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百将传,猛将传,叛将传 作者:mor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史百将传,猛将传,叛将传 作者:more-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杨大眼只好烧营而去。梁军乘胜追击,魏军又被俘5万人。魏宣武帝元恪大为震怒,将元英贬为平民,杨大眼也被贬为营州士兵。永平(508…512年)中期,元恪追思杨大眼的功劳,重新启用他,杨大眼至京师时,魏人思其雄勇,闻其重新被启用后,都十分高兴,围观者甚多。515年三月,魏孝明帝元诩诏令杨大眼率诸军镇荆山,并复其封邑。后与萧宝寅俱征淮堰,未克而还。
  杨大眼擅长骑术,善抚士卒,呼士卒为儿子,见到伤兵常为之流泪。作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梁将都很畏惧他。当时传言淮、泗、荆、沔之间啼哭的儿童,只要一提他的名字,无不即止。王肃弟王康之降魏之初曾对杨大眼说:“在南方听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现在看来和常人没有不同。”杨大眼说:“旗鼓相望,瞋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当世认为关、张的勇猛也不及他。但钟离之战期间性格大变,喜怒无常,捶挞士卒过度。后杨大眼又为荆州刺史,常缚蒿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并将蛮人首领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如果作贼,我就这样处死你们。”北淯郡曾有虎害,杨大眼亲自入山杀死猛虎,斩其头悬于穰市。蛮人很害怕他,不敢再为盗贼。杨大眼在任两年后去世。杨大眼共有三子,长子杨甑生,次子杨领军,三子杨征南,皆潘氏所生,气干都有父风。杨大眼虽然不认识,但却常派人读书给他听,后人称杨大眼这样读书,为“耳读法”。
  杨大眼被贬到营州时,潘氏在洛阳与人私通。杨大眼回京后,其女婿赵延宝告知他此事,杨大眼大怒,将潘氏幽禁后杀死。后杨大眼娶继室元氏。杨大眼死后,杨甑生等向元氏要印绶,时元氏已怀孕,便自指其腹对杨甑生等说:“爵位肯定是我儿继承。你们这些婢女的儿子,不要指望了!”杨甑生等深以为恨。当杨大眼出丧将要回京时,于东城七里宿营。二更时分,杨甑生等打开杨大眼棺木,时赵延宝见到后感到奇怪,便问其原因。杨征南恨其告发之事,将赵延宝射杀。元氏大惧,逃入水中,杨征南又准备弯弓射之,杨甑生劝道:“天下岂有害母之人。”于是将其放走。三人遂取大眼尸体,令人马上抱之,左右扶挟以叛。荆州人畏惧杨甑生等骁勇,不敢苦追。杨甑生等奔到襄阳,归降梁朝。
  
高敖曹
  高敖曹(491~538):名昂,字敖曹,以字著称,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东魏徐州刺史高乾的三弟,年少时便有壮气,长大后胆力过人。史称他“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其父高翼为其求得严师,并令其对高敖曹严加捶挞。可高敖曹却不遵师训,到处走动,并常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此后,高敖曹随高乾四处劫掠,州县莫能治理。二人还倾尽家产,招聚剑客。高翼常对人说:“此儿不灭我族,当大吾门,不直为州豪也。”
  528年六月,高敖曹与高乾聚集流民,响应葛荣,并受其官爵,屡破魏军。不久高乾奉旨归降,高敖曹也一同前往。尔朱荣认为高氏兄弟叛而后降,不应再居要职。高氏兄弟闻后,便主动辞官回乡,却在乡里暗中搜集勇士,继续进行抄掠。尔朱荣闻后,怀恨在心,便密令刺史元仲宗诱捕高敖曹。530年九月,尔朱荣入洛阳,掌握北魏军政大权,高敖曹也被押到驼牛署。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不满尔朱荣遥控朝政,将其诱杀,高敖曹也被放出。尔朱氏家族闻讯后,四处起兵,围攻魏都洛阳。元子攸亲至大夏门进行指挥,时高敖曹刚被释放,披甲横戈,与其侄高长命等率军进击,所向披靡,元子攸等观者莫不壮之。不久,他亲送高氏兄弟到黄河岸边,令他们回冀州招集乡曲,积极准备。元子攸还举酒指水说:“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倘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高乾垂泪受诏,高敖曹也持剑起舞,誓以必死。十二月,尔朱荣侄尔朱兆联合尔朱氏诸将一起年底攻入魏都洛阳,擒杀元子攸,另立元晔为帝。
  531年二月,尔朱兆派孙白鹞前往冀州,借口征收民间马匹,欲待高乾兄弟送马时,将其逮捕。高乾得知尔朱兆之后,即与前河内太守封隆之等商议,秘密派部众袭击信都,将孙白鹞斩杀,随之推举封隆之主持州事;同时,向各州郡发布通告,共同讨伐尔朱氏。是月,尔朱氏将领尔朱羽生率军5000人袭击信都,掩至城下。高敖曹不及穿甲,率十余骑迎战。高乾恐其有失,于城中用绳索垂下500人相助。但此时高敖曹已和尔朱羽生军接战,并且大败尔朱羽生。高敖曹马槊绝世,手下无不以一当百,时人将其比做“当时项籍”。不久,封隆之、高乾又联络晋州刺史高欢一起反对尔朱氏军,开门纳之。时高敖曹在外略地,闻知此事,心中不满,认为高乾软弱,将其视为妇人,并送布裙相辱。高欢派其子高澄以子孙之礼相见,高敖曹这才随高澄而还。十月,高欢在信都拥立元朗为帝,与尔朱氏拥立的元恭相抗衡,从此,高氏与尔朱氏形成对峙局面。
  此时,尔朱氏诸将正联兵征讨高欢。在尔朱氏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高欢使用反间计,致尔朱氏诸将互相猜疑,各路兵马只在原地移动,却不向前推进。高敖曹随高欢乘机集中兵力先与尔朱兆军会战,于广阿大破之,俘其士卒5000余人。高敖曹又和高欢乘胜南下。532年正月,攻拔邺城,擒刘诞。高敖曹自攻克邺城后,便率所部至黎阳,又随高欢讨尔朱兆于韩陵。闰三月,高敖曹自率乡人部曲王桃汤、东方老、呼延族等3000人前来与高欢会合。尔朱氏集结号称20万的大军,沿洹水两岸驻扎。高欢率军出城抵御,见到高敖曹部下后,担心道:“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于意如何?”(种族歧视?可高欢自己也是汉人啊。)高敖曹认为:“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合,胜则争功,退则推罪,愿自领汉军,不烦更配。”高欢见其信心十足,便同意了。当时,高欢的步兵不到3万人,骑兵不到2000人,自料难与尔朱氏军匹敌,乃于韩陵山,设立圆阵,并连接牛驴,以阻塞归路,使将士以必死之心与尔朱氏军作战。高欢亲领中军,高敖曹领左军,高欢的堂弟高岳领右军,迎战尔朱氏军。中军高欢战不利。尔朱兆乘机发动强攻,高欢军危急,高岳即领骑兵500人,对尔朱兆军迎头痛击,高欢部将斛律敦领兵抄尔朱兆军背后,高敖曹也领兵千人拦腰击之。尔朱兆军大败。贺拔胜和徐州刺史杜德于阵中投降高欢。尔朱氏势力不久灭亡。533年三月,高乾被魏孝武帝元修所杀,元修还暗中派潘绍业杀高敖曹。是高敖曹已知高乾被杀,便于中途将潘绍业抓俘,在袍领中搜得敕书,高敖曹遂率十余骑至晋阳,投奔高欢。
  高欢大破尔朱氏军后,即以晋阳为根基,遥控朝政。元修不满,准备讨伐高欢。六月,高欢以清君侧为名,调集大军南下,以高敖曹领兵为前锋,向魏都洛阳开进。七月二十九日,高欢军进入洛阳,高敖曹率500劲骑追魏帝至陕西,不及而还。九月,高敖曹为豫州刺史,讨三荆诸州不归附者,皆平之。
  536年十二月,高欢督3路军进攻西魏,以高敖曹攻上洛,窦泰攻潼关,亲率军进与蒲阪。537年正月,高敖曹渡河后祭河伯,说:“河伯,水中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行经君所,故相决醉。”时山道峻隘,高敖曹率军自商山转斗而进,所向无前,遂攻上洛。上洛人杜窋降于高敖曹,高敖曹以其为向导进行攻城。守将泉企固守10余日,其子泉元礼、泉仲遵也督军力战。不久,泉仲遵眼睛受伤,不能再战,高敖曹遂攻克上洛,俘泉企及将帅数十人。高敖曹以杜窋为洛州刺史。时高敖曹为流矢所中,身受重伤,对部下说:“吾以身许国,死无恨矣,所可叹息者,不见季式作刺史耳。”高欢闻后,即以高季式为济州刺史。高敖曹拟向蓝田进攻,却得知窦泰兵败,加之高欢召其还军,只好自上洛撤军。高敖曹不忍弃众,率军力战,得以全军而还。
  高敖曹为人侠气凌物。刘贵与高敖曹小有忿争,高敖曹怒,拔刀砍刘贵,刘贵逃回本营,高敖曹又鸣鼓会兵欲攻之。幸得侯景与万俟洛相劝乃止。时鲜卑人皆轻视汉人,唯独惮服高敖曹。高欢申令三军时,都说鲜卑语,但若是高敖曹在,则说汉语。高敖曹曾去相府拜访高欢,但看门的人却不让进,高敖曹便引弓射之,高欢知道后也不怪罪。他最恨别人看不起汉人,曾多次为此和高欢部下的鲜卑将领发生冲突。
  537年十月初,西魏军进攻东魏,向洛阳挺进。高敖曹闻高欢战败,遂撤围,退保洛阳。不久,西魏独孤信进至新安,高敖曹只得率军退至黄河以北。538年七月,东魏兴兵攻西魏,以高敖曹与侯景等领兵围攻金墉,高欢率军殿后。西魏金墉守将独孤信闭城固守。侯景下令纵火,金墉城内外官房民宅仅剩十之二三。西魏文帝元宝炬得知金墉告急,即与丞相宇文泰率军东下,增援金墉,同时,命李弼、达奚武率骑兵1000人为前锋。八月,宇文泰等抵达谷城。东魏将莫多娄贷文在孝水战败被杀。宇文泰等进抵瀍水东岸,迫使侯景等趁夜解除对金墉的包围,退走。初四,宇文泰又大破东魏军,东魏军北遁。宇文泰随即集中精兵猛攻高敖曹,高敖曹由于轻敌,全军覆没。高敖曹单骑而逃,投河阳南城,但守将北豫州刺史高永乐与高敖曹不合,遂闭门不受。高敖曹又仰呼求绳,仍不得。不久,追兵至,高敖曹只得藏在桥下,追兵见高敖曹从人持金带,便问高敖曹藏于何处,从人指桥示之。高敖曹知其不免,说:“来!与汝开国公!”追兵遂斩其首去。高欢闻高敖曹战死,如丧肝胆,杖高永乐二百。高敖曹号称当世项籍,前期的战绩还差强人意,最后却主动授首,窝窝囊囊地死在不知名的小卒手下,实在有损猛将的名声。
  
彭乐
  接下来的彭乐和高敖曹一样,同为东魏的猛将。彭乐(?~551),字兴,安定(今甘肃泾川)人,骁勇善骑射。525年,随柔玄镇人杜洛周起兵造反,不久叛变投奔尔朱荣。528年后,随尔朱荣击葛荣,又随高欢击羊侃。没多久彭乐又突然叛变跑到原葛荣部将韩楼那里,在尔朱荣派侯深讨韩楼时,彭乐又归顺侯深。在高欢出兵进攻西魏时,他又投效高欢,随军西征。怎么样,反复无常得让大家头昏脑胀吧。在韩陵战役中,彭乐先登陷阵,大败敌军。
  537年,彭乐随高欢进攻西魏。高欢想打持久战,彭乐主张速决战。高欢听了他的话,很快发起总攻。彭乐乘酒兴攻入敌阵,腹部被刺伤,肠子流出,他把肠子塞进腹中(这家伙受过专门训练,小朋友们不要学啊),继续战斗,但东魏军最后还是战败。543年,北豫州刺史高慎叛变,西魏宇文泰派兵支援,高欢迎战于邙山。彭乐率几千骑兵从右翼冲出,所到之处,敌兵连连退避,于是东魏军乘势攻入宇文泰大营。有人看到这个情况,报告高欢说:“彭乐又叛变了。”高欢叹道:“彭乐背弃韩楼投奔尔朱荣,背叛尔朱荣投奔我,今又叛逃西魏。这小子太反复无常。”过了一会,彭乐派人前来报捷,已俘虏西魏临洮王元东等以下军官48人。东魏其他各军也乘胜追击,共斩杀敌兵3万余人。此战是高欢与宇文泰长期对抗中的唯一一场胜仗。西魏军全面后撤时,高欢令彭乐追击。宇文泰被彭乐追及,他在马上对彭乐说:“傻小子,今天没有了我,明天还能有你吗?为啥不回我营中拣金银财宝去!”彭乐照宇文泰的话做了,果然拾得一捆金带。回到自己营里后,彭乐扬言宇文泰的刀口缺了,胆也吓破了。高欢问他为啥没追杀宇文泰,彭乐报告了实情,还说:“我并不是听了宇文泰的话放走他的。”当场把高欢气得心脏病发,送院途中不治。咦,说错了,其实只是把高欢气得半死而已。他令彭乐跪在跟前,用手按他的头往地上碰,又几次举刀,想往下砍,终于没砍下去。彭乐于是请求给他5000人马,再去追捕宇文泰。高欢却说:“你把人已放走了,为啥现在又说要追呢?”叫人拿3000匹绢,送给彭乐。551年,彭乐因谋反被杀。彭乐也算是个奇人,在有了多次叛变前科的情况下还乐此不疲。他也就是在高欢手下待的时间最长,高欢死后,还是因谋反被杀,整个一生都在背叛中度过。
  西魏、北周同样猛将如云,但是却有个问题,就是缺少符合入选规定的记载。比如王思政号称猛将,唯一一次冲阵记载却是受重伤晕倒,因为穿的衣甲破旧,东魏军以为他不是重要人物,才保住了性命,实在没面子。王罴等人也类似,所以就忍痛割爱了。蔡祐,字承先,陈留人。事母至孝。有膂力、善骑射。宇文泰很赏识他,召他当账下亲随。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后,部下将领遣使迎接宇文泰为主。元进等人企图谋害宇文泰,被察觉。宇文泰找蔡祐商量,蔡祐说:“这人狼子野心,如果擒住,不如杀掉。”宇文泰同意,于是召元进等人进帐议事,众人到达后,他给蔡祐使了个眼色,蔡祐出外,穿上衣甲,持剑进帐,呵斥众人:“早上与人共同谋事,晚上就反叛,还能算是人吗?蔡祐今天一定要斩这个奸人的脑袋。”众人都磕头,说:“希望选好目标。” 蔡祐大骂元进,当场拔剑杀死他和他的同党,众人害怕,不敢仰视。于是宇文泰和诸将结盟,同心征讨侯莫陈悦。宇文泰从此命令蔡祐以父事他,他也待蔡祐如同亲子。蔡祐随宇文泰斩窦泰,战沙苑,都立下战功。538年七月,蔡祐随宇文泰战于河桥,蔡祐下马步战,手杀数人。手下劝他骑马,以备不测时逃跑。蔡祐大怒说:“丞相待我如子,我今日怎么会以性命为念!”于是率十余名手下,大呼冲杀,斩杀很多敌军。东魏军围之十余重,劝降,被他大骂。蔡祐又取弓拉满,东魏军不敢进逼,找来穿重甲持长刀的士兵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