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
两家欢欢喜喜把亲事定下,消息传到县里,已是第三天后。
冯卓荣傍晚屋去,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如意,说是关大哥应了下来,两家也不急,只等着卓秀跟顺子州府那头的生意稳定下来。这段时间,冯家也好能多些日子筹备,这么一掐算,日子也就到了腊月,又逢上梅花嫂子产期。腊月过了,紧着过年,干脆把纳吉下聘的时候定在了正月。
如意一听婚事定的顺利,虽然有些吃惊,可细细想下来,也就知道了关大哥的心思,冯家这几年跟自家羁绊深,且先不说自个又是冯家闺女,又是关大哥妹子。卓秀哥、卓荣哥两个均在县里跟她和二姐有交情。现在卓秀哥又在州府帮着二姐打理铺面,这几年的相处,两家的关系早就亲上加亲起来,如果二姐再嫁冯大哥,两家子跟一家人还有个啥区别?
再往深里想,冯大哥书局去后。屋里减轻了负担,这两年冯二哥又跟着二姐做生意,冯家一天一天的翻了身,前头的外债还清,即使冯大哥跟卓秀哥没赚上大钱儿,以爹娘的勤劳,年年靠庄稼地的营收,不出个两三年,屋里也能滋润起来,更遑说二姐还打算给冯二哥入份子哩?
冯大哥胸襟开阔,为人大度,在两家人心目中,是同辈里头德行人品最出众的,眼下他虽只在书局里帮工,可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有比这更了不起的成就,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中不上秀才,今后跟二姐两个一起做生意,他性子踏实安分,有责任有担当,当个账房先生也是绰绰有余的。
再说爹跟娘两个,娘是个没啥脾气的老实妇人,宽容,忍让。这一点,相处了这些日子,关大哥心里头最清楚,爹又是沉默寡言的老好人一个,二姐嫁去冯家过日子,怕是有意想寻个茬子跟公婆闹别扭,这别扭也闹不起来呢。
这么一溜想下来,这么好的婚事,关大哥哪里有不情愿答应的道理?
两人叙了一阵子闲话儿,冷不丁关倩倩进了厅,隔了老远,看着冯卓荣,笑了一下,“瘦了,这段日子屋去没歇好?”
冯卓荣抬眼看着她,见她笑颜爽朗,心里的尴尬淡了淡,摇头笑笑,“回屋去,也没帮上爹娘什么忙,只是在屋念了几天书,帮着娘收整收整院子。”他一五一十地说,眼睛里却亮灿灿的。
如意识趣地站起身,“冯大哥这次屋去,发生了不少事儿。”往外走着,回头笑嘻嘻道:“二姐,你听冯大哥慢慢给你讲,我先屋去绣花去。”
从厅里出来,她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瞧一眼厅里正说着话儿的冯大哥跟二姐,暗暗寻思:冯大哥跟二姐成亲的事儿,这下,算是正式定了下来吧?
接下来的日子,季家那边动作也快,十月底的时候便送了帖子上关家去,刚过十一月,便下了聘。
有一件事儿让如意略微有些失落,这段日子里,季哥一声不响去了州府,去后才来了信,说是住在了他大哥府上,因明年开春的府试在州府举行,他便提早上州府去打点准备,早日适应下来州府的环境,信中叫她放心,说是赶腊月回来,年底再聚。
不过,如意一想起他把婚期定在四月份的小算盘,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知道他介意着陈宣,打小认得陈宣起,便暗中跟他较着劲,这一回,必定也是卯足了劲儿备考府试,用二姐的话儿说:以季敏兰的个性,能接受俯试成绩还不如曾经跟你定过亲的陈宣吗?
想起他上一封来信,信末说的一话儿:回信时不许只写几行字!她便悄悄抿嘴笑起来,进屋里去,摊开纸墨,把心里头那一丝丝淡淡的牵挂,化成笔下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迹。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帮赵家

腊月将至,地里一闲下来,冯庆祥两口子便坐不住了,王氏热炕头上坐着,手里捏着针线,就着窗子里透来的光线一针一线为如意缝着嫁衣,得空跟冯庆祥商量:“一年到头就得这么几天儿闲日子,明后个县里看老大跟闺女去?”
冯庆祥应了一声儿,趿鞋往外走,“我上地窖拾掇些粮食,闺女爱吃煮苞谷。”
王氏见他精神头大,摇头笑了笑,寻思着什么,放了活计,转身掀开大箱子盖,手在下头翻一阵儿,取出来两吊钱儿,寻了个布袋子仔仔细细装了往布兜子里搁。
也赶巧,隔天他俩刚准备动身,就收到了如意托人传来的话儿,说是年底屋里没事儿的话,叫爹娘上县里来,宅子大,又有冯大哥在,一家子热热闹闹。再者说,办年货,县里也能办,总而言之,请他俩见了口信儿,一定拾掇拾掇赶紧县里去。
王氏跟冯庆祥当天便赶去了县里。
两人这一回带的物件多,牛车上堆的满满的,如意听见前院里的响动,一出门,就见着他爹把牛车上的布袋子一袋一袋往肩头上扛,见了如意,笑着说:“给你带了些吃食。”
王氏看着如意,一脸慈祥笑意,把包裹打开,露出一叠小被褥,“都是些不值钱的,娘想着你今后坐月子用的上,这段日子得空,给你缝了几床。”
如意看看这些东西,虽然不贵重,却处处透着用心。早些年,她连做梦都在想着,有亲爹娘在身边有多好?这会儿看着王氏,眼圈就慢慢红了。忙把王氏往屋里拉,“娘,我喜欢着呢。就是瞧着你俩带的粮食多,可别把咱屋里搬空了。”又把包裹系了往肩头上扛,“娘,你快先别掰扯这个,外头冷,先进屋去说。”
冯庆祥在前头听见了,呵呵笑笑。边往里头走,还回头说:“不是我拦着,你娘硬还要再装几袋子白薯干。”
王氏拉着如意的手,笑了起来,“娘知道你们几个县里啥都有。不缺那些个粗粮吃食,可咱屋里自己带的,不花啥钱儿,你今后过日子,不也能省则省?”
如意点点头,“娘,你跟我爹多住些日子,等腊月底咱们一块回村。”
王氏笑着应下来,“年底得了空。爹娘来了,也能帮衬着你跟倩倩忙活一阵子。”
进屋去后,王氏拉着如意说了好一阵子贴心话儿,又从怀里掏出个布兜子给她,“乖娃儿,娘盼着你今后过上好日子。前头娘给你那镯子,娘知道你仔细收着,往后也一定不肯随便动用,这钱儿你收着,虽然不多,总也能在关键时候派上个用场。”
如意心里一紧,忙摇了摇头,不肯收下这钱儿,“娘,钱儿留着给我大哥下聘。”她笑嘻嘻地看王氏,“我有咱们家传的镯子,我看比啥都好。”
王氏摇头叹叹,揭了被褥,把钱袋往床下头搁了,“听娘的话,也就是咱屋里眼下紧巴,娘一时凑不上多的钱儿,等往后一天天松快了,娘还给你攒俩私房钱儿。”她摩挲着如意的手,“别当娘不懂那些个人情世故,在季家那样的大户人家里,连家仆也势利眼儿,你嫁去后,没几个私房钱儿哪能行?”
如意听着听着,脸上没绷住,掉一滴泪儿,看看王氏,瘪着嘴喊一声:“娘。”
王氏见她委屈样儿,心疼的不得了,赶忙用手背抹了她的泪,俩手搂上她,“傻闺女。”
如意抿着嘴,点点头,看王氏,一字一句地道:“娘,你别怕我穷着,铺子今后一定会赚更多钱儿,我手头宽裕了,将来也给娘攒养老钱儿。”
关倩倩在廊下站了一段时候了,听着屋里母女俩的对话,这时长叹一声儿,暗恼自个当二姐的,只顾着做生意赚钱儿,却把这件事忘了个死。她立时转身往外走,出门后,径直去了当年当了镯子那家当铺,问过掌柜的,一查账本儿,才知道几年前当去那银镯子,前些个叫人高价买了去。
那只镯子很有些年头,花纹早就磨平了,搁在一堆金银首饰里,十分不起眼。她心里头笃定专门买走它的人是季敏兰,当下倒也松一口气儿。
没几日,关全来县里一趟。
他这次来,主要是为着前头如意跟他商量的帮衬赵家一事。
他心里不忿赵勇跟李氏两个,可听了赵家发生一连串变故,李氏又出走的没个人影,积累多年的气头倒也消了一消,倒不是可怜赵启财,也就是为着他养活了如意十年,为着这个,跟梅花两个商量着拉他屋一把得了。
如意那想头倒也不赖,租地给赵家,比直接给他屋粮食银钱强,最起码的,他父子俩非得下力气才能收获。
一亩地而已,租给了赵家,也算是帮了不小的忙,多那么一亩地的粮食,他屋不得省劲儿多了?
谁知道梅花嘴上没把个门,这事儿没几天给陈氏听去。
张良友跟陈氏不想让关全资助赵家。
赵家前几年的架势,明摆着就是跟阿如两个断了亲情,如意来关家这么些年,他赵启财来瞧过娃儿一回没有?
更别提那几年李氏做下的缺德事儿,是咋样跑去县里头闹事儿去的?噢,关家发达了她母子两个就想打着铺子的主意,前头倩倩跟阿如铺子没开起的时候,他赵勇不是跟野寡妇混搭在一块么?咋一听说关家开了铺子就不肯和离?他老赵头又不是不知道这些事儿,他出面主持过一次正义没有?没出面,就是他也跟着没安啥好心!
他赵启财压根没对倩倩跟阿如两个施过啥恩情,眼下日子艰难了,关家就得帮衬着?没这好的事儿!
再者说,一亩地不算个啥,可真租给赵家人,往后不是又来往上了?对赵家,就该老死不相往来,好容易撇清了,这时候再起啥交情,让人心里头不美气,不痛快!
总而言之,赵家,该着倒了大霉,就冲他屋前几年办的事儿,老天也惩罚他屋非得好好过几年苦日子。
张良友跟陈氏死活也不同意,说出的话儿又在理,关全抵不住丈人跟丈母娘出面阻拦,到底也就听从了他们的意思,今个大清早的,悄摸从地窖里头取了几袋子粮食,趁着天刚蒙蒙亮,拉到赵家去搁在了门前。
也算是替着如意,仁至义尽了!
下午赶到县里来,跟如意大致说了说,只说是跟她嫂子商量过了,往后还是别跟赵家起啥交情的好,帮衬的事儿也就罢了,今个去他屋,给送了些粮食,那么些粮食,够他屋松快一阵儿的,也就是看在她的份上,要不是她,赵家再落魄,自家也决计袖手旁观着。
如意听了,也不算吃惊,见关全说起几年前的事儿,脸色沉了下来,忙劝他消消气,“都多少年的事儿了?李氏现在早不是赵家人,你还生这闲气做啥?”又说:“关大哥,我听你跟我嫂子的,你俩啥想头,我就啥想头,前头回屋跟你俩商量这事儿时,不就说了吗,帮不帮的,非得全家人同意才行,我是咱家的人,就得念着咱家人的想头,哪能全由着自己?”
关全这次专门县里跟她商量来,也就是抱着说服她的念头,来时也跟梅花商量过了,如意毕竟不是几年前的小不点儿,现在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头,万事也不能迫着她,总要跟她商量着,她要真放心不下赵启财,跟他争执起来,实在不行,就只能依着她的意思,给赵家租去一亩地得了。
有啥办法?到底是他妹子,丈人丈母娘就是再反对,他怎么也不能为着这个跟妹子不欢气。
这会儿见她痛痛快快顺着自己的意思,没因不帮衬赵家的不高兴,登时感觉到一阵儿放松。当下也就撂了话儿,“咱屋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也不能看着赵启财穷的饿死的份上,真有那么一天,你嫂子爹娘就是拦着,咱也不能眼睁睁不管,那好赖养过你那么些年不是?”
如意点点头,笑着咧他:“行了,关大哥,能不说这个了不?我又不怪你跟我嫂子?”怕他不信,又道:“就像张家婶子说的,赵家顺当日子过了太多年,也该吃吃苦,捱捱苦日子,今后大勇哥出来了,才知道拼搏努力。”
她心里头无比清楚,关家、冯家两家才是她如今该珍惜的家人,不论什么人,什么事儿,也不值得让他们跟着为难憋屈,不能因为自个心软,就拖着全家人一块去办不想办的事儿,即使是赵家,也不成。
王氏知道了这件事,倒是劝了如意一回,见她并没因这个想不开,暗暗的也欢喜,她虽是个凡事不爱计较的老实妇人,却也有着当娘的私心,如意归了家,就不愿意她往后再跟赵家有瓜葛,再者说,如意小时候在赵家受的苦难多,为这个,全家人一致对赵李氏有憎恨,一提起赵家,心里头全是不痛快。就算是善良无比的人,一旦憎恨起谁来,跟平常人也没个啥两样,没盼着他屋遭难已经算不错,哪还有多余的同情心?
如意瞧出她娘的心思,暗暗感叹李氏这些年实在是把所有人得罪了个光,就算是眼下离了赵家,大家伙也都不愿意再跟赵家有啥瓜葛。
(大家周末愉快,感谢YU21YU21,SOPHIE小鞋子两位亲送来的粉红票。以及新读者无天送来的五张粉红票。书评区的意见我都看到啦,该交代的情节一定会有的哈。)

第二百四十九章 神秘礼物

入了腊月,新年的气氛已经笼罩了整个县城,州府那头铺子开的顺,又有季家的扶持,倒没生半点波折,每回从州府传来的口信,除了进货,便是生意兴隆,诸事顺遂,叫她俩放心。
州府铺面经营的顺,绣工坊也顺利运作起来,眼见生意红火了,姐妹两个便商议起来,来年关氏姐妹绣铺在州府站稳了脚跟,马上就在州府拓展业务,一家家争取,让旁的绣铺也卖起朱绣,尽早让朱绣在州府开辟出一条新路子。
绣工坊是支柱,唯有把绣活做好了,今后才能往各处去卖,所以开春再聘绣娘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州府那铺面是自家在州府的第一间店面,也可说是关氏姐妹绣铺的据点、大本营,往后朱绣要打算售卖给别的铺子,非得州府那铺面红红火火的起个头才行。
这是作为明年姐妹两个奋斗的新目标。
只是眼下已入腊月,一年的忙碌也算到了头,姐妹两个腊月十五便遣了绣娘们回屋去假休,最后一批活儿送往州府去后,一干人便准备着办起年货回村过年。
姐妹两个盘点了县城铺子年底的营收后,关倩倩隔天便起身州府去盘点收入,因跟张家及冯家有分成,如意在这上头没个经验,她便亲自跑一趟,跟顺子卓秀两个谈分成事宜。
如意则跟冯家人留在县里拾掇大宅子,备年货,准备回村过年去。
李氏除了工钱儿。额外分得了二两银子,为这个,成日脸上乐开了花儿,她先前在旁的裁缝铺子。一年到头也得不上几个赏钱,别说是二两!
她也是个知道感恩图报的人,铺子结业后。仍带巧云两个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