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百将传,猛将传,叛将传 作者:mor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史百将传,猛将传,叛将传 作者:more-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怨杀人。现在你兄长去世了,我损失了一员良将,现在因为你兄长的缘故赦免你,天下必然议论我。你以后要为国尽忠,以证明我今天赦免你是正确的。”陈和尚非常感动,说不出话来,只是哭拜。
  于是金廷任命陈和尚为紫微军都统、又任忠孝军提控。忠孝军大都为骑兵,待遇高,装备好,有不少火器。民族成分复杂,是由回纥、乃蛮、羌、吐谷浑及中原汉族被俘避罪来投的人,勇猛而且桀骜不驯。由于忠孝军的士兵大多来源于被蒙古军俘虏逃归的各族人民,所以他们对蒙古军非常仇恨,但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1228年,蒙古将领、四骏之一的赤老温率军入侵,到达大昌原。金平章完颜合达问谁可以担任前锋,陈和尚请缨。他出兵前沐浴更衣,好像快要死的人一样,披甲上马后不反顾,结果以400骑兵大破8000蒙古军。这是金蒙战争以来金所获的第一次胜仗,金军都士气大振。他被封为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金国副枢移剌蒲阿贪利不持重,曾率军奔驰200里夺取小利。陈和尚对部下说:“副枢身为大将军而作抢掠之事,今天得到牲口三百,明天得到牛羊一两千,士卒累死的不计其数。国家多年的积累,都被他一人败坏。” 移剌蒲阿得知后,在一次酒宴上问陈和尚:“你曾在别人面前说我的长短,说国家的兵力都被我败坏,有这回事吗?”陈和尚喝了口酒,慢慢说:“有。”蒲阿见他面无惧色,只好自我解嘲说:“有什么意见当面提,不要在背后说。”
  1230年十月,蒙古将领史天泽围攻卫州,他领兵3000作为先锋救援,击败蒙古军,解卫州之围。次年正月,他又率忠孝军增援陕西,在倒回谷击败蒙古名将速不台,蒙古大汗窝阔台大怒,亲自狠狠责备了速不台。1232年正月,陈和尚随完颜合达与蒙古军战于三峰山,金军大败,大部分主要将领战死,陈和尚退走钧州,在钧州被攻破后又组织巷战,战败后躲了起来。在蒙古军抢掠完毕后才出来,说:“我是金军大将,有事要说。”蒙古军把他带到大将面前,他说:“我是忠孝军统领陈和尚,大昌原取胜的是我,卫州取胜的是我,倒回谷取胜的也是我。如果我死在乱军之中,人们会认为我负了国家,现在死个明白,让天下都知道我。”蒙古大将逼他投降,斩断了他的双腿,将他的嘴割开至耳边,他大骂至死方休,蒙古大将非常敬佩,说:“好男子。日后转世,我一定要收他做部下。”六月,蒙古朝廷下令为他立庙、刻碑纪念。 
 
元篇
   
 
  元朝时名将辈出,但随着大兵团作战的增加和火器的使用,猛将的作用已经开始有减弱的势头。此时期入选者有:张柔、史弼、李庭。    
  
张柔
  张柔(1190~1268),字德刚,易州定兴人(今属河北),世代务农。张柔少年时就以慷慨豪侠、尚气节著称,擅长骑射。金贞祐年间(1213~1217),河北盗贼四起,张柔聚集族人结寨自保,盗贼不敢来犯。他的同郡人张信曾假借张柔名义纳流民之女为妻,张柔知道后打了张信一百鞭,交还其女。张信怀恨在心,想谋害张柔。不久张信有罪应当处死,张柔却救了他。于是很多当地的骁勇之士都慕名来投。金国中都经略使苗道润很赏识张柔的才能,对他委以重任。苗道润被其副将贾瑀所杀,贾瑀遣使向张柔说好话道:“我之所以能除掉苗道润,都是因为您不派兵帮助他。”张柔怒斥使者道:“贾瑀杀我的长官,我吃他的肉都不能解恨,现在他竟敢说这种话来戏弄我!”于是传檄苗道润的部下,发誓为他复仇,大众都感动得哭泣。苗道润麾下的何伯祥得到他所佩的金虎符献给张柔,众人就推举张柔代行苗的职权。金朝廷加封他为骠骑将军、中都留守,兼大兴府尹、本路经略使,行元帅事。后蒙古兵出紫荆口,张柔率所部于狼牙岭迎击,马倒被俘,遂率众投降,成吉思汗铁木真以他的旧职委任他。
  张柔招集部曲,攻下雄、易、安、保诸州,在孔山擒获贾瑀,剖其心祭奠苗道润,尽得其兵马。金将武仙统兵数万来攻,张柔率兵数百迎战,大破金兵,又乘胜攻下完州,擒获州佐甄全。甄全慷慨就戮,张柔大为钦佩,释放了他并加以重用。金将武仙再次来攻,又被张柔击败,张柔乘胜追击,攻克郎山、祁州、曲阳。既而中山发生叛乱,张柔率兵围城,于新乐与武仙部将葛铁仓作战,被流矢射中,掉了两颗牙齿。张柔拔箭奋战,斩首数千级,攻下中山。武仙率兵攻满城,张柔登城拒战,又被流矢射中(箭防能力实在一般)。武仙兵大呼:“射中张柔了!”张柔不为所动,开门突击,击败敌军。
  张柔率兵略地到鼓城,单骑入城,成功劝降了鼓城。随后又于祁州击败武仙,攻克深泽、宁晋、安平。派部将攻下平棘、藁城、无极、栾城诸县,辟地千余里。深、冀以北,真定以东三十余城,鹿儿、野狸等寨,都相继归附。一月之间,十分之七的日子都与武仙相遇,每战必胜。易州军人叛乱,占据西山马头寨。张柔放弃辎重回军,以奇袭攻破其寨,尽杀反叛者。孱赤台与张柔有隙,进谗言陷害他,张柔被囚禁起来。孱赤台本来准备第二天杀死他,结果自己却当晚暴死,张柔因此得免。金经略使固安王子昌,以善战著称。张柔出其不意,率兵渡河生擒其而还。
  金将武仙投降蒙古后,又杀其帅史天倪反叛,史天泽向张柔遣使求援。张柔遣骁将乔惟忠等率千余骑前往救援,击败武仙。又分遣乔惟忠、宋演、聂福坚等人进攻山东等地。张柔移镇保州,保州饱受兵火之灾,已荒废十五年,常有盗贼出没。张柔重新建立市场、民居,府衙,引泉水入城,疏通沟渠,通商惠工,保州城不久就富裕起来(好像也太神了点,GDP增长应该创纪录了)。
  张柔随拖雷伐金,他对部下说:“我用兵已经杀了很多人,难道没有误杀的吗?从现在起,如果不是和敌人作战,誓不杀人。”蒙古军围汴京,张柔军驻扎在城西北,金军屡次出战。张柔单骑陷阵,多次出入金军阵中,无人能挡。金国皇帝从黄陵冈渡河,准备攻取卫州,张柔率兵击败金国皇帝。金国大臣崔立献汴京归降,张柔不取财物,却直入史馆,取走《金实录》和府库的图书;又访求有德老人和燕赵故族十余家,将他们护送回北方。遂率兵围睢阳,金国皇帝逃往汝南。汝南依靠柴潭为屏障,宋将孟珙带兵粮来支援后,筑堤使潭水干涸。金军恐惧,被迫开南门以求死战,张柔率二十余名步卒突阵,命聂福坚攻城,擒获两名金国军校而归。又遣张信等人攻破城池,金国皇帝自杀。蒙古军在攻下汝南后,下令屠城,张柔见一人相貌不凡,一问才知是状元王鹗,于是释放了他,待为上宾(其他的人既然不是状元,就不免全部被杀了)。回朝后,窝阔台历数张柔的战功,位列诸帅之上,赐金虎符,升军民万户,张柔从此成为蒙古的第一批汉军四大万户之一。
  随后张柔随皇子阔出攻下枣阳,随太赤攻下徐、邳。又奉诏屯兵曹武进逼宋军。张柔准备率所部直接前往,又人劝张柔说路上的九里关很险要,宋军必然会设伏,不如和大军一起前进。张柔不听,与二十骑径直向前据关,方才解甲吃饭。此时宋军突然从两山间出现,将张柔围困数重,部下都大惊失色,张柔单骑突阵,溃围而出。大军随后才赶到,直至曹武,攻下山边堡垒,破洪山寨,扎营于山下。张柔率众进攻别处,宋军乘虚来袭,张柔回军救援,自早晨至晚上,共十余战,大败宋军,斩宋军将校13人。遂集合诸军取光州、进逼黄州,攻破三山寨,驻扎于黄州西北隅。有宋军乘小船出动,张柔说:“这些人是来侦察的,晚上必定来偷袭。”于是派兵准备迎击,晚上宋军果然来袭,被张柔击败,数百人被俘,淹死者不可计数。张柔进攻黄州东门,矢石有如雨注,蒙古军被迫后退。张柔率死士十余人,挥戈大呼,所向披靡,擒获俘虏而还。宋军求和,于是回军。
  察罕攻滁州,张柔率二百骑随军。当时卢、泗、盱眙、安丰之间,宋军守备极严,有人劝张柔不要去,张柔不听,且战且进,路上共经历二十余战。到滁州后,察罕因为久攻不下,准备退兵,张柔要求决战,获得批准。两军对阵,宋军骁将出阵挑战,张柔佯装退却,宋将非常骄傲,张柔飞驰而至,一楇将他打落马下,宋将抓住张柔的马辔想将他扯入阵中,此时飞石击中张柔鼻子,两军哄闹,张柔乘机逃回,包扎伤处再战。当晚派遣巩彦晖劫营,焚烧城东南隅,张柔自率锐卒57人先登,攻下滁州。
  张柔等汉军八大万户受命率军攻宋。张柔率军渡过淮河,攻下和州诸城,回军后分遣部下将千人屯田于襄城。察罕保奏张柔率诸军镇守杞。宋军常凭借水军上的优势,进攻汴、洛,袭扰河南。张柔筑连城、浮桥,严加防守,宋军不敢进犯。张柔帐下小吏夹谷显祖犯罪逃走,又诬告张柔,张柔被捕,很多大臣以全家性命担保张柔,不久真相大白,显祖被处死。元宪宗蒙哥即位后,张柔镇守亳州。张柔建设桥梁,使商贾得以通行,又建立孔庙和学校。不久随忽必烈攻宋,攻克鄂州。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命令张柔班师。1261年,张柔把《金实录》献给朝廷。1268年,张柔去世。张柔有儿子11人,其中张弘略、张弘范都是当时名将,张氏也是元朝的汉人大军阀。
  
史弼
  史弼(1211~1297),字君佐,又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精通蒙古语,膂力过人,曾经举起四百斤重的石狮子行走数步,又能挽强弓。潼关守将王彦弼非常器重史弼,将他招为女婿,又向左丞相耶律铸推荐他。史弼随耶律铸前往北京,忽必烈的近侍火里台见到他的强弓,告知忽必烈。忽必烈召见史弼,叫他试射远垛,史弼连发中的,忽必烈立刻赐给他五匹马,从此对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263年,史弼受封管军总管,随刘整攻宋。进攻襄樊时曾出阵挑战,射杀两人,横刀大呼 :“我就是史奉御!”宋军退却。1273年,元将分十二路围樊城,史弼攻东北隅,共攻击十四昼夜,破城,杀宋将牛都统。襄阳投降后,史弼因功受赐银、锦衣、金鞍,升怀远大将军、副万户。随后跟随伯颜南征,攻沙洋堡时,被飞箭射中手臂,仍奋战不止,城破时他袖子里已经充满凝固的血液。攻阳罗堡时,伯颜宣布 :“先登南岸的人为上功 。”史弼率精兵进击,击败宋军,伯颜登上南岸后,论史弼居功第一,升他为定远大将军。元军攻下鄂州后,进军至大孤山,突然狂风大作,伯颜命令史弼向大孤山神祈祷,狂风居然立即停止(书上说的,别说我宣扬迷信)。元军进驻瓜洲,史弼奉命率3000人,在杨子桥要道处建立木堡据守。史弼随即率数十骑直抵扬州城。手下劝他要小心宋将姜才,史弼说:“我占据扬子桥,这里是敌人所必争之地,姜才必然趁我立足未稳 来攻,这样对我才有利 。”姜才当夜果然率军万余人来攻,史弼严密防守,杀千余人。姜才退却,史弼出兵追击,元将阿术等人也率兵来援,姜才败退,元军擒获宋将张都统。1276年六月,姜才又率兵夜袭,史弼三战三胜。天亮后,姜才看见史弼兵少,又率兵围攻,史弼迎击,宋军两名骑兵用火枪直刺史弼,史弼挥刀砍去,所向披靡,手杀数十人。破围而出后,宋军数百骑在后面追赶,史弼殿后,宋军见到他后不敢进逼。元军援兵到后,大破宋军,姜才逃奔泰州。元灭宋后,史弼受封昭勇大将军、扬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兼万户。 
  1280年,史弼讨平南康都昌盗贼,只诛杀数十名头目,赦免了其他所有人,又罢免了江州宣课司对米征的苛捐杂税。1284年,由于黄华民变和春雨连连的原因,米价暴增,史弼立即发官米十万石,以低价卖出,上司听说后想加价,史弼曰 :“我不能失信,宁可出我自己的俸禄来补足 。”上司没有办法,史弼又发出十万石米,才使百姓免受饥荒之苦。   
  1289年,讨平台州盗贼头目杨镇龙。当年冬天,史弼入朝,忽必烈准备出征爪哇,对史弼说 :“诸臣里少有我的心腹,我想把爪哇的事务托付给你 。”史弼一口答应。1290年,讨平处州盗贼。1292年,受封荣禄大夫、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率亦黑迷失、高兴等征爪哇。十二月,史弼以五千人从泉州出发。海上风浪很大,士卒们很多都几天不能吃饭。元军一路经过七洲洋、万里石塘,越过交趾、占城等国,1293年正月,到达东董西董山、牛崎屿,进入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答、勾阑等山,驻兵伐木,造小船进入爪哇。当时爪哇与邻国葛郎关系紧张,爪哇国主哈只葛达那加剌已为葛郎国主哈只葛当所杀,其女婿土罕必阇耶进攻哈只葛当失败,退保麻喏八歇。听说史弼来到,遣使归降并求救。史弼率军大破葛郎兵。高兴说 :“瓜哇虽然归降,但是如果临时有变,勾结葛郎国,我们就很危险了。”史弼遂分兵三路,自己和高兴、亦黑迷失各率一路攻葛郎国。到达答哈城,葛郎兵十余万迎敌,自早上至中午,葛郎兵大败,入城自守,元军围城。哈只葛当出降。土罕必阇耶却于此时突然反叛,进攻元军。史弼自己断后,且战且走,共走了三百里,才得以登船。航行了86日夜,到达泉州,损失了三千余士兵。虽然夺得很多财物珍宝,但是朝廷仍然因为他损失了很多士兵,处以杖刑十七下、没收三分之一家产的处罚。直至1295年,才有大臣上奏,认为他仅以五千人渡海远征,失败也情有可原,朝廷才发还了他被没收的财产,封他为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1297年,升平章政事,加银青荣禄大夫,封鄂国公,同年死于家中。
  
李庭
  李庭(?~1304),小名劳山,本为金人蒲察氏,金朝末年迁往中原,改姓李。1265年,任权管军千户,随元军伐宋,围襄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