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给自己做了个详细的计划。关大哥起的早,早上她仍旧天不亮起身,做饭喂牛打扫屋里送午饭。一个上午安排的满,午饭过了,到下晌这一段时间。才在屋里做绣活儿。
这些日子,也不知是心情好了还是伙食丰盛了,不知不觉她脸上就圆润了一圈。原先在自个屋,寻常吃的,也就是粗苞谷珍子,细苞谷珍子,苞谷面儿。按说农家不缺面。可收割来的麦子加工一下立即就到城里去卖个九成,自家就留一点点。逢年过节,改善伙食的时候才蒸个白面馒头。
而关大哥屋里,整整留了两大麻布袋子粗面粉,隔一段用石舀筛子加工一下,做成细白面,面粉一点不缺吃,跟苞谷面交替着吃,三餐也就花样多。
按关大哥的说法,关家就是这么过日子的,宁可比别家勤快点,坚决不在吃的上头挤巴钱儿。
“你大嫂打小起本不挑嘴儿,也就从你这样大起吧,突然就要变着花样吃,这么些年的,屋里也就慢慢随了她,不省那几个钱儿。”
如意吃着白菜饼子,听见这话扬起脸儿,一张脸上笑眯眯的,“赶明儿我自个过日子了,也这样吃,每天吃着一颗蛋,隔几天做一回饺子包子。”
关全一听,也舒展眉头笑了,“想吃好的没啥错,但又想吃喝玩乐,还想把日子过好,那可不成。既不能净图着吃喝,也不能叫肚子饿着,该改善的那还得改善。咱过日子,不图省,得图个勤。”
如意知道,过日子,那是一家一个过法,关大哥的说法她觉着新鲜,也就默默记下关大哥的话儿。
一说起过日子,她就记起一桩事来,三姐叫她偷偷摸鸡蛋吃被娘捉住那一回,娘是这样说的:“鸡蛋娘要攒着卖钱儿给你大哥成亲!以后没娘允许,一个不准取!”
巧铃就说:“这么多鸡蛋,才吃一个,能去几个钱儿?”
娘马上就训了巧铃,“一个还少!?一篮子蛋就是这么一个个积攒起来的,屋里的钱儿也都是一分一厘儿扣巴出来的,哪由得你们几个这样造腾?”
娘说的话听着像是极勤俭的,可到头来,却只待自个扣缩,有时候三姐跟四姐两个嘴馋了,娘会给她们一人做一碗蛋羹吃,娘还以为她白天不在屋,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她早就知道了,每回吃了好的,巧铃就憋不住在她跟前儿炫耀一回。
眼下回头想想这些,竟再也不觉着委屈,毕竟最委屈最难过的时候已经过了,这么个往事也就不算什么。
这一段天公不作美,整日太阳高高挂着,眼看着往年这个时候该下的雨没落上,可地里该浇水了,关全便说自个先浇个几日的看看,因他要忙活起来了,如意便说原要往赵家送的那些个黄瓜跟柿子就叫她得空去送。
想起娘和四姐,心里有些恹恹的。也明白大嫂不乐意自个出来了还常常回去的用心。
可不喜欢归不喜欢,人活着总不能全指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关大哥待她像自家人一样照顾,眼瞧着他忙起来了,该挑的担子她就要挑起来,不能可着性子来。
再来——她闷闷想着:赵家再不好,说到底,总归是她的家,娘一天没赶她出去,她就是赵家的闺女。眼下在关大哥屋里虽然好,可她也不能呆一辈子,福能享得,苦也要能吃得。再说,自个屋里也不都是苦,娘不待她好,爹和二哥大嫂她们仍是挂记她的。
跟关大哥说了一声,这日晌午饭过了,也就背着篓子往赵家村去。
赵俊媳妇抱着木盆正往西边儿走,老远就见个半大丫头从小路上走来了,她多看了一眼,就觉着眼熟,眼神也就一直往她身上瞟,等走近一瞧。嗬!可不就是赵启财屋那小闺女如意吗。
想想这如意,往常早晚喂牛,上山捡柴,白天又跟着大人下地,河边上、后山上、田地里,每天只要出个门,几乎不用怎么费心思找,哪哪都有可能瞧见这闺女的身影,仔细一寻思,这一段倒像是突然没再出现了,便奇怪,停下来喊她,“如意,最近做啥去了,咋老不见你呢?”
如意听见有人喊,见是村里的婶子叫,便停下来朝她笑,“去了我大嫂娘家。”
赵俊媳妇原先也没怎么注意过如意的长相,这会儿细细一打量,赫然就发现,赵家这小闺女,不丑啊!才大半个月没见,硬是像变了个人一样,原先给人的印象约摸是清秀脸儿,可她成日穿的破破烂烂,小身子板干瘦干瘦的,也就没啥好瞧的。
现在站在她跟前儿的如意,小鹅蛋脸儿,大眼睛盯着人瞧的时候,灵气的像是会说话似的,问她个问题,那俩眼儿还滴溜溜转,非要心里想的妥妥的才肯开口,十分有趣。
也就想着,赵家大儿媳屋里又不是富户土财主,寻常人家都能给养成这样,也不知道李红梅得多虐待她,顺嘴就笑说了一句,“也不知道你爹娘原先得咋样亏待你,生生把个水灵闺女养成了个面黄肌瘦的。”
其实也没有她说的这么夸张,如意成日做活,脸上晒的黑黄黑黄的,一阵子没下地,也没捂白回来,也就是这一段吃的胖了些,可是好巧不巧的,这话儿就让一边儿多嘴的王家媳妇儿听了去,三两步的往赵家赶,一进门就笑着嚷嚷,“红梅哟,你小闺女回来看你喽!”
李氏跟关氏今个恰巧都不在屋,玉翠闻声出来,“婶子,你说啥呢?”
王家媳妇见是屋里的小孩,口气更随意了,“嗨,就你小妹如意!就在路上,那家伙,出去大半个月,小模样变得俊得要命。惹得赵俊家的直骂你娘哩,说是你爹娘亏待了你妹子!”
玉翠一听有人夸如意,马上变了脸儿,朝王家媳妇儿瞪了一眼,连婶子也不叫了,“她好看?你今儿跑来就是为了给我娘说她好看?”
王家的愣愣怔怔的还没回上嘴,玉翠又横眉冷眼地呛她,“以后,少在我屋里提她!我屋没有这么一号人,娘早给赶出去了!你再敢来挑拨闲话,仔细我叫我娘削你!”
三两步上前来,使了吃奶的劲儿把王家媳妇往外搡,‘砰’就关了门。
把王家媳妇气的脸儿都歪了,一路骂骂咧咧往回走,迎面碰上如意,哼了一下,不大不小的声儿说:“乐呵啥?还不是贱命一条!”
如意抿抿唇,边走边回头地瞧王家婶子,直走到自家院门口才收起心思。叩了几下门,里头却没动静。
隔着院墙叫了几声大嫂,也不见人开门。
她寻思了一下,转身又去了自家地里。
赵祥正在地里做活,见如意背着一篓子菜寻了来,说是屋里没人,便皱眉说:“五表叔家老大成亲,娘跟大嫂今个上了姥姥家那头吃酒席去,巧铃跟玉翠两个在屋。”
如意心想着,这时节天儿热,大中午的,按理她们也该不会出去疯玩儿去。想来想去的,也就想起路上碰见骂她的王家婶子了,眼睛转了几转,心头马上有了些底儿。
玉翠最见不得她,方才不开门,不用说,一定是提前听说自个回来了,说那闲话的,八成就是王家婶子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全本小说下载:。cndmoz。/〗票、月票〖全本小说下载:。jzbook。net。cn/〗,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十二章颇有天赋(第二更)

不进门去也好,知道大嫂不在,回屋去的念头也不是那么强烈了,没的还要去瞧玉翠的刻薄脸儿。
眼见时候还早,如意便把菜篓子搁田埂子上,帮着二哥一块给地里下肥,忙活一下午,等日头下山才往东庄村儿走。
如意走后,晚间李氏回来,听赵祥说起如意来送菜,对玉翠不给开门这事儿,提都没提,晚饭时当着关氏面,也就囫囵谢了下,说了几句关全的好话儿。
关氏还没搭腔,玉翠便撇了嘴,“我看阿如这一走,高兴的很,往后若住的久了,只怕要把自个儿当成关家的大小姐哩!”
“关家哪来的大小姐?”关氏笑眯眯瞧她,“再说,大嫂走时给你妹妹交代了活计,从早到晚,忙碌的很,哪有闲做个大小姐?”
玉翠一脸不高兴地听着,用筷子一下下戳着碗里的糊糊,扁着嘴说:“得让她像在咱屋时候那样干活儿才行。”
关氏夹了一筷子茄子给她,玉翠见她方才没应声自己,扭着身子喊:“我不要!”
李氏一伸筷子从她碗里夹走,佯作打她两下的样子,“你不要娘要!”
说起如意来,赵启财也就咳了一下,抬眼问关氏:“走了也有大半个月了吧?我瞧着怪麻烦你兄弟,不行过几天就给娃儿接回来。”
话音刚落,李氏马上瞪他,“她不是恨我吗?只管叫她在外头住着,屋里也甭叫她回了。”
赵启财叹了口气,“阿翠说的调皮话儿你也信?咱阿如不是那样不明事理的娃儿。”
李氏就冷笑一声,“她回来?成,那我跟老四马上娘家去!看这个家是要她还是要我跟我闺女儿。”
赵启财一张脸儿绷的紧紧的。抚着眉眼叹了一会儿,心里头说不出的憋闷,李氏瞧不得他这副样子,刨了几口饭就放下碗,冷着脸子往屋里走,打定主意跟他杠上。
关氏便小声劝赵启财。“爹放心。如意在我娘家受不了苦。”
赵启财叹了一下,“这个不用说,就是让你大哥费心了。”
如意一回屋,才想起今个忘了一件事。这几天她按着大嫂跟二哥的尺码纳了两双鞋垫子,等进了院子,才猛然想起。鞋垫子忘了交给二哥。
自个做活的事儿因为瞒着爹娘,便先没给她爹做。
这一段时间,她充分利用了手头的碎布头练习。纳出的鞋垫子比前头给宏弟做的那双密实不少,可瞧着眼下的成品,她仍有些不满意。
她是真心喜爱这个,也愿意努力去学,可对于做绣活儿,总觉着不是努力十分就能做好的,这几日。她便碰上了不少难题。
前头她只看过几回娘跟姐姐们做针线活,都是简单纳个鞋垫。缝个纽扣打个补丁,所以她也就只掌握了这些个入门,简单的缝缝补补。
想想每回上集市上去,摊子上卖的绣着花样的鞋垫子,帕子,不但漂亮,还比纯布料的样式卖的贵。
眼下,时间是真的多了,手头的方法却明显不够用,棘手的问题也就逐渐显现出来。
有时灵机一动,脑子里就迸出个花样子来,可等她尝试着在布头上绣出来时,才傻了眼,脑子里构思出的花鸟鱼虫,到了布头上,就绣成了歪歪扭扭,乱七八糟,任她拆拆缝缝的,就是寻不出半点儿诀窍。
娘不愿意教她,大嫂又不会做绣活,想想也就只好得空见大婶子时向她取取经。
关全进门来,见如意傻愣愣站在院子里,呵呵笑着上前抱起她转了几圈,一眼瞧见如意手里拿着的鞋垫子,眼睛便直了,像是看见啥稀罕物件一样,左看看右瞧瞧的,“这是你缝的?”
如意红着个脸点了头,“这两双一双给大嫂,一双给二哥,赶明儿还要给关大哥缝,就是没人教,缝的不精巧,关大哥别嫌难看。”
关全见她脸上不欢气,伸出粗糙的大手捏起如意的小手,“给针戳痛了没有?”
如意摇了摇头,后退了一小步,难为情地抽了手往背后放,“没痛。”
关全便笑了:“没人教还能缝成这样,那说明咱阿如对这个有天赋,比你大嫂强,你大嫂,啥女活儿都不会哩!”
如意这下是真的相信大嫂一点也不会做绣活儿了,见关全脸上有些遗憾,便摇摇他袖口,仰着脸儿说:“读书写字可比作绣活难得多,大嫂会写字儿!”
关全笑着摸摸她脑袋,“你大嫂就爱折腾那些个东西,会那几个字,还是原先在南边的私塾外头偷摸学来的。”
想起大嫂也有偷偷摸摸的时候,如意便笑了,“大嫂喜欢写字念书,就像我喜欢做绣活一样。”
关全闻言,‘嘶’的一声,扬了扬手里的鞋垫子,笑吟吟问:“如意爱好这个?”
如意重重点了点头,就见关大哥背着手在院子里转开了圈圈,也不知心头在寻思啥,半晌的都没吭气。
晚饭过后,他又急匆匆出了门,说是上西头朱寡妇家一趟。
走了没一会儿,又急急忙忙折返了回来,站在院子里喊了如意一声,“把你那鞋垫子给大哥,有用哩!”
如意拿着鞋垫子往外走,好奇问他:“关大哥拿鞋垫子做啥去?”
关全笑道:“你不是爱做针线活吗,我瞧你也有几分天赋,可大哥屋里也没个女人,干脆就上朱寡妇那头问问,外头都传她是好手艺,能成的话,你往后就着跟她学。”话毕,又兀自点了点头,“我看行,没得你白天在屋里也怪没趣儿,女娃子多学学这东西是好事,你大嫂那时候——”说起这个,他嘴巴便抿成一条线,气呼呼地说:“咋劝她就是不肯学,倔的像头牛。”
话音未落尽,人已经头也不回地往外走了。
心头想着,朱氏虽说上了年纪,可寡妇门前是非多,得赶天黑前儿上她屋去,脚步也就加快了。
朱氏是个寡妇,住的也就远,屋在村子西南边偏僻的一带,穿过一个树林子,挨着小河边儿,等关全巴巴赶到时,朱氏正跟儿子赵宣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吃晚饭。
娘俩儿面对面坐着,却半句话不说,安安静静吃着,关全在外头等了一会儿,只能听着一丝丝细微的咀嚼声传来,也就纳闷了,这朱氏也是个怪人,吃个饭静悄悄的,别说跟娃儿聊几句的,半点碗筷声儿也不出,整的院子里一点生气也没有。
难怪朱家住的这样偏远,村民们一说起朱寡妇,那都是摆个手,一问三不知。他对朱寡妇也没有太多的了解,除了听说她绣活做的精致,每个月都拿到县里卖一回,别的事想多打听点,还真打听不出。
想想这朱寡妇也是个有本事的,屋里只一亩地,没了丈夫吧,硬是不改嫁,就靠着一手绣活儿供着娃娃在学堂里念书。
关全心里打着算盘,也就高兴起来了,小如意要能拜上朱氏这么个师父,将来准能学个一手的好绣活儿!
他是个急性子,见母子俩只管细嚼慢咽,一顿饭要了他两顿饭的功夫还没完,等了一阵子,见天色有些暗就急了,嘿嘿笑着敲了敲竹篱笆围着的简陋院墙,扬起声儿喊:“大姐,吃饭着呢?”她没了丈夫,也就没叫大嫂子。
话音落下,朱氏才放了筷,起身朝篱笆门处看了一眼,见是个魁梧小伙子,愣了一下,问:“有事儿?”
面上没半丝热情,声音也透着一股子冷漠。
关全挠了挠头,想把如意纳的鞋垫拿进去给朱氏瞧,便笑问:“大姐,还真有点事情你帮忙,能进院子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