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识║本│(影像)

所变║质│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已上所明四分,为一切心心所法所皆具有。今第八识,亦有此四分。而此段所说能缘之行相,谓第二见分。

次所缘者,凡所缘,谓所虑托,谓心法所缘虑所仗托,即见分行相仗之而得起者,即四分中之相分是也。所缘有亲所缘疏所缘,此约亲所缘。此第八识之所缘,有二类三法。二类者,执受与处。三者法,种子有根身器世界也。第八识由善恶业之资助生某果体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界。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能缘之见分仗之而起。此能缘所缘,俱自识体生之作用,非心外法,一种子者,第八识自体上生果之功能,能生漏无漏色心诸法之现行,而其中正为此识之所缘者,一切有漏三性诸法种子,即相名分别习气也。无漏种子,虽依附此识,有漏无漏不相顺故,不为此识所缘。二有根身者,谓五色根(胜义根)及根依处(扶尘根)。此种子及五根,皆是识所执受。所谓执受者,执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言摄者,摄为自体。言持者,持令不坏。言领者,领以为境。言觉者,能生觉受。安慧释,解执受义,有两番,如原释云。执受,谓我法分别(遍计自性执者)之习气,以有此故,藏识乃得执取二分别果,故为执受,又谓依处自体,即与所依俱有之色根及名,彼相切近同一安危,故为执受。三器世界者,即所谓处,是有情所依处故,该摄山河草木日月星晨一切外界,其体色声香味触五尘也。前执受者内境,此外境也。即依亲因缘及业增上缘力,自体生时,第八识内变为种子及有根身外变为器界以为所缘,如是以已上内外三境,为此识之亲所缘。然虽云所缘,而此识非如六识有分别缘虑之作用,但依变即缘义,谓变作即缘。

又此识之见分行相,即缘境之相状,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所缘相分中,执受境,即种子五根身,微细难知。非执受境,即器世界,量大难知。

三、心所相应门

此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即除成佛,余一切位,恒与触作意受想思五心所相应,是遍行心所摄故。至转位及佛果,与二十一种相应。

四、五受分别门

五受者,前所说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中受心所,领纳顺违俱非之境相,有忧喜苦乐舍等五种行相。乐喜,领顺境相。谓适悦身,说名乐受。适悦心者,说名喜受。五识名身,意识名心。苦忧,领违境相。谓逼迫身,说名苦受。逼迫心者,说名忧受。舍,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此识唯与舍受相应,不与余受相应。所以然者,一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故唯与舍受相应。二此识是真异熟,随先善恶业势力转,不待现缘,故相应受唯异熟受。三此识常无转变故,故第七识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等变异受相应,便有转变,不能为常一我见之对境,故唯舍并。余四受明了,能分别,行相粗显,非真异熟,有间断变易故,不与彼相应。

五、三性门

此宗分心作用之性质为善不善无记三种,或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四种,能招可爱果之法体,名善。能招不可爱果之法体,名不善。即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善不善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说名为记。无记者,不可记别为善不善之法体也。不能招爱非爱果,不能为此世他世损益,故名无记。此中无记复有有覆无覆二种。覆者,覆障又覆蔽义。有覆无记者,能障碍圣道,又能隐蔽自心,故名有覆。虽有障碍隐蔽之作用,而不能招爱非爱果,故名无记。无覆无记者,无障碍隐蔽之作用,故名无覆。不能招爱非爱果,故名无记。阿赖耶识,是酬过去善恶业因所引生真异熟总报果体故,唯是无覆无记性摄,盖此识为轮回流转之主体,若是善染等法,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即三善趣体既是善,应不生恶。不生恶故,应无流转。三恶趣体既是恶,应不生善。不生善故,应无还灭。又此识是善染法之所依故,若恒是善,应不为恶依。若恒是恶,亦应不为善依。互相违故。又此识是所熏处故,若是善染,如极相臭,应不受熏,故此唯是无覆无记。

六、心所例同门

与此识相应之触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例同心王十义中异熟等六义。一触等心所,亦为前业所感,是真异熟。二所缘行相,亦微细难知。三其所缘境,亦为种根器三种。四相应法,亦触等五心所。但于心王与五数六法中,各除其自体,与心王之相应稍异。五其性亦是无覆无记。六亦至阿罗汉位,方究竟舍。然在心王,约缘彼之烦恼。在心所,就杂彼之烦恼。其余他义中,心所无所执藏义故,不例自相。无持种义故,不例因相。非了别之行相故不例行相受与受不相应故,不例受俱。无起转识波浪相故,不例因果譬喻。即于心王十义中,但得例同果相所缘相应三性断位五门及于所缘行相中别开之不可知一门。

七、因果法喻门

此识是安立三界五趣四生之根本,虽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而非常住。若是常住,则坚密而不能受诸法之熏习。然此识无始时来,前因灭,后果生,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故,能受诸法之熏习故非常住。然虽念念生灭,前后变异,而非断灭。若是断灭,则不能持诸法种子,令不失坏。然此识无始时来,恒一类相续,无间断故,能持诸法种子故非断灭。非断非常,谓之恒转,三十颂以暴流喻之。即此识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犹如暴流,不舍昼夜,前水引后,后水续前,前后变异,中无间断。又如暴流,有所漂溺,此识亦能持烦恼业等,漂溺有情。又如暴流,遇风等缘,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如暴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与内种子外相续法,恒相随转。故颂言恒转如暴流,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

要之,此一门在以暴流显大乘因果相续缘起正理。在此宗,过去未来无实体,惟现法有体,故能成因果义,离断常过。虽过未无体,似无非断义,然前因灭位,后果即生,中间无隔,因果不断。如秤两头,低昂时等,是即非常非断大乘因果缘起正理也。

此宗虽立过未无体,现在有体,亦非不立三世。此宗谈三世,有一道理三世,二神通三世,三唯识三世三种。道理就种言,唯识就相言,神通就证言。道理三世,又云种子曾当三世,即于现在法上以道理假立三世。依他诸法,虚假似有,唯一刹那。此一刹那,才生即灭,过于电光,不得暂停。此念前后,体性都无,未生以灭,犹如虚空。然此现在一刹那法,酬前而生,引后而灭。即前念法能引现在,虽是以灭,然就相论,则是曾有。后念法为现在所引,虽是未生,然就相论,则是当有。是故就相而言,此现在一刹那法中,有酬过去因义,就之假立曾因,名为过去。又有引未来果义,约之,假立当果,名为未来。是即于现在一刹那法上以义理假建立三世也。此为依现在种子法酬曾因引当果义所立三世,即依种子有曾当现道理,说有三世。现行法上,亦有酬因引果义,故亦得立之。然彼有间断故,唯就恒续约种子。如述记云,一道理三世,即依种子曾当义,说有去来世。当有名未来,曾有名过去,现有名现在,于现法上义说三故。次神通三世,得宿命智生死智等,依宿命智缘过去,依生死智缘未来,依他心通等缘现在境时,由多修习此智,此三世之事相,宛然显现。其所现之三世,曰神通三世。此为智通所变,实亦现在刹那之相分。如述记云,二依神通,其智生时法尔皆有如此功力,所见皆实非是妄识之所变也。由多修习此去来法,法尔能现随其势分多少时节,理实能缘及所缘法,唯在现在。次唯识三世凡夫等缘过去未来之事物时,妄情心中显现似过未事物之影像相分,其实唯是现在法而唯识所变也,故曰唯识三世。前神通三世,亦唯识所变,为别迷情(唯识)与悟心(神通),别开之。又三种三世皆是唯识,本有法体神智境界,皆不离心故。今作此别立者,为显余二三世有别义故,所以各立别名。妄心所变无别义故,但立唯识之名。如述记云,三依唯识,此义虽通,然前二外,别有异体,多分分别妄心所变,似去来相,实唯现在。

八、伏断位次门

此门明断舍阿赖耶识之次位。所谓断舍者,舍此识之阿赖耶名,非舍第八识体。颂云阿罗汉位舍者,阿赖耶之得名,正取能藏所藏执藏三义中我爱执藏义,阿罗汉位,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此识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阿罗汉梵语,此翻为应。应者,契当义。有应断烦恼应受供应不受分段生三义。三义者,二乘无学果及菩萨无学即佛果三位皆已断尽烦恼障故,应受人天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故阿罗汉者,三乘无学之通名也,即三乘无学,皆舍阿赖耶名。次决择分说,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识论举三说解之,第一师说,此指自二乘无学果位回心转向大乘之渐悟菩萨,必不退起诸烦恼障故,不成就阿赖耶识,从曾在二乘无学果位说,摄在阿罗汉。第二师说,指八地以上菩萨。八地已去,虽未断尽烦恼种子,而无漏相续,缘执此识之我见爱等永不现行,不复执藏为自内我故,舍阿赖耶名,今所谓阿罗汉名,亦摄八地以上。第三师说,指初地以上菩萨。初地以去,虽未断尽俱生烦恼,而缘执此识之分别我见爱等,永不现行,不复执藏为自内我故。不名阿赖耶,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此中前二说者,护法论师之解释。第三说者,难陀论师等之解释。以前二说为正义。

此第八识,有种种义故。诸经论中,随其义别,立种种名。识论举七名,枢要出十八名。七名者,一曰心,积集集起义,能迹集染净诸法种子生起现行故。二曰阿陀耶,此云执持,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三曰所知依。能与所知三性诸法为依止故。四曰种子识,能遍任持有漏无漏诸种子故。五曰阿赖耶,能摄藏杂染等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为自内我故。六曰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七曰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十八名者,无没,本,宅藏。种(种子识)无垢,持(执持识),缘。显,现,转,心,依(所知依。)异(异熟识,)识(分别事识,)根(根本识,)生(穷生死蕴)有(有分识。)解见义证。此识名有众多,颂中偏说阿赖耶者,杂染执藏过失重故,有漏二位名最初舍故。异熟识名,菩萨将得菩提时舍,二乘正人无余依涅槃时舍。无垢识是净无漏界(界者性义,)与大圆境智相应,以一切法为所缘境,大乘人不入涅槃故,无有舍时。

上来所明初能变识诸义,皆就因位有漏位立论。若至果位,识体转为无漏故,其义门有具缺同异。

第二  第七识论

一、举体出名门

第七末那识,无始以来,与第八阿赖耶识俱起,常恒相续,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本质,自于识上别变相分而缘之,思虑量度为我为我所属,确执不舍。此识思量所缘境之作用胜余识,具恒审二义,故名意即末那。此意(末那)即识,故名意识。此识与第六识同名,诸经论中,恐此滥彼,但名此第七曰意,名彼第六曰意识,故识论之译本,存末那之原语。但虽同名意识,而立名之意义有别。第六为依意之识,第七识体即意。第六虽亦思量,而第七则恒审思量,思量义胜,故立意名。第六之思量,不名为意。恒审思量者,恒表无间断,审思表有分别。第六虽审思,有间断而非恒起。第八虽恒起,无分别而非审思。前五既非恒起,亦非审思。故恒审思量之作用,局于第七。又积集义了别义劣余识故,简后心前识,但以思量义立意名。或欲显此第七与彼第六为近所依,故但名意。即意有二义,一依止义,二思量义。如摄论云,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中略,)此即是识杂染所依,识复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识论但取第二意,不兼取第一。

二、所依门

凡诸识之生起,必有所依。谓所依止仗托。然初能变第八识者,诸识之根本,为他所依,依他义不显,故不说依。七转识者,枝末识,依他义显,故第二第三能变,俱立所依一门。此第七识,依止第八阿赖耶识相续转起,现行赖耶及种子赖耶,俱为此识所依。如云,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

如上所述,诸识之生起,皆有所依。所依有二种,一俱有所依,谓能依所依同时有。二不俱有所依,谓能依所依异时有。俱有所依,又有二种。一共依,谓不唯为一识所依,亦通与余识为依。二不共依,唯一识依,不为余识所依。又俱有所依,有四种。一同境依,谓五色根,五根与五识同缘现在五境,而与五识为不共所依,故名同境依。二分别依,谓第六识,前五识性迟钝,无明了用,任运缘境,不能起分别了知,故以第六意识为所依,假其分别立,明了境缘。故名第六识为前五识之分别依又明了依。三染净依,谓第七识,第七识恒起我执故,诸识为所染,成有漏染污法。此识离执成纯净无漏时,诸识亦离染污成无漏。诸识染净之分位,全依此识,故名之曰染净依又分位依。四根本依,谓第八识,诸识依第八识而得生故,又名依起依。以上四依中,同境依一种不共依,例如眼根,唯识眼识依,非余识依。余三共依。

又诸心心所,皆有三种所依。一因缘依,亦名种子依,谓诸识各自种子。识论言诸有为法,皆托此依。意谓一切有为色心诸现行法,皆须托各自种子为依、方始得生。此名因缘依者,对果得名,因即是缘,即现行名果,能生种子名因缘。二增上缘依,亦名俱有依,谓与诸识力令取境之俱有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