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伤寒论辩证广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膏之甘寒。以泄营中之热。而散其邪也。)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麻黄杏人甘草石膏汤方
属性:麻黄(四两去节) 杏人(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 (想系置水器也。) 
成注引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则是成氏以此条病。为太阳 
中风。桂枝汤未尝误用。大谬之极。又上四味药。麻黄石膏俱带辛杏人带苦。若云纯甘又非定论。 
琥按上汤。即麻黄汤小变其制仲景法。伤风证汗出而喘。当作桂枝汤加浓朴杏人。今虽汗出。原系伤寒无汗证。医 
人误用桂枝汤以强发其汗。汗出后。依然气逆而喘。所以还当用麻黄汤其去桂枝者。谓前汤中。已受其辛热之误。而喘 
愈甚。故易以石膏之甘寒。彻其邪而下其喘也。内台方议云。不可以汗出为伤风证。再用。桂枝汤。只宜麻黄汤中除桂 
枝。加石膏。以散余邪。后条辩云。误服桂枝汤而汗出。究竟伤寒之汗未尝出也。故用石膏止桂枝之汗。用麻黄出未出 
之汗。去其桂枝。则汤中辛凉之功胜。清肃在肺。而喘热自平矣。 
(附例)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即上条证。医人误用桂枝汤 
汗出而喘不解。复认以为阳明府证。而误下之。下后汗出。而喘依然。细诊其人。里无大热者。方知其下之之误。以寒 
邪犹郁于表而发热也。知其在表。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发其寒邪。下其喘热。盖下虽复误。成 
注云。邪气所传既同。遂用一法治之。后条辩评云。下在用桂枝汤后。是从更字上看出。)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汗者心之液。发汗过多。则阳亡而心液虚耗。 
心虚则动惕而悸。故其人叉手自冒心胸之间而欲得按也。冒字作覆字解。发汗过多。必是多服麻黄汤之故。所以仲景法。 
用桂枝者。以固表而守其阳。用甘草者。以益气而缓其悸也。要之阳气得守。则津液归复。渐长于心胸之分。复何悸之 
有焉。成注云。汗多亡阳。阳受气于胸中。即同此义。)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桂枝甘草汤方
属性: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琥按成注云。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夫桂枝虽系护表助阳之药。然其 
味大辛反能散气。又云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意即千金所云心劳甚者。补脾气以益之。之谓欤。愚以此等注。不甚晓 
畅。删之可也。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发汗后者。即发汗过多之后也。脐下悸者。条辩云。 
肾乘心。汗后液虚。欲上陵心而克之。故动惕见于脐下也。奔豚。难经云。肾之积名。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 
此言奔豚。乃肾气发动。如欲作奔豚之状。非真脐下有积如豚也。后条辩云。肾气发动。水邪不安其位。急主之以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以益心气。伐肾邪。安中补土。水不得肆。而汗后之阳虚。可渐复矣。)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属性: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 
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琥按上汤。用茯苓为君。以其能伐肾邪而利水道。桂枝为臣。外能固表。下能泄奔豚之气。甘草为佐。能益气。 
补汗后之虚阳。大枣为使。以和中补土而制水。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邪也。 
或问此条论。并未言是水气。而诸家之注。皆言是水。何也。余答云。仲景言脐下悸。欲作奔豚。明系是肾邪干心。 
肾本北方水。肾邪盛者。水克火也。汤中用茯苓为君。谓非走阴。泄水气之药欤。若桂枝之性。本上行而达表。其能伐 
肾而御奔豚者。得茯苓引用故也。盖上条病。但心下悸。故用桂枝甘草汤。此条病。至脐下悸。故用前汤中加茯苓以引 
桂。加大枣以辅甘草。表里兼主。上下咸宜。乃仲景用药的。当处。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发汗后者。谓外邪已解也。成注云。外已解而腹胀满。由脾胃 
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以和补脾胃。而通泄滞气。按成注云。吐下后。腹胀满。皆为实。言邪气乘 
虚入里故也。此必是外邪未解。而早吐早下所致。否则既吐且下。腹中之物已尽。焉知非气虚作胀邪。上云发汗后而腹 
胀满。假使其人先伤食而复伤寒。吾恐外邪虽解。腹中之物未消。亦系实证。难言虚也。此条病。乃汗后气虚腹胀满。 
其人必内虽作胀。外无脉形。故汤中用人参炙甘草等。甘温补药无疑。)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属性:浓朴(半斤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引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浓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以益脾胃。半夏生姜之 
辛。以散滞气。内台方议云。此系汗后亡津液。脾气虚而燥涩。故作胀。所以汤中用人参之甘。以生津液补不足。炙甘 
草之甘。以缓其中。宽其胀也。夫胀非苦不泄。故用浓朴。非辛不散。故用半夏生姜。条辩以蠲饮作解。殊不合仲景之 
意。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主之。 
(伤寒吐下之后。里虚气逆。心下作满。且上冲于胸膈之间。更上逆于头。起则作眩。盖里愈虚而气愈逆也。脉沉 
紧者。寒邪由经而入里也。仲景法。脉浮紧者。可发汗今脉沉紧。误发其汗成注云。发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气 
外虚。不能主持诸脉。身为振振然而摇动也。与此汤以和经散寒。益阳补气。)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属性: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琥按成注云。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阳散气。夫桂枝 
走表。非散里气逆之药。盖里虚气逆。以甘补之。即以甘缓之。故用茯苓白术炙甘草。表虚动经。以辛和之。复以甘助 
之。故用桂枝炙甘草。上方乃和营益气。表里兼主之剂。条辩以方中白术。删去白字。谓本草经止名术。乃是苍术。考 
之仲景时。无所谓白术者。故以茯苓与术。为胜湿导饮之药。竟以此条病。为饮气上逆证。大失仲景论中之意。尚论篇 
不改其非。为误极矣。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条系真寒证。病恶寒。误发其汗。病因不解。恶寒证反甚。 
医人不可认以为伤寒证。正文与注并)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属性:(俱见中寒论中)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此条亦系真寒证。既误汗之。复误下之。病仍不解。反作烦躁。 
乃阴寒病。误服凉药之所致也。医人不可因其烦躁。认以为传经热证。正文与注并)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茯苓四逆汤方
属性:(俱见中寒论中) 
(附后例)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此条系阳明实热入府之证。 
正文与注并汤方俱详后第六卷阳明篇中)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 
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太阳病。用麻黄汤以发其汗。汗因大出。则胃中津液干。干则烦躁不得眠。即内经曰。胃不 
和。则卧不安者是也。欲得饮水者。人身津液为水之类。汗大出而津液亡。内水耗竭。欲得外水以自救也。法宜少少与 
之。但令胃得水而不干。斯气润而和。其病则愈。若发汗后。而脉尚浮者。表未尽解也。欲得饮水而小便不利。此是寒 
饮荡其胃中之热。下流而入于膀胱。膀胱热结。故不利也。微热消渴者。其人外则微热而表不解。内又消渴而饮水多。 
是太阳之经与府俱病也。与五苓散以和表里。下水热。愚按此条论。当作两截看。太阳病发汗后云云。至胃气和则愈。 
此系胃中干烦躁作渴。止须饮水以和胃气。非五苓散证也。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此系水热结于膀胱而渴。乃 
为五苓散证。前贤不察。皆一直看下。大失仲景之旨。愚又按上云。太阳病。乃合中风伤寒而言之也。中风不可误发其 
汗。伤寒亦不可过发其汗。汗出太多。则胃中干。势所必至。成注混同作解甚妙。条辩及尚论篇。列入中风条下。何其 
执也。) 

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五苓散方
属性: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半) 茯苓(十八铢) 桂(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成氏明理论云。苓。令也。号令之令。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 
五苓散。茯苓猪苓。味俱甘平。甘虽甘也。终归于淡。甘归于淡。如人多食甘。则口反淡。是也。内经曰。淡味渗泄为 
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蓄。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 
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阴导溺。 
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枝味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 
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也。 
琥按原方中。止用桂。而成注又云。桂枝。且云。其味辛能散湿润燥。作两可之论。其义何居。内台方议云。桂与 
桂枝。可以两用。若兼表邪者。用桂枝。若专利水饮者。却用桂也。若然。则上方中当用桂枝无疑。 
琥又按方后云。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此即桂枝汤方下。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之义。建安许氏云。五苓散。 
乃汗后一解表药。于此可见。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者。谓太阳病。已发过汗也。脉浮数者。成注云。表邪未尽。不因 
汗而解也。烦渴者。此系膀胱热结。小便不利。热气不得下泄。因反上逆。熏于胸膈。肺胃受伤而作烦渴也。脉浮数为 
太阳经病。烦渴乃太阳府病。故亦宜五苓散。以解表邪。泄里热。或问五苓散。治膀胱热结之药。何以反用肉桂。余曰 
不然。膀胱热结。诚当去桂。但此条病用桂。乃是桂枝。为脉浮数而设。非肉桂也。若其人饮水多。小便不利。无表证 
者。方中竟可用肉桂也。或又问五苓散中用术。昔贤如朱奉议。孙真人许学士等。皆用白术近医方中行。喻嘉言改作苍 
术。何也。余答云改用苍术。虽未合义。然使其人里实热结。小便不利。虽用苍术。不为害也。若其人发汗过多。亡津 
液。胃虚燥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者。则苍术过于燥烈。断不可用。不若白术之甘平滋腻。能补津液而润燥。为可用也。 
方喻二氏所可怪者。凡仲景用术之方。皆云。此是苍术。倘后学起而宗之。不论其人虚实燥湿之证。凡方中类用苍术。 
不其大害者邪。纵使仲景时无白术。于今业已有之。在医人亦可权宜取用。如死执古方以疗今病。断断不可行也。) 
(附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成注云。中风 
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而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者。邪传里也。太阳之里为膀胱府。府病。则里热气结。而 
小便不利。内不得出。外亦不得入。所以饮水。反上行而作吐也。若此者。名曰水逆。用五苓散者。以表能散邪。里能 
消水也。或问上证。既烦且渴。何以不用白虎。余答云。白虎汤治烦渴。乃上焦肺胃热也。其人必小便利今者小便不利。 
知其热在下焦。乃膀胱府病也。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上病用五苓散者。以利小便。使 
气化得输。则津液流通。烦与渴不治而自愈矣。)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本以太阳病发汗后不解。 
因复下之。故心下成痞。痞者。不通泰也。仲景法。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中燥烦。小便不利者。 
此为水饮内蓄膀胱。热结津液不行。故口燥烦渴。气不输化。因反上逆。故心下痞。要其病。实非在心下也。与五苓散 
以分消表里之水邪。不治痞而痞自愈矣。)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 
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渴欲 
饮水至救之十三字当在小便数者之前。不恶寒而渴者者字可删。太阳病其脉寸缓关浮尺弱。其证发热汗出。复恶寒。此 
系风邪正盛于表也。不呕者。里气和也。里气既和。缘何而至心下痞。其痞者。此以医下之早。邪气乘虚而入。留于心 
下。故致痞也。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