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女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嫌女如意-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勇见他又拧又倔的发狠样子,哭笑不得,大舅子怎么都不买账,倔的像头牛!
关全气呼呼出了巷子,驾车就往赵家村去。
一路上,说起赵勇寻了赌坊的差事就上火。
如意也就劝他,“大勇哥在外头松散惯了,逼着他,不是个法子!”又说:“只要他在赌坊不赌博,能赚钱儿就成。”
关全听着她小大人的口气,绷不住回头笑一下,“你知道个啥,赌坊那是啥地方?不是正经人的去处!他要这么鬼混下去,迟早拖累你大嫂,大哥不管能行吗。”
又叹气,“你大嫂也是,这么大的事儿,瞒着大哥这些时候!”
没一会儿,牛车就停在赵家门前。
这时间,赵启财跟赵祥两个正地里做活儿,关倩倩正灶房里准备下晌饭,闻声出来,见关全面色不善,怔一下,挑眉问:“做啥瞪我?”
不等关全说话,如意便跑过去拉她的袖口,“大勇哥辞了木工活儿,上赌坊做工,关大哥今个知道了。”
关倩倩哦的一下,笑道:“我当又出啥事儿,不就是上赌坊去吗。”
拍拍如意的小脸蛋儿,转身往灶房走,“跟你大哥堂屋里歇着去,大嫂烧水给你们泡茶。”
气的关全直骂她,“这还不是大事儿?火烧屁股了!赌坊那是正经人去的地方吗!”
进了堂屋,仍气不顺,等关倩倩进屋后,便说她,“你当媳妇的,往后要掌家,咋也不拦住他,就由着他胡折腾?”
关倩倩叹气一声,挨着他坐下,“我还不知道他?打头一回见,就瞧出他花花心思多,压根不是正经做事儿的人。”又说:“这事儿,你就别掺乎了,他爹娘也管不住他,你能管住?由着他去。”
关全沉默一下,闷声说道,“你这是在埋怨大哥。”
关倩倩见他用的陈述句,气的跟他杠上,“把心放肚子里去,怨谁也不怨你!”
关全一听就急了眼,“大勇是大哥亲自给你挑上的,眼下他混账,大哥能眼睁睁看着你受罪?”
关倩倩叹了一下,本想劝说他,可抬眼见关全俩手攥的死紧,脸上很是闷丧,知道他心里没少自责,也就埋着头没吱声,她实在是不想让她哥更难受。
这一桩亲,打心眼里,从也没怨怪过关全,她就这么一个亲人,她哥为了她,到现在二十三,连媳妇都没娶上,得知她想再开铺子,本已经缺钱娶媳妇了,还想卯足劲再给她出钱儿出力,这样的大哥,她怎么去怨?
即使摊上的不是赵勇跟李氏,换成另一户人家,和离不也是迟早的事儿?也就是碰上赵家,今后真要跟赵家一刀两断,良心上反倒能过得去!这要换成个好人家,今后不定良心上多受谴责。
只是这些个话儿,眼下也没法子拿出来劝他,思量了半晌,便说:“叫他正经做一份工,做不了几天还不是做不下去?年一过,上了赌坊,瞧着他倒是高兴,没再听说迟去早退不上工的。我也就思量着,干脆就叫他去干,有些个人,注定赚得就是旁门左道钱儿,你给他往那正道上引,反倒适得其反。”
想了想,又接着说:“再说,我今后也不指着他过活,大哥总说我一个姑娘家,成不了事儿。前头那铺面,大哥不也亲眼瞧见了?姑娘家照样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关全知道他妹子的想头,她从小就是个有想法的闺女,嫁人了,也不愿意靠赵家养活,更不指望大勇,一心想着自个上外头开铺子赚钱儿,心思也就不怎么用在大勇身上。
这想法好是好,女人家有了财势,也就不受公婆气。可说到底,女人这一辈子顺气不顺气,还不是指着着男人跟娃娃?男人都管不住,屋里能安宁?
叹了又叹,软下语气说:“你就是想外头挣钱,也得给家里头安顿好,家和万事兴,是这个道理不?”
关倩倩抿着嘴儿没吱声,往后打算跟赵勇和离的话儿,暂还不是告诉关全的时机,半晌,也就囫囵应了一声,“我听你的,只是这事,你就别再掺乎了,大勇在屋,我公公婆婆宝贝的一句都不舍得骂,叫你提溜着收拾,我公婆能依吗?”
关全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不为难你!赶明找了大勇,好生劝说劝说。”
如意见大嫂三两下就说通了大哥,心里直松气儿,又拉着她大嫂问起她最近这一段儿忙乎啥。

第一百二十章 克服阴影

原来关倩倩得闲了就用着私房钱儿去村里养奶牛的人家里打一坛牛奶,回屋加工成酸奶,屋里留一半给赵启财和赵祥吃,余下一半得空拿去镇上卖,偶尔还做个醪糟在村里吆喝着一大圈,隔三差五做一回,日子长了,在村里有了些名头,村里人都知道赵家大儿媳手巧,会做酸奶跟醪糟,卖的也不贵,隔几日就有人专程上门来问。
小打小闹的,还别说,一个月能赚上个十来二十来文,三个月过去,手里也攒了五十来个钱儿。
用大嫂的话儿说,五十来个钱儿,不多!可总也是个收入,比在屋闲着强。
回屋的路上,如意也就惭愧起来了,大嫂点子多,前头就卖过酸豆角,眼下又做起酸奶跟醪糟,而且手头已经有了五十几个钱儿,可她年后到现在做那些绣活儿,统共也就卖了十来个钱儿,照这速度,啥时候才能攒够开新铺子的钱儿呢?
心里合计着,酸奶也不是个稀罕物,大嫂能想到出门卖酸奶,自个除了针线活儿,是不是也能做些小吃食拿出去卖呢?
一连几天,也就在屋合计起来,太寻常的吃食,不成,家家都有,也就没人买。
复杂新鲜的,她却一样不会做。
这日便问关全,“关大哥,我也想学着大嫂做点小吃卖钱儿。”
关全一听,笑了,“啥好的不学,学你大嫂成了个小财迷,小胳膊小腿。在屋绣花儿就成了,大哥种地得的钱儿还不多?往后都给你存!”
如意悄悄翻个白眼儿,“关大哥,我已经长大了。别老哄我!你种地的钱儿,还要留着娶媳妇!”
关全脸上臊的慌,转身哼哝着。“成日跟你大嫂不学好,学了些个不害臊的话儿。”
如意咯咯笑着往外走,又上灶房里东翻翻西看看寻思起点子来。
盯着放着鸡蛋的篮子,突然,眼睛一亮,想起年上时,关大哥教她摊鸡蛋煎饼。
鸡蛋煎饼虽然没多复杂。因不是主食,寻常人家并不常做,要是拿着煎饼出去卖,一定有人家觉着新鲜。
煎饼易携带,好保存。不容易变质,一天做十张拿出去叫卖,就是卖不出去,留着她跟关大哥吃也成,一点不浪费。
主意定了,晚饭就专门做一顿煎饼试试手。
关全见她年一过,似是没了李氏的阴影,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外向,偶尔还知道把自个的小九九拿出来跟他商量。见她有这样大的变化,嘴上不说,心里别提多高兴。
见她这几日喊叫着要卖小吃,忙的欢腾,也不打击她的积极性,由着她成日瞎忙活。只说是赶明儿卖不出去,别哭鼻子。
如意笑的欢,“关大哥,你已经卷了五张煎饼了,煎饼好吃不?”
关全点头,砸着嘴儿,“五张能够吗?再给取两张来!”
如意嘿嘿笑着,抬脚就往灶房跑,今个做的煎饼,她格外用了心思,关大哥都说好吃,拿出去能卖不掉吗?
没几日,关全寻思着县试也该落幕,只是他心里对朱氏有了几分成见,踌躇着接不接去?
左思右想的,又怪放心不下,光县里离镇上就俩时辰路,再从镇上来村里,驾牛车赶早走,正午也才能赶到,他们母子两个一路搭顺风车,非得一天时间不可。
不管咋说,陈宣没了爹,怪可怜,如意在朱氏跟前儿学绣活,又承了朱氏的恩情,他当哥的,不能由着性子来!这段日子地里也不是很忙,干脆就上县里去接他们回来。
这日,天不亮就起身,驾车上县里接朱氏跟陈宣去。
如意得了空,取了前头做好的十张煎饼,用小铁盆装好,外头裹了布兜着往外走。
一出门,就四处吆喝起来了,瞅着哪里人多往哪里吆喝。
开始的时候,心里有些怯,隐隐就担忧着什么,仔细一想,到底在担忧什么事情又捉摸不着。
只是脑海里总能闪过李氏不依不饶的骂咧样儿,微弱的恐惧感也就随之而来,心情马上就变得担忧焦躁。
也就再三宽慰着自个儿,眼下她不是赵家人,这地方也不是赵家村,不用胆战心惊的顾虑李氏,做任何事儿也不必计较着李氏高兴不高兴。
李氏在她心里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尽管现在已经彻底跟赵家脱离了关系,时不时的,原先那些个不愉快的阴影总会浮上心头。
她太明白一个人在屋里不被关爱,成日给自己的母亲苛刻对待的感受,也就想着,今后她成了家,即使抱养了别家屋的娃娃,也要珍珍重重对待她,像对待自个的亲生孩子一样。
知道自个都是原先在屋里给李氏和姐姐们压迫的!她不想每每做事缚手缚脚,也想学着大嫂自信大方的模样,再有阴影,也要克服!暗暗给自己打着气儿,声音努力也放高些,没一会儿,胆子也就慢慢放大了。
挨家挨户门前儿都扬声喊着卖煎饼,不一会儿,就有好几家人出门来瞧。
见她的煎饼摊的足够厚实,闻着味道也新鲜,一问,两张煎饼一文钱儿,一点不贵。
也就有人出钱儿买上两张回去。
初尝了甜头,如意也就越发有了信心,转了村东边,沿着大路又往村西边去。
没走几步,就碰上了熟人,冯卓秀从后头赶来,拍了拍如意肩头,略带着急地问:“小妹,这时候不在屋绣花,在这干啥?”
他原本扛着农具正往地里走,走着走着,就听见一阵吆喝声,声音听着怪耳熟,忙加快步子往前走,没走几步,就瞧见小如意提着个布兜子在一户人家跟前儿叫卖煎饼。
如意脸一红,晃了晃手里的铁盆,“卖我摊的煎饼,赚钱儿。”
冯卓秀寻思一下,作势从她手里取过盆儿,“二哥帮你吆喝。”
如意手一松,布兜就给冯二哥取走,心里一暖,轻轻弯起嘴角,扬起个笑脸儿,“冯二哥,我自个能卖,仔细耽搁你做活儿!”
他洒脱地笑笑,“一天半天的,不碍事儿!”
自自然然拉起如意的手,“咱们往北边儿去。”
自寻见了小妹,他娘就再三交代他跟大哥,小妹虽然给奶奶卖了出去,可跟屋里的情分不能断,他们兄弟俩就这么一个亲亲的妹子,眼下流落到了别家,就在眼皮子跟前儿,往后不但要照应她,等屋里松快了,还得想法子给他妹子接回屋来。
他娘一直有心思给小妹再要回去,那日见了小妹,回屋去就翻箱倒柜寻着值钱物事,隔天又四处寻亲戚借钱儿,可屋里的情况,瞒不过亲戚们,大哥已经弱冠,媳妇都娶不上,亲戚们见他屋日子过的没指望,哪里肯多借半个子儿?
那日娘一回屋就连着在屋里哭了好几天。
大哥是个孝子,自小最是孝敬娘,为着娘身子弱,这几年,也就没离开过村庄半步,外头人都说他大哥拖累屋里,他却不辩解,常说他们说的对,若不是自个念书,凭借着屋里人的勤快,日子不会过成眼下这模样。
外头的传言不实,只有自家人知道,大哥没放弃念书考学,就是为着有一日考中功名,能改变屋里的情况。
原本大哥一边在屋里念书,一边备考。今年年一过,却为着他娘的想头,说啥也不在屋里呆,也赶巧,给朱家儿子帮忙县里去寻同窗那日,就寻了一份差事。这时已经县里去好几个月,传回来的口信儿也叫他娘安心,他在外头赚着钱儿,总有一天能给小妹接回来。
屋里这些个伤心事,他没对如意说,只笑着邀请她屋去,“小妹,娘给你收拾出一间厢房,为着你回屋来能有个歇的地儿,老早就开始准备,屋里的炕头都是新盘的,今个跟二哥回去瞧瞧?”
如意刚张了个嘴儿,他又笑吟吟地说道:“咱娘喜欢吃煎饼,余下的煎饼,娘全买了,不耽搁你卖钱儿。”
如意摇摇头,她是知道冯家的情况的,冯大哥连媳妇都没娶,冯家婶子一定恨不得把一文钱儿掰成好几块省着花,哪里会买煎饼吃?那日收下了她送来的一篮子鸡蛋,她心里就已经十分不忍,打定主意,今个说啥也不能收下冯家的钱儿。
“冯二哥,冯婶子爱吃煎饼,余下四张全给冯婶子吃,赶明儿我再做些给冯婶子。”又说:“我也想瞧瞧我出生的地方。”
冯卓秀见她愿意屋里去,大松一口气儿,又听她婶子婶子的喊,心里怪不好受。
他也知道,那声爹娘不是轻易就能喊出的,阿如是个懂事的,还要顾忌着她屋里人的想头,也就按下心思,得空低声问:“你在关家也住了一年有余,你爹娘常来看你不?”
如意抿着唇,好一阵子才开口,声音有些低落,“我现在,不是赵家闺女,关大哥从赵家买了我。”
冯卓秀心里立时翻起惊涛骇浪,前头只觉得赵家人待她不错,一时之间竟不敢相信,赵家人竟然给阿如卖给了关家?也就越发坚定了,今后想法子,一定得给小妹接屋去,不让她妹子在外头漂泊着。
(假期要结束了,大家别沮丧哟,马上就迎来春节这个大长假了。另PS:酸奶已有几千年历史,公元3000年前牧民们就发明了酸奶。)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头次上门

没走一会儿,冯卓秀停下了步子,转头笑看如意,“到了。”紧了紧手里捏着的小手往前走,“好好认认地儿,往后一个人也能寻来。”
如意点点头,一转头,见冯二哥眼睛里像是含了水,温润晶莹,心想着,他虽然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却比那些个衣着考究的还惹眼,忍不住点点头,一本正经地夸他:“冯二哥,你长得俊!”
他的模样跟宣哥的文秀不一样,按关大哥的话儿说,长得攒劲,叫人一瞧就转不了眼。
冯卓秀只淡淡微微笑一下,显然这样的夸赞话儿平日里并不少听,脸上并没有特别的欣喜。摸摸如意的脑袋,笑着回她,“小妹也好看!”
门一推开,入眼的是一间清贫朴素的农家小院子,北边跟东边各是三间土坯房,南边独立着一间伙房,西边开垦出一块长方菜园子,农具在墙根堆放的整整齐齐,环顾整个院子,可以看出主人家很勤快,给院子收拾打理的整整齐齐,院子虽然破旧,可连边边角角都打扫的很干净。
冯卓秀一边注意瞧着如意的脸色,见她一进院子,一张小脸儿上满是好奇,笑着指了指东边第三间,“那间屋是娘才收拾出来的新屋,往后你来了,新屋里歇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