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上没半丝热情,声音也透着一股子冷漠。
关全挠了挠头,想把如意纳的鞋垫拿进去给朱氏瞧,便笑问:“大姐,还真有点事情你帮忙,能进院子说话不?”
朱氏缓缓坐了下来,背对着关全说:“不必了,有啥事,就在外头说吧。”
对她这态度,关全心说这怕是寡妇的讲究,也不在意,笑呵呵问:“我听村民都说大姐绣活做的好,我有个妹子,爱好做绣活,可我屋里也没个女人,没人教她。”顿了顿,笑道:“我这妹子听话,乖,人也聪明,大姐要是得空了,能教教她不?”
朱氏思量了一下,摇了摇头,“村里会做绣活的不止我一个,你到别处去问问吧。”
关全不死心,又问:“大姐是不是怕我妹子麻烦你?不怕,我妹子隔几天就来一回,成不?”
朱氏还没回话,关全又说:“要是大姐这手艺不外传,我就叫我妹子拜在你门下还不成?大姐膝下没闺女,总不能叫男娃儿继承那些个缝缝补补的吧?”
这话也就是关全随口一说,却误打误撞说到了朱氏的心坎上,再没急着拒绝,却叹了一下,说:“倒不是不外传,也不是嫌麻烦,我这门手艺,农村闺女学不了。”
关全愣了一下,连眉头也蹙了起来,“农村闺女咋就学不了?”
朱氏听出关全不高兴,冷哼一声,声音也大了几分:“并不是我瞧不起农村闺女,农村闺女做个寻常针线活儿也就罢了,偏我朱家这一门手艺,那是绣花刺字儿出了名儿的,农村姑娘,大字儿都不识得半个,照猫画虎的,终究缺了底蕴,也就没那灵性。”
她讲话文绉绉的,可关全愣是全听懂了,朱寡妇是说,不会认字儿的闺女学不来!心里也就觉着朱寡妇来历不简单,想想闺女在农村识字的能有几个?念过书的,也就是城里那些个大户人家,书香门第。
一时也就为难起来,这时候,朱氏跟前儿那个男娃儿开了口,“娘,你若心里不愿,也别用这个来打发人,姑娘家哪里有读书习字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全本小说下载:。cndmoz。/〗票、月票〖全本小说下载:。jzbook。net。cn/〗,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十三章 再去劝说

朱氏盯了一眼陈宣,从石凳上起身,定定看着关全,脸上的表情淡淡的,“与其在我这里学不成,不如另寻个人教她,村里百来户人家,寻个会绣花样儿的,一点不难。”
关全一听这话,知道今个没戏,便说:“那成,天儿不早了,大姐带着娃儿歇下吧,我先回。”
回去的路上,心里头想着的却是明儿咋样说服她。
朱氏不肯教,放一般人也就另去寻别人,村子里会手艺的妇人多,专做裁缝生意的绣娘也有一户,还怕找不上个会绣花儿的?可他偏偏就是个执拗的性子,认准的事,想办法就要去办成。若先开头没来求朱氏倒罢了,既来了,他是一点儿也不甘心,心头就认准了朱氏了。
刚回屋,如意就急急赶出来问:“关大哥,情况咋样?朱婶儿咋说?”
关全不忍她失望,大步往堂屋走,脸上带着笑,“小如意只管放心,大哥一准儿给你求个师父来。”
如意跟在他后头,一听这话,抿唇笑了一下,扬声说:“关大哥也放心,我也一准儿好好学。”
关全点个头,想起她今个上赵家村走一回,便问:“今儿回去见你大嫂没有?”
如意摇了摇头,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今个娘跟大嫂上了姥姥屋吃酒席,没见着大嫂。”不想给关全添堵,对于吃闭门羹这事,也不开口提。
关全见她手脚也不闲着,又取了豆角在水井边儿上洗,笑着跟出来,站在廊下打趣她:“你母亲要真不要你了,只管在关哥屋里住着”
如意甜甜地笑着,“那可不成,二哥和大嫂还惦记我哩。”抽个空回头瞧他,“关大哥跟大嫂对我好,赶明儿回屋去我也惦记关大哥,得空就和大嫂来看你。”
关全笑的合不拢嘴,回头也就暗暗思量起来了,原先只是听他妹子说,这几日他自己也亲眼瞧见了,如意娃儿懂事确实早,才十岁,一点让人操心的地方都没有,老实,勤快,连说话也圆润,知道瞧着大人的脸色来。
来了一段日子,他是一天比一天喜欢这娃儿,也就更加想不通她在赵家受到的待遇,感叹道:“你母亲这样待你,将来非得后悔不可。”
如意扁了扁小嘴,没吱声。
关全起了好奇心思,问:“赶明儿小如意长大了,嫁出去了,要是你母亲生了病,动弹不得了,你管她吃喝拉撒不?”
这问题如意以前没想过,眼下关大哥问,也就歪着脑袋真的寻思起来了,认认真真想了一会儿,老半晌的,才一板一眼地说:“关大哥问的话儿不对,四姐最得娘喜爱,娘病了,她不伺候娘吗?”
关全咂巴几下嘴儿,瓮声瓮气地说:“假设吗,打个比方,就好比玉翠不在屋?”
如意便说:“那该巧铃伺候娘。”赶在关全又打比方前,静静说:“玉翠跟巧铃都在,就该她们伺候娘。她们总不能都一起出了远门吧?”
关全见她脸上倔倔的,不由怔了一怔,想想倒也是,李氏为着老四闺女,逼着如意去认那放火的罪,别看小如意整天不吭不哈的,嘴里也不抱怨,可心里总该对他娘有怨恨,要连怨气都没有,那才叫奇怪哩。
嘴上不说归不说,到底年纪小,再能藏心事的,给自个稍微试探一下,还不就给试出来她心里的想头了?人说闷葫芦气性长,也不都是玩笑话。
责备的话到嘴边,愣是说不出口,毕竟李氏做那事儿,是一个当娘的该做的吗?放谁谁都要记恨一辈子,这时也就尽着长辈的责任,劝说她几句,叫她想开。
如意只听着不回话,末了起身,把洗好的豆角往灶房里搬,“关大哥,我今个想做酸豆角,洗好的豆角用开水烫还是煮?”
前几天关家院子里的豆角熟了第一茬,关全便回忆起他跟关倩倩原先在北湖府一带生活时常吃的小吃,说是关倩倩在屋时,每年都做酸豆角,腊肠,炸藕片,得空他也要做个一回叫如意尝尝。
他说了便忘,如意却记着了,今个又收一回豆角,瞧着足够多,便想按他的口味做一回酸豆角。
乐的关全笑呵呵拍拍她脸蛋儿,便说去收整坛子,让她先烫豆角,自个去地窖里抬大坛子出来。
如意烫了豆角出来,见关全仍在院子里摆弄大坛子,她原先在屋也是见过娘腌大白菜的,这会儿便问他:“现在就往里头搁?”
关全摇摇头,闷不吱声,稳稳抱着大坛子往前走,把大坛子往灶房外头的墙根放了,才松口气儿,说:“放罩伦里晾上一个晚上的,明儿再给缸里做卤。”
一夜过去,第二天一早,关全便上灶房去做卤,如意在旁学着,见他先把坛子用沸水烫了一回,放了开水晾凉,撒盐,再给坛子里依次放花椒、大蒜、辣椒、白酒,方法跟自家腌菜差的远,便在心里记着方法,下一回好能自己去腌。
装了切成段的豆角,关全把坛子密封起来,起身拍了拍手,“过个三五天就能吃,要想酸一点,放个十天八天。”嘿嘿笑着往外走,“等腌好了,专门做上一回酸豆角炒肉沫,你大嫂最好吃这个,到时喊你大嫂回屋来吃。”
关全上水井旁洗了个手便出门,如意跟他一前一后牵着牛出门时,一眼就瞧见了关大哥大步朝前的背影,可她走了两步就纳闷起来,这方向理应不是往地里走,可想想关大哥走时也没说做啥去,没准儿去办事,便没叫他。
关全是去去了村里养鱼的张家。买了一条鱼,出门又直直往西边走,穿过树林子,没走几步就见朱寡妇在院子里洗衣裳。
他笑着扬起声,“大姐,洗衣裳呐?”
朱氏擦了擦鬓角的汗水,抬眼见又是他,起身蹙着眉头,“昨儿不是把话说明白了,你怎么又来了?”
见篱笆门开着,关全笑着推开了往院子里走。
朱氏见他大步闯进来,惊的睁大眼儿,“你想……干啥?”
关全一眼见了院中打的井,径直走到跟前儿去把木桶接满了,把鱼搁进去,起身搓了搓手,“没啥,就是给你屋送一条鱼来,顺道再问问我妹子那事成不成。”
朱氏背过脸儿叹了一下,“鱼你拿回去吧,我不收。”
关全摆摆手,“不碍,都是乡里乡亲的,甭管大姐应不应,这鱼都是拿来给你和娃娃补身子的。”说着就往外走,到了院墙外站定了,笑着说:“今儿走的匆忙,忘带了我妹子做那活儿,明儿早上我还来,应不应的,大姐瞧过了再说。”
朱氏也没回话,叹了口气,又在小凳上坐下洗开衣裳。
关全对如意十分有信心,不怕如意学不好,就怕这朱氏不肯教。今个瞧出朱氏态度能好一点了,心里也就大松了一口气。
下了晌便跟如意说,把前头她大嫂给教的那几个字儿得空练一练,没准儿明后个就上朱寡妇屋去哩。
如意见他脸上笑的开,心说关大哥咋就能肯定朱婶儿能收下她?
问他,他便笑呵呵说:“只要心诚,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关全转天早晨便从鸡窝里摸一只鸡出来,怀里揣着如意纳的鞋垫儿又往朱寡妇家去。
朱寡妇今个在石桌儿跟前儿做活,一见关全再次进了屋,话还没说半句,先长长叹了一口气儿,“大兄弟,今个来又是做什么?”
关全把鸡撒开,从怀里取出鞋垫笑着瞧朱氏,“昨个不是商量好的?还是我妹子那事,今个给大姐瞅瞅我妹子纳的鞋垫。”
朱氏轻叹一下,伸出手,“好吧,我给瞧瞧。”
关全麻利应声,把鞋垫递了去,见朱氏只管翻来覆去瞧,间或摇摇头,绷着脸儿半晌没吱声,便说:“这鞋垫,都是我妹子照着别个缝出来的样子,自个琢磨出来的,在屋也没个人教她,能做成这模样,很可以了。”
朱氏见鞋垫不中看,起了身把鞋垫递给他,本不大情愿,可看着关全殷切的眼神,犹豫了一下,问:“你那妹子多大岁数?”
关全知道朱氏挑挑拣拣的门槛高,这会儿怕她又拿如意年龄小当说头,便笑说:“也就才比你屋小子小个一半岁的,瘦弱些,个头倒不矮,瞧起来像是有十一二了。”
朱氏闷着声儿思量了一会儿,无奈道:“你这人也太倔,村里难不成还寻不出个肯教她的?”
“那不一样”关全往朱寡妇家的晾衣绳下头一站,伸个手指挨个虚点过去,“就瞅这个,我是外行也瞧的出好赖,大姐屋里挂的这些个帕子鞋垫一瞅就比别家做的精巧,如意跟着大姐学,一准错不了。”
朱氏摇摇头,摆手,“算了,能不能学的,还得见了人再说。”又去把他往外头搡,“事儿谈完了,还杵在我院子里做什么?”
寡妇门前是非多,关全三番五次的来,又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每次一进门,总给人些许压迫感,让她一个常年不跟男人打交道的寡妇,实在有些虚惊的慌。
关全见她口气终于松动了,笑着往外走,“那我明儿就带如意拜师来。”
明儿还来?
朱氏一听脸儿便拉下来了,本想说拜师不拜师的现在说还为时尚早,可想想他昨个先送鱼,今个又送鸡,心里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便冲他背影扬声说:“能学多少,全看她自个儿,话说在前头,若没入这一行的潜质,我也就只教她个入门。”
(大家周末愉快,在此通知一件事情,对本文的更新计划我是这样打算的:周一~周五双更。周六周日单更,因为到了周末,蝈蝈也想能歇一歇,出去玩玩,放松放松哈。暂定是这样,也并非绝对,若存稿特别充裕,周末用存稿来双更。大家如果觉得文章太瘦,一天两章不过瘾,可以放一放过一段时间来,不过可千万别放上几天就把小如意给忘光了啦。马上还有一章。)

第七十四章 识字有捷径

(第二更)
如意松开牛绳让牛儿自个去吃草,自个在河边上坐定了,手里捏着小石子儿,一边回忆着大嫂前阵子教她的那些叫做拼音的东西,一边儿在身侧比比划划着。
说实话她对这个没太多的兴趣,一开始觉着新鲜,着实着迷了几日,学时倒也认真学了,可新鲜劲儿一过,马上就失去了最初的热情,打心眼里又是惦记起她的绣活儿来了,大嫂瞧出她不肯再多用功,便说将来要赚大钱儿,非得识文断字不可。
那时她听了这话儿,才肯再下功夫接着学,唯一的动力是将来要过好日子。
心里还是有疑惑的,女孩儿识字了,将来又不能考功名,她不能像宏弟一样立志做官,怎么赚钱儿?
可现在再想想,有些明白过来了,大嫂说的却实有道理,若是关大哥说成了,过几日带着她去拜了师父,师父丢给她一本裁缝书叫她闲了去研习,她可不就得傻眼儿了?
她知道有农书,有渔书,便想也该有教人做绣活这一类的书籍。
按着关大哥昨个叮嘱那话儿,她想着,朱婶儿不定就是个能识文断字的。
她写画的空当,对面来了几个抱着木盆,结伴到河边儿来洗床单的中年妇女,就隔了一条河宽的距离,几个人才来,就嘻嘻哈哈聊的火热。
如意也是喜欢热闹的,婶子们在对岸热热闹闹拉着闲话,她也不觉着吵。可大嫂说,教给自个的拼音是偷学来的,坚决不能外传,不能叫人瞧见。眼下人多了,她怕给人瞧见,就先不写拼音,又去写她学会的几个简单的字儿。
那几个洗衣裳的妇女都是东庄村的年轻媳妇,河边经常有放牛的,倒也不特别关注如意,张家老三媳妇一侧头,不经意看了如意一眼,先也是在心里嘀咕这姑娘眼生,想再细细看,可小姑娘又低下头去拿着石子儿比比划划起来。
心里也就惦记上了,不时朝如意瞄个两眼,谁知看了几眼就惊怔住了,稀奇地跟一块来的王家刘家媳妇咬起了耳朵。
如意只管埋着头,并不知道自个已经成了别个眼里的焦点,等她再抬头的时候才觉着不对头了,对岸的几个婶子齐齐朝着她脸上瞧,举止很是奇怪,她有些纳闷,便朝婶子们笑了一下。
不笑倒罢了,她一笑,刘家的更咂舌,“丫头,你是谁家的?”
如意收了笑,脆生生地回她:“关家姐姐是我大嫂。”
“关家?”那几个婶子相互望了一眼,低低说了几句,声音极小,如意也没听出她们说的什么,想问,又不知道从哪里问起,便又低下头没吭声。
等她瞅着日头快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