身要告辞,赵启财送他们一家到门外,他又是私下劝说了一阵子,叫他回去好好说道说道媳妇,说是她媳妇跟老娘这矛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么拖着也不是个长久计,总要他这当儿子的出面调和调和,早些和睦了,大过年的,传出去也不好听不是?
赵启财一一应了,一回屋便尝试和李氏说道这事。
李氏完全不买账,说是今儿没吱声,是看在那钱儿的份上给大哥面子,这梁子是结大了,往后甭想让她跟娃儿几个踏进她屋半步的。

第二十六章 流水席

赵启财是知道媳妇脾气的,一来须得过了这劲儿才成,二来还得娘那头放些软话才好,就说他自个儿吧,哪一次争吵,不得他拼命说些软话?
知道强劝她也劝不好,又听不得她一句接一句没完没了的嘟囔,便闷声不吭出门去了。
晚间回来,见李氏气消了些,便岔了话题和她说起旁的事儿。
“今个季家大摆筵席哩,外头现在热闹的紧,你不去瞅瞅去?”
李氏吃了一惊,“他屋老大在外念书,幺子不是只有八九岁吗?摆哪门子筵席?”
“没,”赵启财拖鞋上了热炕头,说:“就在门前大广场上搭了三个暖帐子,摆的流水席,谁屋也能去。”
“啧啧,真阔!”李氏嗤了一下,“他屋那样扣缩,佃他一亩地一年就要着半两银,还摆流水席,不能是大发善心吧,这里头别是有些个名堂吧?”
赵启财笑,“谁知道呢,去的人不少,不也都凑个热闹,咱顾好咱自个儿的日子就成,管他屋做啥呢,你嫌无趣就领着几个丫头去瞧瞧热闹去。”
李氏哼了一下,“去,当然要去!他屋财大气粗,不少人都存了傍的心思,就是里正还不成日颠颠儿的去呢?”瞪一眼丈夫,翻身下了炕,“也就你憨实!”
套了外套,忽然抿唇笑:“说起来,他屋那小儿,跟咱几个丫头差不多岁数哩,嗳?娃儿他爹,你说,要是咱屋将来能攀上季家,跟他幺子结个亲,日子可不愁了。”
赵启财一点儿也不高兴,一本正经地说:“这事儿一听就没谱,他屋能跟咱屋结亲?那季老爷平日走在路上都是俩眼儿冲天看哩,还能瞧上咱?你就别花那些个心思了,咱丫头将来成亲,那还是得寻个正经人。”
季家在她们这一带是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