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镜·大国忠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镜·大国忠魂-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句。唐宋以来,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并先后建西塔、东塔。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    
    廷式一行来到江心屿,但见殿堂亭榭遍布,古迹甚富,古木葱茏,风景秀幽,有“瓯江蓬莱”之称。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等都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    
    廷式看那寺分前、中、后三殿,寺院大门两边题有宋王十朋撰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八个“朝”字对八个“长”字真乃世间奇联!    
    龚氏问廷式那八个“朝”和八个“长”字该咋读。    
    廷式道:“这就是咱中国字一字多音多义的妙处。”    
    说罢便读给她听。    
    龚氏听后兴奋地说:“听你这么一读我才知其中之妙呢!”    
    远远看去,只见屿中还另有奇景:东塔位于孤屿东峰山,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辟为商埠,东塔渐为英人占据;西塔位于西峰山,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就近处,江风吹动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东西双峰崖岩挺秀,自然天成,林木蓊郁,葱葱茏茏,山不高,因东西千年宝塔而得名。攀登陡峭石阶小径,可上山顶观塔。每塔旁立有青石碑二方、古亭一座。游人至此,纵谈古今,神思激越。而东西双塔,屹立于孤屿,遥相呼应,活绘出江心屿的优美轮廓,成为温州的—个标志。


第二部分好与谁相守?(3)

    最令廷式心仪的是;位于江心寺东面的宋文信国公祠。    
    信国公寺,又名“文天祥祠”,是为纪念南宋右丞相、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1236~1282)而建立的。南宋德(祜)二年(1276年),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赴元营谈判被拘,解押途中逃脱,辗转镇江、扬州、高邮一带,于当年四月偕同杜浒(台州人)、徐臻(永嘉人)等七名战将来温州,寻找宋室益、广二王。但二王已往福建,文天祥留居江心屿一个月左右,作《北归宿中川寺》诗,并召集温、台、处,三州豪杰之士,在温州招募义兵,以抗元复国。五月,文天祥被二王召至福安府(福州市),都督诸路军马,转战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加封少保信国公。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潮州兵败被俘,严词拒降,坚贞不屈。一二八二年十二月九日,在元大都(今北京)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壮语,于柴市慷慨就义。    
    温州江心屿信国公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文天祥就义二百周年,明、清以来几经重修重建。    
    廷式对文天祥的这段历史虽早就熟悉,但此时触景生情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接着他们还游览了文天祥祠东首的浩然楼。    
    廷式一行举目望去,楼系三间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造型雅致。大堂宽畅舒适,栏杆围置,是静听潮韵、饮酒吟诗的绝妙地方。如若能伫立楼头,眺过鹿城,俯瞰蜃江,如画风景,尽收眼底。楼上中间悬有“江城为画”匾额及清乾隆学使李芝令撰的名联一副:“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晓风扬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但此时,祠的东面为孟浩然楼故址,却为英国领事霸占了。    
    廷式不由感慨万千,即口占《登江心屿谒信国公祠》五古一首:    
    孤屿悬中流,光灵肃遗庙。维舟申严谒,往迹恻追吊。炎宋昔将烬,义烈奋才效,间关奉孱主,奔窜穷海峤;终类青城悲,莫让黄幡召。柴市血犹碧,西台哭谁告?凄风历朝代,余烈激忠孝。先臣殉程乡,旧俗还祠祷。同耿在昔时,名节诚继绍。时危砥柱折,天定溟渤沼,频萦荐芳馨,矢怀向神诰。    
    龚氏、三立和杨锐从廷式的诗中都感觉到,诗人对文天祥“孤屿悬中流,光灵肃遗庙”砥柱中流、千古流芳的赞叹,“凄风历朝代,余烈激忠孝”、“频萦荐芳馨,矢怀向神诰”,则表达了诗人继承先辈遗志的坚强决心。这种情感在他们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江心屿。    
    时近午初出温州,南风波平,舟中暑热,夜不能寐,廷式有失眠之症,望月达旦,不知不觉水程过福州。    
    在以后的几天里,天气晴朗,他们经过厦门,到了香港。    
    在香港休息了一天。此时,见新荔枝、香蕉初上市,廷式想起自己离开广东的时间正好一年了,上次赴京也正是荔枝、香蕉上市之时。    
    在香港,廷式听到俄国人多呼中国人为“乞塔”者,而英国人呼中国人为“差泥”,他想这“乞塔”大概是“契丹”的转音,而“差泥”者,则是“支那”之转音了。    
    想到香港被割让给英国人,廷式心中甚是不平。    
    轮船终于到达了广州。    
    张延秋(鼎华)等到港迎接。    
    他们一起来到“同兴居”酒馆一叙。此时,王子展、晦若(于式枚字)由广西回来才四日,亦在座。    
    不一会,次舟亦赶到。    
    廷式得知因张鼎华出面,星海和次舟的麻烦已解,高兴之下;廷式得词一首,即当场吟诵:    
    “密雾浓云围绣幕,常替花愁,忍向花轻薄?但愿西风吹不落,不妨鸾凤长飘泊。梦里姑山看绰约,九折肠回,应有香魂觉。万种闲愁无处着,黄昏雀踏金铃索。”    
    此时的星海见朋友都远道来看望他,心情顿觉开朗,念一句:“但愿西风吹不落,不妨鸾凤长飘泊。”    
    三立亦念一句:“梦里姑山看绰约,九折肠回,应有香魂觉。”    
    大伙一齐喝彩。    
    星海征一歌女,子展、次舟亦叫了一位歌女。大家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女弹琴吟唱,尽兴而欢。    
    星海酒瘾大发,喝得酩酊大醉。    
    饭后,廷式、三立、杨锐、龚氏、星海、子展一行随延秋到其所寓之烟浒楼,谈至天明。    
    次日,延秋生日,子展、式枚、廷式、星海、龚氏等一行人公祝于王子展家,直到三更方散。    
    廷式一行宿烟浒楼,四更听到隔墙闹贼,邻居呼喊捉贼。    
    廷式、式枚执剑外出观看时,见那贼竟被围观者打死在地上。    
    廷式在广州走访了外舅、三婶等亲友,旧友相聚,吟诗饮酒,谈论中法战事、维新变革,时间一晃过去二十多天。    
    这天是光绪十二年六月初三,公历一八八四年七月四日,是个晴朗的日子。    
    一大早,廷式向外舅、三婶等亲友辞别后,便来到烟浒楼,与龚氏、张延秋、于式枚(晦若)、梁鼎芬(星海)等同到黄埔。    
    先坐的是“福山”轮,船极小,天气又热,船家又勒索他们,要他们多交“水脚”,他们很不愉快,不愿意交那冤枉钱,于是决意到香港后改搭法公司的船。    
    可是船直到晚上子时才开行。他们感到热得简值难以忍耐,一问才知所住之舱靠近船上之火舱。    
    他们决定迁一个凉爽点的地方,又遭到别人的驱逐。    
    廷式一夜未眠。


第二部分好与谁相守?(4)

    次日早天气放晴,这天是星海生日,大家一起到“品升楼”相聚,祝贺星海生日。    
    公推贺席由廷式主持,廷式推辞要式枚主持才合适,说:“今天是星海福寿之日,在下能和大家一起祝贺荣幸之至,大哥乃我等尊长,大家欢迎大哥主持星海寿宴!”    
    延秋是星海的舅父,此时当然坐在上席,他说:“廷式说得有礼,就请式枚主持吧。”    
    大家一齐鼓掌。    
    式枚起立打个拱手说:“感谢各位信任,大家先喝一个‘福寿双全’,次喝一个‘鹏程万里’,再喝一个‘天长地久’,如何?”。    
    大家一齐喝彩:“好!”    
    星海和大家一一碰杯。    
    饭后,廷式和龚氏、式枚留下搭其他船只,星海和其他几位仍坐福山轮而去。    
    廷式与式枚从香港过来,到陶家巷寓宅,和大哥廷俊交谈。    
    廷式苦口婆心劝告大哥戒掉烟癖。    
    大哥默默不语,俄而口流涎水,青涕满脸,全身抽搐,满地打滚,痛苦万分。    
    廷式眼中那个英姿勃勃,谈吐儒雅的大哥形象已经烫然不存!他恨那些外国强盗用鸦片毒害了多少像大哥一样的中国人!想到这些,他胸中又痛又恨!    
    廷式见大哥毒癖发作,赶紧去请郎中,一直折腾至四更,才去睡觉。    
    次日,廷式、龚氏和星海一大早便起来送延秋去赶船。    
    返回的路上,见有报童叫卖《申报》,“请看《申报》今日消息:光绪明年亲政。”    
    廷式便买了一张,报上登有“明年亲政”之谕。    
    廷式边看边说:“光绪皇帝明年满十八,是该亲政了。太后也该撒帘了。”    
    式枚说:“恐怕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吧。眼下一些老臣正在活动写劝进奏折要求慈禧继续垂帘听政呢。”    
    星海说:“那肯定少不了李鸿章这老狐狸。”    
    廷式说:“我认为,李鸿章大人也有他的难处,他不听太后的,行得通吗?再说现在朝中像李鸿章这样文武双全且通洋务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星海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少了张屠夫还不吃混毛猪呢!”    
    式枚说:“咱们在外还是少谈国事,免得招惹是非。凡事还得讲究个策略。现在向太后上劝进书表示效忠的大多是些朝中实力派人物。就连光绪的亲生父亲也向慈禧写了效忠心,说光绪年轻无知,要求太后不要撒帘归政。”    
    星海说:“那醇亲王一向胆小怕事,他是担心慈禧废了他儿子光绪的帝位。”    
    廷式说:“慈禧太后一个女人家也不容易。她要能把大清国治理好了,我们就听她的,要不然……”    
    式枚见旁边有些鬼鬼祟祟的人,但示意他们不要再多说话了。    
    一行人来到客栈安顿自不必说。    
    自十二日到达上海后至二十日,几天来,廷式、龚氏和式枚、星海在上海张园、梅园、外滩游览。    
    廷式劝星海“沉思读书,虚心应世”。    
    星海不以为然。    
    廷式深感此才可惜,不禁为之浩叹。    
    龚氏亦劝星海戒酒。    
    星海倒好反而约名妓王雅琴来饮酒作乐。    
    这天,廷式从《申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知诸王公大臣吁请慈禧太后暂缓撤帘,据说慈禧不允。    
    廷式顿感,圣德母仪,无待韩琦之请,真是前比古人,高风亮节!    
    廷式一心想要光绪归政,或许变法维新还会有些盼头。    
    这天傍晚,廷式告别式枚、星海等,离开上海,偕龚氏乘船南下。一路风雨无阻,过江宁、镇江、芜湖、大通,辰刻过安庆。看看舱外,只见连山迭青,平田绚绿。    
    又将回到阔别的故乡了!廷式心里感叹说。十年踪迹,仿佛历历在目。十年前自己曾回到故乡应试,十年后的今天,又从京城回到家乡。    
    不久,到了九江。    
    他们下了船,在一家叫“长发”的客栈住下了。剃头洗澡后;走旱道,于是亲检行李,夜半始寝。


第二部分好与谁相守?(5)

    听见一声鸡鸣,已是辰刻,船遂启行。即过湖,俗名“七里湖”、“八里湖”。此湖水面宽阔,达十余里。龚氏见一座秀峨的山峰立在东边,不由指着那山感道:“那是啥山啦?”    
    廷式等看那一轮旭日之中有座秀丽的山峰,那景致极佳,便告诉龚氏:“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庐山啊!”    
    此时,廷式已得诗一首《望庐山有作》。    
    诗云:十年南北劳军马,销铄幽兰悲旷野。竭(?)来又复思故乡,笋舆更过庐山下。庐山高高高入云,奇秀远从衡霍分。下浸明湖纯黛色,上干紫极拥祥芬(?)。密祷明神发深契,梦中赠我金如意。谁能发书为占梦?为凶为吉竟何用?人生三十非少年,前程浩荡总关天。会从乐奏钧天后,重忆书语宛委前。    
    龚氏看廷式在诗中喜欢用些生僻些的字词,诗虽不易懂,却颇有玩味,只要抓住整体,抓住诗眼,就能读出个究竟来。    
    她略一思索,对廷式道:“文哥,你这首诗可分四阙,一阙回忆自己二次过庐山的感受,二阙描写放眼庐山之景致,三阙和四阙抒发人生之感慨。‘庐山高高高入云’,三个“高”字用得最妙,‘人生三十非少年,前程浩荡总关天。’则是此诗的警句了。”    
    廷式一面拿扇子为她纳凉,一面频频点头,学着京腔说:“娘子,你真是个才女呀!”    
    然而,此时,烈日当空,船小人多,山水之乐,不敌行役之苦。    
    天气酷暑,船夫劳累,每一位客人到省定价二千四百文,多为行栈克扣,船夫到手拿不到几个子儿,仍是食不饱腹,衣不蔽体。    
    廷式顿生怜悯之心。又见那岸边村民正抬着龙王爷求雨。    
    这一天船傍着庐山行。但见岚光纯黛,处处扑目。此美景较之廷式卯年冬日过此,积雪满山,又是一番景致。廷式不由效苏东坡当年之状,面山默默祝福。    
    前面到了一个叫马皇岭的地方,已是早餐时分。吃饭时,却见那米饭米色陈黄,令人恶心,廷式食不下咽。龚氏更是一口未尝,呕吐不已。    
    不久,到了德安县城,入迎恩门,午餐于“隆庆”店。    
    廷式对龚氏说起,记得八年前于县中宿“清和”馆,避雪,那知雪下了一整天,让我在这里竟避了一天,不未能成行。今重过此地,徘徊寻找那店,竟然找不到了。廷式记得当时有一芳龄小姐,让他在东房暂歇,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