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夫妄想作事,非諸拢t不實妄想,如犍闥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犍闥婆城及幻化人 
,種種眾生商賈出入,愚夫妄想,謂真出入,而實無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
是大慧!愚癡凡夫起不生不滅惑,彼亦無有有為、無為。如幻人生,其實無有若生若

滅,性無性無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離於生滅。愚癡凡夫墮不如實,起生滅妄想,
非諸拢t。不如實者,不爾。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若異妄想者,計著一切性自性,
不見寂靜,不見寂靜者終不離妄想。是故大慧!無相見勝,非相見。相見者,受生因
,故不勝。大慧!無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滅,我說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實
義見,離先妄想心心數法,逮得如來自覺拢牵艺f是涅槃』。
佛說不生不滅異於外道,蓋外道取實有一法自體,說云不生不滅,佛說一切種
種法如幻夢唯心所現,離有無生滅故不生不滅,以如幻故,諸色無自性相,以或現
或不現,或攝取或不攝取故,如前所喻之恆河火及陽燄等,故非性非無性。但了唯
心,何來妄想?愚癡人以邪教邪見起邪思維,不實妄想,如執幻人入於幻城,雖見
生滅,實無生滅,諸法亦然。是故愚癡妄計諸法自性,與妄想不一異,而執法自性
,若不如實觀其寂靜,終不離於虛妄分別。故見一切法如幻無所有,為最勝行,即
是無分別之不生不滅,即是涅槃,即是清淨無漏真實第一義,即離有漏虛妄心心所

聚,即得如來自覺拢牵c外道所計不生不滅大相逕庭矣。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滅除彼生論,建立不生義,我說如是法,愚
夫不能知。一切法不生,無性無所有,犍闥婆、幻、夢,有性者無因。不生無自性,
何因空、當說!以離於和合,覺知性不現。是故空不生,我說無自性,謂一一和合,
性現而非有。分析無和合,非如外道見。夢、幻及垂髮,野馬、犍闥婆,世間種種事
,無因而相現。折伏有因論,申暢無生義;申暢無生者,法流永不斷。熾然無因論,
恐怖諸外道』。
為除外道妄計有生,佛所以說無生。愚夫不能知佛說此不生句意,不可墮於此
不生句。故無生、無性、無相,亦如乾城、幻、夢等,雖有幻現假法,而實別無作
者之因。佛何以說一切法空、無自性、不生耶?以所見聞一切法皆和合假相,分析
至微則成無有;實則不待分折,當體即空,但凡外妄見為有耳。所以即有而空,不

取一法,即空而有,不遺一法。夢、幻、空華、陽燄──野馬──乾城、雖分明有
而無有無之相,即無能生之因,亦不為因而生;諸法亦然,皆同一無能生所生之事
。不過、即在緣起如幻、緣生無生中,暢此無生之義,以折伏彼有因之論。為我拢
法流傳不斷,故盛說無因,破有作者因,怖諸外道。
庚五 偈問
爾時大慧以偈問曰:『云何何所因?彼以何故生?於何處和合,而作無因論』?
大慧因佛說乾城、夢、幻等,問何因而幻現?如何而見有和合相?何由而作無
因論也。
庚六 偈答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觀察有為法非無因有因,彼生滅論者,所見從是滅』。
觀察有為生滅之法,非有因,非無因,唯心變現為因,折伏外道妄因,立無因
論滅其妄見。

庚七 躡問
爾時、大慧說偈問曰:『云何為無生?為是無性耶?為顧視諸緣有法名無生?名
不應無義,惟為分別說』!』
無生之名,必有其義,是指一法無有曰無生耶?抑在生滅眾緣中考究有一法曰
無生耶?大慧雙興二難,以無見中無生,及有見中無生為問。
庚八 追頌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非無性無生,亦非顧諸緣,非有性而名,名亦非無義。
一切諸外道,聲聞及緣覺,七住非境界,是名無生相。遠離諸因緣,亦離一切事,唯
有微心住,想、所想俱離。其身隨轉變,我說是無生。無外性無性,亦無心攝受,斷
除一切見,我說是無生。如是無自性、空等應分別。非空故說空,無生故說空。因緣
數和合,則有生有滅,離諸因緣數,無別有生滅。捨離因緣數,更無有異性;若言一
異者,是外道妄想。有無性不生,非有亦非無;除其數轉變,是悉不可得。但有諸俗

數,展轉為鉤鎖,離彼因緣鎖,生義不可得。生無性不起,離諸外道過,但說緣鉤鎖
,凡愚不能了。若離緣鉤鎖別有生性者,是則無因論,破壞鉤鎖義。如燈顯眾像,鉤
鎖現若然,是則離鉤鎖,別更有諸性。無性無有生,如虛空自性,若離於鉤鎖,慧無 
所分別。復有餘無生,賢拢梅ǎ松鸁o生者,是則無生忍。若使諸世間,觀察鉤
鎖者,一切離鉤鎖,從是得三昧。癡、愛諸業等,是則內鉤鎖;鑽、燧、泥團、輪、
種子等名外。若使有他性而從因緣生,彼非鉤鎖義,是則不成就。若生無自性,彼為
誰鉤鎖?展轉相生故,當知因緣義。堅、濕、煖、動法,凡愚生妄想,離數無異法,
是則說無性。如醫療眾病,無有若干論,以病差別故,為設種種治。我為彼眾生,破
壞諸煩惱,知其根優劣,為彼說度門。非煩惱根異,而有種種法,唯說一乘法,是則
為大乘』。
佛說無生,非無一切法,亦非觀察諸法而別有一法,然名有義,汝問皆非。此
無生法,凡夫外道乃至七地菩薩皆不能知。遠離能生之因,所生之果,能想之心,

所想之相,唯安住於一真微妙之微心中,轉我愛執藏之根本依而為清淨識,不見心
外有法可取,而亦無能取心,故說無生;空、無性等,亦復如是。非有空之實法而
說空,達一切法無生故空也。因緣和合而有生滅,離緣起法別無異因,緣散即不和
合,言一言異,皆外道妄想故。離於四句,唯就十二支因緣之轉變,隨俗假設,展
轉相生,猶如鉤鎖。離此鉤鎖,則無緣起,生即不有,何有於滅?所以離外道妄見
過而說鉤鎖,以生無故不生起也。若離鉤鎖別計有能生法,別計異因,同於無因,
是外道見,破鉤鎖義矣。明緣生即無生,若離緣生而別求無生,皆妄見也。喻燈照
物者,諸物由燈而顯,是則燈外取物。無生自體猶虛空,不應離鉤鎖而求。此緣起
法,乃拢撬C,為第八地菩薩證無生法忍時所得,所以能作如是觀,可離妄而得
三昧。癡、愛等十二支,由無明發業,乃至於受生老死苦,是為內緣鉤鎖。若依鑽
燧諸因緣而生火,泥團、輪等因緣而生瓦器,種子等因緣而生芽,曰外緣鉤鎖。設
使有法離鉤鎖因緣而生他物者,此理決不成就。若執著緣生無自性為無一切法,則

誰能為展轉相生之鉤鎖?所以當善了知因緣之義。凡愚計執堅、濕、煖、動四大性
之法,實則離無始虛妄習氣之鉤鎖,別無諸法。了知第一義空,畢竟唯心,方能證
無生之義。如來為眾生種種煩惱,說種種法門,其實只有一乘法。然則無差別之差
別,如醫療眾病,亦有種種方藥,可知如來教有權實之必要也。

己十三 揀別無常門
庚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
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云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無常』?
前來揀別外道不生不滅之妄計,以似是則不是,種種抉擇,顯佛法之真能破真
能立,嚴判邪正。大慧因此更欲抉擇外道所起分別無常之妄計,以諸行無常為佛說
三乘共教三法印之一,若不加以判別,則邪說正教混淆矣!故問佛究竟有幾種。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壬一 出計破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說言:作已而捨
,是名無常。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是無常。有說:色轉變中間,是
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有說:
性無常。有說:性無性無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法。大慧!性無性無常
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一切
法有無不生,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
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所以者何?謂無
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如
杖瓦石破壞諸物,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
。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無因性。大慧!一切性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非因不

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
。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
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性不無常,應是常。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墮三世,彼過去
色與壞俱,未來不生,色不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色者,四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
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
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於何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離
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有異四大,各各異相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斯等
不更造,二方便不作,當知是無常。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壞
。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
,四大不壞,形處壞現,墮在數論。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形處無常,非
四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世俗言說非性者,則墮世論。見一切性但有言說
,不但自相生。轉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非四大;如金作莊嚴具,轉變現,非金性

壞,見莊嚴具處所壞。如是餘性轉變等,亦如是。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火燒
四大時自相不燒,各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斷』。
外道所計無常有七:一、計作已即捨、或始起即捨名無常。蓋計先本無生,纔
生起即失其生性。二、計形處壞名無常:四大微塵能造物,不論有情、無情,形狀
各異,皆要毀壞,故形狀無常,而四大不壞。三、計即色是無常,不但形處,即色
、香、味等亦無常,較前進步。但能造之有形四大及所造色、香、味、樱膲m壞,
四大自性則不壞。四、計色轉變中間無常,言色本不是無常,但所以轉變無常者,
因其中有轉變力,能壞諸物,如乳之自位無間相續而壞滅,遂變為酪,乃至成酥、
成醍醐,皆不久滅壞。在各各分位上,無間次第轉變,其中有轉變作用而不可見,
雖不可見,然使諸物一一毀滅轉變,曰無常。五、計性無常,言別有一物之自體,
曰無常。六、計性無性無常,言萬物有形體無形體,皆是無常。七、計一切法不生
無常,言別有一不生不滅之無常法,遍入一切法中,自不生滅而能生滅他法,使他

無常。以上先標七種外計大意,以下帶出帶破。
一、先出第六種而破之。外計能造四大及所造四塵,有自體相,變壞無常。堅
等四大種性,自體相不可得,無生無滅,然亦變化無常。此亦依四大計無常,四大
唯心,計誰無常?二、第七種計非常非無常,一切有無法中有一不生之法,此法分
析極微亦不可見,雖不可見而遍在一切法,是不生義,而能使一切法無常,故曰不
生之無常相。若不覺此妄計之不生無常相,則墮諸外道計有一不生無常,能生無常
之過。三、第五種性無常者,蓋言於萬物外別有一物,其體是常,能令萬物無常。
按其所計,應非常非無常,名是無常,體又是常。計此自性不壞之無常法,能使一
切有法變成無有,除此無有別法能令一切法──有性──變無者。喻如以杖壞瓦,
被壞者壞,能壞者不壞也。現見諸法各自無常,並無能作無常者,與所作無常事之
差別可得,亦不能指出此是無常,彼是此無常所成之果。倘別有自體永久不壞與一      
切無差別,則一切皆常,不能作一無常之因,以皆常故。如異者,亦不能作因。然

一切法從有而無,此豈無因?但凡愚不能知之耳。蓋皆唯心所現,從現至不現耳。
因與果異,決不能生,汝性無常若是常者,常則異於無常,如何能生無常?若常能
生無常,則不相似因能生不相似果,何世間悉見牛不生馬,馬不生人而有異?又、
汝所計之性無常,是否一物?是一物,則墮萬物中,諸法壞,此性無常亦應壞,性
無常壞,則無能作無常因者,餘法應常,而一切不究竟無常。若此作無常者,無自
體,不是一物而遍一切法中,將墮在三世中,因一切法墮三世故。墮三世則過去已
壞,未來不生,現在剎那與壞滅俱。又、汝若計四大造色自性不壞,故此無常與之
不壞;然三界內所見、聞、覺、知者,皆有生滅,離所造色從何得四大之自性?如
是則外道妄計之四大不壞,不能成立,更從何得此性無常不壞耶?四、第一種離始
造無常,即始起即滅者。於始造計無常,且從始造觀之:四大各各異相,不能互造
;自相亦不能造自相,他、自共造,亦更不能。造不可得,何從計始造之無常?五
、第二種形處壞無常,彼亦以為能造四大及所造之色分析至微,所造上假現之形處

壞,而四大能所造之色體不壞。此則墮於數論派之諸法皆常、但形轉變。六、第三
種色即無常,謂能造所造有形法無常,非無形之四大自性無常。若四大皆空,則世
事無有,墮於世論外道,但有言說而無自相。七、第四種轉變無常者,謂色現異相
,相變而四大不變,如金具展轉相變,但金具屢改而金性不改。餘者轉變,亦然。
以上七種外道,種種虛妄分別計無常法。意謂火燒四大,四各差別,自相不燒
。彼以為各各自相壞者,則能造、所造皆斷,以後不能再有。殊不知劫火洞然,一
切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